第7章 九嶷岩里流黄河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 本社
- 1455字
- 2016-09-29 09:43:53
九嶷山有座九嶷岩,九嶷岩里有一条阴河。它迂回九转,激流奔泻。阴河水在黑沉沉的岩洞里流呀,流呀,据说可以一直流到广东哩。这里的瑶、汉老乡,都把它叫做“九曲黄河”。
九嶷山里怎么会有黄河流淌呢?这里有个古老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舜帝就派鲧去治理洪水。鲧治水的办法很笨,他用的是筑堤堵截的办法,哪里洪水泛滥,就在哪里堵塞。结果堤越筑越高,水越堵越多,洪灾也就越来越大。舜帝忧心如焚,鲧也十分焦躁。他听说玉帝有一种神土,名叫“息壤”,能够自己生长。心想:若是用“息壤”来筑堤,水涨堤自高,就不怕洪水再猖狂,那该多好呵。于是,他就偷偷上天去,窃取“息壤”。谁知他性情急躁,动作粗鲁,被守卫“息壤”的天将发觉了,将他绳捆索绑,押送到玉帝驾前。玉帝一听他是来窃取神土的,勃然大怒,下令将他处斩。可怜鲧为了制伏洪水,被玉帝砍下了脑袋,献出了自己的性命。
鲧死以后,他的儿子禹决心继承父亲遗志,治理水患,消灭洪灾。禹采取的措施和他父亲不同,他不筑堤,也不堵漏,用的是疏通河道,导流入海的办法。当时水患最厉害的是黄河,禹就首先治理黄河。
黄河源远流长,流到龙门山的时候,遇到阻拦,就乱冲乱撞,四处奔流,所以这里水灾最为严重。鲧曾经筑堤九十九次,竟垮了九十九回。这一回,禹不筑堤了,天天去开山。龙门山尽是石头,用锤子捶,錾子凿,好难凿啊!禹一怒之下,头一摇,脚一蹬,变成了一只硕大无比的巨熊。这只熊好威武啊!他钉在这龙门山上,一个劲地咬,一个劲地扒,足足七七四十九天没动窝,硬是把龙门山扒开了一个九十九丈宽的大缺口。如今你到龙门山上去看一看,还有禹变成熊口咬脚扒的痕迹呢!眼看黄河水哗啦啦地穿山而过,再也不遍地乱流了,禹才笑眯眯地将身一抖,恢复了人形。老百姓那个欢喜劲真是没法提了。人们欢乐够了就扛上锄,提起锹,跟着禹去开挖河道。
禹治水是因势利导,根据地形决定开河办法,所以河水乖乖地听从他的指挥。他见大地北方地形复杂,这儿是高山,那儿是平地,这里有陡岭,那里有深潭,河道不能照直走呀,于是就决定让这万里黄河,避开山,躲开岭,过平川,闯深潭,弯弯曲曲地流向东洋大海。
黄河这样流究竟行不行呢?禹想把这个办法向舜帝报告。当时,舜帝正在南巡,一时间哪能回到北方来察看黄河呢?而且治理的河道又这样长,舜帝也没有工夫走遍这九曲黄河的每一道弯弯拐拐呀!怎样才能把治河的细枝末节讲清楚,而又让舜帝少花时间呢?禹皱着眉头,边走边想,不觉来到了王屋山。一位八百八十岁的老头儿,摸着八尺八寸长的白胡子,抖动着三寸三分长的白眉毛,笑嘻嘻地对禹说:“你不晓得把黄河搬给舜帝看看呀?”禹心中陡地一亮:对,做个黄河模型献给舜帝看!于是,他挖来五台山的胶泥,凿下太行山的石块,捏呀捏,塑啊塑,忙了七天七夜,做成了九曲黄河的模型,连夜赶到九嶷山,献给了舜帝。
舜帝看到这座模型,好不高兴呀!他只见万山丛中,惊涛奔腾,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一条黄河水,浩浩荡荡,流了半个神州。舜帝眉开眼笑,一把拉住禹说:“你干得好哇,水就该这样治!”舜帝见禹年轻能干,一心为着老百姓,是个有魄力、有智慧、勤劳勇敢的人,后来就把帝位传给了他。
当时,九嶷山的老百姓看了这座九曲黄河的模型,人人惊叹,个个夸赞。人们要记住禹治水的功绩,都请求舜帝把模型留在九嶷山,好让后世子孙观赏。舜帝答应了老百姓的要求。但是,这珍贵的模型,可不能让它日晒雨淋,弄坏了哟。于是,舜帝选定了一座幽深的岩洞,郑重地把模型放了进去。不信,你到九嶷山来看看,那九曲黄河,正在九嶷岩里,滔滔奔流哩!
杨鹏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