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抗原

【重点内容】

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原具有两种特性:①免疫原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②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的分类。①根据抗原的基本性能分类:完全抗原和半抗原。②根据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③根据抗原的来源分类:外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①异物性:首要条件,包括同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抗原。②理化性状:大分子、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一定的理化性状。③宿主因素与免疫方式:机体年龄、抗原进入机体方式、途径等。

抗原的特异性指物质之间相互吻合性或针对性、专一性,具有免疫原性特异性和反应原性特异性。抗原特异性由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决定,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生物间的相同抗原成分。

异种抗原:病原微生物、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动物血清和抗毒素、异嗜性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血型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自身抗原:隐蔽的自身抗原、修饰或变性的自身抗原、自身正常物质;变应原。完全抗原、半抗原。肿瘤抗原:肿瘤相关抗原、肿瘤特异性抗原。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半抗原正确的是( )

A.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B.无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C.一般都是蛋白质

D.与载体结合则具有免疫原性

E.不能转化为完全抗原

2.异嗜性抗原是( )

A.不同物种间相同的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相同物种间的不同抗原

E.变应原

3.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

A.抗原决定簇

B.一定的化学组成

C.一定的物理性质

D.分子量大

E.复杂稳定的结构

4.决定抗原免疫性的首要条件是( )

A.大分子

B.结构复杂

C.异物性

D.表位多

E.一定的化学组成

5.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是( )

A.共同抗原

B.半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表位

E.自身抗原

6.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是( )

A.半抗原

B.佐剂

C.小分子物质

D.完全抗原

E.简单大分子物质

7.属于TI抗原的是( )

A.细菌脂多糖

B.动物血清蛋白

C.病毒

D.链球菌

E.霍乱弧菌

8.属于隐蔽的自身抗原的是( )

A.Rh抗原

B.AFP

C.细菌

D.精子抗原

E.病毒

9.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

A.类脂

B.明胶

C.外毒素

D.多糖

E.内毒素

10.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且仅存在于某种特定肿瘤表面的物质称为( )

A.肿瘤抗原

B.肿瘤特异性抗原

C.肿瘤相关抗原

D.癌胚抗原

E.以上都不是

11.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是指( )

A.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性

B.与免疫应答产物结合的特性

C.与大分子载体结合的特性

D.诱导机体发生耐受的特性

E.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12.只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为( )

A.抗原

B.免疫原

C.完全抗原

D.半抗原

E.变应原

13.引起人类不同个体间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是( )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体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共同抗原

E.交叉抗原

14.抗原物质经哪种途径免疫机体应答能力最强( )

A.皮下

B.皮内

C.腹腔

D.静脉

E.口服

15.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称( )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体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独特型抗原

二、填空题

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首要条件是其_______,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其_______。

2.AFP是

抗原,目前用于

的诊断和普查。

3.TD-Ag中文含义是_______,TI-Ag中文含义是_______。

4.隐蔽的自身抗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完全抗原具有两种特性,即_______性和_______性,而半抗原只具有_______性,而无_______性。

6.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本质是_______。

8.位于抗原分子表面,易被BCR或抗体结合的表位称为_______。

9.位于抗原分子内部,不能与BCR或抗体结合的表位称为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抗原

2.抗原决定簇

3.异嗜性抗原

4.交叉反应

5.TD抗原

6.免疫佐剂

四、问答题

1.TD抗原与TI抗原的区别

2.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区别

3.如何理解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

4.何谓佐剂?佐剂的种类有哪些?作用机制如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1.D 2.A 3.A 4.C 5.D 6.D 7.A 8.D 9.C 10.B 11.A 12.D 13.B 14.B 15.B

二、填空题

1.异物性表位

2.肿瘤相关、原发性肝癌

3.胸腺依赖性抗原、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4.甲状腺球蛋白、眼葡萄膜色素、精子

5.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性、免疫原性

6.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宿主方面的因素、免疫方法的影响

7.异物性

8.构象表位(B细胞表位)

9.线性表位(T细胞表位)

三、名词解释

1.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3.存在于不同种生物间的相同的抗原成分。

4.抗原(抗体)除与相应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有时还可与其他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5.既具有T细胞决定簇,又具有B细胞决定簇,在T细胞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6.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能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的物质。

四、问答题

1.TD抗原绝大部分是天然抗原,如细菌、细胞、动物血清,它们既具有T细胞决定簇,又具有B细胞决定簇,在Th细胞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IgG为主的抗原。

TI抗原为少数,如细菌脂多糖、细菌多聚鞭毛素,只含有B细胞决定簇,不需T细胞协助,只产生IgM类抗体,不引起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的抗原。

2.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多为蛋白质;半抗原仅有免疫反应性,多为糖类。它们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与蛋白类载体结合可转化为完全抗原。

3.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指某一抗原表位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异性。这种结合的分子机制是抗原表位的空间结构与抗体分子超变区互补的结果。而交叉反应是指两种抗原分子表面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时,同一种抗体结合的现象。因此,交叉反应实质上也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4.凡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常用的佐剂有生物佐剂(如BCG、CP、LPS和细胞因子等)、化学佐剂(如氢氧化铝、明矾等)及人工合成的佐剂poly I(C)、poly A(U)等。

作用机制是: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增加抗原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分化,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丁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