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肾脏疾病护理(内科)
- 潘德华主编
- 5423字
- 2020-06-25 20:46:36
第一章 肾脏病基本知识
第一节 肾脏的解剖与功能
【肾脏的解剖】
(一)肾的形态
肾位于腹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形似蚕豆,新鲜肾呈红褐色。正常成年男性肾平均长约10cm,宽约5cm,厚约4cm,平均重量为134~148g,一般男性肾略大于女性肾。肾可分上下两端,内、外两侧缘和前、后两面。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肾的前面较凸,朝向前外侧;肾的后面较平,肾贴腹后壁。外侧缘凸隆,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称肾门。肾门向肾内续于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由肾实质围成,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的主要分支和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较大。其长度和重量是:足月儿分别为6cm、24g至成人12cm、150g。小儿肾脏的长度约为:年龄÷2+5。新生儿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呈分叶状,至1岁后始渐平,2~4岁时分叶完全消失,若此后继续存在,应视为分叶畸形。
(二)肾的位置与被膜
1.肾的位置
正常成年人的肾位于腹膜后间隙内和脊柱的两旁,贴靠腹后壁的上部。肾的长轴向外下倾斜,男性肾上端距正中线左侧4.2cm,右侧4.0cm,下端距正中线左侧5.5cm,右侧5.7cm;右肾由于肝脏的关系比左肾略低。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端平第3腰椎。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肾后面的上部。肾门约平第1腰椎,距正中线约5cm。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脊肋角)。在有些肾疾病患者,叩击或触压此区可引起疼痛。肾的位置存在人体差异,正常的肾脏上下移动在1~2cm,女性一般低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婴儿肾脏位置更低,其下极可低至髂嵴以下第4腰椎水平,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右肾位置稍低于左肾,2岁以内健康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肾脏(尤其是右肾)。
2.肾的毗邻
肾后上1/3借膈与胸膜腔的肋膈隐窝相隔。肾后面下2/3与腹横肌、腰方肌和腰大肌外侧缘相邻。肾前面邻接的器官左右不同(图1-1):右肾内侧缘接十二指肠降部,外侧接肝右叶和结肠右曲;左肾由上向下分别与胃、胰和空肠相邻接,外侧缘上半接脾,下半接结肠左曲。两肾上端接肾上腺,肾复杂的毗邻关系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在肾手术和肾穿刺时须注意勿伤周围邻接器官。
图1-1 肾的位置和眦邻(前面观)
3.肾的被膜
肾的表面自内向外有三层被膜包绕。
(1)纤维囊:为贴于肾实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膜,薄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少数弹力纤维构成。在正常状态下,容易与肾实质剥离。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由于与肾实质粘连则不易剥离。
(2)脂肪囊:位于纤维囊的外面,由腹膜外组织发育而来。肾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向上向外侧两层互相融合,向下两层互相分离,其间有输尿管通过。肾筋膜向内侧,前层延至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面,与大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及对侧肾筋膜前层相续连,后层与腰大肌筋膜相融合。自肾筋膜深面还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束,穿过脂肪囊连至纤维囊,对肾起固定作用。
【肾脏的组织结构】
肾脏外面包有纤维膜,又称被膜,主要由纤维性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组成。被膜包绕肾实质,肾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肾的外周,包括肾小球、近曲和远曲小管、集合管;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部,由6~18个肾锥体组成,包含肾小管直部、髓袢、直小血管和远端集合管。锥体底部向肾凸面,尖端向肾门,锥体主要组织为集合管,锥体尖端称肾乳头,每一个乳头有10~20个乳头管,向肾小盏漏斗部开口。在肾窦内有肾小盏,为漏斗形的膜状小管,围绕肾乳头。肾椎体与肾小盏相连接,每肾有7~8个肾小盏,相邻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每肾有2~3个肾大盏,肾大盏汇合成扁漏斗状的肾盂。肾盂出肾门后逐渐缩窄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图1-2是左肾额状切面图(后面观)。
图1-2 左肾额状切面图(后面观)
1.肾单位
肾单位(图1-3)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有100~2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一个肾小体及其连接的肾小管构成。
图1-3 肾单位
(1)肾小体(图1-4):位于皮质和肾柱内,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横断面呈圆形,直径约200 μm。肾小体的一侧是形成血管球的血管出入处,称血管极,另一侧是肾小囊与肾小管连接处,称尿极。
图1-4 肾小体模式图
肾小球:为球形的毛细血管网,周围被肾小囊包裹。由入球小动脉从血管极进入肾小囊内口先分成3~5个小分支,每个分支再分出许多毛细血管袢,形成盘绕曲折的毛细血管球。各小分支的毛细血管分出的侧支之间相互吻合,在出肾小体之前,各小分支汇合成一根出球小动脉,从血管极离开肾小囊。入球小动脉管径较粗且短,从而使血管球内保持较高的血压,管壁内有弹性纤维膜。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接近血管极的一侧,称系膜区。由球外系膜细胞组成。血管内皮细胞附着于基膜上,在血液增加时,基膜膨胀变薄利于滤过作用。
肾小囊:又称鲍曼氏囊,是肾小管盲端扩大并凹陷成双层球状囊。外层为壁层,内层为脏层,两层之间的腔隙为肾小球囊腔。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与肾小管相连接。脏层紧贴血管球的毛细血管外面,脏层细胞是具有突起的细胞,称足细胞。
(2)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三部分。
近端小管:由近端小管曲部和直部构成。近端小管曲部也称近曲小管,起于肾小体尿极,与肾小囊的壁层上皮连接,在肾小体附近形成弯曲的上皮性管道。近端小管直部构成髓袢第一段,其管壁结构与曲部的相似,仅上皮高度略低,微绒毛和指状交叉侧突不如曲部的发达。线粒体和溶酶体数量较少,说明其重吸收作用较曲部差。近端小管是肾小体滤液重吸收的重要场所。滤液流经近端小管时,其中85%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几乎全部被重吸收,无机盐离子也大部分在此被主动吸收。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还有向腔内排出和分泌某些物质如氨、马尿酸和肌酐等的功能。
细段:细段构成髓袢的第二段,大部分在髓袢的降支,小部分在髓袢的升支。其主要功能是减慢原尿流速,是“逆流倍增”的组织基础。
远端小管:由远端小管直部和曲部构成。远端小管直部构成髓袢的第三段。远端小管直部和曲部结构相似,其管径较粗,上皮细胞呈立方形,细胞界限比较清楚。远曲小管可继续重吸收Na+,对水的通透性低。
2.集合管
可分弓状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管。集合小管与远端小管连接形成一个弓状集合小管,然后转入髓放线,汇合成直集合小管,再继续下行移行为较大的乳头管。集合小管的管径较粗,上皮细胞呈立方形,细胞质透明,细胞排列整齐,分界清楚。集合管能浓缩小管尿液,一部分有用的物质和部分水分又被重吸收入血液循环,同时又收纳肾小管分泌的K+、H+、NH3等,最后形成终尿排出肾小盏。
3.肾小球旁器
近血管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所组成。上述三种成分均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的小三角区。
(1)球旁细胞:在入球小动脉血管极处,其血管壁的平滑肌变为上皮样细胞,称为球旁细胞。球旁细胞可能还产生肾性促红细胞生成因子,是调节骨髓生成红细胞的一种重要物质。
(2)致密斑:远端小管曲部在肾小体血管极紧贴入球小动脉,该处的上皮细胞与其他部位不同,靠近血管极一侧的上皮细胞矮小且排列紧密,称致密斑。致密斑的功能目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一个化学感受器,对肾小管中Na+浓度变化非常敏感,由其发出信号,调节近血管球细胞分泌肾素。
(3)球外系膜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与致密斑之间三角地带内的一群细胞,与肾小球系膜细胞相连,可能和肾素的合成与分泌有一定关系。
4.肾间质
位于肾单位和集合管之间的间叶组织称为肾间质。具有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和纤维成分的功能,并有分泌前列腺素和其他降压物质的功能。
5.肾盏、肾盂
肾盏和肾乳头表面有单层立方上皮细胞被覆,肾盂及向下伸延至尿道起始部被覆移行上皮。
【肾脏的生理功能】
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首先通过泌尿活动,一方面排除代谢产物如尿酸、有机酸等;另一方面又能调控体液中大多数晶体成分的浓度,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此外,肾脏还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促红细胞生成素、1,25(OH)2D3、前列腺素、肾利钠肽等,参与机体功能的调控。小儿肾脏虽具备大部分成人的功能,但由于发育尚未成熟,整个机体和肾脏的调节能力较弱,肾功能仅能满足健康状况下的需要而缺乏储备。一般1~1.5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
1.胎儿肾功能
胚胎12周时已有尿液生成,但肾脏与肺、肠同属“休眠”器官,肾功能由胎盘替代。胎儿尿液为羊水的主要来源,胎儿无肾、肾发育不良或泌尿道梗阻者,羊水量即显著减少。
2.肾小球滤过率(GFR)
新生儿出生时GFR平均为20ml/(min·1.73m2),早产儿更低。出生一周时为成人的1/4,3~6个月为成人的1/2,6~12个月为成人的3/4,1~2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肾血流量极大约为全身血流量的20%~25%,肾脏一天的滤过率相当于人体总体液量的4倍。低GFR使小儿不能排除过多的液体和溶质,影响小儿GFR低下的因素有:① 皮质表层小球发育不成熟,肾滤过功能仅由近髓小球承担。② 入球与出球小动脉阻力高,毛细血管内压低。③ 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低。④ 滤过面积较成人小。⑤ 心搏出量低,肾血流量少。
3.肾小管重吸收及排泄功能
新生儿葡萄糖肾阈较成人低,静脉输入或大量口服葡萄糖时易出现糖尿。氨基酸和磷的肾阈也较成人低。新生儿血浆中醛固酮浓度较高,但新生儿近端肾小管回吸收钠较少,远端肾小管回吸收钠相应增加,生后数周近端肾小管功能发育成熟,大部分钠在近端肾小管回吸收,此时醛固酮分泌也相应减少。新生儿排钠能力较差,如输入过多钠,容易发生钠潴留和水肿。低体重儿排钠较多,如输入不足,可出现钠负平衡而致低钠血症。生后头10天的新生儿,钾排泄能力较差,故血钾偏高。
4.浓缩及稀释功能
新生儿及幼婴由于髓袢短,尿素形成量少(婴儿蛋白合成代谢旺盛)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浓缩尿液功能不足,在应激状态下保留水分的能力低于年长儿和成人。婴儿每由尿中排出1mmol溶质时需水分1.4~2.4ml,成人仅需0.7ml。脱水时幼婴尿渗透压最高不超过700mmol/L,而成人可达1400mmol/L,故入量不足时易发生脱水甚至诱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新生儿及幼婴尿稀释功能接近成人,可将尿稀释至40mmol/L,但因GFR较低,大量水负荷或输液过快时易出现水肿。
5.酸碱平衡
新生儿及婴幼儿易发生酸中毒,主要原因有:① 肾保留HCO-3的能力差,碳酸氢盐的肾阈低,仅为19~22mmol/L。② 泌NH3和泌H+的能力低。③ 尿中排磷酸盐量少,故排出可滴定酸的能力受限。
6.肾脏内分泌功能
肾脏不仅是生成与排泄尿液的器官,同时也能产生多种激素而表现出内分泌功能,如肾素、激肽释放酶、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和1,25(OH)2D3等,在调节机体的血压、水电解质、钙磷代谢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肾素:95%以上来自球旁细胞,球旁细胞是肾素合成、贮存、释放场所。另有2%~5%肾素来自致密斑、间质细胞和出球小动脉内皮细胞。它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分子量为42000,可使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的链肽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Ⅰ,再在肺组织转换酶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经氨基肽酶水解,继续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Ⅲ。血管紧张素Ⅲ亦可由血管紧张素Ⅰ经脱氨基酶、肺转换酶的作用而生成。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效应主要是调节循环血量、血压及水、电解质的平衡。此外,肾素分泌尚可受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反馈调节。高血钙、高血镁、低血钾等亦可刺激肾素的分泌。
(2)肾脏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激肽释放酶有血浆型及腺型两种。肾脏激肽释放酶属于腺型,分子量大,活性强。作用于激肽原后可释放赖氨酸缓激肽与缓激肽,可使肾血管扩张及利尿利钠,故在调节肾血流分布及水盐代谢中起作用。此系统与RAS、PC系统相互作用及制约,它可调节其他血管活性因子的表达及释放。在高血压病人尿激肽酶的排出减少,故有人认为此系统可作为预测小儿高血压的指标。
(3)前列腺素(PG):是由20个碳原子组成的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前列腺烷酸,具有很强的扩血管效应,对血压和体液调节起重要作用,亦可刺激环磷酸腺苷的形成,对抗ADH,引起利钠排水,使动脉压下降。缓激肽可直接刺激肾髓质乳头间质胺、血管紧张素亦可促进PG分泌。PG因具利钠排水、扩血管作用,在肾脏降压机制中占有关键性地位。
(4)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内皮素可在身体许多组织中合成,肾小球毛细血管是其合成的一个重要场所。它可使肾血管收缩、减少肾血流量及GPR,且可刺激产生心房肽,在急性缺血性肾衰竭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内皮素产生明显增多。与内皮素相反的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可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产生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及内髓集合管细胞。它们参与调节肾血流量、GPR及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
(5)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是一种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多肽类激素,90%由肾脏产生,约10%在肝、脾等产生。肾脏毛细血管丛、肾小球旁器、肾皮质、髓质均能产生促红细胞因子,作用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产物,它是一种糖蛋白,定向与红系祖细胞的特殊受体相结合,加速骨髓幼红细胞成熟、释放,并促使骨髓网织红细胞进入循环,使红细胞生成增加。EPO的合成与分泌主要受组织氧的供求比例来调节,故氧供减少或组织耗氧增加均可促进EPO的生成。由于肾脏有EPO的生成与调节的双重作用,一旦肾EPO分泌功能异常,将导致红细胞生成的异常。
近年来有人发现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贫血除与EPO产生能力降低外,还与其血清中存在有由肾脏产生的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对抗EPO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在新生儿生后4天血中浓度最高,这可能是新生儿溶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肾脏也是肾外分泌的促胃液素、抗利尿激素、降钙素等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以及促胃液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肾外激素降解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