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作为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工作者,生活和专业的积累促使作者在完成几本相关的专著后,更加读懂了家长的心理需求,于是作者一直就探索着用文学的形式去表现心理成长、灵性思想的作品。几番尝试后,就在场景上从自己所住的小院子写起,采用了365天这样一种形式,自己就是一切事件活动的主线,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都有了,就家庭教育、心理成长、灵性人生而言,这应是激起读者共鸣最好的方式了,因为一切都来源于真实,一切都来源于家庭。一个家庭教育工作者,把自己的家庭晒到这个程度,这就如“歌者是歌的一部分、舞者是舞的一部分”一样,人与事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整合方式。

书名取“巧玲的365天”,一是因为“巧玲”是作者父母送给作者最好的礼物——乳名。二是因为“巧玲”二字有其积极的意义:“巧”代表的是对生活的选择方面,要抓住机遇善于做选择,同时又会经营生活,美好的生活从来都是经营出来的;“玲”者“灵”也,代表的是生活中智慧的层面,也就是灵性人生。就心理健康程度而言,“巧玲”就是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作者和自己家庭是贯穿本书始终的一个案例,是读者的参照点——书的内容涉及到作者原生家庭的影响、婆媳关系的处理、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夫妻的相处之道,这些内容时不时地就渗透在书中,这都是“巧”和“玲”的境界。书中有作者描写自家小院植物的大量片断,这些从植物身上悟到的思想闪光点,是“灵”性人生的升华。人类经过多少万年的进化,几千年的文明史,与植物和谐共处,成长有共性、灵性亦能通,从植物身上得到的感悟与从人那里得到的感悟相比,更具有思想的共鸣。

作者用散文的记叙、描写和议论方式,记录了大量心理咨询案例,这些案例的记录去除繁杂的咨询过程而注重理念的渗透,是为了给读者一个启发,一个理念的引导,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因为悟透了这些案例,就是不用咨询的咨询,就是恰到好处的自我救赎,这种直透式的记录最能触及人心灵的成长。人本是因为共性而相处与合作,因彼此不同而成长和进步,看别人的成长自然是引导自己成长最好的方式,因为这些案例本身就是镜子,让人既照见自己又照见自己的家人。

这是一本从生活角度谈家庭教育和心理成长的读物。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那么我们就从本书作者描写家庭的方方面面中去看这种“相似”,而从那些形形色色不同的案例中去看“各有各的不幸”,化“不幸”为“有幸”,从作者思想的阐述中体味人的灵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