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别让丈夫成为“甩手掌柜”

哼妈有一段时间很痛苦,常常流泪。那是她怀孕期间,我们很早就计划她要做全职妈妈,但是她不放心,她觉得我没有能力养活全家:我们要还房贷,又要养娃。而以前的我,频频跳槽,哼妈的工资几乎比我高一倍。

每当我有什么跳槽的动向、意向,就会让哼妈非常紧张,然后痛苦,忧虑,流泪,矛头往往指向我。我也很痛苦。我觉得养家糊口是我的责任,但哼妈“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我痛苦是感受到哼妈的不信任。

我以为,婚姻里最为普遍的一个现象恐怕要算妻子抱怨。

通常情况下,我对内心有许多苦毒和怨恨的女人报以同情。有时,我又会在心里嘀咕:别总怪你的丈夫,别总觉得是你的丈夫让你有这么多的痛苦。在某个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你自作自受,自找苦吃。更为难听一点,这是你咎由自取。

为什么?因为很多做妻子的担心丈夫会犯错而不让丈夫行使权力,妻子行使家里的权力,发现自己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丈夫做的事情越来越少。最后的结果就是:做妻子的凡事都自己扛,丈夫成为家里的“甩手掌柜”,妻子成为怨妇。

允许丈夫犯错

同一个年龄段的女人要比男人成熟。这是我一直信奉的。这样的成熟本来可以让妻子成为丈夫很好的帮助者。可是,绝大多数妻子没有很好地运营自己的成熟,没有成为丈夫的帮助者,而成为丈夫的替代者甚至是领导者。家里的头,不是丈夫,而是妻子,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让比自己不成熟的丈夫做决定、做指挥,这是很多妻子难以做到的事情。因为妻子有各样的担心,总觉得丈夫会犯错,而这样的错如果是自己做决定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如果不给丈夫机会做决定,就意味着不给丈夫承担责任的机会,那丈夫就不会承担责任。很多决定,可能导致的错误,并没有那么可怕,完全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什么不让丈夫去决定呢?

很多妈妈认同不应该替孩子做这做那的观点,而是应该让孩子去体验,去犯错。“可以犯错”,通常是有教育素养之人的信条。如果做妻子的也认同这句话就好了。

经过艰难的挣扎,哼妈最终离开职场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妈妈。后来她对她的闺密这么评论:我好像重新认识了一个人。我的转变之大,都让哼妈感到惊讶。

大家都很开心,她落得轻松自在(我是说她不用承担家庭经济压力,而不是说没有相夫教子的辛苦),我为能承担家庭责任而感到自豪。原来总被指责为没有责任的人,甚至这种指责会内化,也就是我自己看自己也是一个没有责任的人。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而只是没有给我承担责任(这意味着会犯错)的机会。

一家之主的重负

我建议比丈夫成熟的妻子不要替代丈夫做决策,而是帮助(提供意见)丈夫做决策,心甘情愿地承担决策的后果。如此,丈夫就不会成为“甩手掌柜”。妻子成为“怨妇”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有些为人妻子的就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让比自己不成熟的丈夫做决策呢?她们说,也有妻子做决策,家庭很和谐的例子呀。

我想说的是:妻子做决策,做一家之主,不管家庭和谐与否,都是不合适的。这话恐怕会激怒一些人,尤其是有女权主义倾向的人。

“知乎”上有一个讨论得很火的问题: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奔文韬武略冠绝当世、任人唯贤的曹操,反而选择了落魄无比、名声极差的小人物刘备。

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想问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有谋略的,被称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自己不做主公,而称落魄无比的刘备为主公,以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对历史根本没什么了解,只猜测原因,而且我以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后来我查找相关的资料,与我的猜测基本一致:

作为一个儒生,诸葛亮有强烈的正统观念,这一点,是他选择刘备的根本原因。刘备是刘氏宗亲,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属于“正统”;而曹操和孙权,都属于“非正统”,是“乱臣贼子”。当然,更别说诸葛亮自己了。

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是帮助者,这个就属于“正统”。不管丈夫有多糟糕(落魄无比的刘备),女人有多好(满有谋略的诸葛亮)。这是中国的传统,如果往上追溯可以追溯到开天辟地,造男造女。耶和华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世记》2章21节)

大家不要误以为我极力推崇丈夫是一家之主,是我大男子主义作祟,认为如此就可以在家里作威作福。

不是这样的,千万别觉得当主公、当一家之主是多么爽的事情。当一家之主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谁这么懵懂,愿意背负如此沉重的负担呢?我是没的选。如果我有的选,我是不愿意的。

我很清楚成为一家之主意味着责任,而不是高人一等和权力。

有一对很恩爱的夫妻,他们是基督徒。我有一次听这个妻子分享,她说她常常为她丈夫在神面前祷告。她一想到丈夫是一家之主,就战战兢兢。因为她知道神已经把一家之主的职分给了丈夫,丈夫做不做得好,是丈夫而不是她要向神交差的。她很怕丈夫交不了差。

我以为这是一幅非常美的画面。妻子敬重丈夫一家之主的职分,顺服他,帮助他,而不是抢着或者觉得自己是被迫做一家之主。这真的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