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ING FILES 丨惊奇档案·看电影

草根的想象力——B级科幻片(2)

文/威悉

1960年代后期,A级大制作《2001:太空漫游》为广大年轻导演树立了目标,B级风格的剧集《星际迷航》开始书写开拓宇宙洪荒的诗篇。于是,1970年代,“宇宙”似乎注定要成为最具诗意的词。宇宙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露天舞台,只要抬头,就能看见星空。

1970年代:从B级科幻走出来的Cult精神

新起点

现在有一句网络流行语:“XX已死,有事烧纸。”类似的话,好莱坞牛导雷德利·斯科特也说过:“《2001:太空漫游》之后,科幻片已死。”显然,这句话不是真的说科幻气数已尽,而是用来表达最高赞誉,表示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功绩无人可以超越。

《2001:太空漫游》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当时可谓是风头无两的A级大制作。50多年前,一群不愿参加越战的年轻人,故意留长头发,跟那些剃头参军的人划清界限,他们一头扎进南加州大学,潜心学习电影。而在教室里看了库大师的大作后,他们就像找到了一座永远伫立于前方的灯塔。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电影人,几乎都会宣称自己受到库布里克的影响。可见一部《2001:太空漫游》在当年掀起了多大的思潮。

《2001:太空漫游》的影响是呈链式反应的。首先,它确立了太空歌剧的典范,打开了全新的视觉体验。此后太空歌剧类科幻片中的很多语法,比如星舰造型、镜头运动等,都可以在这部片子里找到源头。如果没有这部电影,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可能要晚很多年;而没有《星球大战》,爱好文艺片的雷德利·斯科特则不会拍出科幻恐怖片《异形》,詹姆斯·卡梅隆也不会丢掉卡车司机这么有“前途”的工作,转而去南加州攻读电影了。另外,如今的恐怖片大师、当年的毛头小子约翰·卡朋特在受到库布里克的启发后,与校友丹·欧班农拍出了低成本太空科幻片《黑星球》。在这部片子中,欧班农的特效创意让业内印象深刻,此后,雷德利·斯科特、乔治·卢卡斯都曾找他合作。而《2001:太空漫游》的特效师道格拉斯·特鲁姆布,更是卢卡斯、斯皮尔伯格等大导趋之若鹜的对象……

《2001:太空漫游》

这张以《2001:太空漫游》为核心的网,描绘出了当时科幻电影的三大变化:第一,导演对影片的控制力增强了;第二,团队合作增强了,那些擅长用视觉艺术表达想象力的人才,比如美术家、插画师等,开始受到电影行业的关注,如果一部电影成功,他们很可能继续为其他电影工作,而在此之前,很少有其他行业的人直接参与电影的幕后创作;第三,在那个能够被科幻片激励的年代,别人有好作品,就自己也想试一试,于是科幻电影的数量在上升,题材也开始百花齐放。所以,库布里克影响的不只是科幻大制作的面貌,还拓宽了低成本B级科幻和先锋实验科幻的路。对于卢卡斯、斯皮尔伯格等大片导演,B级片都是他们开启导演之路的起点;而另一些靠低成本起家的导演,没想到一拍就是一辈子,最终把自己拍成了B级科幻片大师。

《22000011:太空漫游》

一部科幻片引发的革命:

低成本起家的科幻大佬

在上一篇里我们曾说到,片方的投资者曾经对B级科幻片有过极大的信心。但在1970年代,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当时正是“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这种高概念电影萌芽的阶段,像《星球大战》这种宏大世界观的新式科幻大片前景大好,电影公司对超低成本科幻的热情则有所减退。

但此时,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才很难发掘,老一代导演虽然有驾驭大制作的能力,但他们的观念已经不受年轻一代欢迎。在这种情况下,低成本电影就成了大公司选拔新人的试金石,也许说成是新人的“敲门砖”更贴切些,因为好莱坞的财阀甚至不用去费力筛选,他们要做的,就是等新人拿着自己的低成本作品,自己挤到队伍的前面,然后便装作慧眼识人的样子对新人说:我就知道你最棒了。

所以,在勒紧腰带拍电影的阶段,以前由片厂承担的资金风险,现在全部转嫁到了个人和小公司身上,每走一步都得咬紧牙关。连乔治·卢卡斯都怀疑过,“拍片穷三代”是否就是人生最大的真理了。在1970年代出道的同辈导演中,卢卡斯算是用低成本科幻片打开局面的第一人。

《2001:太空漫游》

在1970年代诞生的B级科幻里,大多数影片最终只赢了口碑,却输了票房,最典型的就是道格拉斯·特鲁姆布和约翰·卡朋特,他们的电影构思不错,但制作寒酸,没能引起当时观众的注意,所以也不受大公司的待见。相比之下,乔治·卢卡斯拍摄于1971年的《500年后》则获得了240多万美元的票房——这个数额虽然不是很多,但相对于77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已经不容小视,跟同时代同类型的电影相比,更是格外醒目。《500年后》的雏形是1967年卢卡斯在南加州念书时的一部学生习作短片,描述了在一个对全民进行监视和药物控制的集权社会里,主人公清醒之后做出的反抗。

和乔治·卢卡斯一样,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是同一时期通过科幻片大获成功的。而后者通过低成本科幻起步的时间更早。早在1964年,斯皮尔伯格才17岁的时候就拍了一部名叫《灯火》的科幻片,预算为500美元,最后居然挣了一块钱。所以,若是追溯这部古董级的片子,斯皮尔伯格跟卢卡斯的电影之路就很相似了。这两位科幻大佬的成长,有着那个时代鲜明的烙印:电影从大明星和传奇人物的神话,变成了年轻人体现自我的途径。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这一代导演可以把商业片拍成作者电影,可以让简陋但不简单的科幻陪伴很多人度过童年。

坚守低成本阵地

1970年代那群导演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可以为兴趣牺牲一切,显得特别执拗。正因为如此,尽管当初拍摄低成本电影的新人当中,票房成功的只是少数,但其他失败的人并没有全部选择退出。他们的选择是对的,新好莱坞随后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他们拍出了更有趣的电影,同时把导演独特的风格融于娱乐。科幻电影的拍摄片场,就像是堆满玩具的大仓库,各种脑力风暴在此开展,电影艺术部门的工作气氛空前活跃。

所以,无法在大片道路上行走下去,却依然可以在幕后和低成本中找到位置者不乏其人。其中,道格拉斯·特鲁姆布就是当导演并不成功,但做幕后如鱼得水的最好例子。

在为《2001:太空漫游》做特殊摄影后,特鲁姆布信心倍增,亲自执导了现在已经被尊为Cult科幻经典的《宇宙静悄悄》。这部片子100万美元低成本做出的特效至今仍让人震惊,但在当年,真正买票进电影院的观众却不多,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它过于平淡乏味的情节。此后,特鲁姆布的导演之路一直坎坷不平,他获得的肯定依然局限在特效领域。最终,特鲁姆布重新拾起老本行,一个特效技术大展身手的好时代正等着他呢。

另一个“失败”的重量级人物,是恐怖大师约翰·卡朋特。他最初走的路线跟卢卡斯颇为相似,然而他的失败在于,他没能让投资人看到他有赚钱的潜力。卡朋特的处女作《黑星球》是一部成本仅为6万美元的科幻片,低廉的预算从电影的视觉风格中也能看出来:大铁箱似的飞船在黑压压的背景上游荡,工地临时居所般的飞船内舱堆满了垃圾,外星人则是一个没吹饱气的大气球。

尽管约翰·卡朋特没有通过《黑星球》打开自己的大片时代,只能继续拍低成本的电影,但他的校友,担任特效制作的丹·欧班农,随后却得到智利Cult大师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青睐,担任了科幻圣经《沙丘》(最终未成形)的特效顾问。这种命运当中也存在着逻辑,欧班农擅长的是编剧和特效,所以会被其他导演看重;而卡朋特本来就是导演,他必须得到追求回报的投资人青睐才行。

不过,低成本并没有成为约翰·卡朋特的阻碍,反而让他的风格越磨越锋利。他的想象力脱缰了,主流科幻通常还要顾及逻辑、观众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而他却敢于打破束缚,就像《黑星球》里那个踩着铁皮做冲浪板、兴高采烈地迎接自己跟星球大气层相遇时华丽湮灭的飞行员一样。一直到现在,卡朋特都在拍B级片,虽然后来因为《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太过有名,他被誉为“恐怖大师”,但卡大师的科幻片其实也相当不简单。有些科幻片还借鉴了卡朋特拍恐怖片和动作片的经验,比如惊悚科幻的经典之作《突变第三型》。

乔治·卢卡斯在《500年后》片场

《500年后》

《黑星球》

《宇宙静悄悄》

约翰·卡朋特

丹·欧班农

《宇宙静悄悄》

大卫·柯南伯格

《毛骨悚然》

B级元素也可以玩深沉

1970年代,《星球大战》、《异形》等科幻大片异军突起,科幻不仅显示了它在商业、娱乐方面的爆发力,也显示了它可以成为前卫艺术的潜力,可以蕴含创作者深刻的人生思考。1970年代到1990年代无疑是科幻片的黄金年代,但这个标签并不仅仅适用于好莱坞,其他国家的年轻电影人也深受影响,而且,由于他们预算方面遇到的阻力更大,相比之下更容易从B级制作入手。

在这些电影人中,风格特别鲜明的,是加拿大导演大卫·柯南伯格。柯南伯格自1960年代末开始拍摄科幻短片,作品都带有鲜明的先锋实验色彩。他受美国B级片影响很深,很多片子都沉浸在B级片的元素当中。他的科幻长片处女作《毛骨悚然》就受到乔治·罗梅罗拍摄于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的深刻影响。不过,B级片元素在柯南伯格的片子里却有着与众不同的作用。比如,与《活死人之夜》中通过僵尸来渲染恐怖氛围不同,“畸变的人体”在柯南伯格的电影中,主要用来反映“异化”这个主题。柯南伯格的科幻片,总会透露出对环境,尤其是对现代城市环境的恐惧。片中的角色,都会像卡夫卡《变形记》的主角一样发生诡异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则是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

比如在《变蝇人》里,主角因为做“传送机”实验而走火入魔,最终,他把自己放入传送机,却因一只苍蝇的闯入,在传输过程中跟苍蝇合体,变成了具有苍蝇特征的人,更糟糕的是,苍蝇的特征在他身上还越来越明显;《录影带谋杀案》的“异化”则是反向的:电视机有了人的器官,对人产生了威胁;《感官游戏》是这个概念的另一种表达:沉迷游戏的人,因为游戏太过逼真,最终无法分清现实和游戏。总之,这些Cult科幻片的主题是一贯的:科技很危险,它正在以负面的形式改变人类的生活习惯,从而进一步改变人类。在改变的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度依赖科技,把使用科技成果视为家常便饭,所以,科技侵蚀人类的过程,人类完全觉察不到。这个主题几乎在柯南伯格所有的电影中都可以找到。

从B级中孕育出的Cult精神

总之,在1970年代,B级正式升华为一种精神。B级这个概念,从双片制的低成本片,演变为绝大多数低成本片,最终,它演变成了Cult精神——它可能依然是预算紧张的产物,但更可能是导演刻意追求的个人风格。

上面提到的那些导演,无一不是从铁杆影迷的身份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更加能够站在影迷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电影,与其说为影迷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不如说是为影迷打开了通往自己内心的大门。很多影迷会被这样的电影所改变,会像谈论自己的家人、朋友和自己一样,谈论电影中的角色和情节。于是,观影体验也随之改变了。这些体验逐渐扩展到了不同类型、不同成本的电影,也深入到了影迷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迷影文化。

迷影文化针对的电影类型五花八门,但主力军是科幻、恐怖、警匪动作,以及2000年后的奇幻,当然,科幻迷影大军的数量无疑独占鳌头。科幻迷影分子对各类科幻都感兴趣,但在他们心中,那些特定时代、特定亚类型的电影,甚至某个系列或某一部电影,都具有特殊意义,就像一种宗教信仰。所以,有时候《星际迷航》的粉丝会跟《星球大战》的粉丝争得面红耳赤;喜欢经典B级科幻的影迷会对科幻特效大片嗤之以鼻。

时至今日,原力和光剑成了Geek们的信仰;“Space, the final frontier...”这段《星际迷航》里的念白,也已成为科幻迷心底珍藏的语录;而可以写出《死亡幻觉》、《盗梦空间》的技术分析文章,则会受到同好们的顶礼膜拜。从1970年代开始,这些简单的快乐,已经成为了影迷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些资深的影迷中,还有人开始学着去拍一部简陋无比的致敬科幻片,而最终居然从致敬成为了真正的电影人。拍摄《指环王》的彼得·杰克逊,制作《迷失》、《星际迷航》的J·J·艾布拉姆斯,还有以一部《月球》让世界惊叹的邓肯·琼斯,这些从草根式的迷影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幼苗,如今都已经成了科幻影视界的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姚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