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2000问(超值白金版)
- 文征明
- 249字
- 2024-12-21 20:25:55
智慧之光——中国历史上耀眼的科学发明
火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火药是用硝石、硫磺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早先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磺、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魏国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北宋庆历间(1041~1048年),毕昇(? ~约1051)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的缺点。毕昇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普通平民知识分子,当时人称布衣。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制成了胶泥活字,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泥活字版印刷的《建康实录》 北宋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指南针是如何发明的?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然而,关于它的“身世”,却存在着不解之谜。
我国是最早发现磁铁指极性的国家。早在战国时期,就利用磁铁的指极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东汉的王充,在他的《论衡·是应篇》中曾说:“司南之勺,投之于地,其指南”。由此可见,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被视为指南针的祖先。然而,有学者认为,指南鱼是指南针的前身。因为目前发现的关于磁性指南仪器的最早明确记载是北宋曾公亮著的《武经总要》中的“指南鱼”。指南鱼本是作为陆战中指示士兵在夜战中辨别方向的简单仪器,经改制成指南针后在11世纪用于航海。
上述两种观点各有其理,但无论是司南还是指南鱼都只是指南针的前身。目前关于指南针的早期文字记载,主要有以下几条:北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茔原总录》卷一中有“丙午针”的记载。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什么针,但从上下文的字里行间可以断定是磁针无疑,说明当时已把磁针与罗经盘配套,作为定向仪器。《梦溪笔谈》卷二十四中也明确指出指南针是一方姓人家(风水先生)首先发明和使用的,并且详细记述了水浮、置指甲上、趾腕唇上和悬丝等四种指南针的装置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长处和缺陷,使人们对当时的指南针有一清晰的认识。
从上述资料可知,指南针在11世纪时已是常用的定向仪器,有多种装置方法。指南针究竟何时发明,其前身又为何物,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造纸术的渊源是怎样的?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当今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纸是东汉的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其根据是公元6世纪的历史学家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蔡伦传》,书中记载:“(蔡)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105年),奉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其中“造意”一词,即为创造、创意之意。
第二种意见认为西汉初已用纸代简,蔡伦只是造纸术革新者。早在蔡伦二百年前的西汉(前206~25年)初就已有了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汉烽燧遗址中出土了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麻纸,比蔡伦早了一个多世纪。经反复检验,其主要原料为大麻,夹杂少量苎麻。这些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并以此推断当时发明了造纸术,而蔡伦不过是将造纸术加以改进和推广。
此外,比《后汉书》成书更早的东汉官修国史《东观汉记·蔡伦传》中,也没有关于纸是蔡伦发明的明确记载。蔡伦的贡献是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发展,特别是在皮纸生产上,作为技术革新者和组织推广者的历史地位应予以肯定。
火炮最早出现于何时?
火炮最早源于中国。然而,对于火炮产生的时间,中外学者却众说纷纭,存在几种说法:
第一,火炮产生于公元前618年。1857年,恩格斯在《美国新百科全书·炮兵》条目中写道:“据帕拉韦先生在1850年法国科学院的一个报告中所引证的中国某些编年史的资料来看,在公元前618年就有了火炮。”
第二,火炮产生于唐。宋路振在《九国志》中说,唐哀帝天祐初(904年),郑瑶攻豫章(今江西南昌)时,“发机飞火”,把龙杀门烧了。什么是“飞火”?五代末北宋初许洞解说就是火炮。
第三,火炮产生于北宋。周纬在《中国兵器史稿》中认为:“北宋时代,中国制造火药已有成法,所制火炮已能应敌有效。”这一点,可以从北宋曾公亮等人撰修的《武经总要》中得到证实,该书记载了我国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批火球类火器,也就是火炮。
第四,火炮产生于元。元代,我国出现了用铜或铁铸成的筒式大炮。它是已经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铜炮。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由于人们对古代火炮概念的理解不同,因此针对火炮发明的时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而使火炮起源成为难解之谜。
我国古代有心算吗?
我国古代是数学发展最快最早的国家之一。
春秋晚期大哲学家老子总结说:“善计不用筹策”(《老子》第二十三章)、“善数不用筹策”(《老子》第二十七章)。在春秋晚期,计算有三大特色,第一是筹策算;第二以珠计算一系列工具算;第三是《数术记遗》称的“计数”,即“拾数术,宜从心计”,也就是古代的心算。从算具计算快捷上看,当时能演变成心算的也只能是以珠计数一系列算具为形体。老子的“善计不用筹策”的“计”与“计数”是一个意思,就是心算。
我国古代人从儿童6岁开始,就对他们进行数学教育,特别是计算技能教育。由于古人很重视在幼儿中开展“计数”教育,即心算教育,出现了很多心算大师。
三国时有个心算家叫赵达,其计算速度之快,非常惊人。据说他能计算出空中飞的蝗虫有多少,别人不相信,说飞虫又不能检验,怎能知道你算的是对是错。他便提出挑战,叫取出小豆数斗,撒泼满席,立即算出豆粒数有多少,别人一一数豆校验,不差一粒,满座皆惊。记述可能有些夸大,但毕竟说明他心算能力极强。
宋代有一位平民盲人心算家,他叫卫朴,江苏淮安人,心算能力尤其突出。卫朴在推算日月食的时间时,“口诵乘除,不差一算”,他的心算技术非常精湛。
古代心算从主导地位上看,已经发展为珠算式心算,从这一点上说,中国当时的心算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算盘兴起于何时?
算盘究竟兴于何时,历代学者却有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最早出现“珠算”这个名词是东汉徐岳撰的《数术记遗》。书中曰:“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注:“刻版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各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制四时。其珠游于三方,故云经纬三才也。”可以认为,有理论、用珠子计算的,就可以叫做“珠算”。故汉代已有珠算。
第二种说法是算盘出现在宋元时期。汉代的珠算只是个别隐居深山的算学家的发明,在其私塾弟子间辗转传授,少为外人所知。大约经过300多年,由于商业的发展,四则运算成了商品市场中频繁使用的科学知识,而传统的筹算法不但使用不方便,计算速度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时算盘才广为流传开来,成了与算筹同样重要的运算工具。
还有一种说法是算盘产生在各种口诀出现之后。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各种乘除法歌诀的出现,特别是归除歌诀的出现,标志着算盘诞生的最后条件已经完成。
在流传至今的书籍中,比较详细地说明算盘用法并在书中绘有算盘图式的,是徐心鲁的《盘珠算法》(1573年)一书。此后,明代柯尚迁的《数学通轨》(1578年)、朱载的《算学新说》(1584年)等书中,也都有关于珠算算法的叙述。在这些与珠算有关的著作中,要以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年)最为著名。
上述各说均有其理,算盘起源仍为一谜。
度量衡是怎么来的?
“度量衡”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意思是调协历法,划齐度量衡。度量衡是计量长短、容积和轻重的统称。关于度量衡究竟起源于何时,却诸说各异。
我国历史上传统的说法是度量衡起源于黄帝时代。据《家语·五帝德》记载:“黄帝治五气,设五量。”“五量”是制度、量、衡、亩、里。这是有关黄帝创始度量衡的最早记载。
对于黄帝始创说及其舜帝时召集四方君长把各部族的年、月、四季、时辰、音律和度量衡协同起来;夏禹治水时使用规矩准绳为测量工具等继承并整顿度量衡的历史,也有人持怀疑反对意见,如:
否认《吕氏春秋》记载,认为黄帝“设五量”的说法不可信。明代音律家朱载培和史学家吴承洛先生持此说法。他们认为,上古历史记载,多渺茫托辞,孰曾见闻?
认为黄钟做度量衡标准是汉代所定,不是黄帝始创的办法。吴承洛先生在《中国度量衡史》中曾明确指出:“至汉世命黄钟为度量衡之根本标准,取黍为度量衡之参验校正,至使度量衡制度始为初步之完成。”
认为律生度量衡的说法不可信。韩伯生先生认为:“黄钟律管既然是一种乐器,以这种乐器本身,可以找到长度、面积和容积,于是就被人穿凿附会,不仅说成度量衡起源于黄钟,并且还把黄钟说成是我国最早的度量衡标准原器。”
由此看来,黄帝始创度量衡的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查。
浑仪和简仪分别是指什么?
浑仪是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由相应天球坐标系各基本圈的环规及瞄准器构成的古代天文测量天体的仪器。在古代,“浑”字含有圆球的意义。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出现在天上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简仪,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于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因为浑仪的结构比较繁杂,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将浑仪化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底座上,每个装置都十分简单实用,因此,古人称这种装置为“简仪”。
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汉代说。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山阳高平县人张俭由于得罪了宦官侯览,亡命出走,朝廷“刊章讨捕”。元人王幼学释“刊章”为“印行之文,如今板榜”。于是清人郑机首倡印版始于汉代之说。可是有学者认为,刊章应该是用印章刊在封泥、帛或纸上的意思,刊章技术并不是雕版印刷。
隋朝说。隋朝费长房《历代三宝纪》载,开皇十三年(593年)十二月八日,隋文帝下令崇佛,诏书中有“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语,明人陆深首先提出此为“印书之始”。
唐初之说。公元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写的序文中,说到有人拿《白居易诗集》的印本换取酒茶。还有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唐咸通九年,就是公元868年。
五代说。《旧五代史》记载:“时以诸经舛缪,(冯道)与同列李愚委学官田敏等,取西京郑覃所刻石经雕为印版,流布天下,后进赖之。”五代年间,后唐宰相冯道建议唐明宗下令刻印,用了22年的时间完成了儒家九经的刻印任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用雕版印刷术刻印书籍。冯道确实对印刷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把他误认为是印刷术的发明人恐怕不妥。
看来,雕版印刷术的起源,确实还是一个尚待解开的历史之谜。
青花瓷是如何产生的?
所谓“青花”瓷,“系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纹,而不杂以它彩”。
关于青花瓷的产生时间,学者们大多认为在元代。因为据考古发现,近几十年相继出土了不少元代居住遗址、墓葬、窑藏中的珍贵青花瓷。目前国内外有纪年可考最早的青花瓷是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延祐六年(1319年)出土的青花牡丹塔盖瓷瓶。1975年在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发现了一块菱形朵花图案装饰的青花釉下彩瓷枕残片。它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青花瓷起源的看法,其开创时间应该是唐代。1983年和1990年扬州唐代遗址又先后出土了一些青花瓷片,再次证实了唐代我国已生产青花瓷这一事实。
关于青花瓷是如何产生的,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青花瓷器来源于西方(主要是波斯),无论是技法、纹饰还是用料,都是在西方影响下才出现的。然而,有关专家则认为,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沿着自身发展规律逐步前进的产物。另外,有人提出青花瓷器使用的钴料,经牛津大学理化实验室测定,其产地来自波斯。与此相反,有学者提出我国在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在制陶工艺上应用钴料了,这就为青花瓷使用钴料的工艺来源提供了更早的证据。总之,青花瓷的产生,至今仍是一个谜。
后母戊方鼎里藏着什么秘密?
后母戊方鼎又被称为后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中国古代青铜器。1939年初春,河南安阳武官村农民吴希增在探找文物中发现了后母戊方鼎。后母戊方鼎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据专家估算,从炼铜的浇铸、制模到拆范,至少需要130多位工人同时工作。并且后母戊方鼎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各成分的比例基本相同,可见几千年前商朝人的冶炼技术就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鼎是古代烹煮食物的用具,多厚重,通常为圆腹、两耳、三足,呈盆、盂、斗状。古代祭祀或典礼时会用鼎向天神祖先呈上烹煮的肉类,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祭祀用具。后母戊方鼎就是一位商王为纪念其母亲所制造的。后,指皇后、太后;母,指母亲;戊,是母亲的名字。商代王室都是以干支来命名的,比如商王“武丁”、“盘庚”等。据甲骨文史料载,配偶为“戊”的商王共有4位,分别是大丁、武丁、祖甲、武乙王。专家通过分析认为,“戊”最有可能是武丁或祖甲王的妻子。后母戊方鼎的样式、化学成分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中出土的“后母辛鼎”都非常相似,因而推断“戊”是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后母戊方鼎很可能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纪念母亲而制造的祭祀用具。
后母戊鼎从历史、工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2005年,国家在后母戊鼎出土的地点建起了殷墟博物馆,将在殷墟出土的国宝级精品文物在馆中集中展列。
勾股定理最早出现于何时?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最重要的一条定理,用途很广,即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直角的对边的平方。据《九章算术》记载,勾股定理是距今3000多年前周朝的商高发现的,后来汉朝的赵爽对此作过注释。因此,在我国,勾股定理又称“商高定理”。
《九章算术》书影
炒钢最早发明于何时?
我国在西汉早期就已发明和广泛应用炒钢技术了,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现楚王陵保存着一处完整的西汉楚王武库,库中堆满各式成捆的实战楚汉兵器,兵器虽历时2000多年,依然锋利无比。楚王陵的年代下限为公元前154年,这表明我国在西汉早期(公元前2世纪中叶)已发明并使用了炒钢技术。
炒钢因在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好像炒菜一样而得名。其法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态或液态,靠鼓风或撒入精矿粉,使硅、锰、碳氧化,让含碳量降低到钢的成分。炒钢多是一种低碳钢,控制得好,也有中碳钢、高碳钢,有时也得到熟铁。炒钢技术的发明在炼钢史上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古代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耧作为古代的播种机最早出现于何时?
耧作为我国古代播种用的农具,是西汉武帝时赵过集中当时先进的工具而创造发明的。耧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
耧由耧架、耧斗、耧腿等几部分组成。耧架木制,供人手扶。耧斗是盛种的木箱,分大小两格,大格放种,小格与播种调节门相通,用来匀送种子。耧腿是一只只开线沟的铁铲。耧因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又有一腿耧、二腿耧、三腿耧之分,据传有七腿耧的,其中三腿耧为佼佼者,用它播种一次能完成开沟、播种等多项作业。
耧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还改进了其他耕耘工具,加以提倡代田法,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耧的发明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发展,也孕育了现代播种机。
漆器最早出现于何时?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被称为“漆器”。漆器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物品,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42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已见使用,到战国时期,漆器制造更加发达。在汉代,漆器被作为日用器具日渐普遍。唐代的漆器实物制作也有明显的发展。宋、元、明朝之后,漆器的制作形式有20多种。我国自然条件优越,漆器生产面广,是世界主要生产和出口漆的国家。中国漆器工艺是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为什么中医解剖学不够发达?
中医与西方医学大异其趣的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解剖研究始终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从而使人感到中医理论是独立于解剖基础之外的。
与西方那种倾向于从多元化、多层次去认识自然,对自然奥秘充满兴趣,热衷于向自然开拓,对自然现象进行细密的解剖和分析的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重点不是自然,尤其不是自然物的形态,中国古代的学者们不是面向自然,而是向内心探求,倾向于以一体化的眼光看世界,将人与自然融合一体,中国传统文化虽然重人,强调天地之间人为贵,但忽视人的自然属性,重视人的社会伦理属性。《灵枢》以及宋以后的医学著作,虽然对形态解剖有较多的论述,但重点在于测量器官大小重量,并未达到西方解剖学那种系统周密的程度,之所以造成这种结果,除物质原因之外,重要的文化原因就是重道轻器的观念。
以上所述从儒学束缚中寻找解剖学在中医不发达的原因,是目前流行的大多数人所持的观点。何足道先生在《中医存亡论》一书中认为:解剖学在中国没有发达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先贤们在充分认识到其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的前提下的主动放弃”。何先生进一步指出:“不是中国不具备产生和发展‘解剖学’的种子和土壤,也不是中国缺乏创立解剖学的人才和英雄,而是中国医学的发展缺乏对解剖学的需要。中医学需要活生生的人和天然药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诊疗工具。”
在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大潮中,这一观点还属于“另类”,究竟中医学术是否需要通过解剖学的发达来发展,还需要更多有心人的认真探索。
养蚕业的发展是怎样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唯一一个养蚕的国家。从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养蚕的直接记载。如《夏小正》中的三月“妾子始蚕”、“执养宫事”等。“宫”字在南北朝时候的解释即指蚕室;再如《诗经·幽风·七月》写道:“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毋庸置疑,养蚕技术起源于中国,但养蚕究竟于何时开始,说法各有不同。
一说“嫘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557~581年)尊嫘祖为“先蚕”。《路史》则称:“伏羲化蚕,西陵氏始养蚕,故《淮南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许多中外文献都赞同此观点,但也有人认为如此伟大的发明,只能是广大劳动人民不断积累经验的结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二说养蚕始于六七千年前。1926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一个被切割过的蚕茧,据分析是家茧的蚕茧。如果成立的话,这应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家茧蚕茧。
三说养蚕始于四五千年前。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一批盛在竹篮里的丝织品。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蚕桑丝织生产。
总之,关于养蚕技术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耕犁的演变是怎样的?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耕作技术方面,商代就已发明了牛耕,但在战国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多少发展。“耦耕”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的一种主要耕作方式。到汉武帝时期,时任搜粟都尉的赵过在全国推广“用耦犁,二牛三人”的耕作方法,使铁犁和牛耕法逐渐普及,为后世耕犁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盛唐时期,耕地的主要工具——犁的结构已经相当完备。唐代文学家陆龟蒙著《耒耜经》中所记唐后期的江东犁,竟是由11个部件构成,用其耕地,欲深欲浅均可,运用自如,它的出现是我国耕地用的铁农具已经成熟定型的重要标志。
从我国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演进,我们不仅揭开了传统农业的耕犁之谜,而且进一步领略了古代劳动人民超人的智慧。
古代人计算时间的方法有哪些?
许多古典小说中在形容时间上都曾提到“一炷香的工夫”,可见,以燃香来计时是古人最常用的计时方法之一。
据说,这个概念起源于僧人打坐,这种计时方法很方便,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而且香制作方法简单,携带方便,还能营造气氛。古时的香多为手工制作,但并不是可以随便做的,也有一定的标准,一炷香燃尽约为半个时辰,即现在的一小时。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还常见到古人喜欢说一袋烟的工夫、一杯茶的工夫,它们所指的时间一袋烟大约5~10分钟,一杯茶大约15~20分钟,这些计算时间的方法所表示的都是约数。
在周代时,漏壶计时器已问世。仪器上面是一个漏水壶,下置盛水箱,插着竹箭,箭杆上刻有时辰刻度。因漏壶中的水定量均匀地往下滴漏,水箱中水位逐渐升高,水面所对的刻度就表示着时间。我们现在所说的“铜壶滴漏”就是这种计时工具。汉代的日晷,隋代的钟车、漏车、鼓车,唐代的“水运浑天铜仪”都是可以移动的报时器。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所制“大明殿灯漏”更为复杂,自动化程度更高。到清朝时,西方以发条为动力的机械钟表制造法传入中国,原来的计时工具就相继被取代了。
十二个时辰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古代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是十二个时辰,其名称与对应的现代时间简介如下: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相当于晚上23时至凌晨1时。
鸡鸣:又名荒鸡,相当于凌晨1时至3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即凌晨3时到5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相当于早上5时至7时。
食时:又名早食,相当于上午7时至9时。
隅中:又名日禺,相当于上午9时至11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正午等,相当于中午11时至13时。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相当于下午13时至15时。
晡时:又名日晡、夕食,相当于下午15时至17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相当于下午17时至19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相当于晚上19时至21时。
人定:又名定昏。相当于晚上21时至23时。
古时候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有很多,大致有:
表示“年”的词。岁:年;期年:整一年,满一年;积年:好几年;迩年:近年;是年:这一年。
表示一天中的若干时辰的词。质明:天亮了;旦、夙:早晨;亭午:正午;暮:傍晚;暝:天黑;宵:晚上;子时:子夜;夜阑:夜深;夜分、中夜:半夜。
表示“过去”、“以后”的词。向:从前;曩:从前;尝:曾经;翌日:明天,第二天;异日:以后,将来;既:已经;失时:过时。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旋、遽:立刻、马上;亟:急切,赶快;猝:突然;倏尔:忽然;适:刚才;奄:突然。
表示频率的词。日:一天天;旦旦:天天;素:一向;辄:常常。
表示时间较长的词。良久:很久,很长时间;久之:很久;迩来:从那时以来。
表示时间不长的词。未几:没多久;已而:不久;寻:不久;食顷:一顿饭工夫;顷刻、顷之、俄顷、须臾、俄尔、少顷、斯臾、斯须:一会儿;瞬息:一眨眼;几、垂:将近;初:刚开始;逾时:过了—会儿。
“弹指一挥间”究竟是多长时间?
人们常用“弹指一挥间”比喻时间短暂,那么它究竟是多长时间呢?
“弹指”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的梵语。《僧祗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如此计算来看,24小时即是30须臾,那么1须臾就是48分钟;48分钟是20罗预,1罗预就是2.4分钟;2.4分钟是20弹指,1弹指就是7.2秒。
“一刹那”有多久?
梵典记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照此计算,一弹指为7.2秒,一瞬为0.36秒,一刹那即为0.018秒。
悬丝诊脉真的可以看病吗?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为朱紫国国王看病,把三根丝线系在国王手腕附近,隔着帘子,进行悬丝诊脉。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悬丝脉诊真的可以看病吗?
古时宫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御医为后宫女眷看病,不能直接望、闻、问、切,所以诊断时的确是用“悬丝诊脉”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
经考证,“悬丝诊脉”亦“真”亦“假”:“真”是说真有这回事;“假”是说这纯属一种形式,御医们并不是依靠“悬丝诊脉”来确定病情的。旧时,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御医常常给娘娘、公主们贴身的太监送礼,以便得到真实的病情状况,之后御医也就胸有成竹了。
“中医四诊法”是指什么?
“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切。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病情。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例如,可以通过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可以通过闻口腔中异常的味道来判断身体状况。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获知病情,问诊的内容主要有问寒热、汗、睡眠、二便,以及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地雷发明于何时?
地雷是现代战争中最常用的一种武器。而这些战场“神兵”,最早发明和使用它的国家就是中国。
据史料记载,1130年,宋军曾经使用“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攻打陕州的金军以重大创伤。比较准确的历史记载和“地雷”一词的出现,是在明代。《兵略纂闻》上说:“曾铣作地雷,穴地丈余,柜药于中,以石满覆,更覆以沙,令于地平,伏火于下,系发机于地面,过者贼机,则火坠落发石飞坠杀,敌惊为神。”
明代《天工开物》一书中也介绍了地雷,并且还绘制了地雷的构造图样,以及制作方法和地雷爆炸时的形状。
从以上记载来看,地雷出现在战场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最迟不晚于明代中叶。到明末时期,就已经有了“地雷炸营”、“炸炮”、“无敌地雷炮”等多种地雷武器。在使用方法上也发明了踏式和拉火式两种。可见,当时地雷已经在全军中普遍使用起来了。
最早的手榴弹发明于何时?
手榴弹,顾名思义,是一种用手投掷出去的弹药。手榴弹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宋代就出现了可被看做手榴弹雏形的“火球”,它用多层纸、布等裱糊为壳体,点燃后用人力抛出,球体爆炸并生成烈焰以杀伤敌军。13世纪初,中国军队又装备了包有生铁外壳的爆炸性火器——“掏火炮”(又名“震天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壳手抛弹药,与现代手榴弹已颇为相似。
制盐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我国在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称之为“盐”。20世纪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最晚在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实际上,用海水煮盐,也不可能是宿沙氏一人之所为,而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在当前尚无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典籍可资证明的情况下,“宿沙作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宿沙氏可视为我国海盐的创始人。
古代制糖业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有饴糖、蔗糖,而又以饴糖为主。
饴糖是一种以米(淀粉)和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俗称麦芽糖。自西周创制以来,在民间流传普遍,被广泛食用。西周至汉代的史书中都有饴糖食用、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述最为详尽,书中对饴糖制作的方法、步骤、要点等都作了叙述。
我国用甘蔗制糖的历史也很悠久。自战国时代开始从甘蔗中取得蔗浆以后,种植甘蔗日益兴盛,甘蔗制糖技术逐步提高。南北朝时,蔗糖的制造技术比较成熟,已能制出结晶蔗糖了。至唐宋年间,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作坊式甘蔗制糖业。唐宋以来,制糖技术逐步得到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相继出现,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制糖的理论著作。
《齐民要术》书影
中国的印章是怎样分类的?
中国古代印章种类繁多,基本上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
官印:官方所用之印章。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不仅名称不同,形状、大小、印文、纽式也有差异。印章由皇室颁发,代表权力,以区别官阶和显示爵秩。官印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纽。
私印:官印以外印章之统称。私印体制复杂,可以从字义、制作方法、治印材料、文字安排以及构成形式上分成各种类别。
1.从字义上分有:
斋馆印:古人常为自己的居室、书斋命名,并常以之制成印章。
吉语印:印文刻吉祥的语言。
姓名字号印:印纹刻人姓名、表字或号。
成语印:属于闲章之类。印文刻以成语、诗词,或牢骚、风月、佛道等语,一般钤盖在书画上。成语印盛行于宋元。
书简印:印文在姓名后加“启事”、“白事”、“言事”者。此种印专用于书简往来。今人有“再拜”、“谨封”、“顿首”者。
收藏鉴赏印:此种印多用于钤盖书画文物之用。
肖形印:也称“象形印”、“图案印”,刻有图案印章的统称。
署押印:也称“花押印”,系雕刻花写姓名的所签之押,使人不易摹仿,因作为取信的凭记。
2.从制作方法上分有:
铸印、凿印、琢印、喷印。
3.从治印材料上分有:
金印、玉印、银印、铜印、铁印、象牙印、犀角印、水晶印、石印等,今人尚有木质印、塑料印、有机玻璃印等。
4.从文字安排上分有:
白文印、朱文印、朱白相间印、回文印。
5.从构成形式上分有:
一面印、二面印、六面印、子母印、套印。
中国的“九大关”指哪九个?
山海关:位于河北秦皇岛市东北17公里处,是万里长城的起点。近有孟姜女庙、老龙头等名胜,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麓,是长城的终点。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为明长城西端的雄关重镇,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自古为东西交通要冲。
居庸关:也称军都关、蓟门关。在北京西北60公里处(今昌平区),是古时长城的主要隘口之一。周围峰峦叠嶂,关上树木青翠,是明代京城八景之首。
平型关:位于山西灵丘县西35公里处西崖台乡,是长城的隘口之一。
武胜关:位于河南信阳县南部,鸡公山西南10公里处,是大别山三关之中关,为大别山隘口之一,周围雄峰对峙,古木参天,非常壮观。
雁门关:位于山西代县北20公里处,是长城的重要隘口之一,有两关三十九堡70处军事设施,长5033米,是现存最完整宏伟的一段长城。
大南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依山而筑,为中国通向越南的交通要道。今城郭依然,炮台屹立,衙署犹存,有文明楼、吊楼等。古时也称“鸡陵关”、“镇南关”、“睦南关”。现又称“友谊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易县西50公里的紫荆岭上,城高池深,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关东有清朝的西陵,南约25公里处有狼牙山烈士塔等名胜。
娘子关:在山西平定县东北45公里的绵山上,建于初唐,为长城第九关。周围河谷幽狭,悬崖峭壁,因唐代平阳公主曾驻守此关而得名。
中国的名塔有哪些?
我国古代时有很多塔,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座:
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年),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塔高64米,其名称来源于印度佛教故事。
佛宫寺释迦塔:在山西大同南行约70公里处,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我国现存最大和最高的木塔,也是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塔总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
神通寺四门塔:位于山东历城县的柳埠镇,建于隋大业七年(611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单层石塔。塔高约15米,全部用大块青石砌成,塔的平面为正方形,每边长7.38米,每面当中开一较小的拱门。塔内中央有一个石块砌成的方形大石柱,柱前每面各有一个圆雕佛像。
开宝寺塔(铁塔):在河南开封市内,始建于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塔高57米多,塔身层层辟圭形门,从一层到六层,自北、南、西、北、东、南、后等方向依此类推。建造时,采用28种赭色琉璃砖镶砌。元代以后人们俗称“铁塔”。
开元寺塔:在河北定州城内,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质古塔。塔身里外两层,如同母子环抱,中间有阶梯,四面盘旋一直到顶。塔高13级,实为11层。座基周长127.65米,高83.7米。因在军事上用于瞭望契丹军情,故又名“料敌塔”。
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位于北京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清时因避雍正帝胤禛之讳,改名大正觉寺。因其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5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这种佛塔也被称为金刚宝座式塔,造型上属于印度形式,而宝座上的短檐、斗拱和宝座顶上的琉璃罩亭又极具中国特色,可谓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的杰作。
妙应寺白塔:在北京西城区。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普设计建造的。塔高50.9米,塔基底面积810平方米,塔体为砖石结构,由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因塔身通体皆白,俗称“白塔”。它是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的象征。
崇圣寺三塔:在云南大理县城郊,耸立在苍山洱海之间。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祐年间(824~859年),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统称。三塔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三塔一大两小,呈三足鼎立之势。大塔千寻塔,高58米,是唐代南诏晚期建造,两小塔高约38米,初建于五代时(907~960年)。寺的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三塔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它们背靠苍山,面临洱海,远远望去,卓然挺秀,俊逸不凡,是苍洱的胜景之一。
中国“四大名楼”指哪四座?
中国“四大名楼”是指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和黄鹤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北部的岳阳市西门城楼上,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建。岳阳楼为纯木结构。主楼3层,通高19.72米。全楼衔接对榫,不用一钉。屋顶为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顶下有如意斗拱,状如蜂窝玲珑剔透。因范仲淹曾撰《岳阳楼记》而出名,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内藏12块檀木板刻《岳阳楼记》全文,为清乾隆时名书法家张照所写。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赣江边与抚河故道的汇合处。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任督洪州时,并以封号定为亭名。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成为海内外皆知的千古名阁。阁内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滕王阁历时1300多年,屡毁屡建。1926年为北洋军阀邓如琢烧毁,后又重建。重建的滕王阁阁高57.5米,明3层暗4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9层。站在阁中远眺,视野开阔,背城临江,濒临南浦,面对西山,蔚为壮观。
蓬莱阁:蓬莱阁位于山东烟台市西,坐落在蓬莱城北面的丹崖极顶。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为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题的“蓬莱阁”三个大字。阁内布局奇巧,丹窗朱户,飞檐列瓦,雕梁画栋,古朴壮观,层层迭迭,错落有致。阁上四周环以明廊,举目远眺,周围建筑园林交相辉映,东侧有上清宫、吕祖殿、普照楼和观澜亭等;西侧有避风亭、娘娘殿(也称天后宫)、戏楼和龙王宫;下方有结构精美、造型奇特的仙人桥。众楼阁高低错落有致,与蓬莱阁浑然一体,山丹海碧,清风宜人,风景尤为壮观。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约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1000多年来,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1985年,在蛇山的高观山西坡重建,与黄鹤楼故址约距1公里左右。重建的黄鹤新主楼攒尖顶,层层飞檐,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好像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还绘以仙鹤为主体,龙凤、云纹、花草为陪衬的图案,笔触精妙,颇具民族风格。
“陶都”是指哪座城市?
“陶都”宜兴古称阳羡、荆溪。它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西岸,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自秦始皇设阳羡郡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远在5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就发明创造了陶器。从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制陶技术不断地改进。出土的唐五代的青瓷窑址以及明代以前的紫砂罐残片,以及晋宋时代有陶器精品可考的依据,这些都证明着宜兴这片土地陶瓷产业悠久和璀璨的历史。因此,宜兴被称为“陶都”。
我国古代为什么要造塔?
塔是佛寺中的主要建筑。塔的梵文原名窣堵波,是坟冢的意思。它是佛家弟子们为了藏置佛祖的舍利和遗物而建造的。
据《释氏要览》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他的弟子们焚化了他的尸体,于是出现了许多五光十色的晶莹珠子,称做“舍利子”,还有其他一些未烬的骨头、牙齿、毛发等,都称之为舍利。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舍利分别建坟埋葬,这就是塔。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人们为了信佛拜佛,纷纷建塔。于是舍利的范围不断扩大,凡是佛经、佛物以至珠宝、砂石、植物等都可作为舍利,这样塔的数量就大大增加了。
佛教传入中国,这一宗教建筑形式也随同而来,中国早期的佛教建筑,就是沿袭印度式样,以塔为中心的建筑。塔的用途除了原来的埋藏舍利、礼佛拜佛之外,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又有了新发展,主要有登临眺览、点缀山川名胜、导航指路等功能。
中国的拱桥有什么风格?
拱桥,是在墩台之间以拱形的构件来做承重结构的桥型。一般常见的石拱桥有单拱、双拱、多拱之分,拱的多少视河的宽度来定。一般正中的拱要特别高大,两边的拱要略小。依拱的形状,又有五边、半圆、尖拱、坦拱等之分。桥面一般铺石板,桥边做石栏杆。
根据其构造情况以及拱券的圆弧和排列形式可分为:陡徒和坦拱式拱桥、尖拱和圆拱式拱桥、连拱和固端式拱桥、单孔和多孔式拱桥、实腹和空腹式拱桥,以及虹桥,等等。其拱券的圆弧则有半圆、马蹄、全圆、锅底、蛋圆、椭圆、抛物线圆及折边等形式,排列形式则有并列和横联两种,其中横联式应用最多,并派生出镶边横联券和框式横联券两种。石拱桥的发券,明以后,尤其在清代,则盛行用整券,即“桶状发券”。
赵州桥首创桥梁工程史上的新型结构——敞肩式石拱桥,表现了精湛的施工技术。赵州桥是我国拱桥的代表,在我国造桥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他著名的拱桥还有苏州宝带桥以及枫桥、北京卢沟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等。古老的拱桥今天仍遍布我国江南水乡的弯曲河道上,成为我国桥梁建筑中一道美丽的风景。虽然中国的拱桥历史比古罗马晚了三四百年,却因其独特的风格和美丽的造型,在世界桥梁史上负有盛名。
十七孔桥为何有十七孔?
颐和园的昆明湖中有一座造型优美的桥,名叫十七孔桥。那么,十七孔桥为什么要建十七个孔呢?这与“九”这个数字有关。这十七个孔中有一个大孔在中间,其余十六个孔均分在两边。这样从两边往中间数,桥孔都为九个。而“九”则代表了皇帝的九五之尊。
十七孔桥西连南湖岛,东接廓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桥身长150米,宽8米,由17个券洞组成,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
中国“四大名亭”是哪四座?
中国“四大名亭”是指陶然亭、醉翁亭、湖心亭和爱晚亭。
陶然亭: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所建。取白居易诗中“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二字,因此得名。现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陶然亭公园内。
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任太守,在此地写下了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因自称“醉翁”,此亭遂称“醉翁亭”。醉翁亭是典型的江南亭台,小巧精致。紧临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风景独特秀丽。
湖心亭:位于浙江杭州西湖中心的小岛上,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初名“振鹭亭”,又称“清喜阁”,万历年间重建改称“湖心亭”。此景被人称为“湖心平眺”,是清代著名的西湖十八景之一。昔人有诗赞“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写的正是此亭的风景。
爱晚亭:位于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亭中八柱重檐,顶部是绿色琉璃瓦,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工艺精湛,蔚为壮观。此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经清代诗人袁枚建议,取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山行》中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湖广总督毕沅将其改名为“爱晚亭”。
光阴为什么能用寸量?
光阴用寸来计量,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测日影定时刻的计时仪器——日晷。
据记载,我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开始用日晷来计时了。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一般为石质,四周刻有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度,用来表示时辰。晷针常为铜质,立于晷面正中垂直于晷面,日晷需在阳光下使用。“寸晷”指一寸长的日影,借指小段的时间。“一寸光阴”,就是晷针的影子在晷盘上移动一寸所耗费的时间。
首次用近代科学测绘的是什么地图?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清廷组织人才进行全国大地图的测绘工作。在测绘过程中,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进行经纬度测量,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梯形投影法,以通过北京的经线作为中央经线,一共测定了630个经纬点,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绘制成全国大地图——《皇舆全图》。
在这次测绘活动中,有两件事在测绘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是尺度的规定。为了统一在测量中使用的长度单位,规定以200里合地球经线1度,每里1800尺,因此每尺的长度就等于经线的1%秒,这种以地球的形体来定尺度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第二,发现了经线一度长距不等。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实测过中经线上由霸州到交河的直线长度,以后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又在东北地区实测北纬41度到47度间每度的直线距离。这些测量都可以得出纬度越高,每度经线的直线距离越长的结论,从而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证明了地球为偏圆球形。
《皇舆全图》比我国以前绘制的地图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地图学的一大进步。《皇舆全图》的绘制,是我国乃至世界测绘史上的一件大事。英国当代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