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0日上午
当今时代,人们更多地关注物质财富的获得,其实精神财富的继承才是当务之急;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有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要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得到;《黄帝内经》无疑是这些精神财富中的精髓,值得我们炎黄子孙终身探究体悟;知阴阳、懂五行的古人,因为生活习惯与天地四时运转规律相合,所以能够健康长寿,而对此怀疑、无知和排斥的现代人,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
尊敬的各位同胞、各位同人,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今年有机会第二次来巩义,这是一个孝道文化已经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城市。
我们这一次选讲的主题是《黄帝内经》,这应该是一部足以代表中华文明最高成就的经典。中华文明的起始,无论是被称为“经典当中的经典”——《易经》,还是现在被认为是我们五千年文化里面最伟大的巨作之一《黄帝内经》,都是贯通各家学说的。
古代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不读《易经》不可以行兵、不可以治国,当然也不可以行医,就说明《易经》的重要。本来《易经》的“易”就是容易的易,简易的易,其实它不复杂,也可以说很简单,甚至可以说一目了然。也许是因为渲染,也许是因为时间太长了,大家都认为它非常古奥、艰涩、难懂;还有一些人呢,就把《易经》跟街头上那些打卦算命的画成等号,划为迷信,划为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学术,这全都是误解。
继承精神财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整个国家的精神财富。”那我们今天这样的讲座实际上解决的就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如何继承祖先精神财富的问题。讲到财富继承,大家可能很容易想到物质财富的继承。我国现在每年有七百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比如我这样的,当年大学毕业在一个城市里面,可以说举目无亲,要白手起家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当时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同学可以做对照,比如有的同学家里面条件好一点的,他有物质财富继承,那他的生活就可以很安逸,起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任何物质财富继承的同学呢,就得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开始打拼,那份辛苦的程度凡是经历过的,都应该深有体会。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统计,在1979年的时候,以美国为例,1%的人口占有着17%的企业所得。经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到了2007年,同样1%的人口,占有45%的企业所得和75%的资本所得。十位富豪里面,就有六位是因为继承而进入财富排行榜。
财富继承使现代社会的财富运行变成了一个我们过去曾经严厉批判的方式,就是躺在资本的温床上享受祖先留下来的财富,他们过着优越、安稳,甚至奢侈的生活。像李嘉诚那样十二岁开始养家、十五岁独立养家的人,逐渐变得越来越少。所以,最近才有人提出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寒门出贵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活力和创造力会下降。因为安逸的生活容易懈怠,按照孟子他老人家的说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一件攸关个人、国家和民族的事情,不能不重视。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不是物质财富的继承和如何很好地运用物质财富这样的一个问题,最严重的是如何更好地继承发扬我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问题。
继承这样一份精神财富有什么好处呢?打一个比方来说,我三十六岁那一年跟随刘有生老师和刘力红老师学习半个月,终于明白了人应该是怎样做的,怎样做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尽管以前从小学开始,我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是三十六岁那年我才知道这个“好”字,是需要打引号的,因为你并不真的知道如何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当时我痛哭了一场,也有人问“你哭什么”,其中有一条原因就是,如果我在二十六岁的时候,甚至十六岁的时候,我就知道老师今天所讲的内容,我何至于此!何至于受那么多的挫折、困苦、迷茫!不需要啊!如果像孔老夫子那样十五岁有志于学,像李嘉诚那样十五岁开始挑起全家的重担,尽管那是一种莫大的压力,可是它给了我们一个尽早明白道理、尽早起步的机会,那么我们的人生会大不相同。我们经常说“马后炮”是没有用的,可如果我们能够早一天进入精神财富的继承,我们就早一天解决了这个问题。假如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具备了八十岁人的智慧,大家想一想,他年富力强,富于青春,他能够把自己的人生书写成多美的华章!可以想象吗?
我现在为什么拼命地去学习传统文化里面的“儒释道医武”各家学说?就是因为我看到了这一点!尽管我已经四十一岁了,但是我想到一点,如果我把孔子他老人家的智慧直接装到自己的人生操作系统当中,变成自己的道德观、仁义观,那我是不是一个以四十一岁身体具备了两千五百年智慧的人?如果你承认这一点,那么你的人生会立即发生质的转变!就相当于我们用一台电脑、开一辆汽车,你把它的发动机换了,把它的操作系统换了,把它的芯片换了,那它的功能会瞬间变得无比强大!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经典的理由。
学习经典更重要的理由,或者说在现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更加直接的理由就是它真的对我们有利。它不但可以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保证我们身心快乐、家庭和睦、事业发展,使我们一生“福禄寿喜财”具足,可以安然度过一生,用土话说就是“要什么有什么”,只要你认真地去做、去行就可以了。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把祖宗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去享受,而要辛辛苦苦地自己去“白手打拼”呢?
刚才我们已经举过例子,就是没有物质财富继承的人,生活很艰苦、很艰难,可是我们这个国家就精神财富来说,简直是遍地黄金俯拾即是。为什么我们不去捡?那只能说我们精神上的痛苦是自找的。
我们解不开健康的密码,解不开财富的密码,那是自己封闭了自己,放弃了经由经典而迅速明道、明理和明明德的机会,只能怨自己。
学习经典的三个方法
学习经典有三个方法,第一个就是体会。体会的意思是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它不是用自己的意念测想纸上的文字,在概念上进行学术争论,完全不是这样。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个文化需要我们在生活当中笃行,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仅仅是“口头禅”,那就会越谈越虚,越谈越假,得不到真实的利益。所以“体会”最终的结果是能达到一个状态,叫“人经合一”,就是经典上的含义和自己的身体与自己的人生完全重合,经典化成了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它能够真正地哺育我们的精神之胎,养育我们的血肉之躯。
曾子在《大学》里面有六个字,希望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叫“富润屋,德润身”。如果一个人发财了,你到他家看一下,装修得富丽堂皇,这叫“富润屋”。可是如果一个人有德行,从身体上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一个最简单的结论就是他没有病。通常我们相信这样一句俗话:人是吃五谷杂粮的,怎能没有病?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我希望从今天开始在座各位同胞、各位同人,能够在自己的心底里树立起一种观念,就是如果你真的按照经典去践行的话,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行得真,人一辈子是可以没有病的,这在儒释道医武各家传统当中,都得到了验证。
而我们要讲的《黄帝内经》当中也有一句话,叫作“天之在我者,德也”,找“天”可能是找不到,可是一个人身上有德行的话,那就是天存在的证明,用西方的观点,那也是上帝存在的证明。“天之在我者,德也”,缺德就是亏天了。
子思在《中庸》开篇就讲“天命之谓性”,所以不要德行的人,就是不要命,不要自己的天命了。缺德就亏欠了天时,就意味着短命,这就是这本我们即将开讲的经典给我们揭示的伟大理念,当我们掌握了它,我们就可以做到一生平安、人经合一。这是学习的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就是以经解经。经典流传的时间太久了,而且我们在正统的教育课堂之上疏远它也太久了。从胡适先生上书民国政府要求废弃文言文到现在快一个世纪了,我们疏远了文言文的教育九十多年,已经不熟悉这样的文气,以至于祖先留下来的巨量的、无限的精神财富,被封在了以文言文表达的传统经典当中。我们就等于面对着一个宝库封闭的这个门而不进去取用,你说这个人生会有多么可惜!
所以,用其他家的经典去解释某一家的经典是比较可靠的,因为他们的文字系统是一致的。
我们今天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文化通常需要翻译,而现在的翻译者有些又急功近利,都不太可靠,所以我们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以经典的原文去解释经典。
第三个方法就是至诚诵读。当我们面对一本经典的时候,如果你怀疑它,不相信它,甚至以轻视和我慢的心理去看待的时候,你得不着真正的利益。大家学过初中的物理可能会知道,那个高能量自然地流向低能量,当我们面对一本经典采取谦卑的态度时,经典里面的真意就会自然地流入我们的心田,这是物理的法则。所以祖师告诉我们:“一分诚敬,一分收获;万分诚敬,万分收获。”
端正身心谦卑受教
我们今天要讲的《黄帝内经》的主角之一,我们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是一位至诚的榜样。他谦逊地请教他的老师关于人生的各种问题,通过这样的对话,我们能够体会出在古代取得那样伟大成就的君王、天子仍然谦卑受教。而我们今天可能是没有任何成就的人都有一个穷脾气——我慢贡高的心理,就等于把自己放在了高高的山顶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丧失了接受传统文化真意的那个位置。所以在《易经》六十四复卦当中,只有谦虚的“谦”卦是六爻皆吉的。
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采取谦虚、谦卑、谦诚的态度,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吉祥、带来幸福,所以叫唯谦纳福、唯谦吉祥。
有书的同人可以看《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没有带经本的可以听,因为我们这个耳根是非常伶俐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传递下来,我们用心去听,可能比看还要灵敏。但是,听的时候希望大家放松,如果现在这一段时间,你没有感觉自己的身体是自然、端正、放松的,那么利用现在这几秒钟时间,你稍微调整一下,使自己的头微微上顶,把颈椎摆正,真正健康的身体是不需要椅子靠背的,但不意味着现在你就有意地挺直,过于僵硬还会出毛病。所以“道法自然”的道理就是当你修成功了,那个“气”充足,自然地会把我们的身体像个气球一样充直起来。还有就是建议你的双足平拍在地面上,在听的过程当中,尽量地保持放松、端正、静止不动。身体这样端正,直接就和天地正气相贯通,已经开始调理自己的身体气脉了。
可能有一些人感觉到我这么端正坐着不舒服,那可能就意味着你的身体气机已经出了毛病,有堵塞的地方。要从现在开始调整,不要说回去锻炼,但不能一步调整到位,应该微调,就是向那个端正、端庄的方向去努力,慢慢地您就能体会到整个气机充满的那种感觉。所谓人活一口气,内练一口气,这个“气”字在古代是四点水上面一个“无”(炁),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空气的那个气,它等于跟我们生命的原精是一个概念,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幻化,所以精、气、神是我们人生的三宝,缺一不可。讲完了这一点,我们正式地开始分享老祖宗留下来的《黄帝内经》。
文治武功的黄帝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这是第一段,具体什么时间不可考了,用了一个“昔”字表示往昔,“昔在黄帝”相当于我们说“黄帝那个时候”。我们这位人文始祖,他是一位文治武功足以彪炳千秋万代的人士,从《易经》开始算,从伏羲画卦开始算,现在考证的年代距今最短的一个时间大约是六千四百年。伏羲氏之后有神农氏,按照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神农氏有八代,这八代都叫神农氏,他应该是那个上古时代的天子。第八代之后,他已经控制不了当时诸侯各部落,天下大乱,争权夺利。为了能够让天下和平统一,轩辕黄帝“修德振兵”,这四个字是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上使用的,首先要“修德”,然后“振兵”,发展军事,壮大力量,最后平定了天下诸侯之乱,使百姓能够享有安定的生活。也就是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领袖,我们都知道他跟蚩尤在涿鹿进行大战,打胜了,杀掉了蚩尤,然后又和炎帝进行了“三大战役”,最终也是黄帝取胜。
我们今天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其实这两位祖先当年还进行了规模巨大的战争。不管他们的战争因何而起,是为了正义也好,是为了平定天下动乱也好,还是为了天子之位也好,都过去了,我们现在就是看黄帝是如何开创中华文明的另一发展阶段的。他在和平年代创立了历法,让人创建了文字,等于是给我们整个中华文明一次重新的总结。因为当时也有古文化,由于他的特立独出,天纵英才,所以他也开创了很多新内容,比如说发明了指南车、衣服等等。《史记》上的记载很简单,有些细节我们现在只能去猜测,审慎地去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