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实践——行情转变的临界点

乔治·索罗斯在解读用“反身性”来寻找投资机会时,总是强调要在临界点到来前就去发现它并作出部署,利弗莫尔也强调在趋势即将发动的时候入场,这些表述都很明确地指向了要把握行情多空转换的临界点。

被称为华尔街精神教父的罗伯特·J.希勒教授所提出的反馈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市场强者更强的特性,也使我们了解到当正向反馈转向负反馈时可能就是市场趋势即将逆转的时刻。正所谓殊途同归,这些伟大的投机家、学者的研究都指向寻找行情发生转折的临界点,但这些伟大学者都没有给出比较明确的实践工具用以对市场进行识别。按照这些伟大理论体系去构建找寻行情转折临界状态的交易体系,对于每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并不是希勒教授那样的大学者,也没有能力将希勒教授的反馈环完整地应用到证券投资之中。但我们注意到,在希勒教授发布学术成果之前也有投资者能够与理论上一样精准地通过抓住行情转变的时机来取得超额回报,这些投资者又是怎样抓住这种机会的呢?

投资是一个注重结果是否有效但并不注重所用工具是否完备的领域,不论用的是怎样的工具、怎样的理论体系(是否完美都不重要),只要能够有效地帮助盈利就行。我们上文的叙述与铺垫,就是为了表达一个基本道理:行情转变的临界点才是我们要寻找的最有效的交易机会。我们既然是为了高额回报而来,自然要去等待最有效的交易时机。那问题又来了,该怎样识别行情转变的临界点呢?

行情转变的临界点只有两种:一种是多头行情准备结束,另一种是空头行情准备结束。市场上有很多高手,他们能够非常精准地把握行情转折点,甚至连点位都报到误差在几个点以内,确实令人惊叹。对于行情转折点的把握越精准,每一次交易的试错成本就越低,这也是投资者为什么努力提高交易精准度的根本原因。道理虽如此,但不论怎么努力,试错成本都不会降为零,因为行情转折是在一个价格区域内逐步集聚完成,而并非像乒乓球反弹一样是在一个平面、一个瞬间完成的。

为了找出这样的转折点,很多人都作了大量的尝试,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都能得出数十万条的搜索结果,各有各的道理。可能最早对行情转折点进行描述的技术指标就是KDJ了,但KDJ实际是一个右侧指标。也就是说,通常只有行情已经由多头完成向空头转变,KDJ才能感应得到。这种后知后觉使我们没法像利弗莫尔和索罗斯那样在行情转折的关键时刻完成布局,从而为交易博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后面的部分我们将不再对寻找临界点的探索过程进行陈述,而是要开始逐步介绍我们寻找临界点所使用的方法论。这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虽然我们没有罗列这种方法背后的数理逻辑,但仍然有一些晦涩难懂甚至需要积累较多经验才能领悟的地方。我们将算法融入了计算机,给出了图形化的表达方式,这使整个过程的难度显著降低,也显著拉近了交易理论与投资者之间的距离。

交易者中经常流传着一句话:“行情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其实这句话是源于另一名言:“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市场技术分析所建立的假设前提都是“历史总会重演”,寻找重演的历史也就是整个交易分析技术中最重要的表达。行情的转折点也秉承了这一点,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而我们的探索目标就是找到这些相似的机会,来实现我们的盈利目的。为了在相似又不简单重复的历史中找到那些再次来临的机会,就必须做足够的训练。没有足够的训练,在捕捉机会时难免会陷入似是而非的左右为难之中。

行情信息在计算机屏幕上表达得越充分,那么认知起来就会越容易,这就像描述一个人的长相,你只描述了脸有多长多宽,而没有描述鼻子、嘴巴、眉毛、眼睛和下巴等细节,那么很难有人能知道你讲的是谁。马儿科夫系统比传统的K线图表达的信息要多出很多倍,因此在同等情况下要认出那些“似曾相识的历史”就相对容易得多。

当你回顾人类历史时,你就会发现历史是多么不完美,有人形容说历史充斥着残缺的美,行情也是一样“残忍到不行,却又美到无法拒绝”。虽然行情的历史表现被准确记录在案,但对行情历史的解读一样地是那么的不完美,能够被重演解读的行情只是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若是你想对行情的每一步变化都给出一个合理解释,那恐怕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说“属于你的机会很少”,你需要学会认识“属于你的机会”,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属于你的机会”,在机会出现后还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抓住它,而不是像歌曲里唱的那样“眼睁睁看它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