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神经症禅疗的理论基础(2)

需要注意的是,禅学中的“无我”观并非简单的对“自我”的否弃,而是“假我非无”与“实我非有”的辩证统一。所谓“假我”,亦称“俗我”“小我”,即分别你我他的自我。假,意谓假借、方便之说,假我即非形而上正常实有的实我,而是依众生的认识习惯方便而说的“我”,也就是禅家所言世俗谛之“我”,亦即西方心理学通常所研究的“自我”。相对于假我的“真我”,是胜义谛之“我”,具有常、乐、我、净等特性,可担当起自在主宰功能的真正自我,大乘经中称之为“大我”“真我”。《涅槃经》云:“一切诸法悉无有我,而此涅槃真实有我。”但要注意的是“真我”“大我”亦是假名,即暂借此名称呼这种熄灭了自心所起的烦恼而征得的自我境界,故涅槃大我虽名为我,其实质仍是“无我”,即“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涅槃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这就是“实我非有”。

其实,禅家从未否定过“假我”的存在,只是为了破除人们的我执以及由于我执产生的诸种痛苦,才说“假我”并非“实有”。“假我非无”与“实我非有”是自我本质的一体两面,佛家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基本路径是从认识、改造、完善假我入手,然后再观修无我而实现真我。正如陈兵所说:“先解决自我意识上的问题,达到相当成熟的层次后方宜观修‘无我’。”就连美国心理学家也认为培养健全的自我与发展真我应并行,须先了解、释放有缺陷的自我,明白自我防卫和他人的希望如何遮掩我们的真我,让心从恐惧、迷惑、愤怒中释放,进一步发展人格、智慧、悲悯。陈兵先生提出:佛学高唱无我,也是从真谛的角度破除众生执假我为真的执着出发,并不否定世俗意义上的、个体人格意义上的自我(俗我、假我)。

总之,禅家的“无我”并不一定代表自我不存在,而是为了破除人们固执地捉住这个实有的我不放而陷入的诸多烦恼。因此,我们要拒绝的是“自我执着”,而不是“自我”。故《金刚经》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帝洛巴也提出:“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

此外,我们还需避免对禅的一个错误理解,便是禅修的目标是要除掉“自我”。其实禅学真正教导我们的是:我们没有什么需要除掉的。因为根本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们认为“自我”存在的幻觉,我们相信并紧抓着这种幻觉,以为它是真的。

(三)无常

与苦、无我一样,无常也是佛教教义三法印之一,是指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宇宙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就是“无常”。

根据禅学观点,世界上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是“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换句话说,无常只是一个现实的情况,并无所谓好或不好。我们却把它看作不好的事情。人死了,是无常;生病了,是无常;杯子破了,也是无常。其实我们所看到的都是非常粗显的,例如一个人活了80年,我们也花了整整80年才知道他是无常的。我们心里都明白世间的一切皆在刹那间变化着,但是我们仍然执于恒常不变的现象。我们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希望永远拥有它,从它那里得到一种满足、快乐。我们也希望自己不会变,因为变表示我们会老、会死,而我们却希望自己不会老、不会死。

我们希望变或不变,是随着年龄而改变的。小时候,我们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好不容易挨了一年又一年,到了某个年龄时,却又希望自己不变,永远活在最美好的时刻,永远过着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人生。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于是想尽办法要把青春留住:皮肤有皱纹了,我们去美容;有了几根白头发,就好像天要塌下来了似的,忙着把白发染黑;偶尔心跳加快、胸闷,就担心是否得了冠心病;不小心吃坏肚子,就担心是否患上了肠癌……这或许就是“养生”在我们国家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世间是无常的,我们却无法接受这一个事实,想尽办法要从身体上保持不变,将种种美肤膏、化妆品等化学药品往脸上涂抹,把种种所谓的营养品往胃里塞,隔三岔五有事没事地到医院做个全身体检……但如果看看镜中的自己,我们就会发现,无论如何保养,这个“我”其实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了。去年还不见踪迹的皱纹,或许现在已经出现了,也许戴上了老花镜,也许头发已经变了颜色,甚至根本已经秃头了。从分子层面来说,我们体内的细胞不断在代谢,老化的细胞会死去,新的细胞会诞生。

如果我们向内看,就会发现,变化最快的是自己的“心”(念头)。因此,如果有人对你说“我对你的心永远不变”,请不要相信,因为当他讲了之后,他的心已经在变化了。故《金刚经》提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如果我们对生命个体有如此透彻的剖析,就会抱持“有的话很好,没有也无所谓”的态度;就不会对自己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会要求自己青春永驻,不会要求能够永远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当然也就不会怕生病和怕死亡了。正如日本铃木俊隆禅师所说的:“当我们了解无常的真理,并在其中找到静定时,就会发现自己在极乐世界中。”

总之,无常的概念并非预言世界末日或天启,它也不是对人类罪恶的惩罚;它没有本具的正面或负面,只不过是事物因缘和合的过程之一部分而已。明白了无常的道理,接受了无常的观念,实践无常于每一个时刻,生活将会截然不同。正如著名的一行禅师提出:“一朵花凋谢时,我们不会哭,我们已知道它是无常的。如果我们练习对无常的本性保持觉照,我们就可以少受些痛苦,多享受些生活。”当代西方禅学大师净香·贝克也说:“无常只是完美的别称。”

(四)平常心

所谓“平常心”,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能放下执着,不思量、不计较,无心任运,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马祖提出:“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第一次提出了“平常心”的观点,此后许多禅师都有论及。例如,长沙景岑解释“平常心”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无门慧开颂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黄檗希运禅师在《宛陵录》中也云:“一切声色尽是佛事,若学道者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那么,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为道场。”

有关“平常心”的案例,禅学典籍中有大量的记载,下面试举数例。在《景德传灯录》卷六记载了大珠慧海禅师辩驳有源律师的事例。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眠。”曰:“一切人总如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世俗之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而具有“平常心”之人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之中,“饥来吃饭,困来眠”,不起分别心,内不着空,外不着相,保持自自然然的状态。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具有“平常心”之人时刻活在“正念”之中。

又如,有弟子问:“什么是求道者的用心处?”水陆禅师答:“一用心就错。”弟子又问:“那不起一念时又如何?”水陆禅师答:“没用的东西。”有心理困扰而寻求治疗无异于求道,它的一个吊诡是,你越用心就离目标越远。譬如失眠,躺在床上睡不着,你越费心提醒自己赶快入睡,越辗转反侧,数的羊越多,就反而越睡不着。而命令自己什么都不想(不起一念)也没有用,因为“什么都不想”是努力在压抑,那也是一种用心,越想“什么都不想”,就越会胡思乱想。

再如,有人问:“寂寞无依时该怎么办?”南台禅师说:“就让他寂寞无依。”他曾作了一首有名的偈子曰:“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因无事可思量。”为了摆脱寂寞无依,不少人就往热闹人多的地方跑,但因无法融入,结果加深寂寞无依的痛苦感觉。这跟失眠、焦虑等症状一样,越用心就越错。

总之,“平常心”其实就是佛性,就是自然,只要“不去污染”就好了。寂寞无依有什么不好?就让它寂寞无依。睡不着有什么关系?就让它睡不着。一旦你接纳了它,它就不再是困扰你的问题,你也就超越了它。这里的“不去污染”颇似老子提出的“无为”,都是教导人应“顺其自然”,以无执着的心去作为,不要妄为。正如牛头法融禅师所说:“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往往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曹溪退隐《禅家龟鉴》提出的“绿草青山,任意逍遥,鱼村酒肆,自在安眠,年代甲子总不知,春来依旧草自青”也是这一意思。

二、禅学中的人性观

(一)本性是佛与见性成佛

慧能提出“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可见,人性与佛性是内在同一的,离开人性谈佛性,无异于空中楼阁,因为“佛”就是人自己的本性。因而慧能又说:“人人皆有佛性。”“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既然佛性是人性,为何有佛与人的区别呢?

慧能认为这一区别即在于自心的觉与不觉、悟与不悟、念与不念。自心如果不觉悟,就像乌云蔽日一样,使日月失去光明,这就不能“见性”。因此要自除迷妄、拨云见日,使内外明澈,才能自现本性而成佛。所以,佛不在彼岸,不是远不可及,它就在个人的心中。换句话说,“成佛”就是恢复人性的本来面目(佛性)。正如慧能在《坛经》里提出,“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说了那么多,可能大家对“佛性”还是云里雾里,下面这个名为《橘子》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本性是佛”:

一个杀人犯亡命逃窜了整整一年,他来到小镇时,已经衣衫褴褛。饥渴难耐的逃犯在一个水果摊前久久不想离开,摊上的橘子深深诱惑着他。但是他已用完了身上所有的钱,他不知该怎么办:是乞讨还是抢劫?逃犯慢慢把手伸向身上携带的尖刀。

就在这时,一个大橘子忽然出现在心神不定的逃犯面前。逃犯感到有些意外,握刀的手不由自主地松开。原来,摊主已注意逃犯好久,猜测他是想吃橘子而没有钱,便拿了一个递给他:你吃吧,不要钱的。逃犯犹豫了一下,接过橘子,大口吃了起来,而后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

三天后,逃犯又来到那个水果摊前。这次没等他开口,摊主就拿起几个橘子塞给他。同上次一样,逃犯吃过橘子又匆匆离开。晚上摊主准备回家时,发现水果边放着一份不知哪个顾客遗忘的报纸,展开一看,顿时惊呆了。原来上面大篇幅刊登着通缉令,悬赏3万元给提供线索者,而刊登的逃犯照片酷似他送出橘子的那个人。理智终于战胜了怜悯,摊主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

警察连续几天埋伏在小摊周围。三天后,逃犯果然又出现了,这次他打扮得与照片上一模一样。不过,他似乎觉察到了什么,紧张地注视着摊主的一举一动,没有进入警察的包围圈。摊主与警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因为街上人来人往,一旦逃犯发觉警察的存在,就会很快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而且他身上可能有刀,随时可以挟持人质,后果不堪设想。

终于,站立许久的逃犯有了行动。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缓缓地掏出身上所带的尖刀,扔在地上,随即坦然举起双手。警察蜂拥而上,没费吹灰之力便把逃犯制服。戴上手铐的逃犯忽然说:请等一等,让我与水果摊老板说句话。在警察的裹挟下,逃犯来到惊魂未定的摊主面前,小声地说了一句话:那张报纸是我放在那里的。然后挂着满足的微笑走上警车。摊主连忙仔细查阅那份报纸,发现反面还赫然写着几行小字:我已经厌倦了东躲西藏的流亡生涯,谢谢你的橘子,当我为选择怎样结束自己的生命而犹豫不决时,是你的善良感动了我。举报酬劳3万块钱就算是我的报答。

“见性成佛”的过程有如珍妮·潘恩·沃尔伍德在诗《无条件》中所写:

愿意体味孤独,我发现万物相关;

面对惶恐,我发现内心有位勇士。

拥抱失落,我就拥有了整个宇宙;

归于虚空,我却拥有了无尽的富足。

我逃避的,在追逐我;

我迎接的,在改变我。

而它自己,化作璀璨的光芒,如珍珠般绚烂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