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

编著者:罗大伦

ISBN:978-7-5132-1206-9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所做讲座的文字版,书中包括了王孟英、朱丹溪、李东垣、缪希雍、钱乙五位中国古代著名医家的精彩感人的故事。作者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描绘出这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千古名医,让读者不仅能体会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丰富自己的中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领略到这些大医的高远境界,以及他们拯救世人的慈悲之心。

“大国医”之美

——《大国医》读后感

胡蝶 安徽中医药大学

初夏,青翠欲滴,傍坐荷池,淡淡墨香,品《大国医》之美,置身于中医学这片天地山水间,清宁纯净,芳香四溢。

——题记


《大国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罗大伦博士在书中为我们依次呈现了王孟英、朱丹溪、李东垣、缪希雍、钱乙五位大医家的精彩人生,简洁而不失内涵,通俗而不失典雅,诙谐而不失庄重,读完很受裨益。我从这些大国医身上发现了他们各自的美,现归纳如下。

1.王孟英——半痴之美

王孟英,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著有《温热经纬》。十四岁,其父因病故,遗言“必期有用于世”,遂始学医。众人皆云其呆傻,似半个痴儿,孟英不怒反笑,取号“半痴山人”。霍乱、疟疾来临时,半痴义无反顾,将个人、家庭生死置之度外,心悬千里之外的劳苦大众,始终奋斗在治疗的第一线,终不幸被感染,马革裹尸而还。半痴之美,是勇士之美,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2.朱丹溪——晚成之美

朱丹溪,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的代表人物。丹溪曾为一乡之里正,好打抱不平,常鲜衣怒马,仗剑江湖。古人云:“年过三十不学艺。”三十又六,拜许谦习理学,后妻亡师病,遂志岐黄。年四十四,方欲拜罗知悌为师,师不见,便“日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三月后,师沐浴更衣,大开中门,郑重收其为徒。其求学情之真,意之切,心之诚,无不为之动容!

3.李东垣——锐气之美

李东垣,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的创始人。他一出场便给人以惊讶,年虽少,见张元素,掷千金,并言:“我要学习您全部的医术”。何等锐气!现在的很多80、90后,最缺乏的就是一股锐气、一份执著。师为之震惊,遂收为徒。他虽家财万贯,却洁身自好,勤奋刻苦,不辱师门,终成一代宗师。

4.缪希雍——自救之美

缪希雍,明代著名医学家,深究药物炮制,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等。出身于官宦之家,后父殁,尝尽人间冷暖。十七岁患疟疾,世医谓之无救。病榻之上,自学《内经》,悟其要义,自拟药方,“不旬日瘳”。假如当时他听任了庸医的摆布,放弃了自己,中医历史长河中必然少了一颗璀璨的明星。

5.钱乙——望神之美

钱乙,北宋著名儿科学家,幼科鼻祖,其著《小儿药证直诀》对后世影响深远。《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中医诊断的最高境界是望诊,而钱乙恰恰是个中翘楚,自创小儿“面上证”“目内证”,时任太医院里的太医丞,众医无不钦佩。他还精于五脏辨证,创立五脏补泻方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六味地黄丸了。

五位大国医,五种之美,构成了其各自的本色人生,其酸甜苦辣,启迪后人。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十八岁那一年,我进入安徽中医药大学学习,至今快七年了。今日读完《大国医》,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当今我辈学子,欲学好中医,达到大国医的完美人生,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点。

1.学医者,要有健康风骨

五位大国医,或自幼羸弱,或亲友故去,或仕途不济,都走上了行医济世这条路。而学医后的他们,都深谙中医养生之道,个个都“年逾古稀”后,方驾鹤西去。现今,试想坐诊的医生,羸瘦尪弱,状若欲倒,又何以取信于病家。相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未治已取信三分。所以,学医者,即使不能仙风道骨,也至少拥有健康风骨,方能造福于世。

2.学医者,立学先立品

清代医家叶天士曾要求弟子要做到“三需、三戒、三敢”,即需仁、需勤、需文;戒贪、戒闭、戒傲;敢疑、敢干、敢当。学医必须要先立品。我的导师在门诊带教时,常常告诫我们:做学问,必须先做人,而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把学问做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品行端正、淡泊名利的人,才能持之以恒,潜心医学,终有所悟。

3.学医者,必须苦读深思

入学以来,令我颇为感触的一件事,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和室友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游玩,发现他们的大部分自习室里竟座无虚席。那一刻,我们的内心都无比震撼!本是该休息的时间,但他们依然选择了苦读!古往今来,伟大的人无不是“熬”出来的。现今,倘若我辈中医学子也能鸡鸣而起、星旋而息,何愁中医不继、中医不承?

4.学中医者,必须文哲兼备

首批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指出:“学中医者,必须文理通,哲理通,医理通。”中医文化植根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古人云:“秀才学医,如笼中抓鸡。”可见,文化底蕴越深,学习中医经典便更加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阴阳五行八卦,精气血津液,三焦六经八纲辨证,无不体现了先哲们的超凡智慧。就我自身而言,在本科期间,我们先学习了《医古文》这门课,然后再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四大经典时,就会发现晦涩难懂的繁体字也变得“活泼可爱”了。因此,我们只有钻研国学,明辨哲理,才能洞悉中医学之精髓。

夏夜,静谧清幽,竹林扶疏,轻罗小扇,悟《大国医》之美,尽情徜徉于中医学的世界中,天地相参,山水相和。

《大国医》里的医道

宋和平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大国医》是我最喜欢的中医药类书籍之一,我读了好多遍,不仅仅是因为我从中学习到了中医理论和方药知识,更因为它够励志、够感人、能让今天在院校学习中医的我不迷茫,能够吸取力量坚定对中医的信念和信心。罗大中博士很动情地讲述了王孟英、朱丹溪、李东垣、缪希雍和钱乙几位医学大家的医涯故事,我每每被他们一心救死的忘我精神而感动得涕泗横流。所有的中医人几千年来都在思考什么是医道,而故事中的医家们用一生的行动告诉了我答案。

一、医道与孝道

虽然每位医家的遭遇各不相同,生活的年岁也都相差甚远;但是他们从医的原因却大抵相同。王孟英在十二岁的时候父亲罹患温病,因为当时的医生当伤寒论治而九死一生。而年轻的浦上林医生用甘蔗汁和苦寒药治瘥了父亲的病,此时成为良医的梦想从他幼小的心里闪过。两年以后,父亲再次患病,却没有遇到浦上林那样的良医。父亲给孟英留下“人生天地间,必期有用于世”的遗言而撒手人寰。作为一个儒生,孟英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孝心,看着父亲被病痛折磨致死而无能为力,所以他带着这种痛彻心扉的自责,坚定地走上了医学的道路。被后世称为一代宗师的朱丹溪在而立之年,选择了学习医学。他学医是“因母之患脾病,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遂取《素问》读之,三年似有所得。又两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这就是朱丹溪为什么学医的原因,他心疼辛劳的母亲被病痛折磨,所以买了《黄帝内经》,读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治好了母亲的病。那么同是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又是怎样走上医学之路的呢?因为其母王氏患病,最后“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以水济水,竟莫知为何证而毙”。母亲去世后,李东垣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他发大愿:“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所以李东垣拜师张元素。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他们出于对父母的孝心选择了医学,在人世间经过沧桑把孝心升华为对众生的博爱。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仁爱、孝道;这与中医学是契合的。儿科大家钱乙三岁时父亲东游于海上,自己成为弃儿,被姑姑和姑父收养。在自己的姑姑姑父去世后,钱乙“为之收行葬服,岁时祭享,皆与亲等”,办理了姑姑与姑父二人的丧事,又找了人品不错的公子安排了姐姐的婚姻大事。这是孝道的表现:父母双亡,让姐姐及时出嫁,好让九泉之下的姑父姑姑安心。这个时候钱乙却做了一决定,去寻找当年离家出走的父亲,付出了很大的辛苦,钱乙真的接回了自己的父亲,服侍至父亲离世。钱乙的做法感动了乡里的人,这就是孝心。这也许是他们能成为大医的原因,他们特别孝敬自己的双亲,并能把这种仁爱推己及人,去对待众生、去关怀病人。如果要追问什么是医道,从这些大医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孝道,看到了医术是仁术。

二、医道与医术

这些大家一个个医术高明,令人拍案称绝:王孟英是温病大家,治霍乱的高手;朱丹溪是滋阴派的创始人,治了不少怪病;李东垣战大头瘟奇方救众生;缪希雍对患者千里必赴每治瘥后攮臂自快;钱乙创六味地黄丸救小儿无数。然而他们追求医术的旅途令人佩服,践行医道的行医生涯让人落泪。

王孟英少年丧父,为了维持生计,一边打工一边学医,文献记载其学习“批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就是因为这样后来孟英才可以多次挽救自己的朋友周光远的性命。虽然是治疗霍乱的专家,但是自己的妻子徐氏却不幸感染离世,这样的打击还不够,就在自己忙着治疗霍乱患者的时候自己的好友和女儿却因为感染霍乱而去世。面对这样的人生苦难王孟英没有时间悲痛,仍然一直奔波于扑灭霍乱的战斗。最后的王孟英家境贫寒“仅载一砚归籍”,吃着麸和糠写食疗著作。这就是医道吧,医道是一种悲天悯人、一心赴救的境界,当心里装满病人,会忘记自己。朱丹溪为了拜师,“十往返不能通”,“蒙叱骂者五七次”,“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就这样罗知悌被感动而收朱丹溪为徒。朱丹溪追求学问的真挚态度,又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想必会给在大学学习的我们很多启发。东垣老人更是为了传播医术,在晚年蜡炬泪干,对罗天益的教诲与帮扶让人动容。俗话说“医不叩门”,但是缪希雍却经常主动去找患者。缪希雍游学数年收集到不少的方子,他从来都是很慷慨地分享给患者,这与今天一些医生施藏秘方谋求蝇利形成对比。钱乙晚年离开了太医院,回到了家乡,在家乡“病者日造门,或扶携襁负,累累满前,近自邻井,远或数百里,皆授之药,致谢而去”。他喜欢这种解除孩童老叟病痛的感觉,在晚年的日子里他一边忙着治病救人,一边忙着找人传承自己的学问。这就是悬壶济世的大医,他们在临近生命的终点除了看病就是想办法把可以救死扶伤的医术传下去。

我也思考医术和医道的关系,诚如: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远。正如作者罗大伦博士所说:“医道和医术只差一个字,但是境界却差得太多,没有医道的人,有了医术以后,只会把医术作为谋取钱财的工具;而真正有医道的人,才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救治病人,最终成为一代大医。”想必从这些大医身上流露出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在条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可以坚持,今天条件这么优越,作为杏林学子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作为传承中医的中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理解患者、传播学问呢。

读书笔记虽然很快就写完了,但是这些苍生大医留给我的医道精神却可以鼓舞我继续我自己的中医之路。我也发愿“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做一个坚守医道的中医人,做一个对病人有用的人,做中医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