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场决胜者004:日本战国争霸录
- 指文烽火工作室
- 8340字
- 2024-12-21 15:48:29
第一篇 强盛的根基
人的一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以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心生欲望之时,当回顾贫困之日,可无事长久。
——德川家康
在日本战国时代,室町幕府将军扮演的不过是一个讨好诸侯以求得苟延残喘的可悲角色。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不再是天皇、法皇、将军或执政,而是一群人,一群名为“大名”的好战领主。在他们作为主角的一百五十多年里,日本没有秩序可言,只有纷乱的战火,而这也正是武士们最为快意的时代!
关东的霸权战争
古河公方的兴衰和北条、里见氏的逐鹿
胜利者和失败者常在一瞬之间擦肩而过。
——山际淳司
随着镰仓幕府的灭亡,日本陷入南北朝的争乱。武家利用战争,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权力。他们通过刈田狼藉取缔权、使节遵行权、半济令、关所地处分权和段钱征收权等一系列权力,取得了等同于国司的地位。守护权力的扩大,使得地方领主不得不向室町幕府申请守护不入权才可以阻止守护滥用权力。随着关东地区爆发了享德之乱(1455—1483年),京都发生了应仁之乱(1467—1477年),室町幕府的统治最终被终结,整个日本陷入了混乱中。为了能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各势力唯有以武力为后盾,同其他势力进行竞争,并最终进化成为一部高效的战争机器。站在这部战争机器顶点的就是战国大名。
正如今川义元在《今川假名目录追加二十一条》中所写:“现在一直对与今川领国相关的秩序进行维持的并不是足利将军家,而是靠着我的力量。因而只存在于曾经、由将军家设定的禁入特权不再成立。从今川家成为守护的时代开始,过去遵从的守护禁入特权全部废止。”由于战争的需要,战国大名需要将领内的资源全部加以利用。因此战国大名都会探索一条突破原有体制,使自己领内一元化,从而建立个人专制统治的道路。通常,战国大名对内要清洗掉自己内部的反对派,对外要实行武力扩张来加强自己的权威。就这样,最终出现了以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这样所谓的“天下人”,完成了日本的重新统一。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战国时代发生在关东地区的历史。
享德之乱结束后,整个关东以旧利根川为界,大致分成了东西两个世界。
旧利根川以西,是关东管领上杉氏的势力范围。享德之乱结束后,关东管领家山内上杉家和其分家武藏守护扇谷上杉家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两家大打出手。这给了后北条氏可乘之机。经过北条早云、北条氏纲和北条氏康三代人的努力,后北条氏成功地占有了相模、武藏之地。扇谷上杉家被消灭,山内上杉家当主上杉宪政不得不跑到越后,向越后国主长尾景虎求援,并最终促成了长尾景虎南下关东,成了赫赫有名的上杉谦信。
旧利根川以东,则是奉古河公方为首的所谓“关东诸侍”的世界。原有的守护大名体制已经崩溃,古河公方又因为自身的内耗被扩大为关东诸侍间的战争,而成了后北条氏的附庸。在后北条氏的压力下,这些关东诸侍们不得不开始战国大名化,最终形成了以佐竹—宇都宫联盟为核心的北关东和以里见为核心的南关东两大势力。
也正是关东地区的纷乱,导致了应仁之乱这一标志着日本战国时代来临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这一事件后,室町幕府失去了对关东地区的掌控,以镰仓公方和关东管领为中心,以守护、守护代与国人领主为羽翼的地方权力体系被彻底打破,从而催生了后北条氏和上杉谦信这样的战国大名。
享德之乱
文安四年(1447年)三月,前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之子足利成氏在幕府管领畠山义持的支持下,被幕府承认为新一任镰仓公方。同年八月二十七日,十岁的足利成氏进入镰仓,执掌镰仓府。而在之后的九月二十五日,前任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家前当主上杉宪实的长子上杉宪忠在家宰长尾景仲的支持下,被任命为关东管领和山内上杉家新当主。至此,镰仓府结束了永享之乱后无公方、无管领的局面。
宝德元年(1449年)八月二十七日,足利成氏被授予从五位下左马头之职。同年,相模守护、扇谷上杉家当主上山修理大夫持朝出家,将家督让给了嫡子上杉三郎显房。当时,足利成氏十七岁、上杉宪忠和上杉显房均十五岁。因此,镰仓府的实权其实是掌握在山内和扇谷两上杉家的家宰长尾景仲和长尾景仲的女婿太田资清入道道真手中。
自观应扰乱(1349—1352年)后,室町幕府就正式放弃了萨埵山以东之地的直辖权,改由初代将军足利尊氏第四子足利基氏在镰仓建立的镰仓府进行管辖。足利基氏当时年纪幼小,于是足利尊氏又任命重臣畠山国清为关东执事,辅佐足利基氏,史称萨埵山体制。到南北朝时代结束时,镰仓府在萨埵山体制的基础上,确立了由镰仓公方和关东管领组成的体制。在这个体制下,以山内上杉家为核心的上杉一族地位十分重要。
享德之乱关系图
一方面,上杉一族通过关东管领一职辅佐镰仓公方管理整个关东;另一方面,上杉一族又分别担任了各地守护,控制地方。其中,山内上杉家世袭上野和伊豆守护,有时兼任相模守护;扇谷上杉家世袭武藏守护,有时兼任相模守护;越后上杉家世袭越后守护;犬悬上杉家世袭上总守护。因此,镰仓公方在行使权力时,必须要依靠上杉一族的支持。这样的权力结构已经使镰仓公方产生太阿倒持之感,更令镰仓公方不能忍受的是,上杉一族并不完全是自己的臣下。除了镰仓公方的大管家这个身份以外,上杉一族也是室町幕府将军派来遏制镰仓公方过分膨胀的工具。每当镰仓公方与京都的将军发生矛盾时,上杉一族总是站在京都那一方。最终,镰仓公方和关东管领之间的矛盾爆发,经过上杉禅秀之乱(1416年)、永享之乱(1438年)和结城合战(1440年)三次大乱,关东管领在京都幕府的支持下获得了这场权力斗争的胜利,镰仓公方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结城合战胜利后,时任幕府将军的足利义教准备将自己的儿子派到镰仓担任新公方,以此来恢复幕府对萨埵山以东的统治。为此,足利义教将在结城合战中捕获的前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之子——十三岁的春王丸和十一岁的安王丸处死。然而,这个设想还没有实行,足利义教就在嘉吉之乱(1441年)中被叛兵所杀。由于之后继承将军之位的第七代将军足利义胜和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两兄弟还年幼,室町幕府的权力被转移到了评定众会议手中。对于镰仓公方的人选,担任管领的细川右京大夫胜元和前管领畠山德本入道持国两人持相反的意见。细川胜元认为应坚持足利义教的遗命,由义教之子出任镰仓公方;而畠山持国则主张由前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之子出任镰仓公方。在所谓“关东诸侍”,尤其是越后上杉家当主上杉民部大辅房定的强烈要求下,畠山持国的意见占了上风。被寄养在信浓国佐久郡大井持光处的万寿王被任命为新的镰仓公方,此后改名为足利成氏。
在足利成氏继任镰仓公方的同时,同样在足利义教刀下留住性命的成润、定尊、守实三人也分别被任命为胜长寿院门主、镰仓八幡宫若宫别当和熊野堂院主。这三个职位是镰仓府中掌管宗教的职务。其中,定尊担任的镰仓八幡宫若宫别当的地位尤其重要。镰仓八幡宫若宫别当,俗称雪下殿或社家样,负责下野鏓阿寺、安房妙绝寺以及其他镰仓府御料所(直辖领地)内的祈愿社寺及有关事务,是镰仓府对地方实施统治的重要职役。在定尊之前,担任这一职务的是扇谷上杉家家宰太田道真拥立的弘尊。在足利成氏的强烈要求下,弘尊交出了镰仓八幡宫若宫别当一职,改任莲华空院僧正。此番交锋,也拉开了新一轮镰仓公方与关东管领之间的权力争斗。
足利义教像
赢下第一阵后,足利成氏加紧了揽权的步伐。由于镰仓公方的支持者在之前的几次大乱中折损殆尽,他所能依靠的,也只有以下野、常陆和下总为根据地的坂东国人领主。这群国人领主以下野的小山氏、宇都宫氏、长沼氏和那须氏,下总的千叶氏和结城氏,常陆的小田氏和佐竹氏等为核心,他们也被称为坂东八屋形。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也因为畏惧关东管领上杉家的权势,在永享之乱和结城合战中他们站在了当时的镰仓公方足利持氏这一边。而在运作足利成氏继任镰仓公方一事上,他们也出了大力。随着新任镰仓公方足利成氏履职,他们也再次活跃起来。其中小山氏当主小山下野守持政、宇都宫氏当主宇都宫下野守等纲、小田氏当主小田赞岐守持家、千叶氏当主千叶新助胤将先后前往足利成氏处出仕。在结城合战中战败而失去领地的下总结城氏,也在足利成氏的运作下,获得了幕府的赦免令。结城氏第十三代当主结城七郎接受了足利成氏的一字拜领,改名为结城成朝,准备在足利成氏麾下出仕。
足利成氏如此扩张势力,显然触犯了关东管领上杉氏的利益。尤其是结城成朝,其家族领地大部分在结城合战后作为恩赏被赐予了上杉氏的家臣,一旦结城成朝在镰仓府出仕,他就会在镰仓公方足利成氏的支持下,要求归还自己的旧领。因此,关东管领上杉宪忠在自家家宰长尾景仲和扇谷上杉家家宰太田道真的鼓动下,将室町幕府允许结城成朝出仕镰仓府的公文积压了数月,一直让其处于未开封的状态。
宝德二年(1450年),足利成氏命令水海城(现茨城县古河市)城主梁田持助强行将相模国镰仓郡长尾乡(现横滨市荣区长尾台地)的领地收为自己的直辖领。长尾乡是关东管领上杉家笔头重臣长尾氏的发祥地,该地的御灵宫更是长尾一族祭祖的地方。受到此事刺激的长尾景仲开始和太田道真谋划发动兵变,杀死足利成氏。四月二十日,长尾景仲和太田道真调兵进入镰仓,准备发动兵变。听闻消息的足利成氏匆忙逃出镰仓,连夜带着小山持政等人逃到了镰仓旁边的江之岛(现神奈川县藤泽市)。次日,长尾景仲和太田道真率领军队向江之岛进攻,与小山持政军在镰仓西南的腰越浦交战。长尾—太田联军依仗着兵力优势,不断发起进攻。小山持政指挥部队,不顾自军“家人数辈令讨死”的伤亡,全力奋战后将上杉军赶至了镰仓正南的由比浦。此时,镰仓公方一方的小田持家、千叶胤将和宇都宫等纲等人也率领各自的郎党赶到。经过数刻钟(日本一刻为半小时)的交战,长尾—太田联军被打散,长尾景仲和太田道真逃到了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持朝的居住地糟谷馆(现神奈川县伊势原市)。关东管领上杉宪忠在并不清楚谁袭击了足利成氏的情况下,派出家臣小幡氏出兵救援足利成氏。在得知谋反者是长尾景仲和太田道真后,上杉宪忠、上杉持朝以及上杉持朝之子上杉显房逃到了相模国七泽要害(现神奈川县厚木市玉木地)蛰居,表示自己与长尾景仲划清界限、等待足利成氏处分的态度。
五月二十日,足利成氏写信给京都的畠山持国,报告了江之岛合战的情况,并提出了战后的处理意见。对于长尾景仲和太田道真之辈,成氏请畠山持国速速下达处死的命令,并立即执行。对于其余事宜的处置,足利成氏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此次江之岛合战中,关东管领上杉宪忠没有过错,可以前往江之岛参阵,如果上杉宪忠行动不方便,可以派遣家臣长尾氏、羽续氏、小幡氏和小宫山氏等家臣前来;第二,希望上杉宪忠之父、前关东管领上杉安房入道宪实出山,再度执掌政务;第三,授予在四月二十一日合战中镰仓公方一方的武将感状以慰劳他们的战功;第四,下达正式的文书,命令关东诸武士以及武藏、上野等地的一揆众,向自己尽忠节;第五,将自己的弟弟胜长寿院门主成润和若宫别当定尊送到自己身边;第六,自己将继续对京都尽忠节不二。最后,足利成氏又表示,以上诸项中,最重要的就是尽快让上杉宪实回归镰仓执掌政务。
1438—1454年,关东势力割据图
足利成氏之所以强调要上杉宪实复出,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上杉宪实虽然在永享之乱和结城合战中站在了京都幕府这一方,但是上杉宪实在足利持氏被处死后就在伊豆隐居,并将镰仓府的事务交由其弟上杉清方代为处理。足利成氏被任命为镰仓公方后,上杉宪实便打算让佐竹义人之子上杉实定继任关东公方,以避免和足利成氏的冲突。上杉宪实自己的四个儿子,除了次子上杉房显在京都幕府出仕外,其余三子都被上杉宪实送入了空门。所以,当上杉宪忠在家宰长尾景仲的支持下,取代上杉实定成为新一任关东管领后,上杉宪实没收了上杉宪忠名下的领地。同年,上杉宪实又没收了长尾氏在伊豆国平井乡的领地,进献给了足利持氏的未亡人。听说江之岛合战一事后,上杉宪实写信断绝了同上杉宪忠的父子关系。
足利成氏在其五月前后发出的文书中提到,“关东御分国所带、去永享年中强入部辈,或号京都、上意,于今不退违乱事”,可见他个人的志向不过是将镰仓府恢复到永享之乱前的状态,并没有其父足利持氏那种获取室町幕府最高权力的野心。但是即使镰仓府恢复到永享之乱前的状态,他依然要受制于关东管领上杉宪忠。按照室町幕府的法度,镰仓公方所签发的文件,必须由关东管领副署才具备效力。因此足利成氏一边把上杉宪忠和长尾景仲区别处理,希望上杉宪忠能够自断一臂;一边通过让上杉宪实再度出山,来挑起关东管领家的内部矛盾,好使自己能坐收渔翁之利。
五月二十五日,足利成氏在给稻荷大明神的祈祷书中表达了“天下安全、武运长久、殊凶徒等不日致退治,早属静谧”的愿望。此时,足利成氏的靠山畠山持国在幕府中的威望正如日中天,兴福寺门迹寻尊在《大觉寺日记目录》中宝德三年(1451年)九月一日条写道:“近日,畠山权势无双也”。在畠山持国的支持下,足利成氏于宝德二年八月四日,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了镰仓。在之前的七月十日,畠山持国写信给上杉宪忠要求其“不日令归住镰仓”。
然而,事情并未如足利成氏期望的那样发展。上杉宪实依然在伊豆隐居,无意再度出仕。上杉宪忠更是亲自出面,替长尾景仲和太田道真说情,最终使足利成氏不得不放过这两人。足利成氏最看重的领地问题,自然也没有得到解决。对此,足利成氏派遣家臣野田持忠、小田持家、梁田持助、一色伊豫守等人,强行收回自家的旧领。与此同时,针对上杉家利用在地的商人阶层,也就是所谓的“有德人”来剥削镰仓公方名下的寺社,足利成氏在回到镰仓后就接连颁布了针对上杉方有德人奥山氏的德政令,又免除了己方有德人铃木道胤的各种劳役。宝德三年二月二十八日,足利成氏被授予从四位下右兵卫督一职,这大大加强了足利成氏的权威,一时间,镰仓公方一方占据了上风。
足利成氏这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主要是依靠了幕府管领畠山持国作为其后台。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在是否赦免原尾张守护代织田广乡的问题上得罪了将军足利义政的乳母今参局,享德元年(145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畠山持国被罢免了管领一职,改由细川胜元担任。之后,畠山持国自家又因继承人问题发生御家骚动,这使得畠山持国在评定会上的话语权也逐渐衰弱。
与始终与足利成氏协调,以维护关东地区稳定的畠山持国不同,细川胜元出任管领后,采取了支持关东管领上杉宪忠、压抑镰仓公方足利成氏的政策。在细川胜元的要求下,镰仓公方出具的文书必须由关东管领副署才能生效。这一举动加剧了足利成氏与上杉宪忠的矛盾。到了享德三年(1454年),两方的矛盾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双方都在厉兵秣马,准备开战。
细川胜元像
在岳父扇谷上杉家前当主上杉持朝的策划下,上杉宪忠派遣家宰长尾景仲前往自己的领地上野集结兵马,准备讨伐足利成氏。听闻此事后,足利成氏也开始采取措施。享德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455年1月15日),足利成氏突然叫上杉宪忠前往镰仓府紧急出勤。当时长尾景仲正前往长尾乡御灵寺,上杉宪忠留下了代理家宰长尾实景留守,自己前往位于镰仓西御门的足利成氏御所。
上杉宪忠进入御所后,立刻被足利成氏布下的结城成朝、武田右马助信长、里见民部大辅义实和印东式部少辅等指挥的伏兵包围。最后,结城成朝麾下的金子祥勇和金子祥贺兄弟斩下了上杉宪忠的首级。兄弟二人凭此战功,被授予了多贺谷的苗字和常陆三十三乡的领地。跟随上杉宪忠进入御所的上杉家臣二十二人,只有一人逃了出来。与此同时,岩松持国率领的别动队奉足利成氏之命,袭击了上杉宪忠的住所,奉命留守的长尾实景及其子长尾景住被杀。
杀死上杉宪忠后,足利成氏在享德四年(1455年)向镰仓各处寺社送出祈祷文,祈祷自己“今度发向,所愿悉有成就”。得知上杉宪忠被杀的消息后,上杉持朝立即撤到之前的七泽要害,并在那里集结军队,和太田道真一起率队从西面杀向镰仓,而长尾景仲也回到上野。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显房、犬悬上杉家的上杉宪秋和小山田上杉家的上杉藤朝带领武藏、上野的军队从北面杀向镰仓,同上杉持朝军形成钳形攻势。
作为应对,足利成氏派遣一色宫内大辅和武田信长迎击上杉持朝军,自己则率部北上高安寺(现东京都府中市)布阵,准备同长尾景仲等交战。享德四年一月五日,武田信长率三百余人在岛河原(现神奈川平塚市)击败了上杉持朝军,迫使后者退向武藏同长尾景仲军合流。
得知岛河原之战胜利的消息后,足利成氏立即给丰岛勘解助左卫门和丰岛三河守写信,要求他们“驰参御方,可致忠节”。一月二十一日,上杉军渡过多摩川,准备向高安寺进攻。在立河原(现东京都立川市),上杉军先锋上杉宪秋遭到足利成氏军五百人的突袭。上杉军大败,上杉宪秋受了致命伤,退至高幡不动(现东京都日野市金刚寺)自尽。得知上杉宪秋战死后,上杉显房于次日带领上杉军主力,在分倍河原与足利成氏军决战。交战中,担任先锋的大石房重、大石源左卫门等战死。大石骏河守重忠受了重伤,于三日后伤重不治。足利成氏军在结城成朝的奋战下,击破了上杉军。由于足利成氏军占据了退往相模的道路,上杉军只能往常陆方向撤退。在撤退途中,上杉显房和上杉藤朝在武藏夜濑地区(现埼玉县入间市)被足利成氏军包围,两人被迫自杀。
长尾景仲率领上杉军残部退入常陆国小栗城(现茨城县筑西市)。南常陆在结城合战后,就成了犬悬上杉氏上杉朝宗和小山田上杉氏上杉定显等人的领地。长尾景仲决定在小栗城笼城,等待援军的到来。
取得分倍河原之战的胜利后,足利成氏开始动员上野和常陆的豪族加入自己的阵营。二月七日,在足利成氏的多番催促下,拥有上杉一族血统的前常陆守护佐竹义人终于下定决心,加入了足利成氏一方。二月二十八日,足利成氏到达武藏国村冈地区(现埼玉县熊谷市)。三月三日,足利成氏进驻常陆国古河城(现茨城县古河市)。在古河城中,足利成氏写信给上野豪族岩松右京大夫持国,要求岩松持国负责“上州凶徒退治事”。岩松持国很快展开了行动,上杉方的安威新左卫门等上野一揆被岩松持国打败。三月二十五日,岩松持国移阵那波(现群马县伊势崎市),攻打以那波扫部助为首的上杉军。四月三日,岩松持国的长子岩松次郎在小此木合战中获胜,上杉方的小此木刑部左卫门尉战死。
由于岩松持国的奋战,足利成氏在上野一时占据了上风。这使得足利成氏可以放心地集结下野、常陆和上总的兵马,开始攻打小栗城。四月六日,足利成氏军攻克小栗城外城。感到破城之日近在眼前,他于四月十一日写信给岩松持国,表示自己将在近日派遣“常州奉公众”前往上野支援他。然而,小栗城的守军抵抗意志出乎意料地强悍,闰四月七日,攻城方的小田出羽太郎和那须越后守资持两部都受到了较大的损失。直到五月中旬,足利成氏才攻克了小栗城,而长尾景仲则幸运地从城中逃出。
正当足利成氏扫荡上杉家的势力时,上杉宪忠被其杀死的消息已经在一月五日,也就是武田信长击破上杉持朝军的那日,传到了京都。得知消息后,京都的幕府因为意见不合而迟迟无法做出决定。直到三月,足利成氏的后台畠山持国死去后,幕府才在管领细川胜元的坚持下,将足利成氏的行为判定为谋反。眼见形势对足利成氏不利,原本加入镰仓公方一方的佐竹氏、宇都宫氏和千叶氏都陆续加入了上杉一方。
在室町幕府的安排下,去年被任命为兵部少辅的上杉房显以上杉宪忠之弟的身份继任关东管领一职。负责监视镰仓公方的越后、信浓和骏河的三国守护被动员起来,以上杉房显为总大将,前往关东讨伐足利成氏。四月,足利成氏和其父足利持氏一样,被京都朝廷认证为朝敌。四月三日,骏河守护今川上总介范忠和桃井赞岐守被授予了“关东御退治”锦旗。
上杉房显从北陆道进入越后,与越后守护上杉房定一起行动。五月中旬,上杉房显和上杉房定进入山内上杉家的主城平井城,指挥上野和越后的军队与足利成氏一方的岩松持国作战。
这个时候,足利成氏已经攻下了小栗城,为了讨伐上野的上杉房显,他进驻下野小山城(现栃木县小山市),以之为指挥部。六月初,岩松持国部与上杉军的长尾备中守景信在上野国三宫原作战,岩松持国部失利。六月十三日,今川范忠和小笠原信浓守光康与武田信长、木戸氏、大森氏、印东氏和里见氏等镰仓留守部队交战。武田信长不敌,不得不在六月十六日放弃了镰仓。足利成氏之弟、胜长寿院门主成润也趁机逃出镰仓,跑到上野日光山,准备被上杉方拥立为新的镰仓公方。
足利成氏经过形势分析,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立即收复镰仓。权衡后,他将古河城作为临时基地,准备慢慢积蓄力量,打回镰仓。足利成氏将古河城作为临时基地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在南北朝时期,古河城是镰仓府讨伐南朝武将小山义政及其子小山若犬丸之时的前线基地,地处要冲。
第二,镰仓公方的御料地下河边庄就在古河城附近,下河边庄周围的领地也是镰仓公方下属直臣的领地。这使得足利成氏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支持古河城的军队。
第三,古河城周围的豪族,如下野的小山持政和那须资持、下总的结城成朝、常陆的小田持家等都是忠于足利成氏的。足利成氏很容易获得他们的支援。
关东地图
第四,相对于上杉家占据上风的相模、武藏、上野等西关东领地,足利成氏的支持者多是下野、常陆和安房、上总的东关东在地领主,他们通称为关东诸侍。而古河城正好是连接东关东和西关东的重要节点,方便足利成氏反攻。
第五,古河城有旧利根川和渡良濑川两条河流作为天然防线,有利于防守。
当年七月,室町幕府改元为康正,而足利成氏为了表示自己与幕府抗争到底的决心,依然使用享德的年号。也因此,这场摧毁关东原有秩序的战争被称为享德之乱。
确立了根据地以后,足利成氏在七月率领小山、那须、佐贯、结城、佐野等诸将的五千余人与岩松持国会师。集结完毕的足利成氏军将上杉军压迫在下野的只木和天命(现栃木县佐野市)。经过近半年的攻防战,镰仓公方一方获得了胜利,上杉房显以下等人仅以身免。与此同时,集结在武藏骑西郡(现埼玉县加须市)的长尾景仲等武藏一揆,也在十二月三日到六日的合战中被镰仓公方军击败。经过这两场胜利,足利成氏勉强稳定住了战线。这使他得以腾出手来,稳定后方,也就是解决常陆佐竹氏、下野宇都宫氏和下总的千叶氏的问题。
常陆佐竹氏前代当主佐竹义人是前关东管领上杉宪定之子,他入嗣佐竹家是依靠足利成氏之父足利持氏的力量。因此,虽然他是上杉氏出身,但是却站在了足利持氏一方。原本结城合战后,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准备处理完足利持氏的遗孤后,开始征讨佐竹氏的,但因为足利义教在嘉吉之乱中死亡,佐竹义人逃过一劫。足利成氏继任镰仓公方一职后,佐竹义人与其嫡子佐竹义俊也继续站在足利成氏一方。佐竹义人的次子佐竹实定,原本被继承上杉宪定关东管领职务的上杉宪实指定为下一任关东管领,并曾一度改名为上杉实定,但是由于上杉家家宰长尾景仲的反对,佐竹实定没能入嗣山内上杉家。于是,佐竹实定转而追求佐竹氏当主的位置。在佐竹氏首席家臣山入氏的支持下,佐竹实定在享德元年将兄长佐竹义俊父子赶出了佐竹氏居城太田城(现茨城县太田市)。当佐竹义人等在享德之乱中加入镰仓公方一方时,佐竹实定出于对抗父兄的立场,加入了上杉房显一方。之后佐竹氏就陷入了内耗中,无力再参与到关东的争乱中。
下野宇都宫氏当主宇都宫等纲之父宇都宫持纲死于足利持氏之手。因此,当享德四年四月,室町幕府将足利成氏打成朝敌之际,宇都宫等纲毅然倒戈,加入了上杉房显一方。得知宇都宫等纲反水的消息后,足利成氏在五月一日写信给那须资持,让他做好对宇都宫等纲的防备。七月二十九日,足利成氏再度写信给那须资持,让他和南陆奥的豪族白河结城氏当主修理大夫直朝联手,准备讨伐宇都宫等纲。十一月,宇都宫等纲之子宇都宫明纲等重新加入镰仓公方一方。因此,足利成氏写信要求结城直朝早日出兵,以完成对宇都宫等纲的最后一击。十二月八日,那须资持等开始攻击宇都宫等纲的居馆。宇都宫等纲在康正二年(1456年)四月初,向足利成氏投降,并落发出家。
在江之岛之战时,下总千叶氏的当主千叶胤将是站在足利成氏一方的。可惜千叶胤将在享德三年得急病死去。继任千叶氏当主的是千叶胤将的幼弟千叶宣胤,并由千叶胤将之父千叶胤直担任辅佐役。当得知足利成氏成为朝敌后,千叶胤直就加入了上杉房显这一方,并得到了足利义政的表彰。这一行为引起了千叶家中原本追随千叶胤将、支持足利成氏的家臣们的不满。千叶胤直得到了家中重臣园城寺下野守的支持,而支持足利成氏的家臣们推举了千叶胤直的叔叔马加康胤和另一位重臣原胤房两人为首领。享德四年三月二十日,马加康胤和原胤房突袭了千叶氏的居城千叶城(现千叶县千叶市)。千叶胤直和千叶宣胤两人逃入千田庄的多古城(现千叶县多古町),千叶胤直之弟千叶胤贤逃到了岛城(多古城旁)内笼城。马加康胤等包围了这两座城池。到当年八月十二日,多古城被攻破,千叶宣胤逃到城外的阿弥陀内切腹自尽,和他一起逃亡的园城寺下野守和园城寺壹岐守在之后战死。千叶胤直逃到城外的妙光寺,准备进入岛城,但是岛城也很快失陷,走投无路的千叶胤直只能自尽。千叶胤贤从岛城逃出,进入上总国坂田乡小堤城(现千叶县横芝光町)。马加康胤军尾随而至,九月七日,小堤城被攻破,千叶胤贤自尽。千叶胤贤的两个儿子千叶实胤和千叶自胤逃到了市河城(现千叶县市川市),与足利义政派来的东常绿会师。康正二年一月十九日,市河城被足利成氏派来的梁田持助攻破。千叶兄弟只能逃往武藏。十一月一日,马加康胤在上总国八幡郡(现千叶县市原市)战死,其长子千叶胤持早亡,由次子千叶辅胤继承家业,继续支持足利成氏,与上杉军作战。
足利义政像
在意识到自己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足利成氏在四月四日,分别写信给内大臣正亲町三条实雅和幕府管领细川胜元,表示自己对“京都不插野心”,“诚可以为都(指京都的幕府)鄙(指关东的镰仓)安泰”。然而,无论是为了维持室町幕府的权威,还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细川胜元都不可能同意与足利成氏议和。在他的强硬政策指导下,镰仓公方和关东管领双方都开始为战争的长期化而做准备。时任将军的足利义政并没有意识到,细川政元此举带来了怎样的后果,而他对政治的热情,也将被这场漫长的战事消磨殆尽,并最终使细川胜元搞出了一个更大的事件。
在战略上处于劣势的上杉房显会见了武藏的扇谷上杉家,开始统合己方。长尾景仲和太田道真作为之前一系列失利的责任方隐退,其职位分别由二人之子长尾景信和太田资长继承。上杉显房之子上杉政真被任命为扇谷上杉家的新当主。作为足利成氏构筑古河城这一前进基地的应对举措,日后以太田道灌之名而被后人熟知的太田资长先后在利根川、多摩川和荒川修筑了江户城(现东京都中央区)、河越城(现埼玉县川越市郭町)和岩付城(现埼玉县埼玉市岩槻区)。其中上杉持朝进入河越城,太田道真进入岩付城,太田道灌进入江户城,以这三座城作为对抗镰仓公方军的支撑点。在上野,上杉房显与上野的豪族以平井城为基地,越后军以白井城(现群马县涩川市)为根据地,与镰仓公方一方在东上野的豪族岩松持国对峙。
在求和失败后,足利成氏也开始重新布局,以应付长期化的战争。作为上杉方在武藏修筑城池的应对,足利成氏沿着利根川修建了要塞关宿城(现茨城县野田市)和栗桥城(现埼玉县久喜市),与原先攻占的骑西城一齐起拱卫古河城。这三座城池分别由足利成氏的直臣梁田氏、野田氏和佐佐木氏进驻。而在古河城背后,则是下野的小山持政和那须资胤,以及下总的结城成朝和千叶辅胤。常陆的豪族小田持家和佐竹义俊等监视亲上杉方的佐竹实定。东上野的岩松持国继续与西上野的上杉军对峙。而最重要的一步,则是武田信长和里见义实进入上总和安房。
武田信长出自甲斐武田氏,是现任甲斐守护武田信重之弟。他凭借结城合战中的军功,被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授予了相模西部的领地,还有可能一度获得了相模守护的职务。然而,随着嘉吉之乱的爆发,武田信长失去了后台。其领地和守护的职务也被关东管领上杉家强取。因此,武田信长出于反上杉的立场,加入了足利成氏方。而经考证,里见义实并非出自关东里见氏,而是出自美浓里见氏。原本的关东里见氏因为属于足利持氏方,在之前的关东大乱中被灭族,里见义实是随着足利成氏之弟雪下殿(即定尊)进入关东,继承了关东里见氏。当足利成氏和关东管领上杉氏开战之时,这两人自然成了镰仓公方军的急先锋,在相模和武藏两国作战。镰仓失守后,足利成氏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将目光放到了上杉家势力薄弱的安房和上总两国。而武田信长和里见义实则作为足利成氏的代表,进入这两国。
上总和安房的守护原本分别是犬悬上杉氏和小山田上杉氏。但是犬悬上杉氏由于上杉禅秀之乱,势力被连根拔起。上杉禅秀的几个儿子被赦免后都在京都的幕府出仕。而小山田上杉家原本就势力不强。
太田道灌像
另外,上总和安房两国也与关东其他诸国不同,其国内的有力在地领主上总氏和和田氏早在镰仓时代已经衰亡。由于没有足够强悍的国人众,上总和安房两国相对容易统治。武田信长先是以总州长尾氏的居城佐贯城(现千叶县富津市佐贯地域)为据点,之后武田信长之孙武田清嗣(真里谷三河守信兴)和武田上总介道信又分别修筑了真里谷城(现千叶市木更津市真里谷町)和长南城(现千叶县长生郡长南町),并以这两座城为据点,对上总国进行统治。而里见义实则进驻白浜城(现千叶县馆山市),开始对安房进行统治。一旦气候允许,这两人就可以率军渡过江户湾(现东京湾),直接攻击上杉方柔弱的腹部。
眼见依靠原先的制衡力量已经无法压制住足利成氏,在京都的室町幕府开始策划新一轮的攻势。在关东管领上杉房显的强烈要求下,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任命了新的镰仓公方。上杉房显原本属意的人选是足利成氏之弟成润,无奈成润逃到日光山后不久,就被足利成氏捉了回去。于是,足利义政的庶兄足利政知在长禄元年(1457年)被任命为新的镰仓公方,下向关东。
同足利政知一起前往关东的,还有在京都出仕的犬悬上杉氏一族、被家臣赶出本领的宇都宫等纲、岩松持国的堂兄弟岩松家纯等人。他们都和关东诸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们的谋划下,足利成氏在上野的支柱岩松持国在长禄二年(1458年)六月被策反,加入了上杉氏一方。得势的上杉军开始围攻古河城。
在京都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得知此事后,立即命令越前守护斯波义敏率领大军,前往关东讨伐足利成氏。同时,他还命令同出斯波一门的奥州管领大崎氏和羽州探题最上氏等东北豪族南下,夹击足利成氏。这个设想最终因为斯波义敏和越前守护代甲斐常治的内斗而没有实现。东北的大崎氏等人也趁机号称领国内不稳,不再出兵关东。足利义政只能免去斯波义敏的守护一职,由斯波义敏之子龙王丸继任。
长禄三年(1459年),上杉军再度兵分两路,一路从大手口(现埼玉县本庄市),一路从下野口出发。当年十月十四日和十五日,上杉军与足利成氏军在武藏的太田庄(现埼玉县鸿巢市)和上野的羽继原(现群马县馆山市)、海老巢口(现群马县邑乐郡板仓町)交战。上杉军大败,上杉中务少辅教房以下长尾氏、大石氏、浅羽氏和神保氏等诸多战将战死。
长禄四年(1460年),为上杉方镇守镰仓的今川范忠因为疾病撤军回到了骏河。另一位大将涩川伊予守俊诠也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病死在浅草。四月,足利成氏发起反击。他的兵锋一度攻入足利政知的本阵伊豆国清寺。
上杉军与镰仓公方军的交战地
担任足利政知执事的涩川义镜立即派遣朝日教贞、富永持资向足利义政求援。由于今川范忠病重,今川军暂时无法出动,足利义政又废掉了斯波龙王丸的守护一职,改由涩川义镜之子斯波义廉继任斯波家家督,并由斯波义廉指挥援军。足利义政的这一举动导致了斯波家的御家骚动,史称武卫骚动。此事又引起了室町幕府一系列的内斗,最终导致了管领细川胜元和其岳父山名宗全的对立。应仁元年(1467年),细川胜元出兵占领室町御所,正式拉开了应仁之乱的序幕。作为室町幕府支柱的守护大名分成东西两军,相互厮杀。
整个应仁之乱历经十年,直到内战双方的领袖——山名宗全和细川胜元死去后,才在文明九年(1477年),以双方议和、东军获得实际胜利告终。室町幕府已经无力再顾及关东。而在上杉房显之后继任关东管领的上杉显定也因为长尾景春之乱(1476—1480年),无力再继续与足利成氏作战。文明十年(1478年)一月朔日,上杉显定派遣长井左卫门尉和寺尾上野介为使者,与足利成氏方的梁田中务丞持助进行和谈。当年四月七日,足利成氏最后一次在有记录的文书上使用享德年号。
经过五年的和谈,室町幕府与足利成氏在文明十四年(1482年)议和成功,史称都鄙合体。足利成氏继续以古河城为中心,行使镰仓公方的权力,因此后世又称其为古河公方。而足利政知从山内上杉家得到了伊豆一国作为放弃镰仓公方一职的补偿。古河公方与关东管领以旧利根川为界,各自行使权力,关东自此再无一个统一的势力。原本镰仓府以镰仓公方和关东管领为中心的体制彻底被打破。如果说之后的古河公方和关东管领尚还有一些权威的话,那么关东地方上,以守护、守护代与国人领主为核心建立的地方权力体系则被彻底打破。整个关东陷入了“兵强马壮,子自为之”的格局。
永正之乱
都鄙合体之后,关东管领上杉氏内部发生了内讧。担任关东管领的上杉显定为了遏制在长尾景春之乱中抬头的扇谷上杉家,用反间计,使得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定正杀死了自己的家宰太田道灌。接着上杉定正联合了古河公方足利成氏和长尾景春,向上杉显定开战。
尽管上杉定正在开局取得了先机,但是上杉显定凭借自己深厚的实力,逐渐压制住了上杉定正。原先和上杉定正联手的古河公方,也加入了上杉显定一方。到了明应二年(1493年),骏河今川家当主今川氏亲和他的舅舅室町幕府的奉公众出身的北条早云,奉管领细川政元之命,开始干预关东事务。他们和扇谷上杉家联手,使得关东的局势又一次发生了改变。为了更好地对付“外国之凶徒”北条早云,上杉显定在永正二年(1505年),将已卸任的前古河公方足利成氏之子、现古河公方足利政氏之弟立为养子,并使之改名为上杉显实。而让上杉显定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年,古河公方足利政氏和其子足利高基就闹出了内乱。
古河公方自足利成氏时代就采用了战国流行的二元政治,即由被合称为两上样的父子两人共同执掌政务。担任古河公方一职的被称为公方样,如果另一位是公方之父,则被称为太上样;如果另一位是公方之子,则被称为御方御所样。就目前整理出来的文书来看,足利成氏最后一份可考证年月的文书写于延德二年(1490年)四月十二日,内容是有关镰仓禅兴寺主持更替的事务。而足利政氏可考证最早的一份文书是在长享元年(1487年)闰十一月二十三日发给梁田中务大辅受领的官途状。一般认为,足利成氏是在延德元年(1489年)将古河公方之位让给足利政氏。永正二年,古河公方重臣梁田政助在给古河昌福寺俊鏓法印御坊的文书中就表示,其寺社领由“两上样御书”安堵,也证明了两上样制度的存在。
足利成氏死后,足利政氏继续着这种二元体制。文龟三年(1503年),足利高基给涩垂大炊助颁布了领地安堵状,文书中是足利高基的花押,而在封皮上则是足利政氏的署名。永正三年(1506年),足利高基突然转移到其岳父宇都宫成纲所在的宇都宫城。同行的还有古河公方重臣梁田政助之子梁田高助。足利高基同父亲足利政氏的第一次内斗开始了。
细川政元像
移住宇都宫城的足利高基开始突破两上样体制,由自己单独发出文书。在这封文书中,足利高基催促东北的豪族岩城下总守常隆早日出兵。从足利政氏在永正四年(1507年)给小峰修理大夫朝翛的文书中可知,足利高基的攻击目标是下野祇园城(小山城)的小山氏,而岩城常隆则号称隐遁,没有加入到足利高基这一方。进展不顺利的足利高基不得不在八月三日写信给关东管领上杉显定,希望他出面调停。在去年“两公方样”内斗爆发时,梁田政助就写信给上杉显定,希望上杉显定“不计时宜出来,不可犹疑”,否则将成“关东破灭之基”。如今足利高基服软,上杉显定也如梁田政助所言,站出来为足利政氏和足利高基两人调停,终于使议和成功。足利高基回到了古河。调停完成后,上杉显定出家,法号可淳,并开始谋划进军越后,讨伐长尾景虎之父长尾为景。
永正五年(1508年),足利政氏和足利高基父子之间的内斗再次爆发。由于史料散佚,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考证出此次内斗爆发的原因。这次内斗在上杉显定的调停下,在永正六年(1509年)六月结束。完成此事后,上杉显定和养子上杉宪房一起,于七月二十八日出发,开始了越后攻略。
虽然两次与父亲的内斗都没有占据上风,但是足利高基并非半途而废之辈。在上杉显定出征越后之后,他于永正七年(1510年)六月再次出奔,逃到了关宿城。此时的关宿城城主已经由原先足利政氏的亲信梁田政助改为足利高基的亲信梁田高助。足利高基此举,明显是为了准备第三次同父亲足利政氏开战。听闻此事后,足利政氏的次子雪下殿空然率领社家众在太田庄起兵,支援古河城的父亲。
听闻此事的上杉显定,此时正准备与长尾为景部决战。在决战前夜的六月十二日,上杉显定写信给留守关东的家宰长尾但马守景长。在信中,上杉显定除了对北条早云入侵相模做出了加强警戒的指示外,还表示,空然起兵是为了向父亲足利政氏尽孝;而对足利高基,上杉显定则指责他屡次与父亲开战,批判了足利高基作为“关东之主君”“抛御誓词”而“求祸乱”的行为。在文书最后,上杉显定表示,自己在打完这一仗后,就回关东。(《历代古案》第3号)六月二十日,上杉显定在长森原(现新潟县南鱼沼市六日町)被长尾为景击败,自己战死。
上杉显定死后,关东管领一职原本是由其养子、足利政氏之弟上杉显实继承,但是上杉显定的另一位养子上杉宪房在上杉家重臣长尾景长和有力国人领主横濑景繁的支持下,出面与上杉显实争夺关东管领的位子。山内上杉家陷入内乱,暂时无法顾及古河公方。失去了关东管领的支持后,结城政朝、小田政治等纷纷加入了足利高基的阵营。上杉宪房也和足利高基联手,共同对付足利政氏和上杉显实。整个关东再次陷入混战。
永正八年(1511年),足利高基最大的支持者下野宇都宫氏内部出现纷争,当主宇都宫成纲和重臣芳贺高胜因为在古河公方父子之间站队问题而发生对立。足利政氏见状,在五月九日写信给那须越后守,请他在十三日出阵,参与围攻关宿城的足利高基。永正九年(1512年),先是芳贺高胜逼迫宇都宫成纲让位于其子宇都宫忠纲,后是宇都宫成纲起兵杀死了芳贺高胜,造成芳贺高胜之弟芳贺高经等起兵,史称宇都宫错乱。足利高基写信给石川治部大辅尚光、板桥下野守、石河左卫门佐成次、小野崎下野守善通等人,命他们出兵会剿芳贺高经等。六月九日,足利政氏写信给富冈玄蕃允,表彰了他据守新田庄的功劳,并表示上杉显实将从新田、佐贯两庄出兵,与上杉宪房方的长尾景长和横濑景繁作战,希望富冈玄蕃允能在作战期间,继续坚守阵地。然而,上杉显实此番出兵,在对方安保丹四郎等人的奋战下失利。长尾景长和横濑景繁乘胜,开始攻打上杉显实的居城钵形城(现埼玉县大里郡寄居町)。上杉显实无法坚守,不得不放弃了钵形城,逃到其兄足利政氏处避难。之后上杉显实的事迹不详,只是在古河公方系图中得知他最终在永正十二年(1515年)死去。
在下野,由于结城政朝和宇都宫家臣壬生纲房的奋战,芳贺高经部势力大损,虽然他继续与宇都宫成纲作战,但是这已经无关大局了。到了七月,足利政氏不得不因为足利高基的“不孝”,离开古河城,退到下野祇园城的小山成长处避难。七月二十八日,足利高基进驻古河城。
进入祇园城后,足利政氏开始联络己方的势力人物。这些人中,除了收留他的小山成长以外,最主要的人物就是武藏的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治部大夫朝良、陆奥的岩城常隆父子和常陆佐竹氏的中兴之祖——佐竹左京大夫义舜。其中,上杉朝良因为同后北条氏争夺相模,无力顾及古河方面,所以足利政氏将反攻古河的希望放在了岩城常隆和佐竹义舜身上。为此,足利政氏的次子雪下殿空然还俗,改名为足利义明。他作为足利政氏的使者,前往陆奥。三子足利基赖则前往常陆。作为应对,足利高基则联络了陆奥的石川氏和伊达氏作为外援。
永正十一年(1514年)二月,足利政氏就通过冈本妙登、铲长寺题材西堂、町野藏人道悦等人,联系岩城常隆父子和佐竹义舜出兵。察觉此事的足利高基在三月二十八日写信给宇都宫忠纲,表示祇园城方面有调动,要宇都宫忠纲等加强防范。四月二十三日,足利高基写信给伊达次郎稙宗,表示佐竹、岩城和那须联军将向下野发起进攻,希望他能从白河口出兵,在佐竹和岩城联军背后发起攻击,减轻宇都宫方面的压力。(《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编》第五一八号)同时,宇都宫错乱也终于以芳贺高经等人的降伏而结束,足利高基最大的助力宇都宫氏终于可以全力出击了。
七月,佐竹和岩城军开始行动。在七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联军击败了那须口的宇都宫军。作为配合,七月二十八日凌晨,小山成长部夜袭古河城。当时古河城中人数不多,守军倚城而战,从丑时(凌晨1点到3点间)坚持到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间),终于击退了来犯之敌。根据当日足利高基写给宇都宫忠纲的信中的内容,攻城军中多人战死,负伤者不计其数。七月二十九日,佐竹和岩城军从那须口,向宇都宫氏发起攻击。得知此事的足利政氏连忙写信给中山赞岐守和盐美作守,希望他们能改变“三月以来相违”的态度,与足利政氏“同心”,早日“驰参”。感到危机的足利高基在八月十四日写信给千叶介胜胤,表示古河城危急,希望他出兵援助。八月十六日,得到了大舅子结城政朝及下总豪族山川朝真、水谷胜之支援的宇都宫忠纲在竹林(现栃木县宇都宫市)与佐竹—岩城—那须联军交战。凭借着宇都宫部下片见伊豆守、芳贺助四郎和芳贺左京亮等人的奋战,佐竹—岩城—那须联军大败。根据《结城家之记》《今宫神社祭祀录》等记载,是役佐竹等部共战死两千余人。
1511—1516年关东势力割据图
两年后的永正十三年(1516年),佐竹—岩城联军再度进攻下野。此时宇都宫氏已经恢复了元气,而原先足利政氏方的那须氏已经倒向了足利高基一方。两军在那须庄绳钓(现栃木县那须郡那珂川町)交战,宇都宫军再次获得了胜利。获胜的宇都宫军反攻入常陆国,拿下了白河结城氏的旧领依上保(现茨城县久慈郡太子町)。
绳钓之战后,足利政氏外援尽失。而收留他的小山成长也无法再庇护他了。原本小山成长之子小山政长就是足利高基派,能收留足利政氏完全是小山成长的意见,而收留足利政氏也是为了夺回之前在足利政氏父子内斗中被宇都宫氏侵占的领地。如今战局不利,小山氏只能暂时放弃夺回旧领的念想,收留足利政氏的理由已经不存在了。因此,足利政氏只能在当年十二月黯然地离开祇园城。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朝良收留了足利政氏,并将他安置在扇谷上杉家的岩付城中。到岩付城后,足利政氏出家,法号道长。永正十五年(1518年),上杉朝良死去。足利政氏在写给恒冈左卫门尉入道行悦的信中表示“建芳(上杉朝良法号)死去……偏被落御力”,他自己已经放弃了同足利高基争夺古河公方的念头。之后,足利政氏就一直在武藏国久喜馆(现埼玉县久喜市)隐居。除了在永正十七年(1520年)曾经回过一次古河城以外,他再也没有去过其他地方了。
虽然足利政氏已经不再试图复辟古河公方之位,但是他依然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那就是为了帮助他与足利高基争斗而还俗的次子足利义明。永正十四年(1517年)闰十月二十八日,足利政氏写信给臼田太郎,表示“义明逐日恳候间”,言明足利义明才是他的政治继承人,并希望臼田太郎能够对足利义明尽“无二忠节”。
足利政氏写下这封信时,足利义明已经在之前的十月十五日,应真里谷武田氏的邀请,前往上总小弓城。他将以小弓城(现千叶县千叶市中央区)为根据地,继续向自己的兄长足利高基发起挑战。
邀请足利义明进入小弓城的真里谷武田氏是之前提到的武田信长的后裔。武田信长进入上总后,首先占领了菅生庄、畔蒜庄、长南郡等地作为自己的直辖领。在之后的战争中,武田信长及其后人又逐渐把马野郡、左是郡、天羽郡和伊北庄等领地收入自己的名下。其中,以长南城为据点的武田道信为嫡流,以真里谷城作为据点的真里谷信应为支流,通过这样的体制建立了对上总国的支配。文明十年,古河公方同关东管领议和之时,武田道信和真里谷清嗣两兄弟与下总的豪族千叶辅胤、千叶孝胤父子均反对议和,继续与上杉氏作战。他们的抵抗在文明十一年(1479年)七月,被太田道灌指挥的上杉军击败。武田道信和真里谷清嗣两人不得不作为上杉氏的从属,前往武藏出仕。(《太田道灌状》)
文明十四年,古河公方同室町幕府达成和平协定。武田道信之子又联络了千叶氏,再度向上杉氏举起反旗。最终长南城被上杉军攻破,武田道信之子连名字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长南武田氏也在之后没落。真里谷清嗣之子真里谷信嗣在永正之乱中,通过在足利政氏和足利高基两方之间不断地倒戈,扩大了自己的地盘。真里谷信嗣的次子真里谷大学头信秋被任命为天羽郡佐贯城城主,堂弟真里谷道存为天羽郡百首城(现千叶县富津市天羽地域)城主,三子真里谷直信为伊北庄小田喜城(现千叶县夷隅郡大多喜町)城主。真里谷信嗣以上总武田氏惣领的身份,将上总国大部分领地都纳入了自己的麾下,确立了自家上总国主的地位。永正七年,真里谷信嗣死去,其长子真里谷信清继承了家督一职。六年后,上总爆发了三上之乱,使得真里谷信清将目光转移到了下总的豪族千叶胜胤那里。
千叶胜胤是享德之乱中千叶家分家马加康胤的后人。在马加康胤攻灭千叶家本家后,千叶氏分成了两支。一支是千叶实胤和千叶自胤兄弟,他们被赶出下总后,出仕于武藏扇谷上杉家,称为武藏千叶氏;另一支则是千叶胜胤的祖父千叶辅胤,以下总的本佐仓城(现千叶县印旙郡酒酒井町)为根据地,在重臣原氏一族的支持下,领地横跨上总与下总两国,称为下总千叶氏。永正十三年,千叶氏麾下重臣原氏与上总的真名城(现千叶县茂原市)城主三上氏发生了领土纠纷。原氏当时的当主原胤隆是当初支持马加康胤的原胤房的庶子或养子。原胤隆以小弓城为中心,控制了小西城、弥富城、臼井城、多古城、小金城和大野城等地区,势力凌驾于主家之上。原胤隆的三子原范觉成了千叶神社的别当寺妙绝院的第十二代座主。原本这个职位只有千叶氏本家的庶子才能担任,原范觉能担任此职务,足以说明原胤隆在千叶家权势滔天。
于是,这场原氏同三上氏的摩擦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千叶家与三上氏的战争。五月八日,千叶方的高坂要害(现千叶县市原市)被三上氏攻克。前来祝贺的藻原寺主持日清和尚,偶然在要害中发现了藻原寺在永正七年被掠夺走的钟。新仇旧恨之下,三上氏的三上但马守在当年八月二十三日率领两千人开始攻打千叶氏的千叶城。千叶军仓促之下,被三上军击败,原藏人丞明寿、东六郎以下数人战死。
三上氏和千叶氏这场鹬蚌之争,自然引来了渔翁的觊觎。十一月,相模的北条早云应真里谷信清的请求,率兵渡过江户湾,进入上总国,与真里谷信清一同发起了对三上氏的进攻。当月,北条早云在藻原寺发布了禁制令。腹背受敌的三上氏不得不向千叶氏和原氏求援。面对共同的敌人,千叶氏答应了三上氏的同盟要求。
这年十二月,足利政氏被迫离开祇园城。由于千叶氏隶属足利高基一方,因此北条早云和真里谷信清立即将自己的立场放到了足利政氏这一边。永正十四年,真里谷信清以足利政氏的名义,开始进攻千叶氏的领地。四月二十八日,真里谷军与千叶军在下河边庄的番匠面(现千叶县三乡市)交战,原氏的下属高城治部少辅战死。五月十五日,双方再战于弥富领的坂户地区(现千叶县佐仓市),弥富原氏的当主原孙九郎战死。两战下来,真里谷信清确立了自己的优势。
到了十月,足利义明从陆奥进入上总。真里谷信清拥立足利义明为总大将。同时,北条早云也再次渡海前来支援。联军集结完毕后,就开始向小弓城和真名城发起了进攻。十月十三日,真里谷军在北条早云的支援下,攻克了真名城。真名城守将高城下野守胤辰逃跑。两天后的十五日,真里谷军攻克了小弓城。小弓城守将原次郎行朝、家臣高城越前守胤吉父子一并战死。原胤隆的长子原基胤继承了家业,以小金城为根据地,继续掌控着千叶氏的大权。获胜后的真里谷联军乘胜追击,于闰十月十七日,在马桥(现千叶县松户市)与原氏军再战,原氏的部下畔蒜右京亮战死。
战胜千叶军后,足利义明进驻小弓城,并以此城为根据地。除了真里谷武田氏以外,房总的里见上野入道义通、里见左马头义丰父子,以及下总鹿岛城(现千叶县佐仓市鹿岛干拓大字地域)城主鹿岛干胤和武藏的小府佐佐木源四郎等人都加入到他的阵营中。足利义明被他们称为小弓上样、小弓御所样等。足利义明也放弃了从担任雪下殿以来使用的花押,表明其拒绝在公方—社家的关系下维持与长兄足利高基的关系的决心。
北条早云像
知道足利义明与自己继续斗争的决心后,足利高基开始了对房总半岛的攻略。永正十六年(1519年)六月二十八日,真里谷信清之弟真里谷信秋所领的佐贯城中,发生了足利高基支持者发动的大乱。次月,作为报复,足利义明方派遣部下伊势氏进攻了足利高基方下辖的二宫庄。同月,古河公方足利高基开始进攻上总,而关东管领上杉宪房也发起了对武藏扇谷上杉家的进攻作为配合。上杉宪房在进攻武藏之前,向真里谷信清提出愿意出面让足利高基和足利义明“御两家御和之希望之”,但真里谷信清以与扇谷上杉家和北条早云有同盟关系,必须共进退为由,婉拒了上杉宪房的提议。
七月,北条氏纲应真里谷信清的请求渡过了江户湾,再次进驻藻原寺。八月,足利高基带领结城政朝部和小田氏治部组成的军队进入上总。八月十九日,小田氏治的代官菅谷摄津守和常陆的豪族羽生上总介绕过了小弓城,攻击连接真里谷城与小弓城的要害椎津城(现千叶县市原市椎津地域)。菅谷摄津守和羽生上总介因此受到了足利高基的嘉奖。
永正十七年,足利义明发起了反击。他前出到蕨地(现千叶县四街道市),并以此为据点,派遣里见义通为大将,攻打关宿城。里见义通作战勇猛,很快将关宿城周围的田井、横山、小泽要害、根小屋等据点拿下,于六月回到了蕨地。原本在常陆活动的足利基赖,也进入了小弓城,加入了足利义明一方。为此,足利高基不得不将隐居在武藏的老父足利政氏再度请回古河城,来调停自己与足利义明之间的冲突。
里见氏的崛起
古河公方与小弓公方的对立局面直到大永年间才被打破。大永四年(1524年),小田原城(现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城内地域)城主北条氏纲策反了扇谷上杉家名下的豪族相模津久井城城主内藤大和入道、武藏由井城城主大石道俊、户仓城城主小宫朝宗和胜沼城城主三田政定,迫使山内上杉家和扇谷上杉家联手。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朝兴向关东其他势力求援,称北条氏纲为“他国之凶徒”。在上杉朝兴的呼吁下,甲斐国的大名武田信虎、越后的守护代长尾为景都加入到两上杉家这一方。房总的真里谷武田氏也跟随着甲斐武田氏,加入了两上杉一方。关东管领上杉宪房在大永五年(1525年)死去,由于上杉宪房之子上杉宪政只有三岁,因此,由足利高基四子贤寿王丸入嗣山内上杉家,改名上杉宪宽,继任关东管领一职,之后,上杉宪宽迎娶了足利义明之女,这也标志着关东的原有势力集结起来共同对抗后北条氏的决心。
大永六年(1526年),上杉朝兴开始反击,所部于五月开始围攻前年被后北条氏攻克的蕨城。真里谷武田氏和里见氏的部队也侵入武藏的品川地区(现东京都品川区)作为配合。六月七日,蕨城被攻克。九月,上杉朝兴会合了山内上杉家的军队,反攻进入武藏境内。十一月,上杉军包围了后北条氏在东相模的重要据点玉绳城(现神奈川县镰仓市玉绳地域),而里见义丰与其叔父里见实尧也渡海进入镰仓,并在鹤岗八幡宫放火。两上杉家联手后,优势十分明显。北条氏纲只能选择暂时隐忍蛰伏,以待时机。
大永七年(1527年),北条氏纲等待的时机到来。古河公方同小弓公方之间的战火再燃。鮎川美浓守和鮎川丰后守先后在大永七年和享禄元年(1528年)因为进攻小弓公方的名都借要害(现千叶县流山市)而收到了足利高基的感状。由于后北条氏的崛起而勉强团结起来的旧关东势力也因为此事而再度分裂。
为了制止足利高基同足利义明之间的战争,上杉宪宽开始谋划拥立自己的长兄龟若丸,重新恢复两上样体制,以此来牵制足利高基。此举造成了足利高基和足利龟若丸父子之间的对立。享禄元年,山内上杉家家宰长尾宪长在十月五日写信给长尾为景,表明“两君样御取合难调”,希望通过与京都幕府关系密切的长尾为景,使幕府将军足利义晴能够下赐一字,以完成足利龟若丸的元服之礼。长尾为景答应了此事。十月七日,室町幕府的奉公人大馆兵库头高信写信给长尾为景,表示足利龟若丸从足利义晴处一字拜领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催促长尾为景加紧完成各种礼仪工作。十月十日,室町幕府政所执事伊势贞宗写信给长尾为景,正式宣布将军足利义晴将名字中的“晴”字赐予足利龟若丸。
足利龟若丸元服后,改名为足利晴氏。享禄二年(1529年),小弓公方名下的领主里见义丰在其为鹤岗八幡宫树立的栋札铭中写上了“镇守府将军原朝臣晴氏武运长久”的祈祷词。可见,足利晴氏是得到了小弓公方足利义明的支持,才开始了与父亲足利高基的斗争。
就在这一年,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家也出现了内乱。先是其家臣白井长尾家的长尾景诚被长尾八郎所杀,导致总社长尾家和足利长尾家为了长尾景城的后嗣问题对立。接着,拥立了上杉宪房之子上杉宪政的小幡氏和安中氏,与上杉宪宽和支持上杉宪宽的长野氏之间又发生了战争。就这样,足利高基取代了足利政氏,足利晴氏取代了足利高基,上杉宪宽取代了上杉显实,上杉宪政取代了上杉宪房,在永正年间发生的事情,在享禄年间以几乎同样的面目再发生了一次。
有关这次内乱的史料非常缺乏,我们只知道在享禄四年(1531年)九月三日,上杉宪政继任了山内上杉家家督一职。上杉宪宽逃到岳父足利义明处避难,并改名为足利晴直,宣告了自己在这场内乱中的失败。
在古河公方一方,从隐居的前古河公方足利政氏给足利基赖的信中可知,除了足利政氏、足利基赖等小弓公方的支持者外,足利高基阵营中的宇都宫兴纲、成田下野守显泰等人也支持足利晴氏“归座”。在这些人的支持下,足利晴氏开始围攻古河城。为此,足利高基不得不在享禄二年到享禄四年间的某个五月晦日写信给小山小四郎,催促他出阵。享禄四年六月六日,足利政氏病重,足利晴氏写信给古河公方奉公众田代三辉斋,命令其派遣名医给足利政氏治疗。六月十九日,足利高基在给小山小四郎的信中表示其已经“闲居堪忍之”。由文书可见,在六月前后,足利高基隐退,足利晴氏继任了古河公方一职。经过这场内乱,古河公方的权威也大大地衰退了。
北条氏纲抓住了关东管领和古河公方两家都发生内斗的机会,渡过了危机。天文元年(1532年)五月,北条氏纲开始修建鹤岗八幡宫等神社。天文二年(1533年)二月,北条氏纲在得到还俗的若宫神社别当足利义明的支持后,开始向关东诸侍募集修建的资金。其中,山内上杉家名下的北关东诸侍,出于维护关东管领尊严的目的,赞助了北条氏纲。小弓公方名下的房总诸侍则没有出资,除了认为这笔出资没有意义以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当时房总诸侍的内部矛盾已经处于爆发边缘。
七月,矛盾首先在安房的里见家爆发。当月二十七日夜,里见家当主里见义丰在居城稻村城(现千叶县馆山市稻村区)内谋杀了叔父里见左卫门大夫实尧和重臣正木大膳大夫通纲,史称稻村之变。按照里见家流传下来的说法,上代当主里见义通在永正十五年死去时,继承人里见义丰年仅五岁,所以由义通的弟弟里见实尧担任里见义丰的代理人,掌握了家中的实权。十年后,里见实尧以抵御北条氏纲为理由,拒绝将权力交还给里见义丰,后又传出里见实尧联合正木通纲欲立实尧之子里见义尧为里见家当主的谣言,最终导致里见实尧被里见义丰所杀。不过,当代日本学者通过对古文书的研究,找到了里见义丰在永正九年写给高野山一心院舜教院的书状。可见里见义通死时,里见义丰早已拥有了执政的能力。之后,又发现了里见义通在世时里见义丰写给中里中务少辅的书状,从中可知里见实尧当时是担任里见水军的指挥。里见实尧作为代理人的说法,很有可能是里见实尧之子里见义尧下克上成功后,为了强调自己的正统性而捏造的。
现在的研究认为,里见义丰同里见实尧的矛盾,是缘于在大永六年,里见义丰在攻打北条氏纲时,烧了在关东有着崇高宗教地位的鹤岗八幡宫。这件事损害了世世代代以关东副帅或关东副将军自诩的里见义丰的威望,也招致了他名义上的主子——还俗前担任镰仓若宫别当的足利义明的不满。这使得里见实尧和里见家的宿老正木通纲联手,侵夺里见义丰的权力。正木通纲出身相模三浦氏庶流,其本家三浦氏在永正年间因为内讧而为北条早云所灭。正木通纲大约是在这期间逃到了里见家,并被里见义通授以国衙奉行这样重要的职务。也因此,正木通纲遭到了里见家谱代重臣的排挤,这促使正木通纲向里见实尧靠拢。随着北条氏纲和足利义明之间关系转好,里见实尧和正木通纲也开始和北条氏纲亲近。由于里见义丰拒绝捐款给北条氏纲重修鹤岗八幡宫,导致了里见义丰和里见实尧之间的矛盾激化。
关东地图
里见实尧和正木通纲死后,里见实尧之子里见义尧和正木通纲之子正木时茂等一族郎党逃到了真里谷信隆所在的百首城笼城据守,并向相模的北条氏纲求援。天文二年八月二十一日,山本太郎左卫门尉家次为首的山本水军进入房总半岛,占据了妙本寺(现千叶县安房郡锯南町)。两天后,北条氏纲之弟、玉绳城城主北条为昌向山本家次发出了感状。同月,正木时茂指挥上野筑后守助国和上野弥次郎等向里见义丰发起了反击。到九月二十四日,里见义丰名下诸城只剩下泷田城(现千叶县南房总市上泷田区和下泷田区)一城。两日后,泷田城被攻陷,里见义丰只身逃往真里谷信清处避难,泷田城城主一色九郎以下尽数被杀。
逃到真里谷信清处后,里见义丰以大户城(现千叶县君津市)为根据地,策划着对里见义尧的反攻。天文三年(1534年)四月,里见义丰发起了反攻。里见义尧得到了北条氏纲和真里谷信隆的支援,在犬掛(现千叶县南房总市)与里见义丰决战。里见义丰被击败,数百人被杀。里见义丰本人身首异处,首级被送往小田原城。《快元僧都记》的作者快元和尚在记录此事时写道:“倂神罚欤。”
七月,真里谷信清病逝,随后发生了继承危机。其庶长子真里谷信隆在之前里见氏的内乱中支持了里见义尧,也因此和北条氏纲结盟。在北条氏纲的支持下,真里谷信隆开始向嫡出的弟弟真里谷信应发起争夺继承权的战争。而小弓公方足利义明在当年五月给真里谷信清的文书表明,足利义明是支持真里谷信清的。因此,真里谷信隆起兵与真里谷信应开战后,足利义明在十一月出兵上总,支持真里谷信应。他的部队与真里谷信隆在椎津城交战。真里谷信隆获得了胜利,取得了“敌百余人被打取”的战果。
真里谷信隆此战能够获胜,与北条氏纲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当北条氏纲在天文四年(1535年)进攻河越城时,不但有隶属北条氏纲的伊豆、相模和武藏的领主参战,安房、上总和下总的领主也被动员了。
天文五年(1536年)三月十八日,骏河守护今川氏辉暴毙。五月八日,今川义元在花仓之乱中杀死了与自己争位的今川良真,继承了今川家。次年二月,今川义元同武田信虎结盟。北条氏纲同今川义元开战,史称河东一乱。
眼见北条氏纲将注意力放到了骏河,房总的足利义明和真里谷信应趁机发起了反击,椎津城被攻克。真里谷信隆退守峰上城(现千叶县富津市天羽地域),真里谷信隆之子真里谷信政退守百首城。虽然忙于出兵骏河,但是北条氏纲还是派遣了家臣大藤金谷斋在真里谷新地(现千叶县富津市)筑城。
然而,原本是北条氏纲一方的里见义尧,此时却倒向了足利义明。这使得足利义明在天文六年(1537年)五月,联合了里见义尧,再次向真里谷信隆发起了攻击。其中,足利义明负责攻打真里谷信隆驻守的峰上城,里见义尧负责攻打真里谷信政驻守的百首城。五月十四日,峰上城被攻陷,真里谷信隆逃入百首城。十八日,百首城也岌岌可危。二十七日,在真里谷真如寺住持的调解下,真里谷信隆父子向足利义明投降,交出了百首城和新地城,前往北条氏纲处避难。
六月二日,快元写信给足利义明的家臣逸见山城入道祥仙,希望足利义明能够同真里谷信隆执政时一样,继续供应修建鹤岗八幡宫的木料。六月六日,真里谷信应的叔父真里谷信秋回信,表示愿意继续向鹤岗八幡宫提供木料。同日,逸见祥仙写信给里见义尧,除了让里见义尧恢复向鹤岗八幡宫供应木料以外,还表示“北上御调仪之时分,可有御参上”,即足利义明将北上与古河公方开战,要里见义尧做好准备。六月十一日,真里谷氏向鹤岗八幡宫进献了刀一把、铜钱两百余贯。六月十五日,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写给小林平四郎的信中表示足利义明可能要出阵攻打关宿城。七月二十七日,足利晴氏向糟屋式部少辅发出感状,感谢其参阵,这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抵御足利义明而采取的军事行动。真里谷氏的行为也许是足利义明不想扩大对立面,而向北条氏纲示好的行为。七月一日,里见义尧回复表示因为“敌地之间神虑也共”,所以“材木不可进之由”,拒绝继续向鹤岗八幡宫提供木料。即使如此,真里谷氏领内的大木还是准时从峰上城出发,经佐贯城出海,被送入镰仓。可见直到此时,足利义明依然想保持与北条氏纲的关系。
就在这年七月,北条氏纲攻克了扇谷上杉家的居城河越城,长久以来的对手扇谷上杉家没落。次年二月,北条氏纲攻克葛西城(现东京都葛饰区青户地域),打开了进出房总半岛的重要据点。而此时足利义明将葛西城对岸的国府台城(现千叶县市川市国府台地域)纳入了自己的治下。
对于足利义明来说,要想消灭古河公方,就必须攻克古河城的外围据点关宿城。而攻击关宿城的直接路线上,挡着古河公方的盟友千叶家的根据地本佐仓城。千叶家是自平将门时代就盘踞在总州的豪族,根基深厚。足利义明没有能力消灭千叶家,所以将进攻关宿城的路线改由经过国府台城,绕过千叶家的领地,沿太日河(现江户川)到达关宿城。因此,足利义明并不希望国府台城对岸的葛西城隶属自己的敌对势力。
对于北条氏纲来说,占领了葛西城,也就是打开了进出房总半岛的通道。由于北条水军同海对面的里见、真里谷水军相比并没有绝对优势,无法保证制海权,因此,这条陆上通道的作用就极其重要。小弓公方也成了阻碍北条氏纲扩张的绊脚石,这使得北条氏纲最终选择了同古河公方结盟。
天文七年(1538年),足利义明带着其长子足利义纯、弟弟足利基赖,连同里见义尧以及家臣椎津隼人佐行宪、村上成清、堀江某、鹿岛干胤等总势一万余人,进驻国府台城。感到威胁的足利晴氏写信给北条氏纲,催促其早日出阵,使“小弓退治”。十月二日,北条氏纲与北条氏康父子二人从小田原城出发,前往江户城。十月六日北条氏纲从江户城出发,到达了国府台地区。十月七日,北条氏纲军与足利义明军开战。由于在之前的战前会议上,足利义明和里见义尧意见不合,里见义尧作战并不积极,这使得积极作战的足利义明和里见义尧之间出现脱节。北条氏纲抓住了这个破绽,指挥家臣笠原信为、远山纲景、伊东佑纲、志水某和狩野某等发起了反击。足利义明军虽然在开始凭借其强悍的战斗力取得了一些进展,北条方的安藤备前被杀,但是在兵力上处于优势的北条氏纲军完成了展开后,足利义明军就抵挡不住了。足利义明的弟弟足利基赖和长子足利义纯先后战死,部将逸见祥仙被北条方的山中修理亮所杀。最后,足利义明自己也被北条方的横井神助杀死,首级被松田弥次郎砍下。里见义尧见势不妙,全军撤退。足利义明的家臣佐佐木源四郎、逸见八郎、佐野藤三弘纲、町野十郎等烧毁了小弓城,保护着足利义明的末子足利赖淳,逃到了里见义尧处。这场被后世称为第一次国府台合战的战斗,以北条氏纲的胜利和小弓公方的覆灭告终。
战斗结束后,被小弓公方压制的千叶氏和真里谷信隆开始了反击。千叶氏夺回了小弓城,而真里谷信隆也在北条军的支援下,夺回了自己的旧领椎津城。北条氏纲则在十月十日班师回到了小田原城。足利义明的首级被献给了足利晴氏。十月二十一日,足利晴氏给北条氏纲的家臣伊东右马允发出感状,表彰了北条氏纲的战功。十月二十六日,足利晴氏在给涩川弹正左卫门尉的信中又表彰了北条氏纲的“忠信”。之后,足利晴氏娶了北条氏纲之女芳春院为正室,使北条氏纲的家格变成了古河公方的御一家。他又授予北条氏纲关东管领的职务,使得北条氏纲有了同关东管领上杉氏平起平坐的地位。虽然关东管领的任命必须得到京都的室町幕府承认才能生效,但是这并不妨碍北条氏纲达到他人生的巅峰。
天文九年(1540年),北条氏纲开始了对房总的攻略。上杉宪政在三月十九日写信给真壁安艺守宗干,表示足利晴氏将向房总用兵,要真壁宗干做好准备。上杉宪政还在信中谈及,去年足利义明方的领主小田政治有意同足利晴氏和解,并愿意出兵相助。五月七日,足利晴氏写信给千叶八郎胜定,让他劝说家主千叶昌胤早日与足利晴氏同心,速速前往安房参阵。由此可见,北条氏纲此战是以为足利晴氏扫荡小弓公方余部的名义发起的。北条氏纲本人在出兵房总后,于四月三日在妙本寺发布了禁制令。这次对房总进攻的战果不详,北条氏纲在九月二十一日回到了玉绳城。十月二十六日,北条氏纲因为中风病倒。次年七月十七日,北条氏纲死去,享年五十五岁,死后获赠法号春松院殿前左京亮快翁(宗)活公大居士。
小田原城想象图
北条氏纲死去后,上杉宪政再次与北条家开战,北条氏康在击退上杉军的进攻之余,将注意力放在了国内的检地上,暂时没有顾及境外的事情。房总的反北条势力也因此重新开始了行动。天文十年(1541年)二月,真里谷信隆父子尚能在北条军的支援下攻打真里谷信应方真里谷信清的居城佐贯城。等这年过去,真里谷信隆方大将真里谷朝信名下的天津城(现千叶县鸭川市天津地域)却被里见义尧的家臣正木时茂、正木时忠兄弟攻克。天文十二年(1543年),笹子城和中尾城(均在现千叶县木更津市)两城中的真里谷信隆派和真里谷信应派之间发生了内乱。这场内乱引发了真里谷信隆和真里谷信应之间新的战争,并导致了后北条氏和里见氏的介入。
天文十三年(1544年),正木时茂兄弟再次侵入真里谷朝信的领地。双方在刈谷原(现千叶县夷隅市)交战,真里谷朝信战死,其居城小田喜城也被正木时茂占据。这年六月十一日,匝瑳某因为抓住了里见义尧同上杉宪政联系的密使而获得了北条氏康太刀一把、知行二十贯文的赏赐。九月二十四日,北条军开始了反击。北条纲成率军渡海,攻入了安房,并在妙本寺发布了禁制令。十月五日,荻野九郎三郎因为登陆有功而受到了北条氏康的嘉奖。登陆之后,北条军攻下了真里谷信秋、真里谷义信父子据守的佐贯城和久留里城(现千叶县君津市久留里地域),并在这两处设置了代官。次年,今川义元连同上杉宪政联手向北条氏康发起了进攻,迫使北条军撤出了房总。
北条氏的势力圈
经过里见和北条两军在领内这一番肆虐,真里谷武田氏的势力大幅衰弱。天文十五年(1546年),千叶家新当主千叶利胤与其弟臼井城城主臼井胤寿不和。臼井胤寿联合里见义尧,向千叶利胤开战。而为了防止里见氏继续借内乱侵夺自家的领地,真里谷信应同真里谷信隆握手言和,加入了后北条氏一方,支援千叶利胤。
此时的北条氏康刚刚在河越之战中消灭了宿敌扇谷上杉家,重创了山内上杉家。得知盟友千叶家告急后,他立即挟大胜之余威,兵分两路,前往房总救援。其中一路渡过江户湾,攻击安房,迫使里见义尧回师救援。另一路则渡过利根川,援助千叶利胤,将臼井胤寿等悉数击败,并夺取了臼井城。直到当年九月,太田资正袭取了松山城,才迫使北条军撤回。
天文十六年(1547年),眼见北条氏康正忙于镇压太田资正,里见义尧再度出兵千叶领的匝瑳、香取两郡。千叶利胤出兵与里见军交战不利。当年七月二十一日,千叶利胤死去,由千叶亲胤继任。北条氏康派遣援军支援。闰七月四日,北条氏康向樱井某和兴津神次郎发出感状,表彰两人支援千叶家的战功。(《战国遗文·房总编·卷二》第七九五、七九六号)
天文十七年(1548年),北条氏康迫使太田资正投降。在之后的几年,北条氏康接连对上野用兵,最终在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将山内上杉家当主上杉宪政赶出了居城平井城,使其不得不越山投奔越后国主长尾景虎。
天文二十年(1551年),真里谷信隆病逝。次年,北条氏康忙于对山内上杉家发起总攻,无力顾及房总。里见义尧趁机向真里谷氏发起进攻。继位的真里谷信政试图拉拢万喜城(现千叶县夷隅市万喜地域)城主土歧赖为,不过没有成功。而早在三年前,里见义尧已经收复了佐贯城和久留里城。十一月四日,椎津城被里见军攻克,真里谷信政一门自尽。三日后,真里谷信应战死。至此,里见义尧占据了整个上总。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北条氏康平定了上野。同年年末,北条氏康之子北条氏政迎娶了武田信玄之女黄梅院,完成了今川、武田和北条之间的三国同盟。十二月十二日,北条氏康又逼迫古河公方足利晴氏废黜长子足利藤氏,将古河公方之位传给了北条氏康的外甥足利义氏。以此建立后北条氏作为关东名义上的领导者古河公方外戚的立场,形成新的关东公方和关东管领体制。如此一来,从属于古河公方实际上就是向北条氏康低头,抗拒古河公方就是同北条氏康作对,因此后北条氏与关东的老牌国众们之间,形成了新的政治关系。
此时收留了上杉宪政的长尾景虎正在信浓川中岛地区同武田信玄作战,因此北条氏康将目标对准了里见义尧。于当年开始大举侵入房总。而千叶氏的继任当主千叶亲胤迎娶了北条氏康之女尾鳍殿,开始协同北条军作战。里见军为了反制,于弘治元年(1555年)侵入小弓城附近放火。次年又侵入匝瑳郡,与千叶军交战。疲于应付里见军入侵的香取、匝瑳两郡国人领主在弘治三年(1557年)发动政变,废黜了千叶亲胤,另立千叶胤富为新任当主。千叶胤富继任当主后,减轻了同里见氏的对抗,并与后北条氏保持了适度的距离。
北条氏康并没有理会佐仓千叶氏的这点小动作,弘治元年,北条氏康在上总豪族吉田玄番助的帮助下,攻克了上总国西南的金谷城(现千叶县富津市)这个里见军在西上总的重要支撑点。里见军不得不在安房国西北的妙觉寺一侧构筑冈本城(现千叶县南房总市),作为应对。
1547—1551年关东势力割据图
弘治三年,北条氏康以贺浦(现神奈川县横须贺市)为据点,向房总运送人员物资。里见义尧从真里谷氏手中夺下的佐贯城、真里谷城和峰上城又被北条军夺去。里见氏的家臣正木兵部大辅、中居大炊助等被北条氏康所策反。当年十月十四日,北条家臣大草左近大夫康盛向村上民部大辅纲清发出了授予椎津地区(现千叶县夷隅市)八个乡不入权的文书。永禄三年(1560年)北条氏康完成了对里见义尧本城久留里城的包围。里见氏一度陷入灭亡的绝境。对于扭转战局已经无能为力的里见义尧只有一面坚守久留里城,一面命令正木时茂向越后的长尾景虎求援。六月二日,足利长尾氏当主长尾当长来信表示,越后军将于秋天越山,出阵关东。九月六日,长尾当长写信告知正木时茂,越后军已经越过三国峠,进入上野国沼田城。九月十六日,上杉宪政写信给里见义尧,告知自己已进入上野国。十月,正木时茂回信给长尾景虎,表示“时茂年来之愿望此时候,关东静谧不可移时日候”。从正木时茂在年底发出的一系列文书来看,北条军最后撤除了对久留里城的包围,专心应付出阵关东的长尾景虎去了。
第二次国府台合战
永禄四年(1561年),长尾景虎向小田原城进军,里见义尧获得了喘息之机。之后,里见义尧跟随长尾景虎参与了小田原围城,亲眼见证了长尾景虎入嗣山内上杉家,出任关东管领一职。在鹤岗八幡宫内,他代表房总众收下这位日后以上杉谦信之名而为世人所熟知的新任关东管领赐下的宝刀一把。四月一日,上杉谦信回师越后。
上杉谦信走后,北条氏康一边将背离自己的武藏豪族重新收归麾下,一边试图救出困守关宿城的古河公方足利义氏。七月十五日,由于里见义尧“警固深旨”,北条军无法增援。坚守关宿城的足利义氏被迫投降,将关宿城让与梁田晴助,他自己则经过下总小金城(现千叶县松户市大谷口),移住下总佐贯城。八月二十五日,足利义氏向涩江弹正左卫门尉和土肥中务大辅两人发出感状,感谢两人在笼城之时的战功。在之前的八月二日,足利义氏写信给本愿寺,希望加贺一向一揆侵入越后,以牵制上杉谦信。九月十日,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在信浓川中岛八幡原发生了激战,史称第四次川中岛合战。
与此同时,北条氏康向据说是扇谷上杉氏一族的上杉宪胜,以及岩付城城主太田资正据守的松山城(现埼玉县比企郡吉见町)发起了反攻。十月十七日,北条氏康就进攻秩父郡大宫地区(现埼玉县秩父市)的战功向斋藤八右卫门尉发出了感状。十月二十二日,北条氏政向木吕子新左卫门元忠发出感状,以表彰其在饭田村(现埼玉县比企郡)杀死若林出羽等十余人的战功。
松山城是在享德之乱时建造的,用以防止足利成氏从古河城进攻上野。一旦占领松山城,就可以切断古河城和上野之间的联系。与上杉谦信一同下向关东的关白近卫前久当时正在古河城,他也注意到了松山城的战略意义。十月五日,他给上杉谦信的信中就催促上杉谦信再次越山,支援松山城。
上杉谦信越山进入上野后,立即前往增援松山城。十一月二十七日,上杉军与北条军在武藏生山地区交战。次日,北条氏政接连向樱井左近、小野藤八郎、良知弥二郎、小田太郎左卫门尉泰清和太田丰后守发出感状,感谢他们在此战中使“越后众追崩”的战功。北条氏康也在当年十二月五日以同样的原因向越智藤八郎发出了感状。在此之前的十一月十九日,武田信玄迫使箕轮长野氏的同心众高田氏投降,次日攻落小幡氏的国峰城。在武田与北条两军的夹击下,原本属于上杉方的国人领主开始动摇。十二月三日,武藏国的高松众向北条氏康投降。十二月九日,上杉谦信听到了下野国豪族佐野氏将要倒向北条方的谣言。为此,他决定前往下野去安定人心。由于上杉谦信不能及时南下,关宿城城主梁田晴助不得不写信向常陆的佐竹义昭求援。
永禄五年(1562年)一月,佐野氏当主佐野昌纲如传言所说,加入了北条氏康一方,由此产生了连锁反应。下野的小山氏、那须氏和桐生佐野氏、常陆的小田氏等也跟随佐野昌纲加入了北条氏康一方。上杉、北条、武田在关东的战争,其形势优劣,是以国人众有多少为自己的友军来判断的。除了直接被上杉灭亡的沼田、大胡和被武田灭亡的箕轮长野外,其他时候各家地盘的扩大和缩小,完全是由国人众的去留所决定的。所谓的国人,是对日本南北朝以后的在地领主的称呼,相对于镰仓时代的御家人的地头职所在分散于各地的情形,他们以定居地为核心,集中控制其领地,将庶族和村落上层人物家臣化,靠自己的力量检注所领土地和赋课诸役,他们一方面成为守护被官或是将军的“奉公众”,一方面又时常和自己一样的群小领主结成契约,即所谓的“国人一揆”,来应对来自上位权力的压力。他们除了领地不够大以外,其权力性质和战国大名没有什么区别。由于关东享德之乱后的战争常态化,原有的关东公方与关东管领对关东地区的支配体制彻底崩坏,国人领主逐渐在战争中自立。国人众以自己的力量支配着领地,除了对上级大名有军事奉公的义务,在其领内施政,除了住宿及驿递外,其他基本上不受上级大名的干涉。上级大名只能通过国人众,来对国人众的领内施加影响力。战国大名的领国周围,基本上就是由这些国人众的领地构成。在这些国人众的名下,可能还会有更下级的领主存在,与国人众只是同心或与力的关系。这样组成的国人众领,与战国大名之间是多重的组成关系。所以有时战国大名和国人众也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分。除了规模外,两者是否有上下级的关系和命令主体的存在是区分战国大名和国人众的重要标志。
1560年的关东形势
由于这些国人众的动摇,古河城和上杉谦信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其安全岌岌可危。为了救出居住在古河城的上杉宪政、近卫前久和足利藤氏等人,上杉谦信在一月六日写信给小泉城(现群马县邑乐郡大泉町)城主富冈重朝,命他出兵馆林城(现群马县馆林市城町)。二月十七日,馆林城守将赤井文六向上杉谦信交出了馆林城,自己退往忍城(现琦玉县行田市本丸地区)暂时栖身。谦信继而攻击佐野氏,但被坚城所阻,只能无奈退兵。但不管怎么样,上杉谦信打通了与古河城的联系。就在赤井文六向上杉谦信投降的当天,上杉谦信将上杉宪政和近卫前久从古河城中接了出来,同自己一起回到了厩桥城(现群马县前桥市)。
上杉谦信关东侵攻进攻过的据点
回到了厩桥城之后,被谦信拥立的关东公方足利藤氏只能和他的弟弟足利藤政、足利家国一道去投奔里见义尧。近卫关白经此古河之困,再无心思为谦信充当合法性象征,便在当年八月不顾谦信的劝阻,自回京都去了。上杉氏的威信受到了很大打击。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谦信不仅失去了关白近卫前久这面大旗,北条氏康趁着这段时间谦信和越中神保氏构兵,无暇东顾,围困松山益急。他约束军士,不许其侵犯松山城下的本乡居民,以此要求当地居民为北条军提供军夫劳役,运械运粮,完全控制了松山城下。九月,蹂躏了西上野的武田信玄也按约继续进兵,在十月下旬渡过利根川,和北条氏康会师,共围松山,甲相联军兵力达到了五万五千之众。太田资正连忙向谦信告急。
谦信在十月十六日才从越中退兵,接到太田资正的急报后,未及整顿疲旅,便不得不在十一月二十四日,从越后府中向上野出兵。越后诸将士踏着上越国境山区的皑皑白雪,在二十六日抵达沼田。其时天寒地冻,越师倍道兼行,将士困苦不堪,谦信本人在和会津芦名盛氏的通信中也毫不掩饰地表示雪中行军的困苦超越他的想象。永禄六年(1563年)二月初,疲惫不堪的谦信主力方才抵达武藏松山城东南十公里左右的石户城,但为时已晚,望断秋水的松山城守将上杉宪胜并不知道援兵已经接近,竟在二月四日开城投降北条,松山城宣告陷落。谦信筋疲力尽越山而来,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心头一股无名之火实在按捺不住,遂决定拿附近已经投靠北条方的国人武藏骑西城城主小田朝兴开刀泄愤。谦信来势汹汹,小田朝兴哪里抵挡得住,急忙请太田资正为他求情说降,并且拉上了他哥哥忍城城主成田长泰一起表示向谦信投诚。谦信得逞于骑西,略微挽回士气,又会同佐竹和宇都宫的援兵,一道前去教训之前因松山落城而开始动摇的下野祇园城城主小山秀纲。越军人多势众,小山秀纲孤家寡人,在坐困两三天后,秀纲只能剃光头发,出来向谦信投诚请罪,然后说服其弟结城晴朝一起向谦信低头。接下来,谦信兵进下野唐泽山城,对佐野昌纲施加压力。他迫使佐野投降之后,在四月二十六日回到了其出发据点厩桥城,并于二十八日回到了越后。
上杉谦信一生的征战路线
尽管上杉谦信算是勉强镇住了动摇的关东国众,但是武藏松山城的陷落,已使上杉氏的北武藏支配陷入了根本上的倒退。该城告陷后,一直为谦信出力不小的岩付城城主太田资正便直接暴露在北条氏康的兵锋之下。他复请谦信越山助阵。谦信其时在各个方面都有棘手问题待解决,无暇应对,索性就把摊子交给了里见义尧,让他报越山救命之恩。
在上总久留里城解围以后,里见义尧抓住北条和上杉酣战无暇顾及两总的时机,使劲地下山“摘桃子”。他不仅趁机取回了真里谷武田氏的旧领,更向下总扩张势力,出兵攻击下总千叶氏的支族下总中岛城(现千叶县铫子市)城主海上氏及矢作城(现千叶县香取市)城主国分氏的地盘,并且在永禄三年十二月和太田资正配合,夺取了位于武藏、下总国境要冲的葛西城(现东京都葛饰区)。在谦信救援松山城的时候,里见义尧就应约前出到了下总的市川(现千叶县市川市)附近,在松山城陷落后退回。这次在接到谦信的出兵要求后,里见义弘犹豫再三,还是在永禄六年十二月进兵到下总市川的国府台。江户太田氏的当主太田康资虽然自前代来便受羁縻于北条氏,但他和北条空降下来的江户城城代远山纲景素有摩擦,他见里见起兵,遂趁机走奔里见阵营,岩付太田氏的太田资正亦来合流。江户、岩付两太田家和里见义尧、义弘父子合兵一处,总兵力约一万二千,摆出了攻入武藏的架势。
听闻里见出兵,北条氏康、氏政父子便亲自点兵,以远山纲景的江户众为主力,增以北条氏照的泷山众,以及北条纲成、北条氏繁父子的玉绳众,率武相两国二万余人前来对阵。永禄七年(1564年)一月七日、八日两天,北条和里见—太田联军在国府台激烈交锋,是为第二次国府台合战。根据大阪府狭山市教育委员会所藏《江马文书》中,此战后北条氏康父子联名写给留守小田原城的北条幻庵的信件抄本,以及《北条五代记》的记述,合战经过大致如下:
七日,北条、里见两军隔国府台布阵,北条方首先接到了里见军后退的情报,北条方先锋远山纲景父子及富永康景诸将趁夜渡过江户川,爬上国府台高地,遭到在高地上居高临下、守株待兔的里见—太田联军迎头一击,远山、富永以及山角四郎左卫门尉、太田越前守、中条出羽守、河村修理亮等百余骑阵殁,但里见军的进一步攻势被接下来赶到的北条氏政旗本击退。北条氏康重整旗鼓,在八日复和里见义弘决战,大获全胜,击毙里见方“正木弹正、里见民部、里见兵部少辅、荒野神五郎、加藤、长南、多贺藏人为首两千人”,太田资正身负重伤,逃离战场,北条方江户众太田下总、常冈(恒冈)、半屋亦阵亡,北条军前后阵亡也达千余人。
这样,第二次国府台之战又以里见氏等房总一方的失败告终,北条氏康通过此战,给里见势力的进一步扩张踩了刹车,还给宿敌岩付太田氏以沉重打击。资正的长子太田氏资趁机发动政变,将父亲资正和威胁到他继承者地位的次弟梶原政景一脚踢出了岩付城,倒戈到北条方。里见氏旗下的主要国人下总胜浦城城主正木时忠、时通也离反了里见氏。这样,北条氏康可谓是拔出了一根插在自己肘腋间的尖刺。
臼井城之战
自永禄七年第二次国府台之战,北条氏康击败里见氏后,北条家在关东地区的势力扩张到了上总、下总的部分领域,这令上杉谦信颇感威胁。他为防止北条氏康在上总、下总进一步扩张,再次与里见氏达成联合,欲共同夹击北条氏康。但是里见家自第二次国府台之战败于北条氏康之后,士卒凋零,军马疲惫,此时在战场上屡屡被北条军挫败,十分羸弱,已经不堪一击。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上杉谦信不得不再次亲自出阵关东,去攻城略地,这既是为了防止北条氏进一步扩张,同时也为了缓解里见氏的压力。
一月二十九日,上杉谦信首先进军攻克了常陆小田氏治的小田城,破城后大肆掳掠城中的人口充作奴隶,并以20—31钱不等的价格贩卖,这是谦信经常为后人诟病的一个污点。随后在二月十七日,谦信又攻破了下野佐野昌纲的佐野城,将其降服,之后正式准备“总州口御出马”,展开对下总国的侵攻。谦信兵锋指向的,是此时已经处于北条家势力下的下总国臼井城。
臼井城是一座山城,四周被山崖和沼泽地包围,通往其本城的路只有一条狭窄的小道,地势极为险要,诚可谓易守难攻。但此城在关东的战略位置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故屡兴兵革。早在文明十一年(1479年)一月十八日,扇谷上杉家的名将太田道灌就曾率军万人进攻过此城。太田道灌是当时的关东名将,为时人所畏惧,又身率大军,所以似乎胜券在握。当时的臼井城城主臼井俊胤闻听道灌将要攻城的消息后,并未惊慌失措,而是从容修缮守备,又得到同族下总千叶氏的援助,协力守城。太田道灌本以为区区臼井小城并不在话下,谁料使尽计略,百般攻城,大战十余度,春过秋来,相持数月,硬是未能将其攻克。同年七月十五日,关东数国各自派遣军队前来支援臼井俊胤,与扇谷上杉军展开激烈大战,使得太田道灌腹背受敌,最后竟大败而去,遗尸数百具,道灌之弟太田图书助也在此战当中战死。《千叶大系图》形容太田道灌败战时的窘境说:“道灌脱力,攻军失利败北。”一代关东名将太田道灌,竟然在一座小城臼井城下遇挫而败。近百年之后,上杉谦信面对下总国臼井城,又将是怎样一种结果呢?
上杉谦信以馆林城的长尾新五郎显景、小泉城的富冈主税助重朝为先阵,从下野出发,率军经过武藏,渡过下总葛饰郡松崎城、户张城之间交汇的河川,在攻克了同郡的小金城之后,进军直逼臼井城。
臼井城几经战乱易主,如今的主人早已非原先的臼井氏,而是下总千叶氏。此时千叶氏从属于北条氏,守卫臼井城的是千叶家宿老——原胤贞。原胤贞面对即将到来的入侵,感到独木难支,于是急忙派遣使者向千叶家本城佐仓城通报,请求主家尽快出动援军前来支援。佐仓城内的千叶家当主千叶胤富在知晓这一情况后,派遣家臣椎津主水正、椎名孙九郎率领五百余援军赴援臼井城。同时,同样是附属于北条家的豪族、居住在臼井城南方的大和田砦的土豪松田孙太郎康乡,听闻臼井城被围,也率一百五十人赶过来救援。两支援军共同进入臼井城内驻扎防守。值得一提的是,松田康乡素有勇名,他平常喜爱穿朱具足,戴饰有金鹿角的兜鍪,数度于战场上斫敌奋杀,其勇猛使敌人惊呼他为“北条家之赤鬼”。但是,两支援军加起来,总共也就六百五十人,在谦信的大军面前,显得杯水车薪,似乎救不了燃眉之急。
三月初,上杉军终于到达臼井城外,士卒响起锣鼓,开始向臼井城发起猛攻。考验臼井城的生死时刻终于来到。而历史的变轨,有时会由隐匿、沉寂的人来推动。此时的臼井城内,有一个叫作白井四郎左卫门入道净三的人,他的上方是三好三人众之一的三好日向守长逸,此时他获长逸允许在下总作为武者修行。原胤贞将防御臼井城的指挥权交到了他手中,将全部希望寄托于这位奇人。白井净三确实不是寻常人等,他知道如今得先稳住军中人心。他为稳定士气,假装知晓卜术,占了一卦,对军中宣称此战对千叶方有利,千叶方终将获胜,于是臼井城内人心始定。
随后白井净三亲自指挥,调度军事。他命令臼井城守军先在城内以弓铳、铁炮不断射击城外的上杉军,使敌军一时之间后退,近不了臼井城城门。开头有利,紧接着白井净三命令以原大藏丞(原胤贞长男)、高城下总守胤辰为先锋,率先突出城门,与上杉军先锋长尾新五郎显景、富冈主税助重朝所部交战。而这个时候,上杉军中属于上野沼田众的藤田能登守信吉、三方兵库助正秋、石毛平马允将之、森下三河守等人,正试图毁掉臼井城外的外曲轮(一种防御建筑),如此一来,将使得臼井城的城防遭到重大威胁。留守在臼井城内的佐久间主水佐、松田孙太郎康乡见状,亦开城门突出,与沼田众交战。松田孙太郎康乡手持大长刀,一连亲手杀死沼田众六七人。嫌长刀杀得不过瘾,松田孙太郎康乡干脆换了铁棒,敲击敌军骑马武士,硬是将沼田众杀得尸山血海,上杉军为之辟易。在上杉军阵中的头号猛将本庄繁长不甘相让,进前直搏松田军,给松田孙太郎康乡所部造成了一定死伤,松田所部槁本传左卫门、荫山新四郎怀云觉等人战死,松田军一时之间处于不利,松田孙太郎康乡率领余众溃退回臼井城中。
眼看战况对臼井城守军一方逐渐变得不利,此时突然下起大雨,上杉军暂时停止攻城。白井净三利用这个机会,向守城士卒大声疾呼,宣称这是上天要让上杉军早日撤军败还的吉兆,以此激励军心,让守城士卒坚定信念,顽强抵御。同时趁着下雨天上杉军不注意,白井净三命令将老弱之兵排到最后,将充满杀气长相的士兵排在最前面,让上杉军认为臼井城士气愈发高扬。上杉军却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异象,反而很奇怪为何臼井城内的士兵越打越凶猛。
上杉谦信第一天的臼井城攻势,在雨夜中结束了。到了第二天,上杉军重启攻势,再度对臼井城发起猛攻。上杉先锋长尾新五郎显景率军先行,首先破坏了臼井城外壕沟内的障碍物逆茂木,之后越过壕沟,直逼臼井城城门外。此次进军,出人意料地顺利,甚至见不到臼井城守军出来抵抗。正当长尾新五郎显景得意扬扬,准备率领人马攀登臼井城城垣时,白井净三一声令下,臼井城守兵推倒城壁,城壁崩裂,数百名上杉军一瞬间被压死,上杉军霎时大乱,纷纷向后逃窜,溃不成军。原来,这正是白井净三的诱敌深入之计,长尾新五郎显景不明就里,果然遭到重大打击。上杉谦信见前军崩溃,败局已经难以挽回,大感畏惧,遂令军中士卒敲响锣鼓,宣告撤军。趁此时刻,士气高涨的臼井城守兵纷纷突出城门,追击溃走的上杉军。松田孙太郎康乡身穿朱具足,戴着饰有金鹿角的兜鍪,骑一匹迅捷的黑马,率先突入敌阵,持大长刀砍杀逃窜的上杉军;原胤贞、原大藏丞父子亦率四五百人进行追击。这个时候,姗姗来迟的千叶家当主千叶胤富,也亲自赶过来救援臼井城,与松田孙太郎康乡、原胤贞父子一同对上杉谦信展开追杀。在几人的追击之下,上杉军被杀得节节败退,几乎有完全覆败之虞。最后在厩桥城城代北条高广、越后新发田城城主新发田治长、越中武士宫永林之助等殿军断后奋战之下,才挡住千叶胤富、松田康乡、原胤贞、原大藏丞的疯狂追击,并使他们付出死伤一百多人的代价而撤退。这其中,以越中武士宫永林之助表现最为卖力,谦信在四月十五日下发了褒扬他在臼井城之战击退松田康乡、原大藏丞攻势的感状,这一则谦信发自肺腑的感状收录在《越中古文书·148号》内,其原文大致如下:
本庄繁长,一勇斋国芳绘
上月下总国臼井城发向之刻,敌兵松田孙太郎、原大藏丞追讨我兵,仓猝危难之时,贵殿奋战退敌,真乃无可类比之勋劳,神妙之至也。
上杉谦信在臼井城之战惨败后,一路溃逃到上野,事后回忆起身着朱具足的松田孙太郎康乡的恐怖,心有余悸地说:“传闻岩舟山住着的红魔鬼,难道就是他?”之后,听闻臼井城之战获得大胜的北条氏政,亦感赏松田孙太郎康乡之功,加赐其二百贯领地。
上杉谦信自下总溃退到上野后,又想拆东墙补西墙,把在北条那里失去的,从武田这里夺回来,贸然想对武田家的上野和田城动手。于是三月七日开始,他会合白井长尾宪景、厩桥城城代北条高广、箕轮城城主长野氏业、金山城城主横濑成繁、常陆佐竹义昭、下野宇都宫广纲等关东势力,联手攻打和田城。但是和田城异常坚固,上杉谦信对峙消耗到四月,仍然毫无进展。加上武田信玄及时向和田城增派援军,作为援军大将的横田十郎康景携带了大量铁炮,使用铁炮猛烈射击上杉军,最终使得上杉谦信再次败北,只能狼狈逃窜回越后。
在短短的永禄七年三、四月间,上杉谦信接连在下总臼井城、上野和田城遭遇打击,不可谓不惨烈。这次攻打上野和田城失败,上杉军轻视铁炮也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因素。这个恶习甚至直到十年后的天正二年(1574)都没有改过来,那一年的加贺朝日山之战中,谦信面对加贺一揆,也因为不重视铁炮的缘故,而遭受一揆的铁炮强烈打击,再度遭受败北。
此为真田赤备,松田康乡的装束与之类似
与现在通常的认识很相悖的是,武田家对于铁炮的发展异常地早,也异常地重视。根据一级史料《妙法寺记》的记录,早在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的第二次川中岛之战,武田信玄对阵上杉谦信时,就用上了八百张弓、三百挺铁炮。这个数目,在当时已经相当可观了。因此,在永禄七年三月的上野和田城之战中,武田军以铁炮击败上杉谦信,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而一直到天正三年(1575年)的长篠之战及前战阶段,武田军仍然配备了不小规模的铁炮参战。长篠合战的前哨战、三河吉田城攻防战,德川方的水野忠重就因为受到武田军铁炮攻击而右肘受伤。(《宽永传》《谱牒余录》《水野胜成觉书》)在鸢巢山砦攻击战中,德川方的本多康重也因为受到武田军铁炮攻击而左腿受伤,弹丸终生不能从身体中取出。(《宽永传》《谱牒余录》)在正式的长篠之战当中,德川家的御用商人茶屋四郎次郎也因为受到武田军铁炮攻击而右脚受伤。(《南纪德川史》)这些情况说明,即便在长篠合战中,武田军自身也是持有不少的铁炮,规模也较为可观,并非没有。武田家在长篠合战中因为不重视铁炮而败北,武田家从始至终不重视铁炮发展,这说法是严重错误的,这里需要特别澄清。
永禄七年的关东出阵,上杉谦信以悲惨的败局收尾,虎头蛇尾,狼狈收场。被谦信降服的佐野昌纲、小田氏治,在谦信败退后不久,又很快脱离了他的统治,恢复了原有的领地。
三船山之战
回头说北条方面的形势。永禄七年的第二次国府台之战大胜里见,并在随后的臼井城之战成功击退上杉之后,北条氏自然而然地加强了对里见及其附庸国人领主的军事压力。永禄八年(1565年)二月,北条氏政为讨伐投向里见氏的上总土气城城主酒井胤治、康治父子,率下总臼井城城主原胤贞,以及土气酒井氏的同族、东金城城主酒井胤敏等将,前去攻击土气城。但土气酒井氏毫不屈服,决心抗战,他在该月写给上杉氏重臣河田长亲的书信中这样谈道:“纵使关东诸士悉数通款于氏康、氏政,在下亦要护卫(里见)义尧父子”,并请求上杉谦信再度出阵关东,出兵进攻原氏重臣高城氏的居城下总小金城。对于土气酒井氏的求援,谦信对下野的小山氏下达了关东出阵的指令,要求他们先到上野厩桥等待自己。但是他自己却在越后按兵不动,意图坐观成败,直到四月份才让河田长亲等人先行越山到上野。这时,北条军久围土气城不下,自行退到下总的关宿。于是谦信便暂时中止了越山行动。
但到了当年十一月,谦信为主动应对北条氏的攻势,终于率军越山。永禄九年(1566年)一月,谦信首先迫使下野唐泽山的佐野宗纲(昌纲嫡子)以及常陆小田的小田氏治再次向自己低头,复入上野馆林,准备进攻曾给自己留下屈辱记忆的下总臼井城。在三月下旬,上杉谦信会和下总大名结城晴朝,以结城家臣水谷胜俊为先锋,再次展开了对臼井城的攻略,是为第二次臼井城之战。
有了上一次的失败教训,谦信在发动围困之前,连夜在臼井城对面筑造了一座小城,以便能够长期与其消耗对峙,世称之为“谦信一夜城”。之后谦信对臼井城发动猛烈攻击,从军的足利长尾氏当主长尾景长在写给其领内寺院的书信中称:“(我军)已将臼井之地攻打到本城仅剩了一圈城壕的地步,诸军围住城池,不分昼夜地围攻,城池陷落已为时不久”,显得信心满满、胜券在握。
但是事与愿违,这次北条氏康、氏政父子,以及原氏的本家千叶胤富得知谦信入侵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率军赶过来支援臼井城,与上杉谦信展开正面会战,结果使得谦信再次大败溃走。臼井城内的原胤贞、小金城的高城胤辰不依不饶,继续对上杉败军展开追击,使其遭受极其大的损伤。这第二次臼井城之战,参战的上杉军总数不明,但根据北条氏政感状的记录,北条氏政在战后声称上杉军死伤五千人(《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编》第九四三号);另外根据足利义氏书状的记录,古河公方足利义氏在战后也声称上杉军死伤五千人(《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编》第八九一号),这两则记录或许略有夸大,但从中可以窥见上杉军的死伤状况极为惨重却是不争的事实。此外,《海上年代记》记载上杉军“房州人数战死三百人”。不过,这里的“房州”,仅是指协助上杉军参与了此战的房州众,不是整个上杉联军的死伤数。根据《赠从二位上杉辉虎公记·上》引《浅间文书》的记载,臼井城之战,协助谦信参战的房州众一共五百人,而据《海上年代记》,其一共战死三百人,从中可窥见上杉军的伤亡比例确实相当之高。
如果说永禄七年的第一次臼井城之战、和田城之战的失败,还没有让关东诸豪族对谦信感到灰心丧气,仍然对他抱有一丝希望,那么,永禄九年的第二次臼井城之战的大惨败,使得关东诸豪族对上杉谦信大失所望,彻底灰了心。常陆小田氏、下总结城氏、下野宇都宫氏和小山氏、武藏忍成田氏、上野新田由良氏、下野皆川氏、上野小泉富冈氏、上野馆林长尾氏、下总关宿梁田氏、森屋相马氏、上总土气酒井氏等之前依附于谦信的关东豪族,纷纷与其决裂,像墙头草一样,全部投靠到了北条麾下。不仅如此,连上杉家重臣上野厩桥城城主北条高广也倒向了北条。这之后的情形更加严峻,随着永禄九年武田信玄攻落了上野箕轮城,永禄十年(1567年)白井长尾、总社长尾的没落,上杉家在关东的势力圈急剧缩水,只剩下了武藏羽生城木户氏、桐生佐野氏、下野佐野氏等有限几家。这之后一直到天正二年,上杉谦信在其一生最后的关东出阵中,再度惨败给北条氏政,一连丢失武藏羽生城、下总关宿城等在关东的最后据点,上杉谦信直溃退回越后,只保得和越后相接的上野沼田领,几乎是丢完了整个关东,谦信成了没有关东的“关东管领”。
但是,谦信这一次的行动毕竟牵制了北条氏的主力,从北条氏威胁中解放出来的里见义尧、义弘父子重整旗鼓,发动反攻,成功夺取了西上总的要冲佐贯城。这次军事行动的年月和实情不详,但基本可以推断其正当永禄九年臼井城攻防战期间。这样,北条不仅失去了在西上总的战略据点,而东上总投靠北条一方的胜浦正木氏和北条的联系也被切断。北条氏必须再次夺回佐贯城,保持自己在上总的战略优势。在谦信的威胁完全被消除后,永禄十年八月,空出了两手的北条氏政会同岩付太田氏资出阵上总,武藏玉绳的北条纲成也率三浦水军分乘大小船只二百余艘抵达上总。北条军水陆并进,迫近佐贯。里见义弘率军出阵,在佐贯城附近的三船山(现千叶县君津市)和北条军决战。结果北条方大败,氏政在败走之际,命太田氏资为他断后,而岩付太田氏的势力由于氏资的政变,大为衰减,主从仅有五十三骑,被里见义弘的追兵尽数歼灭。
里见氏通过三船山之战的胜利,不仅报了第二次国府台之战的一箭之仇,还再度确立了己方在上总的优势地位。战后,上总土气、东金两城的酒井氏再度归属里见,里见义尧重新将上总久留里城定为居城,让嫡子里见义弘出镇佐贯,牢牢把住了上总的锁纽要害。里见义弘将谦信拥立的古河公方足利藤氏的女儿迎为正妻,在永禄九年足利藤氏死后继续庇护其兄弟,以标榜自己源氏“关东副帅”的政治正当性。在天正三年上杉氏的势力从关东彻底退出之前,里见氏基本保持了他们在安房、上总两国的优势地位。
不久,随着武田信玄图谋骏河,放弃“甲相骏三国同盟”,北条氏的根据地相模、伊豆两国面临着邻国武田氏精兵强将的巨大威胁,不得不向死敌上杉谦信乞求同盟。永禄以来,北条、上杉两大阵营各自拥立关东公方,争夺关东霸权的政治格局为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之后,随着中央室町幕府的垮台,以及谦信因背弃“越相同盟”而失去了对关东诸将的号召力。元龟、天正年间的关东战乱和天文、永禄年间战乱的政治意义也完全不同。从这个层面看,三船山之战可以说是战国前期南关东霸权争夺战的一个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