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新的环境中生存,第一件事就是了解环境。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它创造了怎样的环境?与过去相比,它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传统企业必须弄明白的时代课题。

泛在互联

连接的进化

一切变化都可以追溯至连接——互联网的“互联”能力。以1992年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互联网连接之旅即告展开。20多年后,截至2015年年底,全世界被连接的人数高达28亿,被手机连接的用户有21亿,而使用手机的人数高达52亿,渗透率达到73%。数据来自玛丽·米克的2016年《互联网发展报告》。

绝不能低估这样的数据。只要将互联网的连接结果放在时间和空间中做个比较,就会明白它的深远意义。

连接的历史自人类出现就开始了。声音、语言、文字、图画、书籍、汽车、照相机、电报和电视等,都是人类连接的工具。每一个新的连接工具的产生,都改变了人类的连接方式和连接能力,让人类在更广泛的空间和更长久的时间里进行传播和交流。比如,文字克服了口语转瞬即逝的局限,可以记录和保存;同样是记录文字,纸质书籍比石刻、竹简更容易在空间中移动,但在时间的留存中,前者比不上后者。互联网在文字的记录、保存、传播等各个方面都无与伦比:永久地记录和保存,实时传播且无远弗届。

人类的连接史实际上就是工具史和传播史的结合。工具是连接的手段,连接则服务于传播;有了传播(communication),就有了社群(community)。

数百万年的人类连接史,总共经历了五次革命,每一次连接革命都重构了社会本身,如图1-1所示。

图1-1 人类连接史的五次革命

每经历一次连接革命,人类社会就会出现一次飞跃。比如,语言让人类区隔了动物;文字让知识的总结和传播有了可能;图书、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等让大规模的社群整合变成现实;互联网则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新的连接工具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人们之间的传播时间越来越短,影响却越来越深。新的观念、新的创意、新的事物大量涌现,让人应接不暇。其中最重要的是,新的变化之快,在带来新奇感的同时,也造成了困扰。

比如新浪微博(一种分享简短信息的传播工具)2010年上线,2013年3月用户达到5.36亿,海量的信息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求,却造成了信息干扰;满足了人们自主表达的欲望,却招来了谣言和诽谤。微信,一种手机熟人交往的即时通信工具,拥有6亿多用户,方便了人们的分享,却产生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人类连接史告诉我们,任何新的工具都有着古老的历史,每个新工具都有一对“后视镜”,透过它可以看到前世。任何新的工具都深藏着人性的需求,符合人性的工具总能释放价值。但互联网革命最大的不同在于,无论是连接的广度,还是进化的速度,都无法预料。

在互联网30多年的短暂历史中,已经发生了数次跨越阶段,如图1-2所示。

图1-2 互联网的连接进化

第一阶段:终端的连接——机器与机器的连接;

第二阶段:内容的连接——以网络媒介为核心的内容传播出现;

第三阶段:人的连接——社交媒介的出现;

第四阶段:泛在互联——万物皆媒介,人即终端。

互联网的每一次进化不仅发展出新的连接,也包含了前面的连接,到第四阶段,互联网进化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泛在互联,由四重网络交织而成:终端网络×内容网络×关系网络×服务网络。物联网把所有人和所有物品连接起来,到那时,媒介、物和人将难以区分。

新的规则体系将被构建:一切都将成为终端;一切终端都是网络中的节点;每一个节点的存在都依赖于周边关系;每个实体都处于两个世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两重身份;所有的连接都无法隐藏,而是沉淀为数据;大量的数据将催生人工智能的爆发……

泛在互联,早在35年前就已经被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隐约感觉到。他解释道:

由于计算机能够记忆和把大量的起因互相联系起来,所以它能帮助我们以比平常更深刻的水平来对付这类问题。它能遴选大量资料,并找到微妙的解决方案。它能把瞬息即逝的因素组合成比较大的更有意义的整体。在固定设想和模式下,它能探索出各种可供选择的决定可能造成的后果,而且比一般的分析更为系统,更为完整。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1980.

这样,计算机和互联网“极度扩大了社会记忆,并且还把它起死回生”,“历史性的大事”发生了,托夫勒将它命名为“第三次浪潮”。这一次,数据和信息超越了物质和能源,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驱动力。

泛在互联的逻辑

泛在互联的形成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在它野蛮生长的背后,暗含着“互”-“联”-“网”-“+”的发展轨迹。图1-3展现了互联网的基本逻辑。

图1-3 泛在互联的演进逻辑

以网络为中心,交织着两条线索:横向轴代表着互联网形成的主要路径,纵向轴则是技术路径。先来看横向维度。

任何网络的形成都肇始于两人之间的交互。将交互放在第一位,是为了区别于物理连接。比如,E- mail、微信、电话都是连接的工具,如果双方没有交流意愿,可以断掉互联网、屏蔽微信、删掉电话号码。没有交互,任何工具都没有价值。交互就需要有话题、有内容、有反馈,在频繁和持续的交互中,人与人的联结就会建立。

联结是社区得以存在和维系的关键,借助于传播工具,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分享意义,由此建立起身与心的紧密关系。相互联结的人群自觉自愿地进行交互,如在微信中,点一个赞,发一个表情,都表达了交往的倾向。全球用户数排名前10的应用中有6款是消息应用,证明联结是人类基本的需求。

与他人建立联系,与他人分享,寻求他人的认同和群体归属感,都是人性使然。在一个群体中,那些不愿联系、不参与话题交流的个体,通常都会被边缘化,乃至最终淡出群体。

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交互、建立联结,最终的结果便是网络。网络是个体关系的结合体,也是个体得以安身立命的母体。早在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就揭示了中国人的交往秘密——熟人交往和差序格局。

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通过互联网得到极大的拓展。比如LinkedIn,专门为个人提供了建立职业人脉的渠道。伴随着“互联”工具的大量涌现,网络变得庞大和复杂。对于个体来说,甚至成了负担: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注意力乃至创意,都消耗在难以遏制的“互联”行为之中,这并不符合人性。

古老的人性是工具影响力的最后边界,超出人性的尺度,任何工具都会失效。以微信为例,它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熟人社交的文化土壤,因此,私密空间的界限就是微信的人性边界。如果微信强行将私密空间进行开放,如植入大量的商业广告,微信就会被抛弃,如无孔不入的微商已经让不少人失去了对微信朋友圈的兴趣,而微信红包则是极具生命力的产品,因为礼物本来就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图1-3中的纵向维度简约地概括了互联网的技术逻辑。互联网的扩张过程,产生了海量数据。为了解决其收集、存储和处理的问题,大数据、云存储和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人们上网的设备(终端)也在快速迭代,从PC到平板,从手机到可穿戴设备,日新月异。互联网所到之处,每个连接点都为网络贡献着数据;反过来,这些数据变成了观察用户的依据。通过先进的智能技术,人们看到了未曾有过的风景。

物理连接催生化学反应,是一个定律。连接的范围越广,释放的化学能量越大,进化便会发生,图1-3最右侧的两个关键词(连接与进化)正好可以对应“+”的释义。回顾我国20多年来的互联网实践,至少可以梳理出三条进化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互联网自身的进化:PC互联 → 移动互联 → 物联网 → 务联网。最初的互联网由个人计算机连接而成,称桌面互联。智能手机的出现结合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移动互联时代来临。物联网则是一个质的飞跃,将物品植入芯片和传感器,将实现万物连接。有了人和物,就能期待各类服务的出现,人们的种种需求和创造活动通过互联网就能完成,务联网应运而生。

第二条线索是产业互联网的进化:消费互联 → 工业互联 → 产业互联。从产业定位来说,早期的互联网以商业功能为中心,经过多年的积累,消费互联网已然成形。大型电商平台所开辟出的庞大市场,开始倒逼产业上游——制造业的互联网化。我国的制造业2025战略、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都致力于将生产智能化、网络化。消费和生产的打通预示着产业互联成为大势所趋:不仅同一产业内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环节构成紧密耦合的整体,跨行业的互联网络也在孕育之中。

第三条线索是互联网公司的进化:广告媒介→营销渠道→电商平台→社会生态。最初的互联网公司以内容集成为主,吸引到一定量的用户后,就有了广告媒介的价值。随着信息和消费者日渐增多,商业价值不断提升,成为企业的线上渠道。交易系统的完善,交易量的增长,交易功能的日益强化,使得电子商务闭环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商业要素通过平台得以整合,同时,拥有丰富资源和连接能力的平台,将向各行各业延伸,最终发展为商业生态圈。

连接在加快,进化在提速。关于未来,没有人能做出准确的预测;对于过去,却可以断定:互联网是人类连接和交往的工具。它的未来早已被历史所规定:一切工具都服务于人类的需要。经济需要和商业活动作为最古老的人类活动之一,在互联时代,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