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艰难险阻,我自淡定知足
- 凯特·威廉姆斯
- 1630字
- 2020-06-25 10:26:25
简介
若你拿起这本书,是希望找到一种简单的方式更快乐地生活、更融洽地与他人相处,那么我想,你已经找到了。
这本书发端于我曾经在心理辅导中采用过的手法。一些客户建议我,将我的想法和主意出版成书,让其他人也能从中受益。出于保密的原因,书中收录的故事都经过改编,但仍然和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发生的事若合符节。一个老相识曾向我坦露心声:
“如今我更加了解自己了,学会了安之若素,处之泰然。自然而然,我比从前淡定了许多,面对压力和困境,能做出更好的选择。我每天依然面对的那些挑战如今能迅速地自行消解,因为我明白是什么激起了我的情绪,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情绪。我不再因过度紧张、焦虑、自怨自艾、迁怒于他人而让事情雪上加霜。我对生活更加满足了,自己也更快乐了。”
是否有那么一个人,你和他的关系不太好?你们会争论、交谈不多,或者你们在一起时,你总感觉不自在?我想这是因为你们彼此都影响着对方的自尊。
源自何处……
针对某个缺乏自尊的客户,我从工作资料室中挑了一本书来帮助我的心理辅导工作。那本书的简介里提到,人们因各种缘由参加自助小组:沮丧、焦虑、强迫症、酗酒、饮食问题等等。但里面有一句话醍醐灌顶,令我觉得尤其重要:“我认为可以断定的是,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几乎所有人都是:缺乏自尊”(盖尔·林登菲尔德《自尊》)
我思考着这句话,思考着林林总总的人性体验以及我们可能面临的挑战,我发现自己认同这一观点:缺乏自尊的并非只是某些人,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缺乏自尊。我们将其解读为负面情绪,如紧张、焦虑、愤怒、恐惧、嫉妒等等。
纳撒尼尔·布兰登曾把自尊称作“自信(对个人能力的感受)和自重(对个人价值的感受)的总和”。
对自尊的定义五花八门,但在该书中,我认为最佳定义应是自我价值感、自重以及自信的总和。我认为“自尊”一词能最直接地解释是什么让我们“发动”着自己。如何建立自尊、自尊如何影响我们及他人的生活、自尊受哪些因素影响?若能将这三个问题弄明白,我们便能学会如何把持自尊并做到不论艰难险阻,我自淡定知足。
“知道一个人如何评价他/她的自尊心,我便能知晓他/她在工作、情感、性、为人父母以及生活各方面的作为如何——以及他/她所能达到的高度”。“你所拥有的名誉——你的自尊——是成就人生最为重要的单一因素。”
——纳撒尼尔·布兰登
自尊即淡定知足
情绪源自我们内心深处,或许我们都经历着同一件事,比如一场婚礼,但会有不同的感受——或喜或忧——因为我们的立场不同。情绪并非源自外在的事件或情景,因为这些都是中性的;它源自我们心底。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事无良莠,惟心愿之”(《哈姆雷特》)。
换言之,事情本身并无良莠之分,只是对于我们,这些事可能有着某种意义,而且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让它们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我们的自我价值感、自尊或自信,所以才有了“好”或“坏”的标签。
积极的自尊
当我们的自尊处于良好的状态,我们的自我感觉也会处于极佳的状态。良好的自我感觉往往使我们自信于应对生活的能力——即使是身处困境,我们也不会过于黯自神伤。我们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所以我们会避免不好的习惯或选择——如酗酒或者过度饮食——以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这是因为我们根本无需再让自己感觉更好。同样地,我们无需通过评价、批评或控制他人来实现更佳的自我感觉,因此我们可以接受、体贴、善待他人。我们不大苛责自己还不够优秀,能原谅自己,所以即使别人犯下过错,我们也更容易原谅他们。
所以说,自尊就在于认可自己是优秀的——但并非完美,因为没有谁是完美的。并不是说自尊就是要认为自己很重要、高人一等,而是秉承一个观念,那就是“我不及人,人亦不及我”。在我看来,这句话正是“通往快乐的秘诀”,这也是书籍、电影及现实生活中那么多人所寻求的。其实秘诀无需去寻找,它就在你的内心,每个人,都能发现它。
“要在自身找到幸福是不容易的,要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则是不可能的。”
——阿格尼斯·雷普利尔
换个方式来思考自尊。我们的脑海里会浮现这样一些问题:“现在的我感觉好么?”“我能应付这个么?”“如果我做了或者没做,我会觉得没什么么?”。
不论我们在外显得多么自信、富有成就、事业有成,我们总会怀疑自己。一些外表上最成功、最自信的人,其实在某些场合会非常挑剔自己和缺乏自信。也许他们只不过学会了如何隐藏这些情绪,不让人知,装作十分强势。尽管许多声名显赫的人看上去拥有了一切,他们在生活中的某个方面自尊感也不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也许常常取决于一时的成功及他人的认可;有时他们可能连自己都不太重视或喜欢自己。很多人滥药、酗酒、控制或批评生活中的其他人,亦或自虐、强迫性控制饮食,试图通过这类习惯去抑制或逃避这种自责或消极的情绪。
“你内心有那么多痛苦让你想去体罚自己,是因为你无助。”
——戴安娜王妃
“出于某种原因,所有的艺术工作者都存在着自尊的问题”
——乌比·戈德堡
我相信,对自尊的把握有赖于个人的某种能力,即如何挺过骇人困境、莫测丧痛、家身劫难而矢志不渝。拥有有这种能力的人,不会因那些可怕的困境或事情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未经你的同意没人能让你自觉低人一等。”
——埃莉诺·罗斯福
勇敢的人通常能够原谅他们的敌人,因为他们相信,敌人“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或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换句话说,他们的敌人缺乏自尊,(因而)为了让自己好受点儿,或让自己显得威风、了不起,会做出邪恶的行为。
“自轻者轻人,轻人者凌人。”
——约翰逊
谢天谢地,生活在发达世界的我们免受战争、饥荒之灾,不用经历虐待或冤狱,或者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悲惨事件。尽管如此,我们每天面对的各色挑战仍然日复一日考验着我们的自尊。是否处变不惊,全在乎我们的选择。若经历过失去、虐待、苛责、无视或暴力,要想泰然自若看似并不现实,然而除非我们自我默许,其实并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改变我们心中对自己的看法。
照此说来,一旦童年境遇不济,在尚不能理解和抗争的岁月中萌芽的缺乏自尊的感受,常常盘桓不去,以至终生。
假如我们明天一觉醒来能把握自尊,我们便能断然停止自我苛责并珍重真实的自己,珍重我们的身体、心灵和个人禀赋,以及我们舍得花功夫去做的一切。我们同样是人;无须追求完美,因为人无完人,而我们原本就无可厚非。或许我们犯过错或待人不善,无从宽恕。不过,若我们能从自尊这个角度去了解为什么自己会认为当时自己的作为是正当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着手去了解自己今后如何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能更好地把握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只要我们有心,就能够改变自己并争取改进或是改心革面。但我们首先必须接受当下真实的自己,接受我们过往的行为和决定,必要时原谅自己的错误,前提是我们有决心从今开始对我们的行为承担起责任。
“无论你在做什么,都为此而爱自己。”
——赛迪斯·葛拉斯
“祝福将我们从自轻自贱中挽救出来的人。在我看来,这是最珍贵的帮助。”
——威廉•黑尔•怀特
自尊由大脑支配
可能在一个寻常的日子里突然有某件“消极”的事情发生,而我们立即会产生一种心理反应并将此解读为一种消极情绪。这种即时反应源自我们非战即逃的本能。这种非战即逃的本能在我们的进化过程中一直起着保护作用。然而,由于现今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平安安的,我们非战即逃的本能反应似乎更多针对的是那些对我们情绪而非生理健康的威胁。
我们大脑中的扁桃体区域形成并储存与情绪事件相关的记忆,尤其是那些具有“威胁性”的记忆。扁桃体向下丘脑发出脉冲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进而产生生理和激素反应,即感觉和情绪。我们会口干、出汗、恶心、紧张、愤怒、焦虑——都是出于某种“威胁”。
我们的大脑会储存记忆,因此在我们意识到以前,它便已经对这些记忆作出了反应。如果现在的某个情景,哪怕只是略微触发了扁桃体对某个过往威胁的记忆,扁桃体都会触动我们的的交感神经系统,于是我们就产生了消极的情绪,甚至我们常常不知其由。大脑擅于警告和“保护”我们,但它的反应实在太快,以致往往适得其反。这一过程也恰恰说明了为何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消极面多于积极面:我们大脑的进化主要是为了察觉威胁。鉴于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探寻生活中的积极面。大脑中的本能系统更擅于发现消极面,无法认识到积极面远远多于消极面(以上这些观点,我是根据Lrry Bilotta的作品总结的)。
“生活如此多娇!但惜知之未早。”
——柯莱特
曾否有人一谋面即心生恶感?这是因为你的大脑可能触发了某种消极的情绪,而这种消极情绪正是源自过去对某个相似之人形成的消极印象。我们的逻辑性“成年”大脑会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判断(“这是另外一个人,无需担忧”)并克服这种即发情绪,但我们非战即逃的本能已经抢先一步触发了警告。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愤怒、烦恼、恐惧、紧张、焦虑、嫉妒等其他消极情绪,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大脑搜寻到了过去一些相似情形的负面记忆。我们会立即感受到曾经经历过的某种情绪:我们的逻辑性大脑可能被这种情绪吞没,让我们无法“清晰地思考”,因而,即便现在的情况也许并不存在任何威胁,我们也会感受到这种情绪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对我们自尊的威胁影响着我们的情绪,若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也就无法认识到我们所作出的后续反应原本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多少好过些——对某人大发雷霆或是自我安慰——之后才想起,“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
我们的人生都是吃一堑、长一智。
我们作出各种决定都是此一时、彼一时。如果我们相信自己作出每一个决定时都是从自尊的角度来判断自己的言行合理与否,那么我们就能坦然接受:所有的决定在当时都是讲得通的。所以,即使最后我们后悔自己的言行,再怎么责备、批评自己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毕竟在当时,自尊的判断是当时那么做是正确的。
意识到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自尊并加强我们对自尊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作出更清楚的决定。如此一来,我们便能过上更积极的生活,知足而幸福。我们依然会有一些不快的情绪;事实上,当我们理解为何会产生某种情绪,我们或许可以让自己接受这样的情绪,更全面地去感受它,这是因为我们不再为此而惶惑不安、茫然、不知所措。我们仍能感觉到这些情绪,但它们对我们思维、言行的影响变小了。
“有两种方式去面对生活:你可以满不在乎,直到这种漠视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防御,你因此而感到安全,也因此而百无聊赖。或者,你用万分的关心过上一万分的生活……”
——多萝西·坎菲尔德·费希尔
“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自尊的危机。”
——埃里克·霍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