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选购、保鲜、处理和烹饪技巧

鱼类的选购

怎样挑选鲜鱼

质量上乘的鲜鱼,眼睛光亮透明,眼球略凸,眼珠周围没有因充血而发红;鱼鳞光亮、整洁、紧贴鱼身;鱼鳃紧闭,呈鲜红或紫红色,无异味;肛门紧缩,清洁,呈苍白或淡粉色;腹部发白,不膨胀,鱼体挺而不软,有弹性。若鱼眼混浊,眼球下陷或破裂,脱鳞鳃张,肉体松软,色暗,有异味,则是不新鲜的劣质鱼。

如何挑选咸鱼

好的咸鱼,鱼身清洁干爽,肉质致密、有弹性,切口肉质色泽鲜明、没有黏液,肉与骨结合紧密,无异味。假如鱼身有黄色或黑色霉斑,肉质松弛,有臭味,则表示咸鱼已变质。

如何辨别海鱼和淡水鱼

主要从鱼鳞的颜色和鱼的味道加以区别,海鱼的鳞片呈灰白色,薄而光亮,食之味道鲜美;淡水鱼的鳞片较厚,呈黑灰色,食之有鱼腥味。

怎样识别鱼是否被污染

一、看鱼形。污染较严重的鱼,其鱼形不整齐,比例不正常,脊椎、脊尾弯曲僵硬或头大而身瘦,尾小又长。这种鱼容易含有铬、铅等有毒、有害的重金属。

二、观全身。鱼鳞部分脱落,鱼皮发黄,尾部灰青,鱼肉呈绿色,有的鱼肚膨胀,这是铬污染或鱼塘中存有大量碳酸铵的化合物所致。

三、辨鱼鳃。鱼表面看起来新鲜,但鱼鳃不光滑,形状较粗糙,且呈红色或灰色,这些鱼大都是被污染的鱼。

四、看鱼眼。鱼看上去体形、鱼鳃虽然正常,但其眼睛浑浊失去光泽,眼球甚至明显向外突起,这也可能是被污染的鱼。

五、闻气味。被不同毒物污染的鱼有不同的气味,煤油味是被酚类污染;大蒜味是被三硝甲苯污染;杏仁苦味是被硝基苯污染;氨水味、农药味是被氨盐类、农药污染。

鱼类的保鲜

先去掉鱼的内脏、鱼鳞,洗净沥干水分后,切成小段,用保鲜袋或塑料食品袋包装好,以防鱼腥味扩散。然后,再视需要保存时间的长短,分别置入冰箱的冷藏室或冷冻室;冻鱼经包装后可直接贮入冷冻室。放入冰箱贮藏的鱼,质量一定要好。已经冷藏过的鱼,解冻后就不宜再次放入冷冻室作长期贮存。熟的鱼类食品与咸鱼必须用保鲜袋或塑料食品袋密封后放入冰箱内,咸鱼一般可贮于冷藏室内,不必冷冻。

洗净鲜鱼外表,切成所需要的形状,用具有透湿性的尼龙袋装好,整袋置于8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几秒钟消毒杀菌。经过这样处理的鲜鱼,能延长其保存时间。

把鲜鱼内外洗净,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稍稍晾一晾,然后拌上些调料装入陶器内,再倒上一点植物油。调料的具体比例为:每5千克鱼肉放200克盐、100克白酒、300克油。最后密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用这种方法保存的鱼,另有一种独特风味。

鱼类如何处理

一定要彻底抠除全部鳃片,避免成菜后鱼头有沙,影响口感。

鱼下巴到鱼肚连接处的鳞紧贴皮肉,鳞片碎小,不易被清除,却是导致成菜后有腥味的主要原因。在加工淡水鱼和一部分海鲜鱼类时,须特别注意削除颔鳞。

鲢鱼、鲫鱼、鲤鱼等塘鱼的腹腔内有一层黑膜,既不美观,又是腥味的主要根源,洗涤时一定要将其刮除干净。

鱼的腹内、脊椎骨下方隐藏有一条血筋,加工时要用尖刀将其挑破,冲洗干净。

有时保留鱼鳍只是为了成菜后的美观,若鱼鳍零乱松散,就应适当修剪或全部剪去。

鲤鱼等鱼的鱼身两侧各有一根细而长的酸筋,应在加工时剔除。宰杀去鳞后,顺着从头到尾的方向将鱼身抹平,就可看到在鱼的侧面有一条深色的线,酸筋就在这条线的下面。在鱼身最前面靠近鳃盖处割一刀,就可看到一条酸筋,一边用手捏住细筋往外轻拉,一边用刀背轻拍鱼身,直至将两面的酸筋全部抽出。

鱼胆不但有苦味,而且有毒。宰鱼时如果碰破了苦胆,高温蒸煮也不能消除苦味和毒性。但是用酒、小苏打或发酵粉却可以使胆汁溶解。因此,在沾了胆汁的鱼肉上涂上些酒、小苏打或发酵粉,再用冷水冲洗,苦味便可消除。

鱼类的烹饪技巧

怎样煎鱼不粘锅

煎鱼前将锅洗净,擦干后烧热,然后放油,将锅稍加转动,使锅内四周都沾有油。待油烧热,将鱼放入,煎至鱼皮金黄色时再翻动,这样鱼就不会粘锅。如果油不热就放鱼,就容易使鱼皮粘在锅上。

将鱼洗净后(大鱼可切成块),薄薄蘸上一层面糊,待锅里油热后,将鱼放进去煎至金黄色,再翻煎另一面。这样煎出的鱼块完整,也不会粘锅。

怎样煮鱼不会碎

烹制鲜鱼,要先将鲜鱼洗干净,然后用盐均匀地抹遍全身,大鱼腹内也要抹匀,腌渍半小时后再进行炖煮,鱼就不易碎。切鱼块时,应顺鱼刺下刀,这样鱼块也不易碎。

蒸鱼如何更美味

蒸鱼时,先将锅内水煮开,然后将鱼放在盆子里隔水蒸,切忌用冷水蒸,这是因为鱼在突遇高温时外部组织凝固,会锁住内部鲜汁。条件允许的话,蒸前最好在鱼身上涂一些鸡油或猪油,可使鱼肉更加滑嫩。

如何鉴别鱼的生熟

用于蒸制的鱼类,每条的重量最好选在500克左右,蒸制时间一般为10分钟。鱼蒸好后,可用牙签试着刺鱼身,以鉴别其生熟。

具体方法是:将牙签刺入鱼身肉厚处,如背脊,若牙签能够轻轻刺入,则证明鱼肉已熟,若刺起来有韧涩感,则表明蒸制的时间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