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广播业务》1982年第4期)
由有线广播站到无线电台,1983年大同广播事业经历了一次飞跃。数百字的短文,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当、当、当……”钟声响了,1983年来到了。
中控室里鸦雀无声。一台台敦实的录放机和布满各种旋钮、指示器的发射机犹如“整装待发的战士”挺立在那里,一盘盘节目磁带好似上弦的利箭搭弓欲驰,但等时间一到,一声令下,它们就将把各条战线上的捷报送上辽阔的天际,带到千家万户。“振兴中华的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的电台今天起就要开播了!”一张张笑脸伴随着颗颗跳动的心。人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倦意,只有冬夜天穹上那闪烁的星星,还记得刚刚发生过的一场紧张的战斗。
从办有线广播站转到办无线广播电台,这是我市广播史上的新举,无疑对全局职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员少,经验缺乏,困难重重。面对新的技术要求、新的工作程序,大家憋足劲儿,充满了信心。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自然成了路。”开拓者是光荣的,然而开拓者的脚步是艰难的。大家深知自己的责任和肩上的重担,半月前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现在,决战的时候到了。
元旦的前夜,华灯齐放,笑语盈盈,一派喜庆的浓郁气氛。坐落在市红旗广场南侧邮电大楼上的钟声刚打过七下,编辑部负责人付力同志便带着饭后的余汗来到了总编室。他的案头排列着《大同新闻》、《煤海之声》、《居民之友》等十多个广播节目的文字稿。一脱掉大衣,他就伏案开始了认真的审改。明亮的荧光灯照射着他由于连日的劳累而消瘦了的面庞,只见他一会儿挥笔删改,一会儿顿笔凝思,每一份稿件,每一行文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紧接着,局领导同志也赶来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其康同志,平时走到哪里,那个有灰色玻璃丝套的喝水杯始终不离手,可今天他却忘记了带它。一进门,他头一句话就是:“发现什么问题了?还有什么困难?”
20点10分左右,政教部负责人吴俊同志也赶来了。他刚参加过“雁同地区1983年元旦军民联欢晚会”,连精彩的演出节目都没顾上看一眼,便带着采写的新闻稿急匆匆地赶来了。
录音室里情景更加感人。几个啃了口子的干油饼摊放在办公桌上,播音员们倾注全神地录制着节目。他们的感情早已和稿件中所反映的各条战线上的喜人景象交融在一起,晚饭大概又是忘记了吃。那位戴眼镜的男播音员,名叫赵新生,也就是听众熟悉的赵新同志。近来,他爱人患病,卧床休息,小女儿也患了感冒,此刻她们母女还等他做饭熬药呢。但从他播音时发出刚健的声调来看,似乎他都忘记了这些。还有听众熟悉的张平(张秀平)同志,身材魁梧的舒琪(舒廉琪)同志正在精心备稿,仔细琢磨怎样播好每一份稿件。
文艺部更是繁忙。《广播歌声》、《空中剧院》等近两个半小时,共六个文艺节目都得赶制出来。担任责任编辑的是刚从山西大学艺术系毕业的亢玉衡同志。他身高一米八左右,一副黑框眼镜衬托出文质彬彬的脸庞。在纷乱的头绪中,他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同宋艳琼、还有年近五旬的蔚美莲等同志一起制作着节目。突然,一台新进635型录音机停止了转动。几天来一直守候在这台录音机旁的李德才同志赶忙上前进行检修,可是无论怎样调拨,还是恢复不了它的正常转速。正在这节骨眼上,事业科副科长王文祥同志被请来了,事业科副科长张祥同志也赶来了,他忍受着内弟刚刚去世的悲痛,踏进文艺组的门便抄起工具开始了检修。
时间在繁忙中悄悄溜走了。一次次的修改,一回回的监听,一遍遍的重新播录,一切的工作都在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着。时针指向深夜十一点后,所有广播节目都录制、监听完毕。这时大家顾不上喘一口气,又像“群星拱月”似的,把电台的第一次节目磁带簇拥着,送到了中控室。
中控室里别是一番紧张的情形。富有经验的李培土同志,正对各部机器做着最后一次的检查,施平同志也在进行着最后一次的操作机器的练习。录音磁带送去后,他们又认真地将每一组节目的报语审听了一遍,然后将磁带按顺序整齐地摆放在控制台上,生怕发生丝毫误差。此时,将近午夜十二点,开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序,大家都感到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夜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为了电台的顺利开播,全局各部门,每一个科室,许许多多职工不都在齐心协力,默默无声地工作着吗?不正是大家辛勤的汗水才换来这欣慰的笑容吗?
“当、当、当……刚才最后一响钟声,是北京时间1983年元旦零点整。亲爱的听众,祝大家新年好!”伴随着十二响激荡人心的新年钟声,收音机里响起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方明、雅绅亲切、坚毅、热烈的声音:“新年伊始,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
听着这激动人心的声音,大家相视而意:距离开播时间只有五个多小时了,一场新的战斗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