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要事第一:排列事情按轻重缓急

【影响你进步的13个坏习惯】1. 拖延成性;2. 表现成癖;3. 不愿倾听;4. 懒于改变;5. 不可取代;6. 取悦他人;7. 文过饰非;8. 斤斤计较;9. 不动脑子;10. 缺少准备;11. 净是幻想;12. 害怕冲突;13. 容易沮丧。

把重要的事放在首位

工作中我们常常是这样的,一会儿要复印,一会儿要接电话,一会要写个报告,报告写了一半又想起有个电话要打……这样琐碎而又繁忙地度过一天又一天,让人几乎崩溃。

由此可见,在工作进行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如果你是老板,有些事情自然可以交代下属去做;如果你是中层领导,也可以适当地让手下分担点儿事情;如果你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那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自己来做。

博恩·崔西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演说家和成功学讲师,他是比尔·盖茨的导师,巴菲特、迈克尔·戴尔和杰克·韦尔奇都听过他的演讲。

博恩·崔西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在他20多岁的时候,一本哲学书上的一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他:“人是一种善于排列优先顺序的动物。”也正是这句话深刻地改变了他对成功的看法,人们对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绩效。

“平庸的人往往把那些容易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而优秀的人则把那些最重要的、最能带来价值的事情放在前面。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两个人可能同样忙碌,但因为对事情排列的顺序不同,所以达到的成就也就大不一样了。这就是事情的区别。”博恩·崔西说。

博恩·崔西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高绩效就要先做那些重要而且能带来价值的事情,自然绩效就大大提高了。时间管理,首要就是把时间花在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工作上。而一旦开始做,就要专心致志,没有100%完成绝不停止。如果中间停下来好几次,然后又重新开始,会使完成工作的时间增加5倍之多,因为每次都要重新“暖身”。

博恩·崔西每天工作都很忙,但他把自己的家庭生活也照顾得很好。说起自己的经验时,他说:“生活就像踩钢丝绳,你必须每时每刻保持平衡,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庭是绝对值得你投入时间的,永远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而忽视了你妻子和子女的存在。

“对于我来说,就是上班时间全身心投入,保持很高的绩效,这样我就能准时下班,下班之后就不会把工作带回家了。我在家看书的时候,只要我的妻子和子女走进来,我一定会放下书本,因为对于我来说,他们比书本更重要。”

有些人会觉得工作愈忙愈好,但是忙着琐碎的事和忙着重要的事,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别。忙于琐碎的事往往会影响重要工作的进展。即使是花同样的时间工作,其一分一秒的价值也完全不同。

按事情的轻重程度优先排序

根据最新的管理理论,我们可以把事情按紧急和重要的不同程度,分为A、B、C、D、E五类:

1. 重要且紧急的事

这些是必须立刻或在近期内要做好的工作。例如,老板要你在明天早上10:00以前提出一份报告、你的汽车引擎有堵塞的情形、生产前阵痛已经到了每3分钟痛一次。

现在,除非是这些情况都同时出现,否则你就能够处理它们。因此它们的紧急和重要性,要比其他每一件事都优先。如果拖延是造成紧急的因素,则现在已经不能再拖延了。在这些情形下,时间管理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了。

2.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对这一类工作的注意,可分辨出一个人办事有没有效率。

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所谓重要的事情都不是紧急的,我们可以现在或稍后再做。在很多情形之下似乎可以一直拖延下去,而在太多的情形下,我们确实这样拖延着。这些都是我们“永远没有着手”的事情。

这些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尽管它们具有重要性,可以影响到你的健康、财富和家庭的福利,但是你如果不采取初步行动,它们可以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如果这些事情没有涉及别人的优先工作或规定期限而使它们成为“紧急”,你就永远不会把它们列入你自己优先要办的工作。

3. 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这一类是表面上看起来是极需要立刻采取行动的事情,但是如果客观地来审视,我们就会把它们列入次优先级里面去。

例如,某一个人要求你主持一项筹集资金的活动、发表演讲或参加一项会议。你或许会认为每一个都是次优先的事情,但是有一个人站在你面前等着你回答,你就接受了他的请求,因为你想不出一个婉拒的回答。然后因为这件事情本身有期限,必须马上去做,于是第二类的优先事情就只好向后移了。

4. 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

很多工作只有一点价值,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而我们常常在做更重要的事情之前先做它们,因为它们会分你的心——它们提供一种有事做和有成就的感觉,也使我们有借口把更有益处的第二类工作向后拖延。

如果你发现时间经常被小事情占去了,你就要试着学会克服拖延。

5. 纯属浪费时间的事

不要在上班时间去做那些纯属浪费时间的事,如果你那样做了,势必影响工作的效率。

平时工作中,我们要先做A、B类,然后做C类,少做D类,千万别做E类。方向重于细节,策略胜于技巧。始终抓住“重要”的事,才是最优化的时间管理、最能节约时间的方法。A、B类事务多了,C、D类事务自然就少了,E类事务就杜绝了。这样你就会越来越有时间,越来越有效率,越来越没问题。

如果你感到每天都在毫无章法地忙于琐事,不妨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制订出一个计划来。这个计划可以每天早上来制订,先制订一个顺序表,然后再加上一个进度表,实行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工作状况大有改观。

用好“20∶80”法则

二八法则是经济学上的重要法则,全称是“80/20效率法则”。它反映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以下现象:

(1)20%的产品或20%的客户,为企业赚得约80%的销售额。

(2)20%的罪犯的罪行占所有犯罪行为的80%。

(3)20%的汽车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

(4)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消耗。

(5)世界财富的80%,为25%的人所拥有。

(6)80%的能源浪费在燃烧上,只有其中的20%可以应用到车辆中,而这20%的投入却回报以100%的产出。

(7)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

还有很多其他情况也会出现二八法则,例如:你的电脑80%的故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你一生使用的80%的文句是用字典里20%的字组成的;在考试中,20%的知识能为你带来80%的分数;同样的道理,你20%的朋友,占据了你80%的与朋友相处的时间……

二八法则可引申为,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讲,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例如,在一个单位里,20%的人通常代表80%的人的发言权;在销售市场,80%的销售额是20%的商品带来的;在经营上,总是20%的企业控制80%的市场。

在商品营销中,商家往往会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二八法则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因此,如果我们遵循二八法则,精确定位,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用电气公司永远把奖励放在第一,它的薪金和奖励制度非常完善,但只奖励那些完成了高难度工作指标的员工。摩托罗拉认为,在100名员工中前25名是好的,要设法保持他们的热情;后25名差一些,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

对于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实施这个法则,抓住重点。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点,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聪明人要学会抓住重点,首先解决重要问题,然后解决次要问题。

用好“20:80”法则,即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

1. 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

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在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时,头一个月仅挣了160美元。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发现他80%的收益来自20%的客户,但是他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的时间。于是,他要求把他最不活跃的36个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这样做后,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从未放弃这一原则,这使他最终成为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我们不仅要做最重要的事,而且在做事的时候要抓住事情的主要方面去做。

2. 抓住核心问题

秦穆公召见九方皋,派遣他去寻找千里马。三个月之后,九方皋回来了,向秦穆公报告说:“千里马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个地方。”秦穆公问他:“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看,结果是一匹公马,而且是黑色的。秦穆公非常不高兴,“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知道是不是千里马呢?”伯乐听说此事,长叹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的本领竟然高到了这种程度!这正是他超过我的原因啊!他抓住了千里马的主要特征,而忽略了它的表面现象;注意到了它的本领,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他看到应该看到的,而没有看到不必要看到的;他观察到了所要观察的,而放弃了所不必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相马的人,才真的达到了最高的境界!”那匹马,果然是天下难得的千里马。

一个人对于某事犹豫不决时会感到迷惑或彷徨。这时候,如能针对自己的目的,抓住核心问题来研究,就可以抓住事情的本质而不致出错。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的观念非常重要,但它常常容易被我们忽略。

一般而言,我们每天都必须处理许多事务,但是大多数人的习惯都是,可以先通过处理好最次要的事情来实现自我激励,然后用饱满的热情再去解决最重要的工作。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经过一天大量的工作,大都已经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几乎没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最重要的事务,并且所剩的时间也不会很多,因此,想要把它做好,真的很难。如果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开始分析,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都有严重的畏难情绪,会无意识地回避最重要的工作。

一家成功企业在举行管理人才招聘会时给应聘者出了一道题: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十分可怜;一个是曾救过你命的医生,是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娶/嫁的人,也许错过今生就没有了。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并用最充分的理由,将主考官说服。

参加应聘的人们提出了各不相同的答案,因为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道理。

有人说:老人快要死了,应该先救他。然而,主考官会反驳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他们的终点站。

有人说: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同样,主考官反驳道:你可以在将来某个时候去报答他。

也有人说:我要把握机会,接近我心爱的人,因为一旦错过,可能永远不会再遇到一个让我这么心动的人了。主考官更加激烈地反驳道:人要相信缘分,是你的永远是你的……

大厅里,前来应聘的200人中,只有一个人被雇用了,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生命更重要的了。他说了以下的话:“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这道有点智力测验风味的考题,把大多数应聘者推向了一个进退两难的绝境。其实,我们的工作环境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在一系列以实现目标为依据的待办事项之中,有几个管理者能清楚地知道到底哪些事项应先着手处理,哪些事项应延后处理,甚至不处理呢?

会做事的人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应按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行事,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应该根据“现在做的,是否有利于更接近目标”这一原则来进行。这里所说的“重要程度”,是指一件事情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大小。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如果它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越大,那么这件事情就越是重要,它越是应该拥有优先处理的特权;如果一件事情,对实现组织目标毫无意义时,那么它就是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理智的人只会将它推迟延后处理。

在分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事”之后,如何“把第一位的事放在第一位”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要想成为一名高效的做事者,就必须克服自己以往的心理习惯,在开始每一项工作时首先让自己明白哪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哪件事情是最应该也是最值得花费最大精力去重点完成的,培养自己每天首先处理最重要工作的良好习惯。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会见效率专家艾维·利。见面时,艾维·利说自己完全有能力帮助舒瓦普把他的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

艾维·利说他可以在10分钟内,将一样能使对方钢铁公司业绩提高至少50%的东西交给舒瓦普。接着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依次按重要性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大事。”大约5分钟后,艾维·利说:“现在你需要做的只是把这张纸放进口袋直到明天早上,明天你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张纸条拿出来,不要看其他的,只做第一项,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做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直到你下班为止。即使你可能用一天的时间只做完了第一件事情,那么也不要紧。因为你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几个星期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封信,同时寄来了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他在信中说,和艾维·利的会谈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5年之后,这个当年鲜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在艾维·利的提示下,舒瓦普赚得了整整一亿美元。

我们做事的时候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用各种重要性依次递减的方法,把一天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以至于根本不可能抽出一点“机动时间”去处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如果一旦有始料不及的意外出现,我们就不得不放弃计划中的重要工作,来应付处理这些突发事件,那么,理所当然今日没来得及完成的工作就势必加进明日的工作表中。事实上,工作不是一次性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赛,给自己如此不断地加压,管理者一定坚持不了多久。因此,即使是没有突发事件的发生,管理者也应当每天留些灵活的“机动时间”,因为你也可利用这些时间去很好地处理一些较次要的问题;或与下属沟通、联络一下感情;也可休息一会,回想一下一天工作中的得失等。这样,管理者不仅可以从容地完成既定的任务,而且可以从容地面对明天的挑战。

花点心思去确定事情的重要程度,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办事习惯。

一流的人做一流的事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它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

“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和老鼠比赛的麻烦在于即使赢了,你仍然等同于一只老鼠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同低层次人的交往和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顾的。

在斗争中尤其如此。如果你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就会浪费掉自己的很多资源,降低人们对你的期望,并无意中提升了对方的层次。

同样的,一个人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会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问题,人们就越关心琐事。这就如同下棋一样,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会很轻松,你也很容易获胜,但棋艺永远长进不了,而且这样的棋下多了棋艺反而会越来越差,所以好棋手宁可少下棋,也尽量不和不如自己的人较量。和低手较量越多,自己越臭。

本尼斯说过:“纯管理人也许能把事情做对,但是真正的领导人重视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现代人的一大问题是开始太随意,注意力分散,分不清轻重缓急,也不善于区分大小。如果碰巧能力又强,即使错误的事情也能做得很好。不利的局面也都能扭转,这样就会无谓地耗费很多的时间和感情。

“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那些较重要的事务却总是做不到无动于衷。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抓住大事,小事自会照顾好自己。一流人物大都具备无视“小”(人物、是非)的能力。在你往前奔跑时,你不可以对路边的蚂蚁、水边的青蛙太在意的——当然有毒蛇拦路是不行的。“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碍才行动。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许多人整天忙着处理琐碎的事情,总是抱怨腾不出时间做正经事。其实他们的潜意识在逃避做正经事,因为做大事是需要想象力、判断力、勇气和自信的。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第一流的人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时间,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如果一个人过于努力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那么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

威廉·詹姆士说过:“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扰,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

温瑞安说过:“真正的高手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处。”而在生活中,集中精力更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无法同时做好数件同等重要、难度又都很大的事情。而琐事也同样会占据你的空间,消磨你的意志。

世界的开放性和信息量的倍增给集体选择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也带来了大量的精神涣散和疲劳。选择像一条河流,它变得越宽,就有越多的人淹死在里面。人们需要越来越强的游泳技巧,需要游向正确的方向,因为你不可能就这么游下去。

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你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当梦醒后,你会发现该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做,而自己已疲惫不堪。

“一项活动的单纯规律性会逐渐演变成为必然性”。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会说:“我们不应该让它消失,我们已经做了这么久。”这就像有的人明明不喜欢自己的恋人,却还是要在一起,因为在一起很久了,习惯让人不愿意再做别的选择。但最终,一个人要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的事付出代价,这件事情越大,代价就越大。

500强工作法:制作一张待办事项表

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两类人。一类人,看似非常忙碌,每天都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无论是谁找他们谈话,他们只会拿出两三分钟来,还时不时地看手表,以表示他们很忙,请勿打搅。但是这类人的业绩并不与付出成正比。另一类人却恰恰相反,这类人每天看上去都很潇洒、悠闲,似乎没有用心工作,无论有什么难事、工作找他们谈,他们都是和和气气、彬彬有礼。而且这类人的办公室和他们自身一样整洁干净、有条不紊,更重要的是,这类人的业绩也比其他人要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仔细探究就会发现:第一类人虽然很忙碌,一副天下第一大忙人的样子,可是这类人忙得或许有目的,也有重点,却往往没有顺序、没有计划,做起事来毫无章法可言,常常为一些杂乱的、意外发生的事情所阻碍。而第二类人却不一样,这类人做事很有章法,工作安排得很有条理、很有秩序;他们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那些意外发生的事情也不能打乱他们的顺序。这类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在他们的身上或者办公室可以发现一本写满字的台历或者待办事项。原来,他们工作出色、效率高的奥秘就在这张表上。

给自己制作一张待办事项表,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工作重点以及自己的精力特点等,把自己这一天或者这星期要做的事情写在这张表上。将最紧急、最重要的重点事情安排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刻,在精力不足时做一些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每次做完一件事情后在待办事项表的旁边打上一个叉。而这张表不需要很复杂,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张纸,把要做的事情按顺序写好、列出条目,清晰可辨即可。这个表的制作非常简单,只要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就行。

(1)不要随便在每天找几分钟或者一周偶尔几次列出清单,必须在每天早上或者工作结束时(最好睡觉前)列出清单,因为大脑会在睡眠时潜意识地思考这些事情,这种潜意识地思考对完成这些事情的帮助是很大的。

(2)注意不要今天写三项明天写五项,或者今天写了明天就不写了,要每天坚持写,这其实是在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不要随便写几件事,不要少写但也不要多写,这些事一定要是最重要的,而且需要认清:哪件事是最重要、最优先要做的。很多人在制作待办事项表的时候把很多事情一股脑地堆进去,结果罗列了一大堆看似有条理而其实完全没有条理的事情。

(4)不必将这表上的所有事情都做完,只要能完成一大部分就很不错了,这样对于第二天的安排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5)第二天的工作安排要以这个待办事项表里列出来的内容为基础,这一点很重要。

一个待办事项表的执行是非常简单的,有了这个待办事项表就可以将全天的事情做个大概的规划。而一个好的、实用的待办事项表,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符合自己的特点。待办事项表一定要自己制作,因为每个人的特点不同,事情的重要性也不同,别人为自己制作的待办事项表只表示他人的观点,是否适合自己那就只能按照自己的特点为自己量身制作,不要觉得麻烦。

第二,表里的事情一定要有时间规定。对于事情的完成期限一定要有明确的规定,不然很难完成。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时间限制就会无限地拖下去,等到检查工作时就会发现一切都晚了。规定的时间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个星期,甚至可以具体到几时几分,总之,要有时间限制,而且具体一点更好。

第三,表里的事项一定是可以完成的。制作这个表格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激励自己做事,为了使自己的工作井然有序而不至于手忙脚乱。表格里列的事情一定是要自己能够完的,而且是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如果是不能完成的话,很容易打击自己的信心,而使待办表失去作用。

第四,目标一定要清楚,价值要清晰。如果没有目标,人们就不知道要做到怎样的程度,如果价值不清晰,那么人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从而丧失动机。而这个目标不能是低于自己能力的,或者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一定要适当,即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

第五,在精力最好时安排最重要的事情。精力最好时效率会最高,这个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就更容易完成,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美国财协的前顾问路易斯·沃科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模糊的目标是致使人不能成功的最终原因。比如,有一个人,他说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拥有一栋房子,那这就是个模糊的目标,因为“有朝一日”不具体,到底是哪一天呢?“有一栋房子”也不具体,因为没表述清楚这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值多少钱?这个人对这些都不清楚,不具体,这当然无法让自己去具体实现自己的目标,只停留在空想阶段。但是,如果这个人说他的目标是在三年后拥有一栋价值100万美元的房子,而且这个人还考虑了三年内些货膨胀等因素,计划每月存多少钱。有了这些具体明确的目标,那就可以说,三年后这个人实现自己目标的可能性将是99%。”

只有有了具体的目标才可以看到前进的道路,因为只有具体的目标才会使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有这个待办事项表,就可以激励人们的行动,使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节省更多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将自己要做的工作列在表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承诺,人无信则不立。既然是自己写下的,那就要信守自己的承诺,这也是历练一个人品质的方法。

当然,对于刚开始应用待办表的人来说,制作和实施或许会比较难,但是凡事都有个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成功。习惯的养成要花一定的时间,不要期望一次就能做到圆满,需要一次次的尝试,在摸索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