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理解中国梦
李稻葵
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消除中国发展引起的种种误解和担忧。因此,必须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梦是促进世界和平繁荣之梦,而其根本之道,是引导西方精英理解中国梦。
百年中国梦
100多年前有一位世界著名的英国企业家,他在英国之外开疆拓土,在南非拥有了大量的钻石矿,他创办的戴比尔斯公司(DeBeers)当时控制了全球90%的钻石供给,至今仍然业绩辉煌。
他有一个英国梦,那就是要恢复大英帝国顶峰时期的辉煌,复辟美国革命的成果,把北美重新纳入大英帝国的版图,最终建立“罗马天主教大英帝国”(The English Empire for Roman Catholic Religion)。这位雄心勃勃的商人,在去世前计划把全部财产捐赠给另一位他所景仰的、富可敌国的英国巨商——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Nathaniel Rothschild),希望后者帮助他实现梦想。不巧的是,后者并不完全认同他的“罗马天主教大英帝国”之梦。几经周折,这位钻石商最终把自己的财富留给了牛津大学。他在该校设立了一个奖学金,目标就是把最有才干、最有领导力的美国人吸引到牛津大学来读研究生,待他们毕业后回到美国,帮助他实现自己的英国梦。
这位钻石商的名字叫作塞西尔·罗德(又译罗德兹)(Cecil John Rhodes),他所设立的罗德奖学金(又译罗兹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不幸的是,罗德的大英帝国梦不仅没能实现,世人所看到的反而是英帝国的逐步衰落。今日的英国,早已退出世界超级大国的行列。尽管如此,罗德所设立的罗德奖学金却独步天下,成为英美世界包括前英国殖民地各国大学生心目中顶级的荣耀,也是最具有荣誉感的奖学金。许多大学往往把每年有多少学生得到罗德奖学金作为教育质量和名望的衡量指标,其分量类似于学生中的诺贝尔奖。
非常有意思的是,100多年前,当罗德建立他的奖学金的时候,中国也在加紧派出自己的人才出国留学,希望从西方寻找救国强国的科学和理念,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一批又一批留学生放洋求学,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回国后,的确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弹一星”的元勋和各大工程的总设计师,都是这一批早年中国派出的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让世界读懂中国梦
今天,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理想。
实现中国梦,是不可能在自己家中闭门造车所能完成的。相反,当今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让世界读懂什么是中国梦,让世界理解并支持中国人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努力。
为什么必须让世界读懂中国梦?
第一,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不顾国际环境,不顾其他国家的感受而独自发展。更何况,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考虑国际环境。
其二,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最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已经在国际上引起了种种误解和担忧。这些误解必须化解。一些人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压缩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他们也担心,壮大后的中国会日渐走上狭隘民族主义甚至军国主义道路。在经济领域,很多国家的政客已经开始要求对中国投资严加审查;而中国企业的竞争者们往往拿中国的国家主义的战略思想为借口来设置种种限制。在国际安全方面,中国梦往往也被曲解为领土扩张的要求。西方的学者愿意用自己殖民的历史这面镜子来看中国未来的发展,他们认为,发展后的中国一定会出现扩张主义的倾向。
让世界理解中国梦是促进世界和平繁荣之梦
必须让世界完全理解,中国梦和当年罗德的大英帝国复辟梦、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梦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东亚共荣”梦完全不同!
中国梦事实上是建立在中国自身社会繁荣、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而中国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会为全球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利润,给外国的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外国的消费者创造更廉价的产品。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在本质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是同向的。
中国梦不是建立在领土扩张,更不是建立在谋求世界霸权的基础之上的。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种扩张主义的民族国家的理念,相反,中国在历史上最发达的时期,往往是自信开放,与周边邻国乃至地理位置相隔遥远的国家友好交往、互相尊重的。中国梦实际上是要恢复当年自信开放、睦邻友好的盛世景象,而非重复欧洲列强包括英帝国对外殖民扩张的历史。
中国梦与其他任何大国之梦的不同在于,它是由中国传统的哲学和文化理念为支撑的。传统的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提倡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平和交往。这种理念与西方传统的个人主义理念完全不同,更加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平衡,而西方的价值理念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个人的机会平等。这两种不同的价值理念,很自然地派生出不同的社会管理理念。这一点也必须向西方讲清,否则西方会认为中国这种理念与他们格格不入,因此,在商业投资等方面可能会出现重大的误解,乃至于无法深入合作。
让世界英才走近中国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梦
如何让世界尤其是西方读懂中国梦?这当然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包括公共外交在内的各种友好交往活动,但最根本的是,让西方的年轻人从现在开始逐步了解和理解中国。
中国人说“百闻不如一见”,古人也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西方的年轻人读懂中国,不仅是让他们读中国的书,接受来自中国的信息,最重要的是,应该把他们的年轻人请到中国来,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深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种工作尤其要从西方最有成为精英和领导潜质的雄心勃勃的年轻英才着手。这批精英有望成为各国政治、经济界的栋梁,届时,他们将习惯于用中国的视角,用年轻时代在中国结成的友谊,和中国人民共同努力,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他们会理解中国梦,支持中国梦,他们将会把中国梦与世界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中国正在超过美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王小东
中国现在机械工业的产值已经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当然,距离世界最高标准还不够。美国强的时候占到世界半数以上,最强的时候接近60%,这就是强国的一个标志。现在我们占了三分之一,我们正在朝着美国57%多的那个标杆进军。而且,中国会在不远的将来,就超过美国历史上的比例,占据人类历史上第一的位置。不要讲我们创新能力不够,美国历史上也是量先上去,然后质再上去,最后再创新的。我们的人口比美国多很多,即使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劳动生产率仍旧低于美国不少,我们还是能超过美国,这是我们的先天禀赋所决定的。
学界评论时势,第一句话,中国不行;第二句话,我们要装不行——其实,我们既然这么不行,又何必装呢?外国人也应该看得出来我们不行,就是不行嘛!中国到底行不行呢?我从一个重要的方面给大家讲一讲。中国现在机械工业的产值已经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当然,距离世界最高标准还不够。美国强的时候占到世界半数以上,最强的时候接近60%(57%多),我们还差小一半。
在过去100年当中,美、德、英三国加起来,曾经占到世界机械制造业的80%以上,这就是强国的一个标志。现在我们占了三分之一,我们正在朝着美国57%多的那个标杆进军。而且,很大的可能性是,中国会在不远的将来,就超过美国历史上的比例,占据人类历史上第一的位置。不要讲我们创新能力不够,脆弱不脆弱,美国历史上也是量先上去,然后质再上去,最后再创新的。我们的人口比美国多很多,既使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劳动生产率仍旧低于美国不少,我们还是能超过美国,这是我们的先天禀赋所决定的,我们只要不是发挥得太差就行。从大局看,从长远看,经济结构和创新都不是问题,有看不见的手指挥着,渠到自然成,到时候经济结构和创新都会自然解决的,所以中国一定会超过美国。
总之,关于中国的经济形势,我不同意悲观的看法。我们的增速刚刚掉了这么一点,你们就说中国要完了?你们说了多少年中国经济要完了?你们不是年年说吗?说了这么多年,中国经济不但没完,而且世界第二了。中国的经济没有什么大问题,就算经济增速有问题,我们也有的是手段。2008年的四万亿大家都在骂。我认为骂得没道理。历史已经证明了我们的四万亿不仅拯救了中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世界。我们的情况比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地方都好得多。你们说,四万亿的恶果到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这就更没有道理了,2008年到现在都六年多了,这项经济政策救了我们六年多已经足够了,以后的事情是以后的事情了。就以现在的经济形势说,我认为我们不该受教条主义的所谓“经济学家”们的误导。我们仍旧可以通过凯恩斯主义的手段激活中国经济。我们是在世界大国中唯一一个具备充分良好的条件使用凯恩斯主义的手段激活经济的国家。现在有观点认为,用投资创造需求是错误的,必须用消费来创造需求。没有这回事,中国一方面经济发展一直很快,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等建设跟发达国家比仍旧有差距,所以,我们的投资占比高于发达国家完全合理。为我们的子孙万代着想,为中国的富强着想,我们必须比发达国家把更多的钱用在投资上。
我们在扩展自己的影响时,一定不能只考虑经济,而要考虑到我们的军事覆盖能力和政治影响力。关于军事覆盖力,我们的能力确实还很有限,尤其是海上不行,但对于周边,我们并不是一点能力都没有。更何况,讲军事覆盖能力,也有多种形式,并不是说只有派自己的军队去打着一种形式。那么,政治影响力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影响力的形式、大小更复杂了。说白了,就是我们有没有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影响到另一个国家的权力结构、权力分配。其终极形式是政权的废立。我们在有些地区并不是一点这个能力都没有(当然我们有能力的地区不多,跟美国比差远了,跟英、法这样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比也还不如),敢不敢用,善不善用,是个大问题。
有了政治影响力,甚至军事覆盖能力,我们才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长线投资,否则,我们就应该担心我们的钱是不是打了水漂,是不是只是被本国的那些利益相关者拿去自肥。
谈到“一带一路”,我们就不能不谈到俄罗斯。俄罗斯是一个大国,从亚洲到欧洲,横亘在中国北方,横亘在几乎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方。我们必须对俄罗斯的国力,对它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对它与中国的可能的关系,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估计。遗憾的是,某些人对俄罗斯的判断特别感情用事。一些人出于亲美而仇恨它,另一些人则出于20世纪50年代对于“老大哥”的记忆和感情而仰视它。总的倾向是把俄罗斯估计过高,无论爱它还是恨它,往往都把立论的基础建立在它非常强大上面。我则认为,俄罗斯现在不再是一个顶级强国,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大可能改变目前的地位,它远比很多人所判断的要弱。一个石油跌价,就被历史给狠狠嘲弄了。看一下俄罗斯最近20年的GDP变化,就知道它的经济受世界能源价格涨落的影响有多大。这已经充分反映了俄罗斯的去工业化,俄罗斯已经不复是苏联了。
俄罗斯的这个情况对中国好不好呢?我认为,好。因为以俄罗斯现在的这个状况,它不可能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另一方面,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它也不要太弱。如果太弱了,则等于中国失去了一个有价值的朋友,对中国不利。现在的这种状况,对中国是有利的,因为在与中国的关系中,它不再是主导了。可以说,两国是完全平等的关系。
作者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俄关系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前提
肖斌
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和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在2015年的正式启动,欧亚大陆已成为中俄利益交叉最密集的地区。对三面环绕陆地的中国来说,欧亚大陆是她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起点和核心利益区。欧亚大陆也交叉了各种力量和利益,俄罗斯则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一支力量。中国必须重视在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中发展良好的中俄关系,这将是在中长期内保证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