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营销,人对人的暧昧
——来自通用电气品牌与传播总监的15年经验总结
图1-1-1 本期专访嘉宾李国威
编者按:
很多B2B营销的朋友抱怨:B端营销枯燥无味、玩法不如C端多,市场预算非常有限甚至为0,不受销售待见,不受老板重视……B2B营销让人无望,很多B2B从业者甚至往C端转。
真是这样吗?B2B营销是否还有别的出路?
本文是九枝兰专访嘉宾、资深B端营销人李国威(江湖人称“姐夫李”)分享的B2B行业的营销困境和解决方案,他曾在通用电气负责品牌和传播业务15年之久。
B2B营销与B2C营销最根本差异
B2B、B2C营销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觉得它们之间的最根本的差异是什么?
我倒是建议B2B跟B2C营销要考虑更多的相同点。不管是2B还是2C,本质上都可以称为H2H,就是Human to Human——人对人。谈到目标客户,营销其实要更多看重用户的第二重身份。
不管是2B还是2C,本质上都可以称为H2H,就是Human to Human——人对人。
何为第二重身份?
假如你是买我的医疗设备、发电设备或者机床的用户,新媒体和网络社交行为让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你可能是一个喜欢越野,或喜欢徒步旅行的人,喜欢葡萄酒、RAP、蓝调、美食的人。找到了第二重身份,我们就有机会与用户建立更多的利益和情感的连接点。
举个例子:奔驰车友会的负责人,他掌握了1000个奔驰车主的信息,他想维护与这群人的联系,怎么维系?继续发车的信息,让他们买第二辆车?是的,但是用户不会明天或者下月就买第二辆奔驰。你想跟用户建立黏性,让他去影响更多的人,那么这个用户除了喜欢奔驰还有哪些其他偏好?结果,1000个奔驰车主的群分成了很多子群,喜欢越野的,刚生了孩子的妈妈的,他们对内容、活动、沟通的方式都有不同的需求,他们会有自己的群主,你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他们,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内容,用另一种方式去爱他们,你的营销和生活因此而不同。我们对2B的用户,也是同样的道理。
每个人都有被职业掩盖的第二重身份,发现它,发现新的影响力机会、新的营销机会,让Human to Human——人对人的传播,产生无限的想象。
和你的目标客户建立利益和情感的连接,并通过故事和体验去加强这种关联。
这就是营销的基点——和你的目标客户建立利益和情感的连接,并通过故事和体验去加强这种关联,如图1-1-2所示。
图1-1-2 与目标客户建立利益和情感连接
如果你只认为这个客户只是买我的机床,买我的轴承,买我的化学品,你就没有办法去想象更有趣更有效的信息,更难建立新的利益和情感的连接,所以我们要把B端和C端的营销思维打通。
B端的第二个属性——人对人
所以说B端也可以给它第二个属性——人对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概念?
是的。我还一直强调,2B营销的优势一直没有被充分地认识。2B营销拥有自我产生内容的能力,我们常说的一些很棒的品牌,如那些著名的碳酸饮料,它除了解渴,本身不具备很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他们要人为造就品牌的关联,如“充满激情,有梦想的人才喝这饮料”,这是一种附加的东西。而2B企业自己拥有的技术、所能够代表的精神以及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好故事、好内容的来源。原来我们只是觉得它体现的产品功能,没有充分意识到品牌传播的功能。2B的品牌功能,需要通过发现客户的第二重身份,强化第一重身份的内涵,建立进一步的利益和情感的连接,而不是只是绑架客户,想着客户只关心我们的产品性能、效益能增加多少、价格的高低等。B2B营销还有很大的空间待我们去发掘。
2B的品牌功能,需要通过发现客户的第二重身份,强化第一重身份的内涵,建立进一步的利益和情感的连接。
还有一个影响B2B营销发展的问题:B2B营销的从业人员更多地偏向于在传统的领域做事,看到其他品牌的营销感到热闹、想参与,但又觉得这件事跟自己没有关系。其实去看2C企业,他们做的这些营销,也是充满了各种尝试和错误。2B企业应该更多尝试新东西,不一定每次新的尝试都有结果,都能够产生销售线索。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只赌一个大机会,然后靠它吃一辈子。所有的成功必须经过一个一个小努力慢慢积攒而成,这种累积,这种能量和不断试错的精神,刺激你产生新的想法,引导你做一票大的生意,建立真的成功,就像著名营销人、环时互动的金鹏远所说:“我不知道哪片云会下雨,所以我不停地布云。”
我以前总是听到有B端企业做品牌或者市场的同事抱怨:C端多么好玩,有各种campaign或者新颖时尚的东西,而B端却枯燥无味。但正如你刚才所说,B端企业也应该不断去探索,走出自我,去尝试更多的东西。
B端企业就是要摆脱一种固化思维,一种觉得我拜访一个客户就能帮助我去拿一个单子的思维,我做一个广告就要完成多少个销售的思维。2B企业需要拿出一定的力量来去打造一种精神,去跟你的客户建立情感联系。
2B企业需要拿出一定的力量来去打造一种精神,去跟你的客户建立情感联系。
B2B营销的难点与机会
在B2B企业,销售和市场总存在一些冲突,销售老是觉得市场部不作为,老板也对市场部要求苛刻,限制预算,导致工作不那么容易开展。那么你认为想要做好B2B营销,它的难点和机会在哪儿?
B2B营销是要摆正你跟销售的关系。2B的营销肯定是要支持销售,但是如果你变得跟销售一样,在前线一起去打单子,你可以获得一些销售情感上的支持,但是你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2B的营销人员的职责是要做一些销售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说最难做的,我想就是品牌吧,搞定客户是销售的专长,营销市场能够做的是塑造品牌,建立一个品牌的声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B2B营销的机会和难点见图1-1-3和图1-1-4。)
图1-1-3 B2B营销的机会
图1-1-4 B2B营销的难点
B2B公司做营销的目的又是什么?B2B的公司做营销的重要性在哪里?
客户购买行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1)产品的特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不愿意做营销的原因。企业主觉得我这个产品就是好,客户就是愿意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一辈子就卖给这么10个、20个或者100个客户,他们都知道我的产品,他们会一直买下去。但这种理想状态一般不存在。影响客户进行购买决策的,除了产品性能,还有其他很多因素。
(2)竞争市场。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特别是2B企业所代表的制造业,同质化会让客户考虑产品以外的东西,如品牌代表的精神,亲近感,决定购买一个周围人认可的品牌产品带来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与一个品牌、一个团队共同成长的体验,等等。B2B需要建立品牌和声誉,让用户对你的好感持续下去,希望一直与你在一起的感觉,暧昧的感觉。
我一直说B2B的营销是两件事情,一个是品牌,另一个是销售线索。营销团队里边一定是有一群人是做品牌的,另一拨人做销售线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部门是花钱的,另一个部门是去挣钱的,对他们考核的KPI也是不同的。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品牌营销的作用不可忽视。
B2B公司在品牌营销上,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难点主要是品牌效果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2B产品的客单价一般比较高,有些是几百万几千万元甚至更大。用户作出购买决定可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与电商购物是不一样的。所以2B企业要对品牌保持一个长期的投入,所传递的信息要可持续,不断生成好的内容、好的故事,还要利用企业的人,品牌长期以来形成的影响力,去强化企业的品牌和声誉。
2B企业的营销团队还需要建立内部的沟通,需要CEO、CFO 、销售团队等部门对市场部的理解和支持。营销人员也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就是销售旺的时候人家不认为你重要,销售不好的时候指望你妙手回春,你需要老板的耐性,个人的韧性,在夹缝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针对这个难点,可能里边会产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转化周期很长。当你在做品牌传播时,可能要好几个月甚至1年才能看到效果,在达到效果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你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调整。
品牌传播的效果,不完全根据销售指标来定,如果是这样的话品牌就没法做了。包括2C品牌的一些市场活动也不完全是看销量,也包括看阅读量、到达率、日活量、美誉度等。通过这些衡量指标,来判断品牌传播效果如何。
品牌营销的KPI一类是与数据相关,如阅读量、销售线索;另一类跟人的情感相关,如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对某一个产品认知的上升;还有一类东西就是让老板、让决策者周围的人感到营销的价值。当年方正推出企业形象广告,CEO回家以后,小女儿和他说:“你看不见我,我就在你身边。”广告语能被这样记住和重复,就是说广告确实起作用了(见图1-1-5)。
图1-1-5 方正形象广告
B2B营销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定要CEO和他身边的人看到、感觉到你做的事情,数字有力,但数字是死的,情感却是无价的。
目前,Social Marketing如火如荼,但B2B企业貌似在这一块做得并不好,这个你怎么看?
很多人觉得企业自媒体是鸡肋,有人说微信营销的红利期已经过了(企业自媒体困境见图1-1-6)。其实,在企业自媒体做到极致之前,还有一些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
图1-1-6 企业自媒体的困境
企业把自媒体当作“机关报”
企业自媒体受到机关报思维的影响,觉得应该发布公司的官方消息,如公司活动、领导讲话等。这样的内容其实很少人会关注,相当于企业“自嗨”。
内容的可持续性
定位和内容的可持续性也是个问题。好的微信大号都有很强的调性,如讲电影的、讲生活方式的、是讲时装等,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但很多企业自媒体缺少章法,今天卖萌,明天讲政治,调性和内容的可持续性体现得不是很明显,所以文章的阅读量有时候很高,有时候又很低。
是否一定要讲企业自己
我觉得企业账号并不一定全要讲自己的东西。没必要在标题里面一定要出现自己的品牌名,真正好的内容往往把品牌放到最后,品牌的自然呈现是一种境界。而大部分企业自媒体都在文章中使劲地展示自己,即使一开始不谈自己品牌,但是一圈一圈地设了个套,最后又会转到宣传自己。
企业自媒体账号众多,出彩的少
有这样一种现象大家肯定不陌生:一个企业有很多业务部门,开很多自媒体账户,每个产品线都开一个。如果每一个账号都能建立很好的调性,当然没有问题,但大家不要为了开账号而开账号,要看自己有没有实力把每个号都做好,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源,维护一个自媒体账号就行。
放开与管控
有的企业自媒体管得很死,每一篇稿都要审,就像传统媒体总编辑审核制度一样,总编要审、宣传部也要审。但企业自媒体要做到放开与管控的平衡,简单地说,就是有一些重要信息你要去管控,危机的时候要做好管控。但是平时要让营销人员去嗨,尝试传达那种可持续的调性,让他们去冒风险甚至是犯错误。
李国威
江湖名“姐夫李”;闻远达诚管理咨询总裁;
前GE中国品牌与传播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