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服饰、发型与化妆一瞥

历史可以告诉我们许多现实之所以然的道理,现实也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近日广泛阅读唐代书籍,忽然感到唐代距离我们似乎并不太遥远。从女子的服饰和化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千万不要以为古代人是多么的愚蠢和落后,古代生活是多么贫乏和单调。其实,古代人的生活情趣及生活状态与我们今天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尤其是唐代,人们追求时尚、追求时髦、追求新潮的热情绝不比我们现在低。女人们在服饰和化妆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

一、唐代女子服饰变化的迅疾

女人的服饰和化妆可谓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大唐帝国建立之后,几百年的分裂局面真正结束了,南北文化大交流大融合,西域及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也进入中原,整个社会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人们对新生活的热爱以及追求更高层次生活的欲望更加强烈。妇女在服饰和化妆方面变化迅疾,不断出现新的式样,人们在拼命追求时髦追求新潮。中唐散文大师李华在给他两个外孙女的信中便抒发了一段感慨。他说:

吾小时南市帽行,见貂帽多,帷帽少。当时旧人,已叹风俗。中年至西京市,帽行乃无帷帽,貂帽亦无。男子衫袖蒙鼻,妇人领巾覆头。向有帷帽羃离,必为瓦石所及。此乃妇人为丈夫之象,丈夫为妇人之饰。颠之倒之,莫甚于此。触类而长,不可胜言。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载《全唐文》卷,第315页.

外公给外孙女写信,当然要说普通话,要说得非常明白,可现在读起来则不那么明白了。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即“貂帽”“帷帽”“羃(mì)离”。把这几个词弄明白,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

“貂帽”是少数民族妇女的帽子,用“貂皮精制而成,下宽上窄,一般的带卷檐,戴上后整个脸面都露出来,楚楚大方。“帷帽”是中原地区女子最普遍的帽子,因帽子本身带有一圈薄薄的纱,像帷幕一样,其作用是遮挡女子的芳容,不让外人轻易看到庐山真面目,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女子不能抛头露面。戴着这样的帷帽,别人看不清戴帽人,而她本人却可透过薄薄的纱看见外面的一切。

“羃离”是更保守的女子服饰,其形状有点像后世的斗篷,但连头部也一起遮上,只露出脸来。其作用也是将女子的体肤全部遮掩住,不能露出。不要说粉臂酥胸,就连脖子也全部遮挡起来。在增加女性神秘感的同时,女性自身的青春活力和形体美也被遮挡起来。

这样,李华的这几话我们就全明白了。其大义是说:我小的时候,到东京洛阳南市的帽子专卖店去,所见到的貂帽多,帷帽少,当时的人已叹息风俗变坏了。中年时到西京长安的市场,看到帽子商行中不但没有帷帽,就连貂帽都没有了。妇女像男人一样用领巾包裹头发,而男人则往女人方面打扮。二三十年间,妇女的服饰便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从变化趋向来看,一是开放性,妇女身体裸露的越来越多,在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形体之美;二是男性化,不断往男性装束上发展。因此李华才感叹世风日下,男不男,女不女。

李华是文人,对于这种现象尚不理解,其他人也可想而知。一些保守的礼法之人曾对这种社会风尚进行抵制,如中唐名将,平西王李晟就曾下令本家的所有女人严格禁止“时世梳妆”。(见《唐语林》卷一“德行”)

二、争奇斗艳的发型

发型是女性梳妆时特别注重的部分。唐代妇女的发型变化最早,样式多而新奇。唐太宗时,大臣皇甫德参上的奏疏中便有“俗尚高髻,是宫中所化也”的话(《大唐新语》卷二),这是上给皇帝的奏章,说话要非常慎重。可知是皇宫中首先流行起高髻的发型,以后逐渐影响到京城里,再辐射到四面八方。

唐太宗时建国未久,高髻已由宫中化到了世俗,而且世俗已崇尚流行。那么,宫中流行这种发型就一定更早。看来,高髻是唐代宫人最普遍的发型,而且几乎持续了整个唐代的历史。

中唐的刘禹锡经过“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贬谪之后,被召回京师出任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有位罢镇在京的李司空,久慕刘禹锡大名,便把他请到家中,设酒筵盛情款待。

酒筵上,诗人好友李绅司空让自己最好的歌伎为刘禹锡唱上一曲。那歌伎貌美嗓润,风情楚楚,刘禹锡被深深感染了,即席赋诗一首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见孟棨《本事诗》,又《唐诗纪事》卷三十九亦载此事,但不是李司空,而是杜鸿渐,尾句为“断尽苏州刺史肠”)李司空见诗,知道刘禹锡喜欢这位歌伎,便慷慨相赠。刘禹锡即兴的一首诗不但得到一个色艺双佳的美人,而且还留下一个“司空见惯”的成语。

元稹的《李娃行》诗中也有“髻鬟峨峨高一尺”的句子,可知中唐在京师中依旧流行高髻,而且宫中也是这个梳妆。晚唐的陆龟蒙《古态》诗以女子口吻说:“古态日渐薄,新妆心更劳。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高髻的流行贯穿了整个李唐王朝,这些诗便证明了这一点。

高髻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发型,如低髻、小髻、侧髻、花髻、椎髻、风髻、螺髻、同心髻、反绾髻、抛家髻、乌蛮髻、回鹘髻、归顺髻、闹扫妆髻、双鬟望仙髻、祥云髻、朝云近香髻、凌虚髻、百合髻、飞髻、归秦髻、交心髻、愁来髻、鸾凤髻、慵来髻、抛家髻、倭堕髻等。

在这些发髻中,我们在诗文中看到最多的莫过高髻和倭堕髻,因此,只将这两种发髻的形式做一大致的描绘。顾名思义,高髻就是高的发髻。那么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呢?一般的记载都是一尺高。一尺究竟是现在的多长?按照岑仲勉先生的考证,唐代的一尺大约是现在的25厘米,相当于今天的七寸半左右。在头上,梳起这么高的一个发髻来,也确实惹人注目。这么高的发髻,单靠头发是没有办法竖起来的,还要在中间加上固体的东西,将秀发包围其外,再进行扎束。至于固体所用何物,一般不外金属和木制两种。木制的一定很轻,金属的可能是金属丝围成的圈状物,也应当很轻。具体形状不一,但都是椭圆或高长形的。

倭堕髻的具体形状也不太清楚,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这种发髻呈扁形,很低;二是不对称形状,而是偏向一边。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的所谓“大偏桃”发型当是由古代的倭堕髻演变而来。

有趣的是除上述名目繁多的发髻之外,还有一种假发髻。假发髻又叫义髻、特髻。历史上著名美人杨玉环就善于用义髻,而且好穿黄色裙衣。因为她的缘故,杨国忠奸佞误国,祸国殃民,百姓恨极了杨家,天宝末年有民谣说:“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其实,这种假髻即类似现代的假发或发套。可见发套并不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旧唐书·薛季昶传》卷一百八十五记载这样一件事:藁城县尉吴泽,贪婪暴虐,在乡里横行霸道,曾经射死驿使,硬剪下百姓女子的头发做假发,没有人敢管。看来这是一个恶霸。不知道他做假发是自己用还是给情妇用,或许自己用,那么,唐代就有男人戴假发的情况了。

女人头型除发髻外,出现在诗文作品中最多的莫过鬟。鬟与髻的区别就在于实心与空心。实心者叫髻,空心者就叫鬟。鬟者,环也,就是用一硬物煨成环状,夹在头发的中间,使头发呈现环状。鬟一般以双鬟为多,而且多为未婚女子的发式。相对来说,往往也是地位低的女子所梳的发型。因为是相对的两鬟,成“丫”状,并为贵族府中奴婢或下人女性普遍采用的发式,故称梳这种发型的女子为“丫环”。

三、神奇的化妆术

社会时尚一旦发生变化,就像洪水猛兽一样无法阻挡,尽管李晟这样的礼法之士不是个别的,尽管一些人不断发出叹息声,但女人们的服饰、发型还在不停地变化。女人的化妆术也不断有新招。在化妆方面,著名女皇帝武则天就是个了不起的人。60多岁的她可以打扮得像个30岁左右的少妇,比实际年龄小了一半。当初我曾怀疑过这一点,以为是史家的美化或夸张,最近读到一则材料,方信这是真的。在《教坊记》补录中记载这样一件事:

庞三娘善歌舞,其舞颇脚重,然特工装束。又有年,面多皱,帖以轻纱,杂用云母和粉蜜涂之,若少容。尝大酺汴州,以名字求雇,使者造门,既见,呼为恶婆,问庞三娘子何在?庞绐之曰:“庞三是我外甥,今暂不在,明日来,书奉留之。”使者如言而至。庞乃盛饰,顾客不之识也,因曰:“昨日已参见娘子阿姨。”其变状如此。故坊中呼为“卖假脸贼。”。

这个庞三娘子善于歌舞,在汴州大名鼎鼎,是星级人物,每次大型歌舞宴会,都少不了她的歌声和舞姿。可她的岁数有些大,年龄不饶人,跳舞时就不那么体轻似燕,脚步有些重。但她特别善于化妆,所以人们还没有发觉。又过了一些年,年龄更大了,估计应当在50岁上下,脸上已布满皱纹,于是她便在脸上贴薄薄的轻纱,再杂用云母和粉蜜涂上,经过一番仔细化妆后,看上去就非常年轻,简直像个20岁左右的少女。

一次,汴州城有一个规模大的歌舞宴会,因她名气太大,主办者便派人前去雇她出场。来人到她家时,她正在屋里,可没有化妆,那人见了,便问她:“老太婆,庞三娘子在哪里?”她哄骗那人说:“庞三娘子是我外甥女,现在暂时不在家。你明天来吧,不会有问题,请柬我就留下了。”第二天,那人如约而至,庞三娘子已化好妆,光彩照人,来人根本不认识,就说:“我昨天已经见过娘子的阿姨,她答应娘子今天出场。”同一个人,前一天来看到的是本模样,第二天看到的是妆后,居然认不出来,可见化妆技术是多么高明,真可叹为观止。这样的技术,即使在现代也算先进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