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序二(4)

在话语方面,普鲁斯特的话语也十分特殊。它强调以叙述者的“我”为中心,表示存在着一个受话的读者,并根据其意图使用众多口语成分,即使在那些抽象的部分也是如此(我们在此不谈人物的直接引语):呼语,修辞上的感叹和疑问,众多“话语的支撑”和强调词[certes(当然啰),seulement(只是),oui(是的),mais non(不),hélas(唉),n'est—ce pas(是吗),pour dire vrai(说实话),voici(这是),voilà(那是)等等]以及更正、插入语、回顾和离题话。另外,我们已经说过,手稿上的标点符号也具有口语的特点,就是说十分罕见,只是把几个逗号置于句子语调的最高点。但是,这种口语特点不能跟普鲁斯特所说的谈话风格混为一谈,因为谈话风格追求的是风趣话和亲切感,普鲁斯特对此深恶痛绝,他对圣伯夫的批评就是明证。他的评述句主要是论证性口头话语的一种表现,能使文本具有活力和感染力,但仍然需要通过停顿和思想上重新整理来耐心阅读(如同斯万认为樊特伊的奏鸣曲是在描绘“空间”、“对称组”和“建筑”)。我们于是听到叙述者的“声音”,这声音是在脑中出现,而不是以物理现象出现。这跟普鲁斯特赋予他那些人物的声音不大相同,因为人物的声音虽说也十分形象,并浓缩为明显的特点,却主要用来展现他们的性格,甚至用来对他们进行漫画式的夸张讽刺:任何人都不会混淆母亲、斯万、弗朗索瓦丝、莱奥妮姑妈、布洛克、诺普瓦、夏吕斯和其他许多人的声音。

这种灵活性也可在借鉴其他文学或非文学话语时看到。普鲁斯特是其他人的想法和话语的改编大师,他改编的方法有时倒换有时开放,显示出深厚的文化素养,让读者找出或者往往是让读者去发现。他对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影射和参照,我们可以编出名副其实的辞典。看出这些影射和参照,如同得到一张护照,就能在他的世界里自由驰骋。这些借鉴可以用作整体推断的依据,就像对塞维尼夫人和龚古尔兄弟的模仿,而对许多作家和艺术家的影射,则使这位作者置于上溯古希腊罗马的漫长诗意链中。这些借鉴即使并不清楚,也可用来证明他对某一领域的熟悉:如对贡布雷教堂的描写,几乎照抄埃米尔·马勒对沙特尔大教堂的描写,还有参照某个医学或心理学学派,以及对同性恋的解释。在其他时候,它们能使作者在现在描绘出另一时代的习俗,就像参考圣西蒙的《回忆录》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用来描写盖尔芒特家族成员的社交圈子。不管在何种情况下,这些借鉴即使是照抄不误,也都已“普鲁斯特化”,也就是说已适合小说中的情况和普鲁斯特赋予小说的总方向。它们不会破坏小说整体的同质性。

一个人物或主人公自己的事实、话语或思想,首先由情感记忆过滤,然后根据找回的时间的标准进行重建,都无法逃脱叙述者所作的持续不断的评价。《追忆似水年华》全都在他那直觉的或思考的意识内展开,它的协调一致和很强的说服力也由此产生。这部作品以一种“空间中和时间中”的心理学为基础,把各种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联系在一起,因此主人公在盖尔芒特亲王在巴黎的书房里看到一本书,就联想到母亲曾在贡布雷给他读《弃儿弗朗索瓦》。这种联想的结果是进行归纳,对象是贵族及其精神(盖尔芒特精神被长时间提及)、仆从和民众阶层(跟班,做背心的裁缝朱皮安,卖牛奶的姑娘,马车夫或公车马车马车夫)、医学、外交、驻防和打仗的军队、时尚,当然还有精神生活(故作风雅,嫉妒)和社会生活。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动词的“伦理”现在时取代了叙述的过去时,并在偶然事件之外创造出智慧的永久背景。

普鲁斯特和我们

这部小说对读者的吸引力,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看出。首先在模仿方面。当然啰,我们今天不能再完全像主人公那样:人的社会类型以及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准则都已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我们感到对性格和激情的分析仍跟我们有关。涉及睡眠、记忆和“心灵的间歇”的重大“规律”,有谁会认为与己无关?儿童的敏感、跟父母的关系、热情、第一次性欲冲动、爱情、嫉妒和抱负等情感生活的回忆,有谁会完全不受其影响?在相貌上跟维尔迪兰夫人、勒格朗丹、诺普瓦有几分相像的人,又有谁没有遇到过?

吸引的第二种形式是启蒙,因为这本书是教育小说。叙述者作为熟悉情况的人出现,但不愿把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而要我们在他年轻时跟他一起去寻找人生、社会、爱情和艺术的真谛。他随时对我们做出鼓励或心照不宣的手势。他把我们变成他进行活动的同谋。他要求我们信任他,迫使我们跟着他走那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我们远离不属于他的那些观念。最后时刻,他在对我们提出他的文学理论之后,要我们从找回的时间的角度来重读这本书,而他则刚刚对找回的时间下了定义:于是,对主人公的启蒙变成对读者的启蒙,读者被要求通过这种已叙述的生活来阅读他自己的人生。

最后,普鲁斯特用诱惑的方法来吸引我们,这种方法不像前两种以真实价值为基础的方法那样直接。它注重掌握象征的手法,注重其激活符号的游戏功能的能力。他是非同寻常的导演,从一开始从进行众多演出,有些演出如礼仪般进行,譬如放幻灯,使主人公了解到残酷和悲伤,或者使他既感到厌恶又感到有吸引力,例如要给患病的外公喝几口烧酒,接下来是在小房间里进行手淫;或是在蒙茹万侮辱樊特伊的照片的这场戏(这场戏完全是由那两个配角上演)。他给我们展示各种生动的演出:莱奥妮姑妈跟她客人们耍的花招,故作风雅的勒格朗丹耍的花招,弗朗索瓦丝对帮厨女工耍的花招,在贡布雷两个边进行的散步。戏剧性已存在于“睡觉的悲剧”之中,后来在各处占据主导地位,而不仅是在谈到贝尔玛和拉结这样的演员之时。小说上演了维尔迪兰夫妇的沙龙和贵族的那些沙龙,他们的午宴和晚宴,公爵的施礼和他在外婆临终前的来访,喷泉,夏吕斯对主人公生气,患病的斯万前来诀别,在通往拉斯珀利埃尔的小火车里的短剧,《女囚》中一次次醒来,巴黎叫卖声的“歌剧”,维尔迪兰夫妇家举办的盛大音乐晚会,威尼斯不断变化的背景,发现夏吕斯是同性恋,他遭鞭鞑的场面,巴黎空袭时被照得如同白昼,盖尔芒特王妃府最后一次下午聚会时滑稽可笑的事情。普鲁斯特展现的是默认的幻觉的诱惑力,他假装吓唬我们或是把我们逗乐,并同现实保持一段距离,使我们最终获得自由。

普鲁斯特的诙谐,普遍存在于各个人物特有的言语之中。弗朗索瓦丝说的话,可称为“贡布雷”的辣椒调味品,就像姑妈、勒格朗丹和园丁说的话那样。这种诙谐也是手势的诙谐和社会的诙谐。它主要以讽刺作为其十分广泛的基础,着重指出言语或境况的矛盾(如维尔迪兰夫人“因和蔼可亲而抽噎”)。这种讽刺嘲笑了许多人或许多类型的人,总是使如同参加打木偶游戏的读者欣喜若狂,但随着叙述的推进,却逐渐演变为幽默,因为叙述者也被卷入其中,而人物和境况都发生了变化,或是变得截然不同。叙述者自己被描写得幼稚、野心勃勃和懒惰。他曾讽刺过许多人,这些人在《重现的时光》的最后一次下午聚会时相聚一堂,已变得丑陋和滑稽可笑,但他也被描写得同样衰老。他竭力把这一场景跟喜剧乃至布袋木偶戏进行比较,以淡化这些人物引起的厌恶;他还要我们通过理解我们自己,来对这些人物表示理解:这些人是“玩偶,但必须同时从许多方面来看待他们[……],这些玩偶使时间显示出来,而时间通常是看不见的,在寻找一些变化后的躯体,并[……]把它们抓住,以便在上面放幻灯”。幽默是否跟时间一样也是幻灯,把它那闪烁而又变幻的光线投射在整部作品之上?他也指出一些段落,叙述者在其中自我模仿,仿佛要我们别把他的隐喻风格看得过于认真,也许对他的美学理论也应如此看待。被描绘出来的人的形象(包括人物、作者和读者),往往是夸张和贬低的形象,但这种形象是变化的,充满着并未克服的种种矛盾,总之不如说是宽容的,因为并未完成。虽说小说的结尾有武断的味道,但普鲁斯特并未作出最后的结论(在这方面,死亡以一种黑色幽默助他一臂之力)。即使他在对人类作出阴暗描写之后,用艺术来鼓吹永福,最后撰写的那些段落,即在写下“结束”这两个字的那本练习簿之后写的段落,本应作为引出下文的过渡,现在却依然模糊不清:贝戈特是否会像任何作家一样,在身后被人遗忘?他是伟大的艺术家还是失败者?阿尔贝蒂娜有错还是无辜?读者被认为在这本书中是在读他自己的人生,因此就回到他自己的矛盾之中。

***

今天,这本涉及面广泛的作品有什么地方能使我们感动?也许并非是因为在《所多玛和蛾摩拉》涉及同性恋的描写之后引起的议论纷纷:同性恋在我们法国现在的风俗中已不会引起反感;普鲁斯特已不再被看做这种地狱洞察秋毫的无情向导,而莫里亚克和贝尔纳诺斯【16】曾把他看成这样的人。不是因为长久地描写现已消失的一些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在当时也已过时。也不是因为极其详细的分析。当然,他展示的广博的书本知识和艺术修养是一种精神享受,不过主要是由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读者来享受。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能更加一目了然地看到的,则是一种紧张度过并思考过的生活,我们很难认为这种生活跟我们没有相似之处;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时代对自传和由此产生的虚构作品有了更大的兴趣,克洛德·西蒙【17】、谢尔日·杜布罗夫斯基【18】或阿妮·埃尔诺【19】的作品可以作证。普鲁斯特在我们眼前展现的秀丽而又奇特的世界,我们不是看成现实的再现,而是看作宏伟的景象,看作一个故事或一个梦,其中出现的行为和怪僻,我们已十分熟悉:我们总是关注暴发户的滑稽可笑、陈旧的社交圈子注重礼节以及道德上严守戒规;我们可以在自己周围看到大众传谋的友谊、沙龙的生活、对新技术的迷恋和对反犹主义的坚持(现在扩展到对穷苦移民的厌恶);我们忍受专家们难懂的言语以及许多说话者变质的法语。心理生活的一些主要方面并未改变,对它们的分析现在仍然适用:对母爱的依恋、爱情的发现、嫉妒、野心、故作风雅。当然,普鲁斯特涉及的一些重大主题,我们的看法已并不相同,众多新的主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但是,《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会对我们有所帮助,我们要像他那样客观而又敏锐地看待这些主题。今天,法国社会中大部分是中产阶级和劳动阶级;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世界分为两大集团,然后是全球化,中东的悲剧,恐怖主义,这些事改变了对政治生活的认识,并使西欧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再像以前那样受人关注,战争不再被理想化;第三世界变得更加重要,一些因相距遥远而变得神秘的国家(日本、中国)从此与我们更加接近;电影已成为大众艺术,电视和快速交通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速度已成为最大的优点;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所有的活动,也改变了作家的工作。但阅读普鲁斯特的作品,是把他提出的种种问题现实化的一次机会(不管你是否同意他作出的回答),这些问题涉及艺术、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作家的作用、疾病和死亡。这同时也是用这个个人主义者的目光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的同类和我们自己进行毫不让步的观察,不过这种观察跟我们并无利害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