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经典,温暖光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意设计
- 徐昌才
- 3155字
- 2021-03-24 04:04:15
《寡人之于国也》创意导学
(一)学情分析
1.温故知新,延伸拓展
初中阶段,学生学过孟子的一些文章,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对于孟子的仁政思想、王道主张以及孟子语录体散文的语言风格、论辩技巧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教学此文,可引导学生新旧对接,生发联系,加深对孟子政治思想的理解,对孟子论辩艺术的把握。孟子思想有些内容(养民、安民、教民、利民)对于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可引导学生古今联系,比较分析,以加深理解。
2.强化梳理,重视累积
学生学习文言文往往出现知识众多、无所适从的毛病,教师要针对学习的散漫无边、不得要领的情况,授人以“渔”,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重点就是要学习辨别古代汉语表达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诸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这些现象应该成为梳理归纳,积累强化的重点。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归纳整理的学习方法。
(二)“三点”解析
1.重点
重点有二,一是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文的具体内容,孟子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时,提倡实行王道。王道的核心是仁义,以仁义为政就是仁政。孟子所说的仁政,是要用仁义之心来爱民,在本文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学生可以通过研习文章第四、五两个自然段概括出来。二是掌握四个常用实词“凶”“兵”“鼓”“王”的含义,两个虚词“之”“于”的用法,三个固定句式“或……或……”“……真……耳,是……也”“是何异于……”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参读注解,翻译文句来归纳整理相关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含义。
2.难点
理解文章各段落的句末关键句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进而厘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和思路。
(1)文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提出问题:民不加多,原因何在),“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设喻论理,回答问题)“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养民教民,王道之成)“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反面论证,仁怀天下,万民归顺,照应开头)。
(2)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段意的基础上研究文路。
3.疑点
(1)孟与梁惠王这场对话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教师可以补充介绍相关背景资料)
(2)孟子的安民之论,养民之举,教民之措在今天有怎样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古今对比,分析问题)
(三)自主学习过程设计
1.诵读翻译,梳理基础
(1)字音识记
好战(hào)弃甲曳兵(yè)饿莩(piǎo)不王者(wàng)孝悌(tì)
(2)多音多义字
好、丧、数(结合例句,据义识音)
(3)重要词语
①通假字:“无”通“毋”,“颁”通“斑”,“涂”通“途”,“直”通“只”。
②一词多义:凶、兵、鼓、王、之、于,重点积累这几个词,援引学生学过的古诗文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③词类活用:填然鼓之/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谨序之教/然而不王者
④特殊句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判断句) 非我也,兵也(判断句) 未之有也(倒装句)
⑤语言积累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名句: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方法提示:教师可以把以上基础知识设计成练习,让学生在读译课文中完成,并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疑难进行讲解。其中“一词多义”部分尽可能援引学生学过的古诗文语言材料来讲解。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均是结合文句来理解,动态考查词语的含义及用法。自译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口译为主,笔译为辅;可以单人独译,也可以同桌相互协作互译。但自译的同时,要求做到“手到,口到,心到”,所谓“手到”即指自译过程中要重视圈、点、勾、画到位,所谓“口到”是说重视表达训练,凡是口头上过不去的,动笔则更不行;所谓“心到”,是指译时要用心辨别,抓住重要文言现象,并思考文章的内容要点。
(4)梳理结构思路(参见难点分析)
2.合作探究
(1)这篇文章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梁惠王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看待梁惠王的人口理论?
明确:
背景:略(教师补充) 问题:民不加多。
提示: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2)孟子对梁惠王这个问题是如何分析的?他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争设喻(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3)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结合第四、五两个自然段说说“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
两方面:王道之始,王道之成。
(4)“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分别包含哪些内容?
明确:王道之始:“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排比句)强调养民,安民。
王道之成:“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三组排比)强调养民,利民,教民。
(5)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略)
提示: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关注文本,利用相关信息,解读潜藏文本背后的主题。
3.能力提升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2)“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提示: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的引申:
①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②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③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④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⑤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4.规律总结
引导学生朗诵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一是善用比喻,二是气势充沛)。
(四)反思与强化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归纳文言知识,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评析这种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欣赏体味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和语言特色。另外应让学生多开口说、读,多动笔圈、画,尤其是字、词、句的翻译,因为许多学生存在“眼高手低”毛病。课堂时间不够,也应作为笔头作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