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帖——王羲之变法后代表作

书法赏析

《初月帖》为《万岁通天帖》的第二帖,为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墨迹为唐摹本,草书,纵26.3厘米,横32厘米,8行,61字,现藏于辽宁博物馆。

该帖原文为: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大意是:近期一直想写这封信,但因没法寄信,所以一直耽搁到现在。昨天到达这里,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来信,即使相隔遥远,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嘱托您,近来还好吧?我突然生病,身体十分差!刚刚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写到这里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需要指出的,帖文中的“停行”,一释作“济行”;“不办”,一释作“不辨”;“旦得去月十六日书”中的“旦”字,一释作“且”字。该帖起首所称“初月”,即“正月”,主要是为了避王羲之祖父“王正”之讳。由首句“山阴羲之报”可知,该帖写于山阴。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东晋穆帝永和七年,也即公元351年,王羲之前往山阴任职会稽内史,时年49岁。

▲初月帖

《初月帖》是王羲之较早的作品,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如其中倒数第二行的“道忧悴”,末行的“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翁方纲所谓“中过”,包世臣所谓“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等,都可于此帖中领略一二。

该帖用笔以中锋为主,有些字如“山”字、“报”字使用侧锋也十分明显。而结字则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全都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应与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

王羲之曾自云:“结构者谋略也。”还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若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从字意来看,该帖笔法、字组、行列、章法及通篇的统筹都在“谋”字范围内,意在笔先。

启功在《书法概论》中曾评价称:“王羲之所书此帖,其风格与《姨母帖》显然不同。行笔自然洒脱,气势连贯。”而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则说:“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可以说,《初月帖》正当其时,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锋芒毕露,实属王羲之变法之后的代表性作品。

趣味链接书法家启功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而且对已成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此外,他还作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