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读懂五千年中国美食
- 诸葛文
- 4字
- 2020-09-01 11:50:57
美食文化
秦汉三国两晋,美食与养生并重
一日之中有三餐
现代人看来,一日三餐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在先秦时期,古人都是一日两餐的。按照当时人们的解释,叫作“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古代朝食称饔,晚饭称飧。意思是说,人们生活中,只要是一日用过两餐,便意味着一天的时间过去了。而一日两餐的形成,与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制度是相关的;其次,就是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力低,人们被迫少吃。
从汉代开始,原来的一日两餐开始变成一日三餐,当时称之为“三食”。所谓的“三食”,第一顿饭为早饭,时间大概在黎明之后,称为“寒具”。在《礼记·内则》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当时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在天亮之后要向父母请安,问候父母的饮食情况。如果父母吃过早饭,就可告退做其他事情;如果没有,就要在旁边侍奉着。第二顿饭是午饭,一般是在正午时刻,人们称之为“中饭”或“过中”,现在华北地区一带还称午饭为“晌午饭”。第三顿饭就是晚饭,在《说文解字句读》中,晚饭解释为“日加申之时而食谓之晡也”,这里的“晡”就是晚饭的意思。而“申之时”就是说时间在下午三点到五点。
而在上层社会,“三食”的时间和民间差不多。在《汉书·淮南厉王传》中,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谋反,虽然最后汉文帝下诏废除了刘长的爵位,把他发配到蜀地,但是基本的饮食并没有变化,“准请供给刘长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每天可以吃上三顿饭。
但是,同现代人相比,除了午饭之外,古人早晚两顿饭的时间起码提前了两个小时。原因之一是勤劳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黎明吃早饭,可以在天亮之后下地干活,天黑之后,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也没有电灯之类的照明工具,所以养成了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一方面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第二天有充足的精神干活。
虽然汉代三餐制度就出现了,但是并不代表就在全社会普及了,有一些穷苦人家依旧保持着一日两餐的制度。与此同时,一些贵族上层和另外的特殊人物采用的则是四餐制,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饭点,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消夜”。在《白虎通义·礼乐》中记载:天子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阴之始也。由此可见,三餐制度虽然出现,但是餐次的多少,决定因素在于身份地位和贫富贵贱。
面食为主,粒食为辅
从新石器时代到殷商时期,我国古代先民对谷物的加工一直非常简单,一般都是先烤后蒸。由于石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以无论是蒸着吃还是烤着吃,吃的都是粗糙的粒食,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
我国气候和水土关系南北分明,南方气候湿润,温度适中,适宜种植水稻;北方则相对寒冷一些。因此,水稻在南方长势喜人,而小麦则比较抗寒,在北方生长旺盛,所以,南方大米成为主食,北方主食则是小麦、小米。我国的粒食岁月悠久漫长,蒸熟的大米远远好过小米、小麦的味道,尤其是小麦,无论是蒸还是煮,做出来的饭食都是难以下咽、不易消化的。所以,由于这些原因,大米被公认为上等细粮。而被视为粗粝之食的小麦,由于易于烹制,便于携带,吃后还能增强体质,因此常常成为士兵的重要干粮。
小麦的身价倍增是由于石磨的出现。石磨最早出现在商朝末年,制作简陋,而且面粉产量也相当低。因此,面粉虽然出现,却只供上层贵族享用,普通老百姓依然是以“粒食”为主。直到秦汉时期,公输班发明改进石磨之后,这种工具才很快普及开来。人们发现用小麦磨出的面粉洁白细腻,非常好吃,慢慢就改“粒食”为“面食”。可以说,石磨的出现,开创了面食的新时代。
随着面粉进入到千家万户,面食的做法也变得多种多样,饼就是其中之一。古代的饼是各种面粉制成的食品的统称,分为蒸饼、烧饼、汤饼等。据《缃素杂记》记载:“凡以面为食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谓之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这里的汤饼和蒸饼,类似于现在的面条和馒头。
小麦收获的颜色
烧饼的前身则是当时风靡一时的“胡饼”。根据《续汉书》记载:“灵帝好胡饼,京城皆食胡饼。”这里所说的“胡饼”,就是今天人们说的“芝麻烧饼”。因为当时少数民族不受人们尊重,所以按照他们传统风俗制作的烧饼,也被轻蔑地叫作“胡饼”。
当时的胡饼和现在的烧饼唯一的区别就是,现在的烧饼是没有馅的,这在《齐民要术》中可以找到答案:“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令熟。炙之,面当合起。”由此可见,当时的胡饼是带馅的。
筷子普及,讲究甚多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但是在筷子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的过程。冷饭食还行,热食往往烫手,所以我们聪明的祖先就用竹枝和树枝夹取食物,慢慢地经过改造之后,筷子就产生了。
到了殷商时期,筷子的材质发生了变化。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商纣王用的就是象牙筷子。《韩非子·喻老》中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可见,在殷商时期已经出现了精工制作的筷子,据说象牙筷子还可以辨别食物的毒性,如果食物有毒,象牙筷子就会变黑。除了象牙筷子,之后又出现了其他牙角类筷子,以及玉石类与金属类的筷子。但是这个时期,筷子并没有普及,很多地方还是习惯用手抓饭吃。
时间推移到秦朝,在秦朝末年,筷子的使用已经不新鲜了。筷子除了彰显贵族的身份之外,又多了一重文化的意味。我们所熟知的“借箸代筹”,说的就是张良用筷子作比喻,反驳酒徒郦食其“强汉弱秦”的荒谬计谋。在《老残游记》第七回,就这件事起了一个标题“借箸代筹一县计,纳楹闲访百城书”。
筷子
筷子真正的普及是在汉代,当时用筷子进餐已经成为固定习俗。饭桌上如果不放筷子,被视为不正常现象。《汉书·周亚夫传》记载:“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从这里可以看出,酒席上摆放筷子已经成为习俗。
古人关于筷子的禁忌也颇多,举几个典型的例子,第一就是忌讳筷子长短不齐地摆放,因为这意味着“三长两短”,在古代是死亡的代名词;第二就是禁忌把筷子颠倒使用,这是被人看不起的,所谓饥不择食、不顾脸面;第三就是拿筷子不停在盘子中划拉,这是缺乏家教的表现,是令人反感的;第四就是忌讳拿筷子敲打盘碗,因为这是乞丐要饭的表现。
生姜的妙用
俗话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一直以来,生姜因为其祛病养生的功效,得到人们的青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离姜的习惯,在《论语乡党》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说。根据医书的记载,生姜确实有很多令人称奇的妙用。
在调味品中,生姜的地位非常重要,民间自古就有“饭不香,吃生姜”的俗谚。因为它的味道辛辣芳香,如果溶解到菜肴中,可以使原料更加鲜美可口。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生姜的描述:“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唤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疏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所以,在烹制鸡、鸭、鱼、肉时,如果在其中放些姜的话,可以使得菜品味道更加醇厚馥郁,芳香宜人。比如说做糖醋鱼,用姜末调汁,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酸甜味。不仅如此,生姜还可以去除螃蟹的寒性与腥味,便于人们去腥尝鲜。
作为一种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生姜另外一个妙用就是可以做药。关于姜的药用,古代很多医学著作都有记载。药用的姜可分为鲜姜、干姜和泡姜,在《五十二病方》中,可以看到姜、干姜、枯姜的记载。在《神农百草经》中,说干姜“辛、温、无毒”,“温中、止血”,“久服去臭气,通神明”。而有关干姜的炮制方法,在《图经本草》中有详细说明,就是“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
在古代,使用生姜的医药学家很多,但是其中深得生姜药理者首推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中,使用生姜的药方有很多,对于外感邪气、营卫不和者,他用生姜配大枣以调和营卫,配以桂枝汤服用。另外,还有温中祛寒、补益脾胃的理中汤;以及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的大青龙汤;等等。这些药方之中都有生姜或者干姜,而且临床研究表明这些药方在现在效果非常显著。
张仲景的用姜医理,涵盖了生姜温胃、散寒、止呕、降逆、温肺止咳等功效,是中医药学临床用姜的法则。
大蒜受青睐,开胃提神
大蒜原产自大宛、乌孙等西域地区,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引进了很多域外的农作物品种,大蒜就是其中之一。关于大蒜名字的由来,因为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作“胡”,所以大蒜传入之初,是叫“胡蒜”的,而当时汉地也生长着一种本土蒜,相对胡蒜而言体积较小,后来人们就把胡蒜叫作“大蒜”。
在大蒜传入中国以后,因为其独特的口味与作用,很快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作为蔬菜可与大葱、韭菜媲美,作为调料与盐齐名,食用方法也多种多样,实乃居家之必备。
大蒜种植规模扩大,是在魏晋时期。世人吃蒜已经成为风气,甚至皇帝也不例外。据《太平御览》记载,晋惠帝逃难期间,曾在民间吃过大蒜。“成都王颖奉惠帝还洛阳,道中于客舍作食,宫人持斗余粳米饭以供至尊,大蒜、盐、豉到,获嘉;市粗米饭,瓦盂盛之。天子啖两盂,燥蒜数枚,盐豉而已。”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吃蒜的习俗更加普遍,而关于蒜的食用方法也多了起来,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一种“八和齑”重要的材料就是大蒜,是八和齑的主味之一。
由于大蒜每一株都是九片叶子,所以云贵一带把它叫作“韭叶云香”。据说诸葛亮在七擒孟获时,曾被孟获将主力部队引诱到秃龙洞,那里环境恶劣,瘴气弥漫,很多人染上了瘟疫,诸葛亮一筹莫展。后来得到老者相告,向一位隐士借来了大量的大蒜,众将士这才转危为安。从那以后,诸葛亮就每天坚持吃大蒜。
由于大蒜不仅香辣可口,开胃提神,而且在做菜的时候,如果炖鱼、肉加上它,又可以去除腥味,因此很受人们欢迎。后来,医生发现它还是解毒、杀虫、下气、祛痰止咳的良药。比如,大蒜切成片敷在脚心,可以有效治疗百日咳和鼻出血;蒜汁涂抹可有效防止毒虫咬伤化脓。种种功效,使得大蒜身价倍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豆腐诞生,时人高度重视
在中国的民俗中,流传着不少与豆腐有关的俗语,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既可形容做事,又可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刀子嘴,豆腐心”则形容一个人嘴硬心软,既表现豆腐的特性,又一语双关,形容十分贴切。这些富有文学性的民俗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豆腐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表现出非常浓烈的民族特性。
原始的豆腐作坊
据资料显示,豆腐是在西汉时诞生的,它的创始人是淮南王刘安。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受袭父亲爵位被封为淮南王,豆腐的产生与他的爱好是分不开的。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刘安一生喜好黄白之术,认为儒家为“俗世之学”,修习道家思想,经常召集方士炼丹制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制成了豆腐。由于当年刘安制成豆腐的地方是八公山,所以后人称八公山是豆腐的故乡。
豆腐这个称谓,开始于北宋《本草衍义》,书中记载:“生大豆炒熟……可硙为腐食之。”就是说豆碾为腐食的意思,起初有人把它叫作“椒乳”,也有叫“甘脂”、“黎祁”、“小宰羊”、“软玉”的,它的产生,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本草求真》这本书中,认为豆腐能够“祛火除热,调和脾胃”;《食物本草》则说它可以防止水土不服;《世鉴本草》又说它能消胀满,去浊气。凡此种种功效,豆腐由此一度被炒到天价,曾卖到一两银子才一小碗。一些文人雅客自然不甘寂寞,豆腐也由此登上大雅之堂,甚至有人说它有“十德”,还有人写诗歌赞叹:“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暇。”
在古代,用豆腐做的食物最有名的要数“菠菜豆腐羹”。据说,乾隆皇帝南巡的时候,过镇江时,有一位民女跑过来献给他一碗菠菜炖豆腐,自称这菜名为“金镶白玉嵌,红嘴绿鹦哥”。乾隆尝过后极为赞赏,当即封她为皇姑,这道菜也被人们称作“皇姑菜”。
注重食养食疗,自然身强体健
历代医学家普遍认为:药物用于治病,食物用于调补。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药食同源”之说,认为食物也可以治病。时至秦汉,这一说法被大多数人接受,他们认为药补不如食补,由此可知,这时候食养食疗已经被更多的人所重视。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人们对于“五行”和“五味”的关系更加重视,这两个说法来源于《周礼·天官·食医》。世人注重适时选味,并用甜品调剂。生病之后一般用食物来治疗,进行饮食疗法。在如今出土的古文物当中,就有记载食养食疗的药方。西汉时期成书的《盐铁论》,有些也成为后世经常使用的膳方,比如韭菜炒蛋、枸杞猪肉等。
到了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更是食养食疗的大家,他治病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病人能够“存津液,保胃气”。在《伤寒杂病论》的诸多药方中,第一个桂枝汤就是利用大枣、生姜、桂枝、甘草等食物成分,服药之后用热稀粥帮助药力吸收的。而医书《神农本草经》收录的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当中,也有蜂蜜、核桃、芝麻、龙眼、山药等众多食品。书中把蜂蜜列为上品,认为它“益气补中,解毒止疼,安五脏,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书中对于服药和吃饭的时间顺序也有介绍,根据病情的不同情况,时间顺序也不相同。书中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对于食养食疗的研究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从现代医学角度讲,也是完全符合科学道理的。
所谓食养食疗并不是食品越贵越好,而要根据个人体质特点来进行选择。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药物只有通过人体的运送吸收才能达到效果。保健的根本是保护脾胃,因为脾胃乃是后天之本,就此而言食疗就变得极其重要。人的脏腑有阴阳之分,阴性体质就吃温性食物,阳性体质吃凉性食物,如果食物吃得不恰当,比如阳性体质的人吃温性食物甚至热性食物,就会上火、便秘乃至发烧。
名医张仲景
而在盛行食养食疗的时代,“辟谷”也成为一些人追求的方法。所谓“辟谷”,意思就是不吃饭、不进食。辟谷之术的由来非常久远,根据传说这是由神农时期雨师赤松子发明的,后来他成为神仙后经常下凡显圣。在道家方术记载中,也有辟谷之说,被认为是修道成仙的步骤之一。秦汉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张良,在吕后执政期间曾经学习辟谷之术,幸被吕后及时发现并劝阻,这才不得不进食。而这些辟谷之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以其他东西代替食物的,比如大枣、蜂蜜、肉芝之类的。
但是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只吃一类食物太过单调,不利于身体健康,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汉武帝刘彻显然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追求长生之术,听信术士饮露餐玉,结果食物中毒,很快结束了他的生命。
诸肉没有羊肉香——羊肉备受青睐
中国北方许多地区在数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百菜没有白菜好,诸肉没有猪肉香”,所以猪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占据了肉类市场的首位。但是,在秦汉时期,这句话应该改成“诸肉没有羊肉香”才合适,羊肉才是当时备受青睐的肉类食品。
在秦汉时期,人们的肉食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家养的动物;另一个就是野生动物。家养动物主要是牛、马、羊、猪、犬、鸡等,有些地区还饲养驴、骆驼等大型动物,也有鹅、鸽子等小型禽类。野生动物则主要是通过打猎获得,兽类有鹿、野猪等,禽类有野鸭、野鸡,还有特殊的比如蛇、蟒、蛙等,肉类品种十分丰富。
但是,牛、马在那个时候是不允许被宰杀食用的,那是因为牛、马肩负着耕田、运输的任务,所以统治者下达了禁杀令。在《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记载着刘秀在光武四年,明令禁止屠杀马牛的硬性命令。因此,这样一来,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猪、狗、羊等家畜,以及鸡、鸭、鹅等家禽。
而羊肉向来被视为肉中上品,这一说由来已久。在人类造字时,羊便被列为重要牲畜。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羊,祥也,像四足、角、尾之形。”说这是一个象形字,四足、角、尾巴的样子。羊还被古人视为美的象征,“羔有角而不用,如好仁义。执之不鸣,杀之不号,类死义者。羔饮其母必跪,类知理者。”这段话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充分概括了羊的美好品德,以羊引申为美,美的本义为味美,这也说明了羊肉滋味的鲜美。
羊肉价值倍增是在秦汉时期,统治者赏赐功臣的时候,往往把羊作为赏赐物品,以显示对于臣子的恩宠。随着羊的价值升高带动了当时畜牧业的发展,很多人成为养羊的“专业户”。有羊百多只,便可比千户侯。《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了一件事:在河南地区有个叫卜士的人,和弟弟分家时,什么都没要,只要了一百只羊进山放牧,经过苦心经营,终于羊群规模扩大到一千多只。当时朝廷连年对匈奴用兵,耗资巨大,于是他主动请求捐献自己的五百只羊,但是被拒绝了。因为他不为功名利禄。后来匈奴降汉,国库空虚,他又主动捐出二十万钱,汉武帝知道后,被深深感动,就赏他中郎将,然而卜士不愿为官,于是汉武帝就御命亲封他来京郊牧羊,他这才愉快接受了这一“美差”。
薄如蝉翼的羊肉片
除此之外,狗肉也成为当时人们普遍食用的肉类产品,因此衍生了不少“以屠狗为事”的人。但是由于当时羊肉价格高过狗肉,于是不少奸商投机,在肉铺上挂起羊头做幌子,卖的却是狗肉。于是“挂羊头卖狗肉”作为一个俗语,也被流传下来沿用至今。
布施变成习俗,腊八粥产生
在中国传统节日当中,每月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无论是寺院还是民间,都极为重视,并且都要喝腊八粥。它是用江米、红豆、红枣、桂圆、花生、莲子熬制而成。这个传统由来已久,而且还和两个传说有关。
一种传说是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为求无上大道,刻苦修行无果,后来遇上一位牧羊女赐粥使他恢复了健康。为纪念这件事,在佛教兴盛以后,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斋僧和救济穷人的日子。汉明帝时期,著名的“永平求法”之后,佛教大师来到中国,带来了大量佛经,汉明帝非常高兴,从国库拨钱修庙宇、造佛像,修建了中国第一所佛寺,命名白马寺。佛教在中国流传的同时,关于佛门的典故和习俗也被流传开来,于是腊月初八这天就变成了熬制腊八粥的日子。
还有一种传说是从周代开始,我国就叫十二月为腊月了。这是因为十二月举行庆祝大丰收的祭祀活动,于是人们便渐渐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在祭祀的神灵之中,有风、雨、水、火等八位神灵,因此称为“腊八”。而祭祀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后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也为了表示自己对于八位神灵的虔诚,便定腊月第八天为祭祀节日,这也就是“腊八”的来历。
在腊月初八那天为什么要吃腊八粥,这个最初起源于传说,本来是喝红豆粥避瘟疫的。据说上古颛顼帝三个儿子死后变成鬼,专门吓唬小孩,人们为了防止这件事发生,抓住鬼怕赤豆的弱点,于是在腊八节用赤豆煮粥驱鬼。随着时间的推移,腊八粥又被引申为既可驱鬼避邪,驱除瘟疫,又可庆祝五谷丰登的习俗。
在有的地方,人们为了显示自己敬神祭祖,吃腊八粥之前都要先盛上几碗摆在供桌上,祭祀后再分给亲友家人讨个吉利,然后全家老小才围坐在一起吃。若有人外出还没有回来,就将他的那份单独留出来。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还将粥撒在车、磨、碾上,让牲畜吃,表示丰收也有它们的功劳,并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寄托着百姓期望幸福生活的淳朴愿望。
腊八粥作为一种调剂口味的传统节日粥品,依旧受到世人的青睐,许多地方依旧延续着传承下来的节日习俗,在一碗粥中,寄托着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望。
起源于汉朝的元宵节
每一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佳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元宵节的本意是“上元节的晚上”,由于这天晚上主要活动就是吃元宵、赏月,于是后来连节日名称也改变成为“元宵”了。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有这样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元宵节是汉文帝为了纪念平定“诸吕之乱”而设定的。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旁落吕后之手,吕后心狠手辣,朝臣敢怒不敢言。吕后死后,诸吕怕被杀害,密谋造反。齐王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和开国元老周勃、陈平联合起来,铲除了诸吕。刘邦第二子刘恒登基为汉文帝。他深知江山不易,因为平定“诸吕之乱”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汉文帝就定这一天为与民同乐日,家家张灯结彩。从此,正月十五就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元宵节。
红红火火闹元宵
莹白如玉的汤圆
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时期有个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他深受皇上信任。有天他看见一个宫女泪流满面地朝井口走去,于是就问她怎么回事。原来宫女叫元宵,因思念家人过度,以致产生轻生之念。东方朔就说他来想办法让宫女一家团圆。东方朔长于占卜,他在长安城乔装一番,大肆宣扬火德星君要火烧长安城。汉武帝大惊,忙问计于东方朔,东方朔就说要在正月十五这天做汤圆吃,并且家家户户点火把、挂红灯,以便瞒过火德星君。于是,汉武帝下令闹一夜灯火,这天果然平安无事,元宵和其他宫女也得以和家人团聚。次年这一天,汉武帝依旧让做汤圆,供奉神明,照样放灯,以示庆祝。后来为了纪念这一习俗,人们把这天称为元宵节。
而关于元宵节吃汤圆,这是“团团圆圆”的意思,所以汤圆是圆球形状,反映了人们对于吉祥如意的期盼。
关于元宵节吃汤圆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嫦娥吃仙丹飞升到广寒宫之后,后羿相思成疾。有一天一个童子求见,说他是嫦娥的使者,嫦娥知道后羿思念她,但是苦于没有方法下凡。等到月圆之夜,用米粉做丸,团团如月,把它放在西北方,叫嫦娥的名字,她就能下来团聚了。后羿这样做了,到了月圆之夜嫦娥果然下凡回来了,夫妻团聚。人们听说善良的嫦娥回来了,纷纷效仿,用米粉做丸,团团如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
关于元宵的名字,南方叫汤圆,北方称元宵。由于后来道家提出正月十五是天官赐福之日,人们更加重视起来。元宵节吃元宵也代代相传,直到如今,虽然名称有别,但是寄托的意义都是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富人食稻梁,穷人食糟糠
不同的时代,都有人奢靡浪费,也有人食不果腹,秦汉时期这样,三国两晋时期也是这样,社会各阶层人士饮食水平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根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皇帝用膳必须有“八珍八味”。所谓的“八珍八味”,涵盖了天上地下所有珍贵物种,所以后来成了珍贵食品的代名词。皇帝一年用餐费用相当于普通人家两万户的家产总和,这样的奢靡可见一斑。上至帝王,下达群臣,还有一些诸侯王、大臣之类的贵族,饮食生活极其奢侈。“肉放到臭不可食,酒多到腐败不可饮”,这只是其一。有的人荒淫无度,吃饭时候甚至以歌女取乐。那些中级官员俸禄收入可观,再加上或明或暗的贿赂收取,也能享受高水平的饮食生活。而那些低级官员,再到下面的普通老百姓,官员由于俸禄不足以支撑生活,以致生活拮据,普通百姓更不用提了,都难以吃饱。
如此巨大的饮食差异,使得有些贵族都看不下去了。曹丕曾写过一首诗,其中“富人食稻与粮,贫子食糟与糠”就是说这种饮食差异的。秦汉时期还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导致饥荒,再加上全国范围的动乱,百姓饿死、战死的不计其数,灭户者也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由此可见一斑。更有甚者,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经常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阶层已经形成,享有各种特权,由于政权更替频繁,天灾人祸不断,及时享乐成为主流。贵族阶层侵吞财物,收受贿赂,囤积大量财物,饮食方面力求奢华。
最高统治者是这一风气的主脑,有名昏君司马衷,在天下慌乱、百姓饿死的情形之下,竟然问出了“何不食肉糜?”的愚蠢问题。在这白痴皇帝看来,肉糜最难吃,可见他的食物都是珍馐美味,极其罕见。
皇室其他成员也非常奢靡,不仅食物“异于常味”,而且掀起了一股比富炫富的不良风气。如西晋太傅何曾“日食万钱,犹无下箸处”,尚书任恺每顿饭都要花上一万钱。不过相比北魏高阳王元雍则是小巫见大巫,王元雍每食必以数万钱为限。而秦州刺史元琛为了和王元雍比阔气,建文柏台,其间奢华不一而足。王元雍得知后,竟大病一场,富人之间的攀比之风已经浓烈到这种程度。
奢华之风,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社会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后果。一些正义之士力图扭转这种荒唐局面,冒死上书,指出“奢侈之害,甚于天灾”,可是,昏庸的皇帝本就是奢侈风气的带头人,这种劝谏当然起不到作用。不过也有令人钦佩的人,有的大臣、将军勤俭节约,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宴饮礼仪繁复
秦汉时期的人际交流,无论是过节、结婚生子、迎客送行、诀别送葬,都有不同规格的宴饮,可以说宴饮成为了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而随着不同的宴饮活动产生的就是不同的宴饮礼节。
西汉建立之初,由于礼仪制度并未确立,皇帝和群臣的等级界限不是很明确,再加上许多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人,出身低下,素质并不高。因此,宴会上经常出现喧宾夺主,甚至危及王权尊严的事情。在《汉书·叔孙通传》中记载,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废除了秦朝的礼仪制度,结果出现“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上患之。”这时候叔孙通就提出要制定礼法的建议,刘邦就让他和他的弟子去办这件事。长乐宫建成后,叔孙通在刘邦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成果,“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戟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敬。至礼毕,尽伏,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大概意思就是说群臣经过一系列繁文缛节,既显示了等级观念,又彰显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结果刘邦非常高兴,并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意思是现在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后来提拔叔孙通为太常,此后的百官朝宴都用这个礼仪。
宴饮礼仪
在同僚之间饮酒也有讲究,比如对方给你倒满酒,你要一饮而尽;如果不喝,就会令对方非常生气。历史上著名的“灌夫骂座”就是这样的。灌夫参加田蚡宴会时,给田蚡倒满酒但对方却不喝,而且表现得十分高傲,令灌夫非常生气,于是大发雷霆,结果被田蚡当众扣押,判处死刑,全族被屠杀殆尽。窦婴拼死营救,最后也落得身首异处。
而在一些酒会中,宴会高潮时还会“以舞助兴”,主人跳舞之后,会邀请一个宾客跳舞,宾客跳完再邀请另一个,如此循环,如果宾客不从,就会被视为失礼,甚至导致不幸发生。大文学家蔡邕就是因为在酒席上不跳舞,被太守王智诬告为“怨于囚放,谤讪朝廷”,最后不得不“亡命吴地”。
寻常百姓虽然不是那么等级森严,但也有不少讲究。比如只来一个客人的话,就是主宾相对而坐,如果来的是一群人,那就要主人坐在中间,来宾分列两侧。对于来宾座位也有尊卑之分,面东为尊,面北为卑。在宴席上吃饭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不能啃骨头,不能当众剔牙等。宴后为了表示感谢,有时也要回请等。
水果品种多样,李子誉冠群果
在《诗经》中有句诗“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指的是朋友之间礼尚往来,互相赠送东西,后来演变成成语“投桃报李”。如果哪位老先生教书育人,品行高尚,弟子门生众多,我们就说他“桃李满天下”。桃李指代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它的由来已久,不过相对来讲,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李”比“桃”要好一些。
作为李子的原产地,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过程当中,发现李子有三大特点:第一,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栽种李树都可成活,而且长势可人;第二,李子品种多样。汉武帝时期,在上林苑中就种有李子树,其品种竟达到十五种之多,枣和桃才有十个品种,李子是上林苑品种最多的水果。而最负盛名的,当属“安阳李”“黄建”“膘青”,当时西晋傅玄还专门写了篇《李赋》,盛赞“黄建”“膘青”的名不虚传。而种植“膘青”最为出名的地方就是房陵。李子从颜色上区分,分为朱、黄两种,其中“安阳李”就是朱李的一种;第三,李子一年四季都有成熟,耐寒耐旱。夏天的时候,用深井中的冰水来泡李子吃,既清爽可口,又消暑去火。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水果种类繁多,唯独李子一枝独秀,受到世人的青睐,因为它“甘酸得适,美逾蜜房。……见之则心悦,含之则神安”。
新鲜水果
而正因李子如此受人喜爱,于是种植李树的人遍布社会各阶层。比如西晋重臣王戎,他家就种了很多李树。说起王戎,他本是“竹林七贤”的名士之一,投靠司马集团后,官位节节攀升,一直到宰相。从当官那天开始,他变得极为吝啬,一改名士与贤人的风范,对于蝇头小利也是能贪就贪。甚至于女儿出嫁问他借了几万钱,因为没还清,回娘家之后王戎一直冷面相对。儿子生了肥胖病也不请医生救治。他还常常对着自家一大片李子树傻笑,为了不让李子的良种传出去,他真是煞费苦心,把李子核一个个钻破,这个损招,受到了当时人们的耻笑。
李子吃多了会闹病,也许是人们太过钟情于李子,久而久之,李子的坏处就显示出来了,相反桃子吃了之后有益身体健康。于是传出一句民谚“桃养人,杏伤人,李树底下抬死人”,代代相传,直到如今。
食物原料增多,茶乳成为珍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南方多水,盛产水稻,北方相对干旱,盛产小麦。因此,南方人多“食鱼与稻”,北方人则多食肉和粟麦。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南北方食物原料较之以往都大有增加。
南方的稻不但分水稻、旱稻,还有特定月份成熟的品种,比如七月成熟的蝉鸣稻,素有“香闻七里”之称。北方的粟,在西晋时期早已经培育出新的品种,到北魏时已经达到八十六个品种,魏武帝甚至把赤粱熬的粥封为御粥。其实除了原料增多之外,南北方食物原料也有一些交融。比如南方人食物原料中,并不是只有水稻,还吃粟、麦,除此之外,还有甘薯、桄榔面等,北方人则喜爱吃大豆和黍稷,其中用黍末做的“黍臛”是饭桌上必备的主食。相传三国名士祢衡去见黄祖,吃饭期间,见上的第一道菜就是黍臛,于是自己先吃了个饱,让黄祖很是恼火。后来因为抓住祢衡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就把祢衡宰了。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祢衡的行为有失偏颇,不讨人喜欢。
在水产品和肉食方面,海带、螃蟹普遍进入南方人家,而猪肉、羊肉也在北方进一步普及,蔬菜中的韭菜、大头菜更是遍布大江南北。尤其是产自印度的茄子,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南齐书》中记载人们嘲笑一个老人素以蔬菜为食,就说他吃“二十七种”,由此可见当时蔬菜种类的繁多。
少数民族与汉人、南方人与北方人饮食相互影响,也增加了当地的食品原料。比如狗肉传到南方,就与北方人有关。史料记载的“屠狗之辈,遍于三吴”,就是这个现象的最好解释。与此同时,北方人也渐渐开始接触饮茶,不过,这个过程是曲折而艰辛的。南齐名士王肃降魏后,仍然保持自己在南方的饮茶习惯。北魏刘缟向来敬重王肃,也学着他饮茶,此事却被权臣元勰讥讽为“学颦之妇”。后来人们都不敢公开饮茶,直到元勰被赐死,饮茶的人才越来越多。
乳传入中原,就更是一件大事了。匈奴人主食之一就是乳,乳传入中原的时候,一度被人们视为珍品。曹操杀杨修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杨修破解了自己写在盒子上的字谜。那个盒子里面装的就是乳酪,曹操写了个“合”字,杨修于是就和众人分开吃了,并解释为“一人一口”。曹操知道后,心里很恼火,因为他自己舍不得吃,本意是放两天自己吃的。由此可见当时乳的价值。
在乳传入之后,中原食品又衍生出了酪以及酥,后来又产生了醍醐。食品种类的增多也提高了人们的饮食质量,而乳制品也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比如把人称作酪,是指这个人品行优良,比如成语“醍醐灌顶”,就是将醍醐指代贤明的思想。
水煮火烤没落,炒菜迅速兴起
“炒菜”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热锅中倒入油,然后放入肉和蔬菜翻炒,并加入合适的调味品,直到菜肴变熟。在这个过程当中,菜肴受到锅和油的双重热量,同时,由于热量很足,调味品的滋味也能够进入菜品当中。
其实,在炒菜发明之前,传统的烹饪方法,除了水煮,就是火烧,或者是油煎。但是这三种方法对于肉制品的烹制,效果尚可,对于蔬菜来讲,油煎、火烧不切实际,水煮的滋味太过清淡,而且蔬菜的营养成分流失太快,无法被人体更多地吸收。而炒菜作为新的烹饪方法,可荤可素,鸡鸭鱼肉、蔬菜根茎,无一不可作为炒菜的原料。而且它的配伍非常多,加工时间短,各种菜品营养流失也少,做出的饭菜鲜美可口,因此,它刚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炒菜的问世,无疑是烹饪技术的一项革命,但是当时并没有以“炒”命名,而是被叫作“煎菜”。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着“鸭煎法”,大意就是:把肥鸭子洗剥干净,切成碎肉,加入调味品,翻炒到熟透就可以吃了。可能有人会说,这里根本没有放油,其实不然,肥鸭子本身就出油,还有这道菜名字叫“鸭煎法”,如果没放油,怎么能叫“煎”呢?
因为炒菜大多是用急火翻炒,所以对于刀工、选料和火候十分讲究。对于选料来说,比如想吃炒羊肉,那就要选羊里脊和鲜嫩蔬菜;如果选错了料,菜往往不熟。对于刀工也十分讲究,民谚里有句“横切牛肉顺切鸡”,指的就是牛肉横着切,顺着纹理,这样容易熟;而鸡肉,则要顺着切,这样不容易炒碎。对于火候的掌握,有很多名厨典故。在《厨者王小余传》中,描写著名厨师王小余炒菜的时候,是这样的:他倚在灶边,斜着身子,一条腿站在地上,一条腿抬起来,全神贯注观察着火候。别人给他打招呼,他也听不见。只见他一会儿手一挥,说声“要猛火!”一会儿又一摆手,说声“要撤火!”负责烧火的人根据他的命令添柴减火,他的神情俨然像一位在前线打战的将军。
大量炒菜的出现是在隋唐时期,但当时人们依然不叫“炒”,还叫“煎”,有的地方也把它叫作“熬”。以“炒”命名是在宋代,比如炒蛤蜊、炒生肺等。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炒菜的高峰,各种各样的炒菜被记录在文学著作当中。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给刘姥姥介绍一种茄子的不同做法,刘姥姥听完之后,感觉自己肯定是做不来的,因为用料太过浪费。
饮酒之风盛行,切莫贪杯误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酒之风,堪称我国古代的奇葩,这是一个盛产酒鬼的时代。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是有事没事喝两杯,甚至有人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作为封建阶层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如果嗜酒如命,那群臣也不好过。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是孙权的孙子,这个人每天无酒不欢,整日沉溺酒宴。不仅如此,他还要求臣下也要尽醉才行。“每飧宴,无不尽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这段话出自《三国志》,描写的就是孙皓设宴群臣,从早喝到晚,不管他们酒量多大,每个人七升为限,结果好多人因为酒量偏小被杀头。但也有例外,他对韦曜网开一面,“以茶代酒”就这么来的。
魏晋风骨,飘逸倜傥,酒是少不了的。著名的“竹林七贤”,更是一个比一个能喝。对于名士来说,酒不但是消磨时间,增加自己名士风度的产物,更是避祸的工具,比如阮籍。在西晋那个黑暗的年代,社会上流传一句俗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基于阮籍的大名,想和他联姻,但阮籍不愿意,于是整日饮得酩酊大醉,致使媒人无法开口。司马昭得力助手想要陷害阮籍,但都被以酒醉搪塞过去了。人们知道他不修边幅、嗜酒如命,但却敬仰他的为人而不加以苛责。
相比而言,刘伶比之阮籍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饮酒过量被家人误以为死了,给他准备后事,却闹了个大笑话。夫人劝他戒酒,他说要在神灵面前发誓,需要置办酒肉。不料,酒肉摆好了,却说自己天生以酒为名,妇人之言不可听,一口气把酒肉吃喝光了。
东晋陶渊明把喝酒看得比吃饭都重要。当时酿酒的农作物是秫谷,他任彭泽令时,让人在自己全部的田地里种植秫谷,由于妻子坚决反对,认为应该种点吃饭的粮食,这才不得不把四分之一的田地种上粮食。
在南北朝时期,南朝亡国皇帝陈叔宝和北齐的齐宣帝高洋,也都是天天醉生梦死,而陈叔宝即使做了隋朝俘虏也依旧不改嗜酒本色。有次隋文帝问看守陈叔宝的人,说说他在狱中的表现。那个人说就是和他的子弟日夜饮酒,一天能喝一石,大概十斗。这样的君主和臣下,国家怎能不亡啊!至于齐宣帝高洋则更是荒唐,有次喝醉之后想起自己嫔妃和别人有染,心生妒意,于是就把妃子一刀杀了,把尸体抱在怀里,自己和别人接着饮酒。
竹林七贤图
饮酒之风盛行,使得整个社会呈现一种迷醉的病态。一些有识之士看到这样的现象,纷纷身体力行,不但自己适量饮酒,而且在家书中教导自己的后人也要适量。名士王肃留给后人的《家诫》中就这样强调:喝酒要有个度,喝多了就会闯祸。宴席上如果对方稍有醉意就不要再劝酒了,而那些行酒令之类的,则更容易出事闯大祸。
传统礼仪,食德令人注目
中国的传统礼仪,讲究温良恭俭让,而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样的道德观念更是贯穿到了饮食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史料记载,东晋第一位皇帝司马睿移都建邺的时候,由于缺乏声望,当地人都不理他。他的至交好友王导就为他想了一些办法,通过巧妙安排终于让他登上了皇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司马睿的威望,于是制定了很多突出“君臣有别”的硬性规定。这其中也涉及吃肉的问题。《晋书》记载:项上一脔尤美,辄以荐帝。群下未尝敢食,于是呼为禁脔。这里所说的“禁脔”,指的是猪脖子下方最为鲜美的那部分肉,由于当时战乱,偶尔得到一头猪,就算是极大的佳肴。当然,最好吃的部位是要留给皇上享用的。
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东晋太尉记事参军褚裒到钱塘县视察,住进钱塘驿亭,正好钱塘县令沈充也住进了这里。于是亭长就把褚裒打发到了牛屋下,以此来讨好沈充。酒足饭饱之后,沈充半夜睡觉被海潮惊醒,就问牛屋下是何物。亭长说是来了位老人,为给您腾地方,被我打发到那里住了。然后姓甚名谁一说,沈充当即吓得酒醒了一半,赶紧隆重地把褚裒请到上座,又命人把亭长打了一顿。得知褚裒回京,还亲自送到了钱塘边界。由此可以看出沈充的小人嘴脸,让人厌烦。
食德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可是,有些孝敬的方法,用现在话说简直令人不敢想象。比如在《陈书》中记载的徐孝克孝顺母亲的故事:梁末侯景之乱,发生大饥荒,饿死者不计其数。徐孝克为了供养老母,就把老婆嫁给了富人孔景行。后来自己出家当和尚,将乞讨来的东西都用来供养老母。后来徐孝克发迹了,当上了国子监祭酒,出席宴会的时候,经常自己不吃,把好吃的都揣进衣服里边,带回家给母亲吃。陈高宗知道后,专门吩咐有关人员,单独给徐孝克留一份,让他带给母亲。在当时,徐孝克孝敬母亲的故事被传为美谈。
饮食礼仪
而兄弟情深也被演绎得活灵活现,《魏书》记载裴安祖小时候读《诗经·鹿鸣》很受启发,认为鹿都可以得到食物和同伴一起吃,何况人类呢?于是从此以后,就和兄弟们一起吃饭。杨椿也和裴安祖一样,“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吾兄弟八人,今存者有三,故不忍食也”。这段话出自《魏书·杨椿传》。
而朋友之间的尊重,有时候并不是表现在发达了就铺张浪费,而是在于心与心的交流。显然《晋书》记载的皇甫谧和梁柳的故事就是这方面的表率:贫穷的时候,不以酒食为理;富贵的时候,也依旧还是和以前一样相处。如果破例,便是轻贱了。
为延年益寿,创保健食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提高了,这时候,人们开始注意研究一些保健类的食品,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代名家特别注意养生,保健食品也开始问世。
今天驰名世界的“古井贡酒”的前身就是“九酿春”。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这个“九酿春”确实是曹操发明的。曹操的故乡是安徽亳县,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适当地饮酒,不但可以增加食欲,滋补身体,而且还能活血化瘀,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于是曹操在百忙之中认真总结家乡制酒经验,终于制出了名酒“九酿春”。
东晋葛洪是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他一生痴迷于成仙求道,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养生健体。他认为,一个人即使身居高位,拥有黄金无数,也比不上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晋书》记载,葛洪隐居南方的时候,经常采食念珠藻。他发现念珠藻有益于身体健康,于是食用起来。念珠藻学名又叫“水耳子”,湿润时为绿色,干燥时为深绿,形如圆珠,阳光照射之下闪闪发光,犹如颗颗珍珠。人们发现,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也含有淀粉和各类糖分,而且还有益气明目的药用价值,对于烧伤、烫伤等还有治疗作用。由于葛洪经常食用念珠藻,大大增强了他的体质,因此被人们称作“葛仙”,念珠藻也被人们称为“葛仙米”。
医者父母心
南朝齐梁时代的陶弘景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大家,出任过齐朝左卫殿中将军,到了梁朝的时候,隐居在今天茅山这个地方。国家大事,很多都要去询问他,所以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他经过多年苦心研究,发现食物也有“寒热温良四气”以及“辛甘酸苦甜五味”。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摄入不同的食物,就会对相应的肌体产生作用。尤其是在生病的时候,不但要对症下药,而且在平时也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比如热性体质的人一般要吃凉性食物,反过来,凉性体质的人就要吃热性食物。他经常将几种同性食材放在一起做羹或者菜肴,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
北齐太守颜之推,在教导子孙的时候,就把当时士大夫的养生方法告诉了他们。比如有的人吃槐子,年过古稀依然可以看到很小的字迹;有人经常吃枸杞、杏仁,年岁大了依旧身体健康。但是物极必反,吃东西也应该适量,不应该过度食用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这些人之外,神医华佗以及嵇康等人,也各自研发了自己的保健产品。
守杀生戒,僧尼戒荤食素
汉族佛教徒一向吃素不吃荤,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僧尼都是这样,除了汉族佛教徒外,其他地方的佛教徒还都是吃荤的,这个规矩来源于南朝。
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之后,戒律之中并没有不许吃肉这一条。只是规定“不许杀生”,而僧尼们在化斋途中,也是荤素都吃。只要是自己不杀生、不叫别人杀生、自己没看见杀生,这样的肉都可以吃。但是到了南北朝,僧尼就开始一律只吃素食,而这一切的创始人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
萧衍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受戒皇帝”,曾经四次舍身佛门,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他每天只吃素食,不沾荤腥,不喝酒,断绝房事,同时著书数百卷,创“三教同源”说。后来以大教主自居,弘扬大乘佛教经典,大肆宣扬吃肉喝酒带来的种种罪过。为了统治佛教信徒,他曾经一连写了四篇《断酒肉文》,号召僧尼不许吃肉。为了守杀生戒,又诏令全国祭祀用品一律不能用肉类食品。由于这个命令触及天下人食肉的问题,因此遭到了强烈反对。后来就把诏令改成:僧尼吃素,衣服上不能出现鸟兽纹饰,祭祀用品以面制品代替。并且他以身作则,每天粗茶淡饭,不沾肉腥。
僧尼禁止吃荤在开始实行的时候有些困难,很多寺庙里都是一些酒肉和尚,他们认为戒律里并没有这样的规定,于是就和梁武帝唱对台戏。但是后来经过多次辩论,这些人也不得不吃素,僧尼吃素就在全国推行开来,而梁武帝弘扬大乘教义的目的也达成了。
佛教由于梁武帝萧衍的大力提倡,天下佛教信众一度达到百万人之多,而寺院更是达到两千八百多所。因此,有人感叹:天下人口,几去其半。由于食素的大力推行,使得素菜在寺庙中得到大力发展,曾经有一位僧厨,就因为其高超的技艺,被人们誉为“天厨”。
虽然素食主义大力推行开来,但是偶尔也有僧人留恋肉的滋味而偷偷犯戒。对于这样的现象,唐太宗李世民在《禁僧道不守戒律诏》特地指出:“迩闻道僧,不守戒律,或公送私竞,或饮食酒肉……宜令州县官,严加捉溺禁止。”由于政府的强力措施,终生吃素成为佛门弟子的一条严格戒律。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传说嵩山少林寺武僧在唐朝初年,十三位武僧立下了大功。李世民登基后,为了表彰他们,特地允许少林寺养僧兵五百人,并且扩建少林寺,赐予财产,少林武僧可以在寺外吃肉。如今在少林寺中还绘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壁画呢。
研究烹饪之道,饮食专著众多
对于“吃”的研究,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的名家,虽然战争频繁,但也不能阻止人们对于基本生存需求的研究。战乱频繁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也一样如此,有很多名家留下了自己对于“吃”的心得,并且著书立说,泽被后人。
有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食书都已亡佚,比如曹操所著的《四时食制》,我们只能从其他书籍所引用的部分来进行考察。比如《太平御览》《初学记》中引用的十四条。记载了各种鱼的名称、产地、食法以及滋味等。除此之外,还记载着鲸鱼和梳齿鱼等海鱼。而在《北堂书钞》中,还详细记载了九酿春酒的制作方法,曹操亲自动手,“得法酿之,常善”。为了保证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曹操规定军队不能饮山水,因为喝了可能感染痢疾。
有些人做出的菜肴胜过皇亲贵族吃的山珍海味。皇帝为了讨一个秘方,往往要费尽心思。在南朝就有一个叫虞悰的人,这个人极善烹饪之道,是当时大家公认的美食大家,他做的菜肴“太官鼎味不及也”。但是,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守口如瓶,自己做饭的秘方从不外传。于是就有人想办法去获取,有天齐武帝让他陪同自己游玩,并让他做菜给自己吃,虞悰就做了些“栅及杂肴”。没想到齐武帝吃过之后便向他要秘方,他没答应,直到齐武帝醉酒才不得已献出一个醒酒的方子。虞悰后来著有《食珍录》,记载着六朝帝王名门中最珍贵的烹饪名物,不过烹饪方法记录的就很少了。
有的人专门从自己的家族方面下功夫,记录自己家族从日常到宴会,以及祭祀用的食物和烹饪方法。比如北魏人崔浩写的《食经》一书。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写的家族菜谱都可以成为代表的。因为崔浩家族是一个高门大族,他本人又是北魏道武帝的开国功臣,官至宰相,位极人臣。他的母亲卢氏也是出身高门大户人家;妻子郭氏是太原大户人家的千金,他自己也与当时的贵族姓氏人家保持着长期的婚姻关系。如此种种,他的这本《食经》可以说总结了北方高门大族的烹饪经验。而食材来源则是他的母亲以及“诸母诸姑”,她们为了垂示后人往往亲自下厨,因此留下《食经》传世。
除此以外,其他人还从其他不同角度记录时人的饮食情况。如万震的《南方异物志》、嵇含的《南方草木状》等。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人的著作举足轻重,就是伟大科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这本书从植物、禽类的种植饲养以及各类食材的加工、烹饪方面,做了详尽介绍,共十卷、九十二篇,不但是一部重要的农书,也是一部经典的饮食学著作。它鲜明生动地介绍了早期人民的饮食文化,堪称古代饮食学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