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组织、运行、督导方案的可行性探究
- 高凯
- 297字
- 2021-03-23 11:23:50
第二节 1966—1976年“文革”阶段
2.1 研究背景
在此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有些方面甚至有所下降。
1971年4月,在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中国代表团还邀请了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架起了中美两国的沟通桥梁,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这一举动在当时震动了全球。这也使国内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不同程度地恢复起来。1971年10月25日,在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上,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一个重大胜利,被载入中国的外交史册。1973年,邓小平在任职副总理时,同时管理教育和体育事业,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调整办法,为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体制的建立
1967年,我国取消了班级建制,对大、中、小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每日军训,甚至停止一切课程,学校己不再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在这一时期,大部分优秀的体育人才被埋没,许多有体育发展潜力的青少年错过了训练时机,中国的教育和体育在此时陷入了谷底。
1972年9月,《全国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提出:办好青少年业余体校,是贯彻毛主席的革命体育路线,落实中央“从儿童抓起”的指示,解决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培养专项运动技术骨干,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项长远措施,也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个重要阵地。1973年,我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成立,之后中国加入了世界中学生体育联合会,成为了会员国家之一。1975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成立,现总部设在北京市。先后成立的大、中学生体育协会是全国性的学生体育组织,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统一管理。这也对学校体育训练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发展特点
从1971年起,很多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始举办运动会。运动项目以球类、田径为主,区域性的体育比赛活动逐渐增多。文化大革命后期,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零散的、分散的和群众性的小型竞赛为主,并将学校课余体育竞赛作为一项制度进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