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带你看这个世界(5)
- 朗读者系列(愿你慢慢长大+陪伴很长+和你一起变老+人生慢)
- 凤凰联动编著
- 4290字
- 2019-10-30 20:35:10
草儿
康白情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那喘吁吁的耕牛,
正担着犁鸢,
眙着白眼,
带水拖泥,
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
“牛也,你不要叹气,
快犁快犁,
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
“牛也,快犁快犁。
你还要叹气,
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
人呵!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作者简介
康白情(1896—1959),字鸿章,诗人,中国白话诗的开拓者之一,曾与傅斯年、罗家伦等人组织“新潮社”,创办了《新潮》月刊,并与李大钊一起创办《少年中国》月刊。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留学六年,回国后相继任教于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1959年病逝。
朗读指导
《草儿》写于1919年,是康白情所有诗歌中被公认最优秀的一篇,康白情的诗作大多创作于1919到1920年,诗歌的质量良莠不齐,有超过同时期诗人的,也有拙劣的。但是,那个时代的很多诗都是简陋的,他的诗歌被朱自清选入了“新文学大系”里,这是对他诗歌影响的一个肯定。
牛儿为了吃上草辛苦犁地,但是得到的却是皮鞭。这首《草儿》的内容取材于当时的劳苦大众,映射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对付出得不到回报的底层百姓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抛开这首诗的历史意义,它也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劳动者驱赶牛儿犁地的画面,有助于孩子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个中深意。
当孩子浪费粮食、不懂得爱惜物品时,给孩子朗读这首诗,让孩子了解:物品来之不易,所用所花费都是别人劳动得来的,劳动需要付出心力和时间,与学习一样辛苦。
听潮
鲁彦
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
这里是佛国,全岛周围三十里内,除了七八家店铺以外,全是寺院。岛上没有旅店,每一个寺院都特设了许多房间给香客住宿。而到这里来的所谓香客,有很多是游览观光的,不全是真正烧香拜佛的香客。
我们就在一个比较幽静的寺院里选了一间房住焉,——这是一间靠海湾的楼房,位置已经相当的好,还有一个露台突出在海上,早晚可以领略海景,尽够欣幸了。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黏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现在这海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当天晚上,我们靠着露台的栏杆,赏鉴海景的时候,妻欢心地呼喊着说。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这时候,妻心中的喜悦正和我一样,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指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海睡熟了。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彦,这里会塌了!”妻战栗起来叫着说,“我怕!”
“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退潮的时候,我扶着她走近窗边,指着海说:“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呵!一样的美。”
然而她怀疑我的话,她总觉得那是使她恐惧的。但为了我,她仍愿意陪着我住在这个危楼。
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内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作者简介
鲁彦(1901—1944),原名王燮臣,现代小说家、翻译家。1923年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处女作《秋夜》,此后陆续发表许多小说。早期代表作即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柚子》。在抗战前夕,出版了长篇小说《野火》。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炮火下的孩子》《伤兵医院》等短篇小说。1944年于桂林病逝。
朗读指导
《听潮》是一篇表达对大自然热爱的文章,作者用文字传递了潮水的声音,表现了涨潮时的壮阔与落潮时的柔美。读完这篇文章后,孩子一定很好奇真正的涨潮和落潮是什么样子,不妨找机会带领孩子到海边切身体会一下。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世间万物千姿百态,不断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理。
父母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可以跟孩子一起观察蚂蚁如何搬家、捡拾形状不同的树叶做成书签、听听小鸟婉转动听的歌唱。当孩子的视野更开阔时,思维也会变得活跃,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极其有利。
诗经·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送给我木瓜,我拿琼琚回报你。不仅是为了答谢你,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送给我木桃,我拿琼瑶回报你。不仅是为了答谢你,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送给我木李,我拿琼玖回报你。不仅是为了答谢你,也是为求永相好。
作品简介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可考。《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故又被称为“诗三百”。《诗经》里作品的时间跨度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时期,大概有500年,根据乐调的不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大多出自各地的民歌,最能反应当时人们的生活风情,是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最高的部分。《雅》大多为贵族祭祀的诗歌,《颂》为宗庙祭祀的诗歌,这两部分对早期的宗教和历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诗经内容丰富,涉及劳动、战争、风俗、爱情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生活面貌。
朗读指导
《木瓜》选自《诗经·国风·卫风》,是现今被广为传颂的名篇之一,从诗歌的大意上看,讲述了两人相互赠送礼物,表达深厚友情或爱情的心意,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你赠送我木瓜、桃、李,我回赠你精美的玉佩。不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回赠之物比受赠之物的价值要昂贵很多,这才能体现出对人类高尚情感的珍视。《诗经》中有很多讲述情谊的诗篇,比如《子衿》《月出》《桃夭》《蒹葭》等。
本诗共四节,叠章异字,后两句句式高度重复第一句,这是出于音乐和文学的双重考虑;但是从感情流露的角度考虑,这种形式适合在朗读时一层层递进感情。
这首诗适合在孩子收到礼物之后朗读,让孩子懂得在礼物中感受他人的情意。
诗经·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那个采萧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秋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朗读指导
《采葛》选自《诗经·国风·王风》,表达了一种极其强烈的思念之情。诗人用直白、夸张的心理描写,表达出强烈的思念情绪。
人们常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是由“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演化而来的,成语保留了诗句的精髓,更适合人们口语化的表达,这个成语不仅适用于表达爱情,还可以用于对友人、亲人表达眷恋不舍之意。《采葛》共分为三段,与《木瓜》的艺术形式相似,也具有极强的民间诗歌的特点,适于人们田间传唱。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427),字元亮,又名潜,东晋诗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优秀的田园诗人。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朗读指导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期,当时门阀士族林立,官场黑暗,社会长期动荡分裂,统治阶级残暴,对批评朝廷的文人动辄打杀,使得当时的士大夫阶层都远离政治,他们游山玩水,以此来表明没有政治野心。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曾几次出仕,最后对朝廷彻底失望,终于归隐田园。
《饮酒》是一组以饮酒为主题的五言组诗,共20篇,全篇借酒表达对历史、生活和现实的感触和看法,抒发了对当时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归隐平静生活的热爱。本篇是其中的第五首,细致描写了诗人悠闲自得、“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这首诗适合在落日的余晖下朗读,给孩子朗读时,要逐字逐句地朗读,让孩子感受诗句中优美的田园黄昏景色。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李白生于盛唐时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漫游中度过,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所以他的诗歌大多以借山水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为主。其诗风雄奇豪放。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
朗读指导
这首《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初次游庐山时所作。诗人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来描写庐山的壮观景色,感叹飞流直下的瀑布像是落在地面的银河。
李白还有一首五言古诗的《望庐山瀑布》: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和读书都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李白能写出磅礴大气的诗篇,与他游历大好河山的经历分不开。父母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带孩子一起去见识一下名山大川,庐山就是不错的选择。朗读时,可以找一些有关庐山的资料,放一首古韵十足的乐曲,让语调跟着音乐的节奏,让孩子从文学和音乐的双向角度感受诗歌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