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老板?(2)

马基雅维利在他的著作《君主论》中说:“一个称职的君主,必须具有狮子般的威严、狐狸般的狡诈。”这说明统御能力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于出手的魄力,二是善于出手的智慧。没有魄力,会优柔寡断;缺少智力,会独断专行。二者缺一不可,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领导与员工所肩负的使命不一样,在公司中,领导者肩负的是公司生死存亡的重责,所以他跟下属的工作完全不一样。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想人所不能想,看人所不能看。下属由于处于较低的位置,是不能看到这些问题的,作为领导者又每天日理万机,没时间也没有必要去向下属解释自己这样做的意义。事实上,江湖上有一招“狮子吼”,就是用一种狮子般的威严,让员工被自己的气势慑服,这样,自己的命令会很容易实施。

与此同时,作为领导要时刻应付来自内部的麻烦和来自外部的压力,仅仅有魄力是不足以应对如此多的内耗和外耗的。狐狸作为智慧的代表,意味着领导必须有一个机智的头脑,而且更多时候,狐狸是作为狡诈的代表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意味着领导要善于运用手段,让自己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马基雅维利认为,真正有智慧的领导者,要以超越世俗的眼光来对局势进行审视,这样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某些时候,不妨露出自己“老狐狸”的一面,给耍心眼的人以震慑。这种震慑更有威胁性,它是在向周围人宣布:你们的小手段都是我玩剩下的。如此一来,捣乱分子必然会安静下来。

“宽严相济”是儒家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提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价值,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员工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宽严相济”的管理思想,是根据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提出的。首先,企业管理者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包容员工所犯的合理过失,给员工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另外,管理者要严格执行公司制度,维护制度的威严,对于严重失职行为绝不姑息,使员工在一种严格管理氛围下工作。

管理者没有霹雳的手段,便没有权威;若一味严惩严打,员工则不会心服口服。优秀的管理者,总能把握好宽严的“度”。在原则和法规面前,管理者必须分毫不让,严厉无比;而在原则之外,为增强管理效果,老板还要善于以温和、商讨的方式对员工循循善诱。“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既让员工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又可以引导他走上正确的方向。

管理者在管控员工时,既不能使员工傲慢妄为,又不能使员工笨手笨脚、顾虑重重;要把火攻与水疗结合起来,既能给员工当头棒喝,规范其日常行为,又能与员工深入长谈,帮助员工成长。严惩不贷能够镇住局面,菩萨心肠能够凝聚人心。想要实现宽严相济,就要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形成“宽”与“严”的良性互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氛围,确保管理行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狮子一般的魄力就像一柄大锤,击碎挡在面前的每一堵墙,但是处理许多细小的事务却需要狐狸的智慧。二者水火相济,阴阳相辅,才能达到和谐、圆满的效果。

那些聪明又有魄力的领导,会让下属心甘情愿去执行命令,帮助企业选择人才,凝聚企业核心骨干,培养员工的意愿,培养员工的能力,影响教化员工的思想,让决策深入人心,促使团队全力以赴。

4.事必躬亲的人,没有做领导的命

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刚刚起步,资金、人力不足,为了节约用人成本,他们的老板或管理者往往事必躬亲,一人多职、一人多劳。当公司逐渐发展壮大时,他们原本可以把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交给下属去做,但由于他们已经习惯了事必躬亲,所以依然凡事亲力亲为。因此,他们经常感叹“太忙了”,以至于有些重要的事务都无法及时处理,这直接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其经营形态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其规模也会扩大,企业管理者还想事必躬亲,再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毕竟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诸葛亮事必躬亲,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试问,又有几个管理者比诸葛亮高明呢?

司马懿曾听说诸葛亮什么事情都自己来处理,当即断言:“亮将死矣。”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诸葛亮真的累死在阵前。可见,一个不懂得授权、事必躬亲的人,真的没有当领导的命,有的也许只是累死、累垮的命,这样怎么能管理好企业呢?

要知道,当一个领导者琐事缠身时,他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聚焦重要问题。而且由于领导者事必躬亲,很容易导致新人没有成长的机会、能人没有发挥的机会。结果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要么是干脆没有人才可用,最后领导者不得不事必躬亲。这样一来,悲剧性的恶性循环就诞生了。

汪先生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总经理,他做事认真细致,凡事都要关注细节。就拿招聘员工这件事来说,公司每招聘一个员工,汪先生都会把关,即便临时的编制增加都要经过汪先生的批准。这样直接导致了汪先生忙得晕头转向,而且让整个管理层感到非常不爽。

公司曾招聘一个营销经理,这个职位在组织构架中属于中层经理,人事部逐级向上汇报,经过层层通报,最后汇报到汪先生这里。前来面试这一职位的不下50个人,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推荐了5个人。当正式面试开始以后,大家才发现这几乎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进程。因为人事部的经理要面试,营销总监也要面试,大区经理还要面试,最后汪先生还要亲自询问。

有趣的是,除了汪先生之外,其他管理者在面试5个应聘者时,都不表态相中哪位,也不筛选,可能他们早已习惯了不做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有3个应聘者无法忍受如此漫长的面试过程,中途退出了。剩下的两人最后见到了汪先生,据说汪先生的面试比所有管理者都仔细,他的面试持续了两个小时,但由于汪先生特别忙,因此等待一个面试往往要花一个月的时间。

经过6个月的折腾,终于招聘来一位营销经理。然而,最终获得这一职位的候选人陈涛上了半年班就决定辞职,询问陈涛原因,陈涛是这么说的:“我最不能接受公司的是效率问题,连招聘一个促销员都需要大区经理申请,大区经理再向上级申请,下级管理者没有一点权力,有好的想法也不能及时实行。”

陈涛还说:“在这里,每个管理者都是一个中转站,只要有汪总在,只要他这种管理方式不变,企业整个氛围就变不了。在这种氛围下,大家都觉得很累,都在假装干活,其实大家都没有创造多少价值。”

实际上,正常的面试流程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繁琐,只要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面试应聘者,选出几个候选人,再将候选人推荐给营销总监面试即可。汪先生做事细致无话可说,但是他的做法直接导致下级管理者手中无权,也导致自己陷入忙碌之中,导致他在琐碎的事务中根本脱不开身。

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懂得放权,懂得什么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事情应该交给下属。只有认清了这一点,他们才能轻松地从琐事中抽身而出,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公司命运、事关公司前途的问题上,才能把这些问题处理好,从而为公司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美国投资大师乔治·索罗斯就是这么做的,他对部下采取“放任”的态度,把公司的很多事情都交给员工去打理。他鼓励员工“先斩后奏”,经常对员工说:“很多事情你们自己拿主意就好,不用事前向我请示,如果每件事情都向我汇报,会错失掉很多时机。”

当然,下放权力给员工,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进展不闻不问,任由员工“胡作非为”,而是让员工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管理者只有做到了这点,员工才能有机会获得成长,也才能让自己告别“穷忙”一族,更好地去思考和把握企业发展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