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父母特质 给孩子贴标签 家有两宝 言传身教 有效沟通 礼貌教育
父母是幼儿最亲密、最直接的生活与成长伙伴,父母的言行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具有怎样的特质,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子。但是,人无完人,父母也一样。父母要育儿,必先育己。唯有梳理好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01 真的是“穷养男孩、富养女孩”吗
“穷养男孩、富养女孩”这个观点似乎已成为很多父母的一种共识。对此,我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些喜欢学习和琢磨的父母,其实也发现这一观点有问题。
一位微信上的朋友曾跟我分享过一篇对“穷养男孩、富养女孩”进行反思的文章,文中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家是个男孩,从孩子出生,我们对他实行的就是穷养策略。尽管家中并不缺钱,但我们始终要求孩子过节约、简单、朴素的生活。不会随便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平日用钱,需要用自己的劳动赚取,洗碗多少钱,扫地多少钱等。
我的朋友家是个女孩,他们家践行的是富养策略。小女孩从小就见过大世面,他们有意带女孩去各种大场合,从小就给孩子买各种高档品牌服装、礼物等。
然而,当这两个差一点要定娃娃亲的小孩相遇,问题出现了。“穷养”的男孩看不惯女孩,觉得她过于奢侈、娇气;“富养”的女孩看不惯男孩子,觉得他过于小气、吝啬。两人完全无法相处。
微信上这位妈妈问: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用物质衡量教养方式是不合适的
从教育的角度讲,用“穷、富”这样的物质概念来衡量本就不太妥当。因为最终决定教育是否成功的,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对比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给予孩子的影响,精神层面的比物质层面的更重要,意义更深远。
而文章开头提到的故事,恰恰是犯了用物质上的“穷富”去养孩子的错误。不少父母认为,“穷养”男孩,就是严格限制孩子用钱,好处是孩子的确学会了勤俭,但过了度就会让孩子变得太重金钱,过分严谨,甚至到缺乏生活情趣;“富养”女孩就是舍得给女儿花钱,结果导致女儿变得过于依赖物质、娇气,与人相处必定会遇到问题。
男孩女孩都需要“多经历”
“男孩应该穷养”的观点认为,男孩子应该多吃苦,多经历一些坎坷和磨砺,这样他就会变得更坚毅,更勇敢。为此,很多父母故意给孩子制造一些“坎坷和磨砺”,让孩子吃点苦头。对此,我不敢苟同,尤其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一个孩子若没有建构足够的安全感,没有完全的心理能量去帮助他渡过难关,此时给他一个挫折,只会让孩子越挫越败,越没有自信,越不能够面对困难和学会担当。挫折之下,孩子可能不去面对、不去挑战,变成一个退缩、胆小、内向的人。
我非常同意让孩子“多经历”的观点。经历是一种财富,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人生需要经历,但并不是只有苦痛的经历才是人生的财富。各种各样的经历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人生体验,如果孩子的每一次经历父母都能给予正向的引导,孩子便会因此获得充盈的心理能量。在这一点上,男孩子需要经历,女孩子同样需要。积极、乐观、坚毅、勇敢……这些人格品质,男孩需要具备,难道女孩就不需要了吗?
所以,问题不在于,我们给孩子的“苦难经历”是不是不够,反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沟小坎本就不缺,倒是父母们的“包办”和“过度保护”,让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无力。
男孩女孩一样需要“多见识”
很多“女孩应该富养”的支持者认为,什么都让女孩拥有,什么都让她见识过,她就不容易被诱惑,不容易被骗了。这种观点源于“担忧社会物欲化”,女孩子很容易就被别人的“一颗糖”骗走。这颗糖在父母们理解,就是物质。于是对女儿各种“富养”,直至让孩子过于享受,容易得到一切。这其实就是溺爱。当今社会,其实物质财富并不那么稀罕。但凡父母均能够有份工作,普通孩子都能够丰衣足食。而有一些女孩之所以“被人简单拐跑”,是源于她们的心灵被吸引了!
所以,问题不在于只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还在于父母让她的心灵足够丰盈!我们强调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探索”(这是我一直倡导的建构安全感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我更多次提到的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的亲子互动和安全依恋。只有如沐春风般获得学习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心灵自由。
当然,这样的“见识”,女孩需要,男孩同样需要。睿智、聪颖、通达、明理……这些特质,父母们希望女孩拥有,而男孩又何尝不应具备呢?
男孩女孩教养方式差别不大
对男孩和对女孩的教养方式,真的应该有很大区别吗?我并不这样认为。
在社会分工上,男性和女性之所以有性别上的区别,是因为女性有一个阶段是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而男性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应该说,现代社会对男人、女人在很多素质和能力上的要求其实日益趋同。这种趋同就要求我们对孩子的教养也是不能偏颇的。
所以我想说的是,男孩需要坚强、需要有责任感,女孩同样需要。女孩需要善解人意,需要通情达理,男孩同样需要。在教养方式上,不做过多人为的限制更利于孩子的平衡发展。
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都在摸索,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并没有什么通用的金科玉律可以帮我们解决育儿中所有问题。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做到,那就是学会读懂自己的孩子,给孩子真正的心灵自由。
02 若想孩子成功,父母必先做到这些
成功学一度非常流行,我们的教育也难免不被熏染。曾有这样一则新闻:某国内名校毕业生,谋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企业做职员,月薪八千元。为这,其父差点儿跟他断绝父子关系,为何?父亲认为,千辛万苦考上名牌大学,为的就是成功发财或有权有势,孩子至少也应该进入政府部门谋个一官半职,或者年薪达到多少标准。
这则消息被报道出来后,无数人为之咂舌。成功学之所以在国内流行,不仅有时代的因素,更有文化上的原因。古语有云“成者王侯败者寇”,这种说法非常决绝,对于失败几乎零容忍。
成功并没有错,因为人们都需要通过成功来确认自我。但成功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只要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完成自己内心的目标,都可以算成功,可是生活中,很多人走偏了。我认为,成功就是身体健康,智力足以应对自己喜欢的事,内心和谐,有快乐的能力……如此便算成功了。
第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没有孩子会缺乏营养,但每个孩子都健康吗?未必。我说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好的生活习惯、水平相当的体能。想要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还要进行自控力的培养。
第二,一定水平的智商是必要的。智力是我们认识世界、学习及生存的一种能力,一部分是天生的,但绝大部分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没几个人能够拥有爱因斯坦的智商,但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却能给孩子加分。同样,家长的不当教养会给孩子减分。譬如,面对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若家长总是不耐烦,总以“哪那么多为什么”结束对话,那无疑会破坏孩子的求知欲,阻碍孩子的智力发展。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心理能力的发展。单纯的高智商并不能与成功画等号。早有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面对生命的挑战而必须做出智慧的反应时,许多高智商的人失败了,而许多低智商的人却成功了。他们强大的心理能力,与最后的成功有着直接关系。
同时,积极心理学也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研究结果,爱笑的人更幸福。幸福是成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人,即使家产丰硕,财富足够其追寻所有的物质满足,但其获得的都不过是一种暂时性的感官愉悦,并不是真正的幸福。相反,一个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长、成就的人,即使他的成就看起来微不足道,却仍然能够赋予其人生更为丰满的意义。
好的安全感、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爱的能力、自我管理以及管理他人等,构成了孩子成功的心理素质。而想要孩子学会这些,父母先要懂得它们的重要性。
鼓励孩子多运动,和孩子一起运动
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疏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获得成就感。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各种作息时间,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动静分明的生活、活动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很重要。如果大人自己都做不到,却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自然对孩子不具说服力。当然,对小宝宝而言,游戏就是运动,更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陪孩子玩起来,即使是发自内心的哈哈大笑也是一种非常棒的运动。
陪孩子阅读,并耐心回答他们的为什么
弗朗西斯·培根早在450年前就已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卢梭的父亲伊萨克是一位钟表匠,他在工作台上一边工作一边教三岁的卢梭读普鲁塔克的《古希腊罗马英雄传》。在他的督导下,卢梭在七岁前已读完了勒苏厄尔的《教会与帝国历史》、丰得奈尔的《世界通史讲话》和《宇宙万象讲解》,以及莫里哀的戏剧集。博览群书使卢梭获得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了才慧、想象力和悟性,激发了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最终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
阅读的好处可见一斑。但是,要记得,若想孩子阅读,不能直接把书扔给孩子,起码在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之前,父母们绝对不能这么做,这只会带给孩子压力和抵触情绪。
陪孩子阅读,并且要珍视孩子由此生发的疑问;引导孩子学会使用工具查阅知识。知识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能力”在慢慢形成。
学会“看见”你的孩子,并且给他们做自己的权利
孩子健康长大,是建立在他们的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上。除了生理需求,孩子的智力成长和心理需求同样需要被大人“看见”。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可见,孩子是在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中学会爱的。请多抱抱你的孩子,多对他们说:“我爱你。”
孩子需要自己的探索空间,这是他们学习的途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获得自我的成长。所以,请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太满。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曾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孩子需要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这是孩子形成独立自我的关键。所以,请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给孩子选择权。给孩子相应的自由,表明我们信赖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敬我们。在大人允许的范畴内给孩子选择权,通过提供选择,可以避免紧张氛围。如“睡觉时间到了,你是要听昨天的故事呢,还是想听一个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红色的上衣,还是蓝色的T恤?”做选择并让孩子担负义务,这些虽是日常的行为,但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至关重要,可以帮孩子以更有力量的姿势走向这个世界。
学会“听见”你的孩子,并且接纳孩子的一切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他们自己的烦恼。他们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会发脾气,会大哭,会看起来有些无理取闹,这些都是孩子发出的信号。做父母的,要能够放下身段,聆听孩子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并给予恰当的回应。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被理解了。要想当个更好的倾听者,父母们就不能只是用耳朵,更要用心。当孩子对你说话时,请尽量停下手边正在做的事情。孩子说话时,不要中途打断他,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上学的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都是最佳的倾听时刻。当然,你随时随地都能与你的孩子进行这样的互动。
倾听的过程中,请帮助孩子确认他们的各种情感(尤其是消极的),并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状态。当父母否定孩子的感觉时,孩子会感到孤独、失望,随之而来的就会是行为问题。只有当孩子的情绪、情感被接纳,他心里舒服了,他的行为才会良好发展。所以当孩子大哭时,父母最好的做法是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给予孩子拥抱或目光安抚,并且说:“你很伤心,因为……”
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均请尽可能立即去倾听,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立即倾听孩子说话,可使父母多一次懂得孩子、靠近孩子的机会,也可获得孩子的信赖。
最后,记得要放弃完美主义。父母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孩子们“无法让人接受”的一面,记得不要忙着纠正。请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时间,你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和接纳。
确保专门的亲子时间,并在这段时间里传达给孩子快乐、积极的信息
父母再忙,也应该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共同做点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在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跟孩子一起做游戏。带孩子出门,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父母全程都要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撑者和陪同者。
陪伴过程中,请传达正面信息,少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因为负面的口吻只会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于孩子的负面行为上,而孩子仍然不知道好的行为是什么,自己应当做什么。孩子将脚抬到桌子上,消极的说法是“脚能放桌子上吗?这是放脚的地方吗?”积极的说法是“请把脚放下去,桌子是我们吃东西的地方哦!”
传达积极信息的另外一点,就是多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要总盯住孩子的缺点。也许有父母会说,我的孩子真的跟别人家的孩子没法比,就是一无是处啊!不是孩子没有优点,是父母没有发现。
需要提醒的是,陪伴孩子不仅仅是妈妈们的事儿,爸爸在孩子成长中也十分重要——爸爸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物质提供者,更需要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如果你对照后,发现自己有很多不符合的地方,请不要焦虑。你的发现就是转变的契机。请记住,没有完美父母,但我们可以通过更智慧的爱,滋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03 父母管住自己的嘴,真的很重要
微信上,不少大孩子的妈妈近乎绝望地说:“我跟我家孩子几乎没法儿好好说话,经常是一沟通就以孩子哭闹收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甚至都想去算个命看看,是不是我跟这孩子就是天生合不来。”虽然听起来像是黑色幽默,但类似的困境,在我们当下的家庭教育中,却是非常普遍的。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如何跟孩子沟通的问题。
人们常说,说话是门艺术。对孩子而言,说话不仅是艺术,更是重要养料,说得不好,甚至有“毒”。因此,父母管住自己的嘴,真的很重要!
下面是我们常常在说的一些废话:
吃饭时不许再看电视,再看我就把电视关了!
别玩儿电脑了,我说了多少遍了。
瞎说什么,给我闭嘴!
又把衣服弄脏了,怎么这么不讲卫生!
这些话的特点是:父母居高临下地看着顽劣不化的孩子;父母习惯把负面词汇堆积到孩子身上。后果是,孩子不仅听不进去,而且会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即便孩子被暂时压制住,但内心情绪却未能得到化解。
别给孩子的好奇心上锁
常有家长百般苦恼地问我,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在我看来,孩子不爱学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理动力不足。而这个心理动力,就来源于可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问题多本是求知欲旺盛的表现。父母的搪塞、敷衍甚至不耐烦,都会大大减少孩子的意志力和主动性,结果孩子慢慢就习得了退缩和被动。试想,一个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日后怎么会有兴趣主动汲取知识、积极与人交往呢?
不仅如此,孩子不断得到类似的回答可能会影响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孩子的性格也容易怯懦自卑,遇到问题更容易选择放弃。所以,我的建议是:
1.巧妙自如地面对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
重视和肯定孩子问问题的态度。孩子问的问题无论你是否知道答案,是否觉得幼稚和不可理喻,都可以先拿出耐心,以鼓励孩子提问的态度来回答他,比如“啊,你提的这个问题太厉害了!让妈妈想一想。”这样,也给自己预留了思考时间。
2.巧用比喻,化解尴尬
比如孩子都喜欢问“自己是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你大可不必欺骗孩子,也不必详细解释,可以根据孩子年龄段的理解能力巧用形象化的语言回答。我女儿开心也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当时就是用给她讲过的鸭太太生出一个蛋的故事来回答的。
3.巧用绘本
现在很多制作精良的绘本都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大多数绘本都是根据孩子喜欢问的问题设计的。所以,养成每天跟孩子一起读绘本的习惯,孩子会在其中得到很多问题的答案。在孩子突然问你问题的时候,你也可以借用绘本中的人物给孩子作解释。
4.一起探寻答案
孩子问到父母不知道的问题时,父母往往担心直接说不知道,可能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于是编造扯谎。这样其实反倒会让孩子在知道真相后产生不信任感。较好的做法就是承认不知道,并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我女儿开心前些天看到一本书上画着各式各样的深海鱼,就不停地问我这些是什么鱼。我很多都回答不来,就买了一本《动物大百科》回来跟她一起看。这也是一种方法。
智慧应对,教出更强大的孩子
1.别在敏感期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有自主行为了。这个时期是孩子建立自我评价的敏感期。他们常常什么都想自己做,但却又没有做好的能力。但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说一些消极的话来打击他们的自主行为。否则,孩子就会处在羞愧的心理状态中,长期下去,会丧失斗志,失去挑战困难的勇气,形成怯懦的性格。
孩子在早期对自己的评价完全依赖于父母。父母不经意的低评价会让孩子在心中降低自我评价,认为“也许我真的很差”“我是做不好的”。这样的自我评价如何能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坚强的意志力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2.你的包容和鼓励是孩子信心的源泉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予鼓励和谅解。可以说:“妈妈知道你是想帮忙,但东西实在太重所以撒了。”这时,孩子的不安和羞愧一定会被你的包容和理解所融化。他会明白,你是理解他的,你对他的爱和支持,无论何时都不会改变。理解完了,要帮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可以进行引导,如“你可以寻求妈妈或者爸爸的帮忙呀,我的宝贝!”
3.跟孩子一起收拾残局,做孩子的榜样
让孩子懂得为自己做错的事情承担后果的方法有很多,但责备和埋怨一定不是好方法。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必多说什么,让孩子跟自己一起收拾残局,其实孩子会明白你想让他明白的一切。
4.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获得成功和自信
孩子的自信是通过一点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建立起来的。平时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放手让他尝试去做。孩子喜欢拎东西,小的或者轻的东西就主动给孩子拎,并及时表扬和鼓励他。孩子会在小小的成就感和你的评价中获得自信。
巧妙应对,养出高情商宝宝
1.别说些没有意义,发泄情绪的话
孩子闹脾气让家长乱了方寸,于是开始摆权威来简单粗暴地强迫孩子接受。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不服气,认为父母蛮不讲理。久而久之,亲子沟通就会越来越不顺畅。孩子要么变得压抑懦弱,要么变得乖张跋扈。
我一直很不喜欢“让孩子听话”这样的说法,为什么要孩子无条件地“听话”?真的是所有的“话”孩子都应该“听”吗?那父母是不是首先也应该“听听”孩子的“话”?所以聪明的父母不会不问青红皂白让孩子无条件服从。
另外,“你不……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最好不要说。我们一直强调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性。父母的爱是不能有附加条件的。拿这样可怕的话语来威胁幼小的孩子,可能会一时奏效,但给孩子心理埋下的阴影却是看不到、难抹去的。或者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判断能力,他发现你只是将此作为权宜之计来威胁他,只是“说说而已”时,那这样的话就更加没有意义了。
2.合理订立规矩,巧妙化解争执
规矩要提前和孩子一起立好。为防止孩子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平日里就可以多跟孩子做一些约定。比如去超市之前,就跟孩子提前约定好,我们可以买什么,不买什么。甚至让孩子和你一起制作购物清单。孩子参与了,会更愿意遵守约定。
多用正向的话语给孩子提供选择,而不是用负向话语做威胁。比如:
“你不要跑这么快!”换成“请你走慢一点儿,咱们可以边走边感受泥土的香味儿,还有小草和花儿的美。”
“你真懒,把自己的房间弄得这么脏,还不快去收拾。”换成“请收拾一下你的房间吧,妈妈知道你是个爱干净的孩子。”
“不要老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看你越长越瘦小了!”换成“看看这是小绿!吃了可以长很高呢!”
如果孩子没有在听自己说话,家长说:“你怎么老是心不在焉,我说的话你听到没有。”直到提高嗓门大喊大叫,希望对孩子有足够的威慑力。建议换成,直视孩子的眼睛,温和但坚定地告诉孩子:“妈妈有重要的事儿要跟你说,你要认真听。”
“吃饭时不要玩食物。”换成“食物是用来吃的,吃饱了就变成大力士了哦!”
“不能撕纸。”换成“这些纸是用来画画的,不是用来撕的。”同时提供一些废旧报纸等,供孩子撕。
“不能吃糖。”换成“糖要在饭后吃。我们吃完饭,就可以吃一颗糖了。”
总之,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语气柔和,态度坚定。孩子们控制力没有发展完全,所以给孩子立规矩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候会出现反复或者孩子不遵守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需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跟他讲清原委,表明立场。让他明白,他和父母定好的规则不能轻易更改,是要坚定执行的。
沟通是一门艺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其实是非常“讲究”的一件事儿。不要因为日积月累的“无心之失”和“口无遮拦”,让你和孩子之间出现沟通的鸿沟。良好顺畅的沟通模式,需要父母的用心和耐心。
04 别让小宝“催熟”大宝
微信上一位家有两宝的妈妈发来一个问题:
有了妹妹后,姐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她也很疼妹妹,帮我一起照顾妹妹。她的不乖不是体现在这些上。怎么说呢?就像今天一样,她往别人晾晒在外面的面粉里放了很多草,别人来投诉后,我教育了她,“你长大了,该懂事了。”她也说以后不会了,可两个小时后她还是跑去把人家的面粉抓了一大把拿回来玩,我很生气,打了她小手,她很恐慌地一直说“不敢了,我不敢了。”还有到了晚上她又拿彩笔去画另外一栋楼的墙,我们住的这栋楼的墙前段时间已经被她画得乱七八糟的了。当时我也教育过她,可今天她又乱画,唉。
把她抱到身边和她分析事情的对错,她又很懂事地听和回答,可过后又好了伤疤忘了疼,还会重复犯错,连学校老师也投诉她上课时总会做些大动作,如把椅子弄得巨响,影响别人上课。唉,真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
孩子不乖,父母心生烦恼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到底怎么了?其实更能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我的教养方式是不是需要调整?”比如上面案例中的孩子“问题”行为,其实就是缺乏父母关注导致的。有了小宝之后,父母对大宝明显忽视了。家庭中新成员的到来,父母的冷落,这些都让大宝产生不安全感,希望引起大人新的重视,于是在行为上就会有表现,比如变得黏妈妈,攻击性增强,在外面各种“惹乱子”等,因为只有这样,大人才会给她多一些关注。
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妈妈本该予以弥补,加强关注,但却选择了把孩子推得更远:批评孩子,用小宝“催促”大宝长大。
妈妈说,“你长大了,该懂事了。”妈妈自己觉得很语重心长,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可是对孩子而言,这些都加重了她的不安全感。
只要妈妈继续这样对待孩子,孩子的行为问题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妈妈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大宝虽然比小宝大,但仍然还是个孩子。
大家还记得《爸爸去哪儿》里的石头吗?郭涛认为,自己的孩子在这群孩子里年龄是最大的,就应该承担更多,严格要求孩子不能任性、不能撒娇、不能犯错、不能不听话,但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以至于到最后,石头都开始怀疑爸爸对自己的爱了。
家有两宝的育儿原则
两个宝宝的问题解决是有章可循的,爸妈只要抓住以下原则即可:
1.不要让大的谦让小的
两个孩子难免会出现争抢,不少父母总是对大的说,“弟弟/妹妹还小,你就让着他/她吧。”这样做,实际上对两个孩子都不好,骄纵了小的,委屈了大的。这样一来,小的会认为自己小所以有特权,大的的正当利益也被不公正地剥夺了。
也有父母为了避免争吵所有东西都买双份,花尽心思想要避免冲突。其实有时候孩子们互相抢东西,不是要更多,只是要一样。举一个例子,如果家里只有一个iPad,两人都抢着玩,最后弟弟抢走了,姐姐在一旁委屈失落。这时就需要父母有所作为,制订出轮流玩的规则,或者提供更有意思的、更多的选择给孩子。但一定不是说“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这样姐姐就会想,自己在妈妈心中没有弟弟重要。如果父母参与进来,引导孩子制订规则,当另外一个孩子闲着没有东西可玩时,陪孩子一起说说话、看看书,引导孩子抒发出情绪,分散其注意力,可能不出一会儿,另外一个也会扔下东西来凑热闹了。
2.不要明显偏袒任何一方
很多时候,父母会不经意地或者习惯性地偏袒某一个孩子,比如偏袒年纪小的、体弱的或者性格内向的等。父母所做,孩子都是可以感觉到的。一旦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偏向,只会增加孩子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小心一时性急责怪了哪个孩子,父母一定要在事后向孩子沟通,必要时道歉。每个孩子的特质都不一样,父母要欣赏每个孩子的优点,并且明确告诉他们:不管你们是怎样的,爸爸妈妈都始终爱你们。根据每个孩子的特征不同,父母给予的爱的方式也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发自内心地、平等地爱两个孩子。
3.不要强迫老大照顾老二
强迫的后果往往是老大排斥老二,相反,父母如果把任务或者命令换成邀请,可能孩子会更容易接受、更积极主动,因为他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比如,在爸爸妈妈有事的情况下,请老大帮忙照看一下弟弟妹妹,到厨房拿一点水,或者找出一块干净的尿不湿等。当老大帮助父母完成一件事情,爸爸妈妈要鼓励和感谢他,让他知道自己完成了一件漂亮的事情。这样一来,老大不仅会有成就感和价值感,也会对弟弟妹妹产生感情,更有信心和责任心照顾好弟弟妹妹。
4.不要过于严厉地对待榜样
家有两个以上孩子的父母喜欢在家里树立榜样,一方面是激励榜样,另一方面也敦促其他孩子学习榜样。而父母对待作为榜样的孩子,往往是严厉的,有期待的,当然也是有要求的。事实上,这给作为榜样的孩子造成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为什么榜样就一定不能犯错、一定要听话、一定样样都要最棒呢?如果父母要求过高或过于严厉,显然会扭曲榜样孩子的天性,让他不能还原成自己真实的样子,让他不能成为自己,而是成为父母和兄弟姐妹心中那个好孩子,从而错失很多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
准备要二胎的原则
至于符合政策打算要二胎的父母,要注意以下几条额外的原则:
1.提前给老大打好心理预防针
在计划要二胎时,父母一定要关注老大的情绪状态,提前让老大在心理上接纳老二。特别是针对性格内向敏感的老大,爸爸妈妈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耐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郑重地告诉老大,“爸爸妈妈很爱你,想给你生个小伙伴”,同时强调有了弟弟或妹妹之后,老大的好处和优势都在哪里。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描述场景等形象的方式,一方面告诉老大,比如在假期父母不在时你不会寂寞,可以做老师指导弟弟妹妹做事等,让老大觉得自己更有价值,更有信心和魄力。另一方面,父母要表示的是,弟弟妹妹和他一样都是爸爸妈妈珍贵的礼物。老二出生后他们在一起可以怎么玩,如何相互帮助,还要肯定他们在一起一定会很快乐。
另外,怀孕之后,妈妈不能像第一胎那样“娇气”了,因为孩子如果看到妈妈因为怀孕备受折磨,将不容易对弟弟妹妹产生好感。
2.与另一半各就各位,做好分工
在老二刚出生的那段时间,妈妈需要哺乳,也会多花一些时间照顾老二。这时,爸爸就要承担照顾老大的工作,并负责安抚老大的情绪。爸爸可以给老大讲一些当年他来到这个家庭的具体细节,让老大感到自己的重要,感到自己给父母带来了惊喜和感动,感到自己是被爱的。同时,爸爸还要鼓励老大与自己一起,共同承担起照顾这个家的美好任务,培养老大的责任意识。
当然,有了老二,不是说妈妈就完全不顾老大了,老大心理安抚工作的重点还在妈妈身上。生活中一些细节问题也需要妈妈注意,比如匀出一些时间来与老大独处,避开老大哺乳,鼓励老大向外结交新朋友以分散注意力,以及多向老大表示妈妈的爱等,同时,也鼓励老大多与老二互动,尽快让老大对老二的态度从排斥、冷漠转变为接纳甚至相亲相爱。即使家里有老人帮忙,前面提到的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安抚也不能少,因为这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和自尊自信的基础。
3.先有爱和尊重,再有管教
孩子之间闹矛盾,父母最自然也最首要的处理方式就是爱。不仅爱,还要保证让爱平衡流动。告诉孩子们,“你们是手足,是最亲近的两个人,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相互谦让。”一方面鼓励老大给老二做出榜样,另一方面对两个孩子都予以充分的尊重。
当一个孩子正在做自己的事(写字、画画、学习)时,提醒另外一个,无论是谁,如果对方正在认真做某一件事都不要随意惊扰。如果老二捣乱招惹老大,父母一定要清楚地给老二讲明规则,或者将老二带离房间,让老大感觉到自己的空间和正当行为是被保护的,是受到尊重的。
当孩子们闹别扭时,父母脑子要清醒、不焦虑,因为情绪是会传递的。一旦父母焦虑生气,不知所措,孩子们就更不知道收拾性子。当父母对孩子表现出宽容、稳定、理解、包容和爱时,孩子反馈回来的也会是这些。
父母需要注意的三大原则
1.不偏袒,不逼让,让爱平衡流动。
2.根据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式。
3.尽量平等,公平公正,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尊重。
只要父母的态度和原则对了,与孩子的沟通也就奏效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并没有捷径可走或秘密可言,只是做起来需要父母们的细心和耐心。认真地倾听孩子敏感的内心,努力关注到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自始至终给予孩子真真实实的爱,孩子才会在爱的沐浴下学会爱,才会真正地独立和成长起来!
05 别给孩子的某些行为贴道德标签
带着孩子时在路上遇到了熟人,父母总希望孩子能甜甜地叫声“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可是孩子常常不配合,怎么也不肯跟人家打招呼。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就“没礼貌”呢?是不是就“欠调教”呢?我认为并不尽然,有些事儿并不能那样“上纲上线”。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不打招呼”是没礼貌吗
“我的孩子现在两岁多,最近路上碰到人我让她喊‘叔叔’或者‘阿姨’,她就是不肯,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她以前不这样的,前段时间在小区里还会嘴巴甜甜地叫人。最近是怎么回事呢?”
两岁多的孩子,自我意识快速发展。这段时间不愿意打招呼可能有多种原因。一种原因可能是她在观察。孩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和想法。对于父母而言的熟人,在孩子眼里也许是第一次见面的生人,孩子有点警惕心是很正常的事儿。另一种原因可能跟她当时的情绪有关,也许她只是暂时不高兴了,所以你让她做什么她都不太乐意去做。
第三种原因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意志,不愿盲目地听从父母,父母发指令让她做什么她反而偏不去做。如果这个时候硬是逼迫和强制她叫人,她很可能因此而出现强烈的逆反行为,就是不叫人。
所以爸爸妈妈要做的,一是做好榜样,让孩子觉得见人打招呼是一件自然而愉快的事情;二是不强迫,不要让孩子排斥这个行为,这个阶段过去以后孩子可能自己也会开始喜欢跟人打招呼了。
“不懂分享”是没礼貌吗
有朋友带着孩子来我们家玩。朋友家孩子一岁多,比我们家孩子小点儿,拿着喜欢的玩具不撒手。我们家孩子一见急了,喊着玩具是他的,硬是抢了回来。我说:“弟弟第一次来我们家玩,你应该大方一点。”他根本不听,还跟我闹,弄得我特别尴尬,在朋友面前显得我教育特失败。我该怎么教他呢?
其实,孩子三岁之前不懂分享是正常的,不要担心,不用觉得教育“失败”,更不要用成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他是不是自私。这时给他讲道理,强迫他分享,他一定会闹情绪,弄得孩子与家长都更不愉快。
至于怎么引导孩子,让他逐渐有“分享”意识呢?只需要身体力行地教孩子一些简单、实用的交往技巧,比如“怎么做轮流”“怎么做协商”等。譬如当孩子之间抢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说,“宝贝,我知道这个玩具是你很喜欢的,你可以把它收起来。但其他的玩具你可以给别的小朋友玩一玩。”还可以跟孩子说,“我们可以跟这个弟弟互相交换玩具,你看弟弟的玩具我们家就没有,咱们可以看看弟弟的玩具有什么好玩的。”
“大庭广众闹情绪”是没礼貌吗
现在我都不敢带我们家孩子出去了。不管是去超市还是去饭店,他经常大喊大叫,一有不满意直接大声哭闹,弄得我们特别没面子,只好赶紧带他离开。这怎么办呢?
孩子并不能清楚地分辨出行为的好坏,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反馈很重要,默许或不当反馈都可能造成孩子继续出现不当行为。孩子喊叫哭闹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宣泄情绪,二是引起家长注意。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两岁前,家长不用说太多道理或过多责备,可以态度温和而坚定,从表情到语气坚定地表示“不可以”,然后用别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是两岁之后,先帮助孩子平静情绪,然后跟孩子进行简单的引导和讨论,告诉他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合理利用期望效应,正面暗示和激励他“一定会是个懂礼貌的孩子”。他会愿意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如何让孩子“懂礼貌”“有规矩”
一是父母要做好榜样。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父母平日里热情待人、礼貌处事,会让孩子觉得文明礼貌地与人交往是一件愉悦而正常的事情,也会自然地去模仿。另外,在同孩子一起与人交往的时候,父母可以提示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比如如何打招呼、如何有礼貌地询问对方、如何与人协商等。
二是给孩子定规则的时候,最好让孩子参与到制订规则的过程当中。这样他会更愿意遵守。比如去超市前就跟孩子说好只买什么不买什么,只待多长时间,这样孩子心理上有一个准备,他就不会索要无度地哭闹。即使他真的做不到,父母到时候也更容易说服和引导。另外,一旦定了规则,就不要轻易改变,保持规则的稳定和有效。父母如果自己都是经常说了不算,肯定不能指望孩子听你的了。
三是耐心引导、期望和激励。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做得好的地方。其实,每一个孩子心里都想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出于他们对父母的爱。所以父母正面的期望和激励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动力。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也可以从正面鼓励他下次做好,相信他以后一定可以做到。
四是给孩子时间去适应和锻炼。孩子的社会性是逐渐发展的。在与家人、同伴、陌生人的交往中,孩子逐渐去适应和锻炼,逐渐懂得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少催促,少批评。孩子探索到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然后才能成长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不同年龄孩子的礼貌培养
父母可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来指导孩子学习礼貌:
第一阶段:言传身教。适合年龄:出生至两岁
两岁之前的孩子与社会的互动方式主要是模仿,因此父母可通过亲身示范的方法,教给孩子礼貌的行为。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谦让的态度对待别人,身处其中的孩子就会无意识地模仿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遇到类似的情形时,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你的做法。
第二阶段:教给孩子对与错。适合年龄:2~4岁
两三岁的孩子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语言了,这时父母就需要预先想到孩子可能会出现的行为,并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能做、什么是不能做的”,并用他们能懂的语言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和“应该怎样做”。
第三阶段: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适合年龄:4~5岁
4~5岁的孩子自制力还不是很强,仍需要父母反复向他们强化“礼貌”行为,并告诉他们每种礼节背后的道理,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行为可以带给别人快乐,也可能会伤害他人。另外,平日里遇到孩子故意说脏话,请避免当即批评指责,转移注意力就好了,这样孩子说脏话的行为就不至于反复、持续太久。
要知道,礼貌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就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请”“欢迎”“再见”等礼貌用语,并告知他们礼貌用语要长挂嘴边。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