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于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适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

石膏

石膏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大寒,味辛、甘、苦;归肺、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煅后外用收湿敛疮。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石膏性味辛甘、寒,性寒清热泻火,辛寒解肌透热,甘寒清胃热、除烦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治温热病气分实热,症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者,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伤寒论》之白虎汤。石膏善清泻气分实热,若配清热凉血之玄参等,可治温病气血两燔,症见神昏谵语、发斑者,如《温病条辨》化斑汤。

石膏既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又能祛暑,配益气养阴之人参、麦冬等,可用治暑热初起,伤气耗阴或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津两亏,症见身热、心烦、口渴者,如《伤寒论》竹叶石膏汤。一般用量为15~100g。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认为,石膏为治疗急性热病的有效药物,但须生用,更需大剂量方效(常用剂量为50~100g)。生石膏性寒而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实热之圣药,其退热之功,直胜过犀角、羚羊角等名贵之品。张老临床体会,凡热病见洪滑脉象,唇红、舌红、苔白稍粗涩,口略渴而恶寒不甚重者,即可放胆应用石膏,不必拘泥于阳明经证之具备与否,也不必拘泥于温病学家的热在气分之说。若有轻微恶寒、恶风表证,也不必顾忌,可酌加解表药;若有出血发斑等热入营血之证,也可酌加清热凉血药。

2.用于清热生津

张锡纯言石膏“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其常与知母配伍取其清热生津之力,治疗气分热盛证,如白虎汤。陆渊雷说:“白虎汤之主药为石膏、知母,解热生津,治阳明病阳盛津伤,最为适宜。”故可知石膏配知母可治阳明热盛津伤证。张锡纯认为:“石膏凉散之力与人参补益之功,互相配合,能旋转于脏腑之间,以搜剔深入之外邪,使之净尽无遗,实能于邪火炽盛之时,立复真阴,此中益有合化之妙也。”

临证遇阳明实热证,若“其人年过五旬,或壮年在劳心劳力之余,或其人素有内伤,或禀赋羸弱”,邪盛正虚者,均用人参佐石膏退热,以扶正祛邪,如白虎加人参汤。若治燥热伤肺而见身热口渴、于干咳痰少而稠者可以石膏、桑叶为伍合以杏仁、人参、麦冬、枇杷叶等。方如《医门法律》清燥救肺汤。一般用量为15~100g。

3.用于清气凉血

张秉成《本草便读》谓石膏“祛瘟逐疫可消斑”。石膏是清气分热之要药,与入血分之犀角配伍,一入血分以凉血解毒,一入气分以清透邪热,为治气血两燔证的基本配伍。《温病条辨》之化斑汤、《疫疹一得》之清瘟败毒饮均用此药对。石膏亦可与生地黄相配伍,功能清胃火、滋肾阴,临床可用于治疗血热皮疹、荨麻疹、玫瑰糠疹等。若为温热病中阳明气分热毒所致的斑疹,可与升麻、黄芩、黄连、栀子配伍。一般用量为15~100。

4.用于降气止逆

石膏性寒,与理气药配伍可用于治疗邪热上逆之病证。石膏与杏仁、瓜蒌、大黄配伍宣肺通肠,用于治疗阳明温病,热结肠腹,痰热蕴肺之证,方如《温病条辨》宣白承气汤。治伤寒温病,邪传胃腑,烦躁身热,白虎证俱,胃气上逆,心中满闷者可与知母、半夏、竹茹配伍,方如镇逆白虎汤。若为胃热湿阻、气逆不降所致的呕恶反胃、脘腹痞闷,或肺热痰蕴所致的咳痰喘息、胸闷不适等症,可与半夏相伍。诚如莫枚士云:“胃热犯肺者之治,当半夏石膏并用是也。”若为胃火上冲、上逆不降之呕吐、呃逆,伴见口气臭秽、口渴、心烦等可与赭石配伍。石膏与钩藤配伍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一般用量为15~100g。

5.用于清热止痛

甄权《药性本草》论石膏曰:“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和葱煎,去头痛。”石膏与许多药相配后具有较好的止痛之功,临床可用于多种疼痛。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虚火上浮之头痛、牙痛可与熟地黄相伍。若为气血失调,郁火上逆之头痛、牙痛,可与川芎配伍,两者寒热并用,气血兼施,疗效颇佳。石膏可与细辛配伍,用于治疗头痛属风火上炎、牙痛属风火或胃火上冲者。石膏入阳明经,可与同入阳明之白芷相配伍,治疗风火牙痛、牙根肿痛。亦可治疗风热袭入阳明之头痛,偏于前额或眉棱骨处者。石膏与藁本、荆芥穗配伍,可用于治疗胃火亢盛、循经上炎所致头痛、齿痛等。一般用量为15~100g。

6.用于清肺平喘

肺为娇脏,性喜清肃。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外感之邪入侵于肺,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而咳嗽、咳痰。而外感之热邪或风寒之邪郁而化热,邪热闭肺则发热咳嗽。热灼津为痰,痰气胶结则咳嗽气喘。用麻杏石甘汤清热平喘,重用生石膏直清里热,伍麻黄开泄肺气、止咳平喘。用于现代医学之肺炎、气管炎等属于肺热壅盛者收效甚佳。一般用量为15~100g。

7.用于胃热积滞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云:“小儿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若热,面黄腹大也。”积滞时久,食积化热,湿热中阻,运化失健,则见纳呆、口臭、便下干结、舌苔黄腻,治以清热导滞,故以生石膏清积滞之热。一般用量为15~30g。

8.用于通鼻窍

石膏治鼻病并不多,用于通鼻窍的更少。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解》中指出:“石膏之性又善治脑漏。方书治脑漏之证,恒用辛夷、苍耳。”这是张氏对石膏新用途的一个重要发现。临床石膏对鼻渊确有疗效,除能减少患者脓涕外,通畅鼻窍的作用尤其显著,也不必局限于阴明热盛。对于其他鼻炎,如变应性鼻炎热象不著而鼻塞严重者,用之均有较好的效果。常用剂量15~30g。

9.用于中风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证,多由于水不涵木,风阳上亢,或肝阳化风夹痰火上扰,血升气逆,血菀于上,溢于脉外则成斯证。李兰舫老中医治疗此类中风善用生石膏,常于辨证方中加生石膏30~60g,以清金伐木、降逆除烦,收效颇捷。考石膏体重气轻,甘辛而寒,重可降逆下气,寒能清热泻火,气降火平,血循于经,可杜其妄行外溢,且可预防脑出血后之血瘀发热及肺部感染。

10.石膏外用

石膏火煅外用,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等作用。用治溃疡不敛,可配红粉研末置患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之九一散;用治湿疹瘙痒,可配枯矾用,如《景岳全书》之二味隔纸膏;用治湿疮肿痒,可配黄柏研末外掺,如《青囊秘传》之石黄散;若治水火烫伤,可配青黛用,如《外台秘要》之牡蛎散。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产乳,金疮。”

②《名医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

③《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症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杯,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

【现代研究】 生石膏退热的动物实验,结论不甚一致。白虎汤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石膏浸液对离体蟾蜍心及兔心小剂量时有兴奋作用,大剂量时有抑制作用;石膏有提高肌肉和外周神经兴奋性的作用;对家兔离体小肠和子宫,小剂量石膏使之振幅增大,大剂量则使其紧张度降低,振幅减小;石膏在Hands液中能明显增强兔肺泡巨噬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死菌及胶体金的吞噬能力,并能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石膏液能使烧伤大鼠降低T细胞数、淋转百分率、淋转CPM值显著恢复;石膏有缩短血凝时间、利尿、增加胆汁排泄等作用。

知母

知母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甘、苦;归肺、胃、肾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滋阴润燥。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病气分证

知母苦寒清热,甘寒滋润,善入肺胃两经以清热泻火。其清泻气分实热的功效与石膏相似,亦为治疗温热病气分热邪亢盛、高热不退、汗出、心烦、口渴、脉洪大有力等症之常用药,并常与石膏相须为用以增强清热之效。一般用量10~20g。

2.用于热病烦渴

知母味苦而性寒质润,苦寒能清热泻火除烦,甘寒质润能生津润燥止渴,善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者,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伤寒论》之白虎汤。一般用量10~20g。

3.用于肺热燥咳

知母主入肺经而长于泻肺热、润肺燥,用治肺热燥咳、痰黄黏稠,或肺有郁热,气逆不降而气急作喘者,常与清化热痰药和止咳平喘药配伍,如《证治准绳》二母散,常配贝母同用;若配杏仁、莱菔子,可治肺燥久嗽气急,如《奇方类编》之宁嗽煎。一般用量10~20g。

4.用于阴虚燥咳

知母既能清肺热,又滋养肺阴而除燥热,故可用于阴虚燥热。治肺阴不足,燥热内生,干咳少痰者,宜与养阴润燥和化痰止咳药配伍,如《症因脉治》二冬二母汤,以之与贝母、麦冬等配伍。一般用量10~20g。

5.用于阴虚火旺证

知母兼入肾经而能滋肾阴、泻肾火、退骨蒸,用治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盗汗、心烦者,常配黄柏、生地黄等药,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一般用量10~20g。

6.用于胃热、消渴

知母既能清胃火以存津液,又滋养胃阴以生津止渴,故对津伤口渴之症,尤为常用。治阴虚胃火之烦渴,常与清胃、滋养生津药同用,如《景岳全书》玉女煎,以之与石膏、熟地黄、麦冬等同用。其滋养胃阴作用,还可以用于消渴病,常与益气、养阴生津药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以之与山药、黄芪、天花粉等同用。胃热所致的头痛、咽肿、牙龈肿痛等亦可使用。一般用量10~20g。

7.用于水肿

知母用于水肿,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言其能“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此后至唐代,医家多将其用于清热除烦、滋阴润燥;唐宋以后,多数医家又将其常用于滋阴泻火、止嗽。而知母“下水”治水肿之功临床少用。

肺为水之上源,肺有伏热,渴而引饮,每致水道不能通调,膀胱绝其化源,小便闭塞而水泛溢为肿。高原水泛,当责之肺。知母苦寒,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通调水道,则肿自消。若下焦真水不足,膀胱干涸,无阴则阳无以化,水亦泛滥为肿。下游泛滥,当责水脏。知母润燥滋肾,清金泻火,金水相生,使阴气行,阳自化,小便通,水肿消。正如叶香岩云:“肾恶燥,燥则开阖不利而水反蓄。知母寒滑,滑利关门而水自下。”膀胱热郁,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知母泻膀胱之热,亦可主之。

知母治疗水肿,临床上常与黄柏、肉桂配伍,即李东垣《兰室秘藏》之通关丸,用于治疗热蕴膀胱,尿闭不通,小腹胀满,尿道涩痛等。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善用通关丸治疗老年前列腺肥大导致的小便不利及癃闭,收效甚佳。一般用量10~20g。

8.用于肠燥便秘

知母功能滋阴润燥,可用治阴虚肠燥便秘,常配生地黄、玄参、麦冬等药。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知母时言“知母,惟有液滑能通大便,其人大便不实者忌之”。意即说明知母有滑肠通便之功效。一般用量10~20g。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②《用药法象》:“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

③《本草纲目》:“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

【现代研究】 动物实验证明知母浸膏有防止和治疗大肠杆菌所致高热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知母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及某些致病性皮肤癣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所含知母聚糖A、知母聚糖B、知母聚糖C、知母聚糖D有降血糖作用,知母聚糖B的活性最强;知母皂苷有抗肿瘤作用。

栀子

栀子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归肺、心、肝、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热甚烦躁不安

栀子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可与淡豆豉同用,如《伤寒论》栀子豉汤;若配黄芩、黄连、黄柏等,可用治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如《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一般用量6~15g。

2.用于湿热黄疸

栀子有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用治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小便短赤者,常配茵陈、大黄等药,如《伤寒论》茵陈蒿汤;或配黄柏,如《金匮要略》栀子柏皮汤。一般用量6~15g。

3.湿热淋证

栀子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故可治湿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正散。一般用量6~15g。

4.用于心、肝、胃等脏腑实热证

栀子虽能通泻三焦之火,但尤以清泻心、肝、胃经热邪见长,故常用于心热、肝热、胃热诸证。治热郁心胸,心烦不安,甚至狂言乱语,常配伍清心泻火药,如《景岳全书》清心汤,以之与黄连、连翘等药同用。治肝热目赤肿痛、烦躁易怒,或小儿肝热惊风,常配伍清肝泻火药,如《小儿药证直诀》泻青散,以之与龙胆、大黄等药同用。治胃中积热,胃脘灼痛,可单用,如《丹溪先生医书纂要》用本品入生姜汁饮之;若胃火上炎致口疮,或咽喉、牙龈肿痛者,则可与黄连、石膏、知母等长于清泻胃热的药物同用。一般用量6~15g。

5.用于血热吐衄

栀子功能清热凉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常配白茅根、大黄、侧柏叶等药,如《十药神书》十灰散;本品若配黄芩、黄连、黄柏,可治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一般用量6~15g。

6.用于目赤肿痛

栀子清泻三焦热邪,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如《圣济总录》栀子汤。一般用量6~15g。

7.用于热毒证

栀子长于清热解毒,可用于多种热毒证。除用治温热病及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外,还可主治热毒疮痈,症见红肿热痛者,内服、外用均可。常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或配白芷以助消肿,如《普济方》缩毒散。一般用量6~15g。

8.用于小儿睡惊症

小儿睡惊症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其主要表现为寐后易醒。《黄帝内经》称不寐为“不得眠”“不得卧”。《古今医统大全·不得卧》认为不寐的病因病机是“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小儿患病又与其生理病理特点有关,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且为“纯阳”之体,“肝常有余”,故其感邪后易化热化火,引动肝风。

在临床上小儿睡惊症也以实证居多,究其病因病机,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扰动心神,或暴受惊骇,神魂不安,或视听奇险,心中忐忑,而致夜寐不酣,睡时易惊易醒。栀子泻心火、清肝火,对小儿睡惊症属实证者用之适宜,受张仲景之《伤寒论》“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忄农,栀子豉汤主之”启发,临床常配合淡豆豉使用。一般用量6~10g。

9.用于跌打损伤

对于跌打损伤,中医治疗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黄帝内经》曰:“凡跌仆闪挫,或恼怒气滞,血凝作痛,宜活血顺气。”栀子性味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赵廷海《救伤秘旨》中记载“凡闪打伤未出血,但青紫色者……用生栀子和面粉捣涂,肿消青退”。临床用于急性关节扭伤等外伤者用之确有良效。鲜品30~60g外敷。

10.用于惊恐不安

惊恐不安多见于焦虑症等,属中医学“情志病”范畴,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其病因病机大致有二:一为暴受惊恐,《黄帝内经》云:“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虑无所定,神无所归”;二为忧愁思虑过度。《黄帝内经》云:“思则气结。”若气机不畅,郁久可化热生火,循经上扰心神以致心神不安。栀子清心泻火,乃清热除烦之要药,常与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之品配伍。一般用量6~15g。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②《本草正》:“栀子,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陈除湿热黄疸,加豆豉除心火烦躁,加厚朴、枳实可除烦满,加生姜、陈皮可除呕秽,同元胡破热滞瘀血腹痛。”

【现代研究】 栀子提取物对结扎胆总管动物的谷草转氨酶(GOT)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栀子及其所含环烯醚萜有利胆作用;其提取物及藏红花苷、藏红花酸、格尼泊素等可使胆汁分泌量增加;栀子及其提取物有利胆及降胰酶作用,京尼平苷降低胰淀粉酶的作用最显著;栀子煎剂及醇提取物有降压作用,其所含成分藏红花酸有减少动脉硬化发生率的作用;栀子的醇提取物有镇静作用;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其水浸液在体外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芦根

芦根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寒,味甘;归肺、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生津、清胃止呕、清肺排痰、排脓、利尿。

【临床应用】

1.用于热病烦渴

芦根性味甘寒,具有清气分热邪之功,《玉楸药解》:“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对热入气分,症见高热、汗出、烦渴者,亦有退热、除烦、止渴之效。但其作用缓和,宜与石膏、知母等大寒清热之品配伍。因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故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常配麦冬、天花粉等药;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如《温病条辨》之五汁饮。

芦根生津止渴,而无留邪之弊,故温病邪在卫分或风热感冒而见烦渴者,亦常与疏散风热药配伍,如《温病条辨》银翘散、桑菊饮,以之与金银花、桑叶配伍。一般用量15~60g。

2.用于胃热口渴、呕哕

芦根既能清泻胃热,又可生津止渴、和胃止呕,如《唐本草》说其:“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药性论》亦谓其:“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对于胃热伤津之口渴多饮,或胃热上逆之呕逆,均可使用。治胃热口渴,常与清胃、生津药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泄热芦根散,以之与天花粉、知母等药同用。治胃热呕逆,可单用鲜品煎服,如《肘后备急方》记载单用煎浓汁频饮;若再与清热止呕药同用,其效更佳,如《备急千金要方》芦根饮子。一般用量15~60。

3.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芦根入肺经,既能清肺热,又有一定的祛痰、排脓之功,《医林纂要》言其:“能渗湿行水,疗肺痈。”芦根善清透肺热,用治肺热咳嗽,常配黄芩、浙贝母、瓜蒌等药。若治风热咳嗽,可配桑叶、菊花、苦杏仁等药,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肺痈吐脓,则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如《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一般用量30~120g。

关于《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里芦根与苇茎之区别,张锡纯有较深入的解释。张氏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千金》苇茎汤,释者谓苇用茎而不用根者,以肺原在上,取本乎天者亲上也。而愚则以为不然。苇之根居于水底,其性凉而善升,患大头瘟者,愚常用之为引经要药,是其上升之力可至脑部,而况于肺乎?且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味甘多液,更善滋养肺阴,则用根实胜于茎明矣。”

4.用于热淋涩痛

芦根功能清热利尿,《名医别录》言:“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另外,亦可用于湿热水肿,《山东中药》谓其:“治浮肿。”可与利水退肿药如桑白皮、大腹皮等配伍使用。一般用量15~30g。

5.用于解鱼蟹中毒

芦根清热利尿,能解鱼蟹之毒。如《日用本草》记载其:“解河豚鱼毒。”《本草蒙筌》亦言其:“解酒毒、鱼蟹中毒。”可与紫苏、白芷等解毒之品同用,饮食中也可作为鱼蟹的作料。一般用量15~60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消渴客热。”

②《玉楸药解》:“消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烦下食,治噫膈懊。”

【现代研究】 本品有解热、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及雌激素样作用,对β-溶血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所含薏苡素对骨骼肌有抑制作用,所含苜蓿素对肠管有松弛作用。

天花粉

天花粉又名瓜蒌根,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润燥化痰。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病气分热甚

天花粉清泻气分实热之力较弱,但较长于生津止渴,故温热病气分热甚、伤津口渴者,常与清泻气分实热药同用,如《症因脉治》瓜蒌根汤,与石膏、知母同用。一般用量为10~15g。

2.用于热病烦渴

天花粉甘寒,既能清肺胃两经实热,又能生津止渴,故常用治热病烦渴,可配芦根、麦冬等,或配生地黄、五味子,如《仁斋直指方》天花散;取本品生津止渴之功,配沙参、麦冬、玉竹等,可治燥伤肺胃,咽干口渴,如《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一般用量为10~15g。

3.用于肺热燥咳

天花粉既能泻火以清肺热,又能生津以润肺燥,用治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肺热燥咳证,可配天冬、麦冬、生地黄等药,如《杂病源流犀烛》滋燥饮;取本品生津润燥之功,配人参用治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之咳喘咯血,如《万病回春》参花散。一般用量为10~15g。

4.用于消渴证

天花粉善清肺胃热、生津止渴,可用治积热内蕴,化燥伤津之消渴证,《神农本草经》言其:“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常与益气、养阴生津药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以之与山药、黄芪、知母等同用。一般用量为10~15g。

5.用于疮疡肿毒

天花粉用于疮疡肿毒,古代有比较详尽的阐述。如《本草备要》:“生肌排脓消肿……口燥唇干,肿毒发背,乳痈疮痔……”《大明本草》:“消肿毒,乳痈发背,痔漏疮痂,排脓生肌长肉。”《得配本草》:“润干燥,消肿痛,长肌肉,配赤小豆敷痈毒。”

天花粉既能清热泻火而解毒,又能消肿排脓以疗疮,用治疮疡初起,热毒炽盛,未成脓者可使消散,脓已成者可溃疮排脓,常与金银花、白芷、穿山甲等药同用,如《妇人大全良方》仙方活命饮;取本品清热、消肿作用,配薄荷等份为末,西瓜汁送服,可治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如《外科百效全书》银锁匙。一般用量为10~15g。

6.用于跌打损伤

天花粉有活血之功,《神农本草经》谓其有“续绝伤”功效;《日华子本草》亦言其:“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临床上用于跌打损伤肿痛,常配伍桃仁、红花、穿山甲等,如《医学发明》复元活血汤。

7.用于堕胎

关于天花粉堕胎,古代本草中鲜有论述,主要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有此功效,故临床可用于异位妊娠的治疗。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以杀死胚胎、减少出血、保留生育功能为目的,目前主要方法有全身或局部应用药物杀死胚胎,但这些药物毒性作用比较大,患者往往难于接受。而天花粉(主要是提纯的制剂)效果明显,且有无手术创伤、能保留生育功能、毒性作用相对较小、简便经济等优点。从中医理论分析,其堕胎功效可能与其活血化瘀功效有关,因此,正常妊娠妇女须禁用。

8.用于皮肤疾病

天花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对于常见皮肤外科病变只要具备红、肿、热、痒、痛症状表现,均可以本品为主,或据症配其他药物外用,常可收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用于内服,亦可适量外敷局部治疗。

【使用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②《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瘘疮疖。”

③《本草汇言》:“天花粉,退五脏郁热,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肿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齿肿,痰火盛而咳嗽不宁。若肝火之胁胀走注,肾火之骨蒸烦热,或痈疽已溃未溃,而热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黄,而小水若淋若涩,是皆火热郁结所致,惟此剂能开郁结,降痰火,并能治之。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

【现代研究】 皮下或肌内注射天花粉蛋白,有引产和中止妊娠的作用;天花粉蛋白有免疫刺激和免疫抑制两种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天花粉蛋白可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感染的免疫细胞内的复制繁衍,减少免疫细胞中受病毒感染的活细胞数,能抑制HIV的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天花粉水提物的非渗透部位有降低血糖活性的作用。天花粉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夏枯草

夏枯草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辛、苦;归肝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泻火、明目、解毒散结。

【临床应用】

1.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夏枯草苦寒,主入肝经,善泻肝火以明目。用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配桑叶、菊花、决明子等药。又清肝明目之中,略兼养肝,配当归、枸杞子,可用于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亦可配香附、甘草,如《张氏医通》夏枯草散。现代研究表明,本品有降压作用,对肝热性高血压,症见头痛、眩晕、烦躁等,可与清肝热之栀子等配伍;对阴虚阳亢之头痛眩晕可与滋阴潜阳药配伍。一般用量10~30g。

2.用于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的发生主要是邪毒、内热、痰气侵犯咽喉,灼伤肺金,使咽喉失于濡养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夏枯草辛升凉清,清肝火而折肺金之热,清热解毒,软坚散咽部之结。同时可用于其他咽喉疾病,如喉痹、乳蛾、喉痈等。辨证加减:风热侵肺,疏风清热利咽加桑叶、鱼腥草、薄荷等;肺胃积热,清热泻火利咽则加白虎汤;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利咽喉则与生脉散合用;痰湿阻滞,行气导滞,除湿利咽则与柴平汤合用。一般用量10~15g。

3.用于瘰疬、瘿瘤

夏枯草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泄热,常配贝母、香附等药用治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如《外科正宗》夏枯草汤;用治瘿瘤,则常配昆布、玄参等,如《医宗金鉴》夏枯草膏。一般用量10~30g。

4.用于失眠

夏枯草亦是治疗失眠的常用之药,特别是对于肝阳偏亢兼有眩晕之失眠症,更是不可或缺之药。《重庆堂随笔》谓夏枯草“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本经疏证》亦谓其能“通阴阳……治不眠”。临床常将半夏、夏枯草两药合用治疗失眠症,《重订灵兰要览》谓“不寐之证,椿田每用制半夏、夏枯草各五钱,取阴阳相配之义,浓煎长流水,竞覆被而卧”。这段记载充分证明了古人已经通过实践认识到了两药配伍对失眠症的协同治疗作用。

后世医家对这一药对也是时有用及。名医施今墨先生以善用对药著称,他治疗痰热遏阻中焦之失眠最常用的药对便是半夏、夏枯草。当今著名老中医学朱良春先生亦擅长两者配伍治疗失眠,并自拟“半夏枯草煎”。一般用量10~15g。

5.用于崩漏

崩漏是脏腑功能失调,冲任不固而成。临床虽有血热、湿热、脾虚、肾虚之分,然以热证多见,即血热、阴虚内热、肝郁化热、湿热蕴结等,主要症状是流血不止。

以夏枯草治崩漏,机制有四:其一,血热者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则崩漏不止。夏枯草善清热,热一清,冲任伏热得解,血海宁静,崩漏自止。其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肝藏血含有贮存、调节、统摄之意;《失血大法》一书云:“失血一证,大抵由于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崩漏也不例外,肝不藏血,多由肝热、肝火而致(亦有肝气而成),对肝不藏血的治疗,薛己简言明训:“当清肝火”,而夏枯草是治疗肝火的要药。其三,崩漏一证,血瘀、痰凝,痰瘀胶着者不少,治宜化痰活血祛瘀,而夏枯草是软坚散结、消瘰病之圣药。其四,夏枯草性寒,有清热解毒功效,直接有凉血止血之功,崩漏者单用夏枯草或配仙鹤草等服用均可起明显的止血效果。故崩漏任何时候在辨证基础上加用夏枯草均可获卓效。一般用量10~15g。

6.用于相火妄动之强中、遗精

夏枯草味辛性寒,既补又泻,入肝经之气分,补厥阴之血脉,解阴中郁结之热。又肝脉绕阴器,肾司二阴,肝经郁火,久积不散,肝阴受伐,乙癸同源,肝体不足,肾阴易损,相火易动,则出现强中(阴茎异常勃起)、遗精等。夏枯草“补不足、损有余”,可使其阴阳相济,用治相火妄动之强中、遗精等症,效专力宏。一般用量10~15g。

7.用于湿热带下

湿热带下病主要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质黏、腥臭等症状,多是外感湿热邪毒,内伤脏腑致气机升降失调,水湿津液代谢失常,湿浊内停,流注下焦而发,故治疗则以开沟引流、除湿利尿为主要治则。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作用,临床常合用苍术、黄柏、薏苡仁等清热利湿之药治疗湿热带下。一般用量10~30g。

8.用于乳痈、乳癖

乳腺增生是中青年妇女常见病,属中医“乳癖”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形成与七情有关,乳房乃肝经循行部位,为“宗经之所”,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有纵横联系。情志不畅,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肝气不疏,脾失健运,痰气凝结,气滞血瘀,阻塞乳络聚结成核。夏枯草既能清热祛肝火,又能化痰散结、理气通络,可治乳癖,常与贝母、牡蛎、海藻等软坚散结药物同用。若乳痈肿痛,可配蒲公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之品。一般用量10~30g。

9.用于咯血

民间有用单味夏枯草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疗效尚可。探究其机制,乃肝火上逆犯肺,灼伤肺络,血溢脉外所致,而夏枯草辛以疏肝解郁,寒以清泻肝火,肝气畅,肝火消,则血自止。若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味夏枯草治疗各种咯血,收效甚好。实火者夏枯草合泻白散、黛蛤散加减;虚火者夏枯草合百合固金汤加减。一般用量10~30g。

【使用注意】 脾胃寒弱者慎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②《本草纲目》:“夏枯草治目疼,用砂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③《重庆堂笔记》:“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陈久者尤甘,入药为胜。”

【现代研究】本品煎剂、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及乙醇浸出液均可明显降低实验动物血压,茎、叶、穗及全草均有降压作用,但穗的作用较明显;本品水煎醇沉液于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及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决明子

决明子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甘、苦;归肝、大肠经;其基本功效有清肝、明目、缓下通便。

【临床应用】

1.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

决明子主入肝经,功善清肝明目而治肝热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常配黄芩、赤芍、木贼,如《银海精微》决明子散;若配菊花、青葙子、茺蔚子等,可用治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如《证治准绳》决明子丸。本品有益肝阴之功,配山茱萸、生地黄等药,可用治肝肾阴亏,视物昏花、目暗不明,如《银海精微》决明散。一般用量为10~15g。

2.用于头痛、眩晕

决明子苦寒入肝,既能清泻肝火,又兼能平抑肝阳,故可用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常配菊花、钩藤、夏枯草等药。凡中老年人,素无高血压史,偶因精神因素,情绪波动,或身心过劳等以致血压升高,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精神抑郁、烦闷等,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缓进型高血压或称临界高血压,服决明子效果较好。方法:决明子每日10g,泡服,连续3~5周,血压可降至正常水平。

3.用于慢性肝炎

凡肝脾不和、气滞湿阻型慢性迁延性肝炎,症见体困力乏,两胁不舒,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纳呆厌油,溲黄,大便不爽,舌胖苔腻,或黄白苔夹杂,脉缓。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者,皆可拟决明子配合胃苓汤,或平胃散、小柴胡汤等,屡能奏效。一般用量为10~15g。

4.用于初期乳痈

决明子以清肝明目、润肠通便而功著,中医临床家刘昌海临床观察其有解毒散结、消痈通乳之效,用之治疗初期乳痈38例,每获佳效。《药性论》谓决明子“利五脏,除肝家热”。而乳痈多由于初产妇情志内伤,饮食厚味,引起肝胃失和,肝经郁热,乳络不通,排乳不畅而酿成。应用决明子可使肝气和、乳汁通,且不损元气,所治38例均于3日内治愈。在临床上可根据乳痈患者病情的轻重和体质强弱,决明子用量在25~100g范围内,未发现毒性作用。

5.用于便秘

著名中医学家邹孟城善用决明子治疗便秘。邹老认为,便秘不通的原因甚多,治法也因之而异。如热秘用麻子仁丸,气秘宜六磨汤,气虚需黄芪汤,血虚则润肠丸,阳虚投济川煎等。其中肝火内郁而致大便不通者,古方有更衣丸,以芦荟、朱砂为剂,药性较峻,易伤脾胃,且朱砂内藏汞质,久服非宜。而决明子味甘、性微寒,炒焦后甘香悦脾,具清肝明目、解暑通便之效,可久服无虞,允为便秘不通之良剂。还能清肝热、降血压、化脂质、消肥胖,则开通地道仅为其诸般功效之一端而已。且决明子于通便诸药中,性味平和,无明显不良反应,虚人、老人及稚童皆可服用,亦不仅限于肝热便秘。

决明子治便秘乃今人之发明,集中药大成之《本草纲目》亦不载决明子具有通便功能。决明子善通便秘之报道余首见于《本草推陈》:“慢性便秘及卒中后顽固便秘,用决明子一斤炒香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三回,每回一钱,连服三五天,大便自然通顺,且排出成形粪便而不泄泻。此后继续每日服少量,维持经常便通,并能促进食欲,恢复健康。”用上述方法治疗便秘效果确切,服法亦甚科学,以丸剂缓治更能润肠而不伤正气,但制用不宜。故恒常服用可以适量决明子泡茶饮服,每次10g左右,可视大便通畅程度而增损其用量,以适应本身之情况为宜。余于数年前治一晚期腹腔癌患者,大便不通数日,忽觉腹中急迫难忍,但登圊又不能排便,不得已于居室内辗转踯躅,直至夜深仍不得通。急电告余,患者自知肠道多为肿瘤侵蚀损坏,恐用力不当致成意外,故不敢过分努责,要求授予速通大便之方。余踌躇再三,回电嘱其家属急购炒决明子60g。此时已近子夜,其妻幸得药店值班人之帮助将药购回。嘱先以30g加水一大碗,煮成浓汁约大半饭碗,吹冷予饮,服后腹中微微躁动鸣响,便仍不下,腹胀如故。1h后再次来电求助,余嘱将剩余之30g和入首次药渣中,加水再煎再服,服后半小时许,竟得畅解坚硬粟子粪数十枚。患者于半年后病故,但自服用决明子以后未再便秘。

由此可知决明子之通便也,小病可医,大病亦可治;壮盛者可施,虚衰者亦可投。其性缓而不伤正气,其效速而不致泻痢,诚为医门之上品,通便之良剂也。

6.用于降血脂

决明子,传统用于清肝明目、润肠通便,近代已证实其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四川名老中医余国俊先生经临床验证发现,血脂过高而平素大便干燥或偏干者,重用决明子,其胆固醇可较快地降至正常,同时兼能降低三酰甘油,唯其作用不显著,不能降至正常而已。

决明子降血脂的这一功效,其机制拟可用“降脂泄浊”四字来概括。余老数年前曾自拟一首降血脂的专方:生决明子30g,生山楂、葛根各20g。本方以决明子降脂泄浊为主,辅以生山楂化瘀消脂,葛根升清气(清气上升,脂浊易降)。曾验证过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6~67岁)。服药20~60剂后,22例胆固醇降至正常,三酰甘油降低(105~208mmol/L),其余8例因服药数天或十余天后大便稀溏或泄泻而辍服,未予复查。

观察验证结果,22例胆固醇降至正常者,其共性是平素大便干燥或偏干,而8例服药后大便稀溏甚至泄泻而辍服者,其共性是平素大便正常或不成形。可见本方取效的关键在于大便干之不干。盖因决明子性本微寒,其降脂泄浊之良效,或与其润肠通便之降泄作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故而只适用于血脂高而肠燥津乏之人。

这就说明,中医在无显证可辨而采用“辨病治疗”降血脂之际,务必首先考虑体质因素,而不能盲目套用具有降脂作用的单味药物或专方。若患者平素大便偏干,而又有显证可辨者,则宜本方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余老曾治过两种证型:其一,肾虚肝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烦躁易怒,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稍数,本方合滋水清肝饮化裁;其二,痰热扰心,胸闷,心烦,呕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本方合黄连温胆汤化裁。若显证基本消失而胆固醇仍偏高者,可单用本方徐图之。

【使用注意】 气虚便溏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本草求真》:“决明子,除风散热。凡人目泪不收,眼痛不止,多属风热内淫,以致血不上行,治当即为驱逐;按此苦能泄热,咸能软坚,甘能补血,力薄气浮,又能升散风邪,故为治目收泪止痛要药。并可作枕以治头风。”

【现代研究】 本品的水浸出液、醇水浸出液及乙醇浸出液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本品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其注射液可使小鼠胸腺萎缩,对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其所含蒽醌类物质有缓和的泻下作用;其醇浸出液除去醇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橘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浸液对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淡竹叶

淡竹叶最早载于《本草纲目》。其性寒,味甘、苦、淡;归肺、心、胃、小肠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除烦、利尿。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病气分热证,表热证烦渴

淡竹叶甘寒,能清泄气分实热,并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其既入肺、胃,又尤泻心火,可除热病热扰心神之心胸烦热,故宜于温热邪气入于气分之高热、汗出、烦渴等症。但其作用缓和,轻证多用;若重证则功力不济,多入复方,作为石膏、知母等药之辅佐。因本品略有清泄胃热之功,对表证胃热津伤所致的口渴,亦可使用。用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常配石膏、芦根等药;或配黄芩、知母、麦冬等药,如《医学心悟》淡竹叶汤。一般用量为6~15g。

2.用于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淡竹叶性寒能清泻心胃实火,甘淡能渗湿利尿。用治心、胃火盛,口舌生疮及移热小肠热淋涩痛,可配滑石、白茅根、灯心草等药。

中医临床家胡志红善用淡竹叶治疗牙周炎。胡老指出,牙周炎是由原有的慢性牙龈炎发展而来,以牙龈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甚至张口困难,牙齿松动,溢脓。中医称之为“牙痈”“牙槽风”。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实践中,在传统的方剂上加入露蜂房、淡竹叶,因为淡竹叶归心、肺、胃经,善治口舌生疮,牙龈与舌同居口腔之中,用它清热兼利尿,使胃中湿热得以除,诸药合用,其效相得益彰,收到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另外,淡竹叶具利尿作用可治疗特发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是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目前对特发性水肿的治疗,除采用休息及限制钠盐摄入之外,尚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盐类利尿药及醛固酮抑制药等。虽用上药较满意地使水肿消退,但不良反应较多,且使部分患者发生药物依赖现象。采用中草药淡竹叶来治疗特发性水肿亦可收到利尿药物的同等效果,且淡竹叶药源广,应用方便,无任何不良反应。一般用量为6~15g。

【古籍摘要】

①《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②《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现代研究】 本品水浸膏有退热作用;本品利尿作用较弱,而增加尿中氯化物排出量的作用则较强;其粗提物有抗肿瘤作用;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谷精草

谷精草最早载于《开宝本草》。其性凉,味微甘、辛;归肝、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肝热、疏风热、明目退翳。

【临床应用】

1.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

谷精草轻浮升散,善疏散头面风热、明目退翳,用治风热上攻所致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眼生翳膜者,可与荆芥、决明子、龙胆等配伍,如《审视瑶函》谷精草汤。一般用量为6~15g。

2.用于风热头痛

谷精草取其疏散风热而治风热头痛,常配薄荷、菊花、牛蒡子等药。此外,谷精草尚可治疗偏头痛,《本草纲目》有谷精草“治头风痛”的记载。《本草纲目》载其主治脑痛、眉痛。用谷精草一钱、地龙二钱、乳香一钱,共研为末。每用半钱,烧烟筒中,熏鼻。偏正头痛:用谷精草,研为末,加白面糊调匀摊纸上贴痛处,干了改换。又方:用谷精草末、铜绿各一钱,硝石半分,混匀,随头痛的左、右边,吸入左右鼻孔中。

《本草经疏》曰:“谷精草入足厥阴、阳明经。”偏头痛急起骤发,痛在高巅,具有风的特点,与肝风关系密切。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善行而数变,风气通于肝,主升主动,风热相搏,入于络脉而头痛发作。谷精草功用疏风清肝、清利头目,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故为治肝经头痛要药。一般用量为6~15g。

3.用于阴虚胃痛

著名中医临床家章亮厚喜用谷精草、五谷虫养胃阴兼益胃气,疗阴虚胃痛。他认为谷精草产于稻田,傍谷而长,采于水稻吐穗扬花之后,得禾谷之精华,其性甘、质轻清,善养胃阴、舒胃气;五谷虫得五谷之精微,古为疗疮消积之品,甘咸养胃,滋胃阴且益胃气。两药润而不腻,补而不滞,促消化、增食欲,不失为治阴虚胃痛之上品,年老体弱者更宜。应用时既可合用在据证辨治所拟的处方中,亦可以谷精草开水冲服代茶饮,或五谷虫研粉常吞服,半年为一疗程。

【使用注意】 阴虚血亏之眼疾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①《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②《本草纲目》:“谷精草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胃和足厥阴肝经。凡治目中诸病,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

【现代研究】 体外试验证明本品水浸剂对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剂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