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事手工皮革制作已有一段时间了,不经意一数下来,竟从二十多的青春年华做到现在已是三十有余,教过的学生就像列车般的来过一拨,又走掉一拨,最初制作的教学皮具也从原色渐变成棕色,留下的只有岁月的痕迹。

在匠人生涯中,总有一些粉丝问我,由于经济上和时间上的无暇兼顾,能否推出一些线上的教程,例如视频、书籍或者一些语音讲座,每每至此,我总是无奈摇摇头,并非吝啬,而是这里面不可控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尤其对于一腔热情的新粉丝,他们往往犹如一张白纸,吸收能力最强,但也最容易被误导走偏。打基础一直都是最为重要的,虽说是一门兴趣,可总觉得不能担当误人子弟之罪名。但从开课进行培训以来,便开始逐步思考如何把教学与现场进行分离。

如此又经历几番春秋。这段期间,遇到了更多的朋友,有还没毕业的年轻人,怀着一腔热血,憧憬着成为著名的独立匠人,过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创业过程遇到挫折,希望开创手艺工作室或者原创品牌去二次进军的;还有身兼要职,位高权重的高管老总,希望寻求一个栖息休闲的宁静时刻……他们的共同烦恼几乎都是,怎么才能把这门手艺做得更好更牛。对此,我也甚是苦恼,因为马骝老师也和大家一样,每天都在苦苦探索怎么可以进一步提高。

所幸的是,经过几年的沉淀和思考,发现对于一些入门的技法和思考方式,还是能进行分享的。在这次教程书籍撰写中,马骝尝试保持一个初学者的心态去旁观自己的制作历程和想法,在细细梳理后,形成此番文本。在书中并没有刻意去制作一些华丽而别致的款式,采取的都是最为基本的技法和简约设计,并配套有限的思路点拨。希望能给大家一种“噢,原来这么复杂的设计是这样得来的”的感叹。

但是手艺活偏偏是一门慢艺术,它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不是说看了几本书本或者添置一些新器材就有大跃进的。它需要时间的沉淀,对自我风格的追求,以及错误的改正。而这个状态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马骝愿意和大家一起体会和分享,在皮革制作的世界里一起成长。

最后,要感谢一直在制作过程中参与拍摄帮助的陈超茗女士、为后期图片调色调光的龚倩雯女士以及参与编写校对的陈清梅先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制作好的皮具,唯有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不说了,长江后浪来推前浪了,敲下此番文字后,马骝只能挑灯夜补也。

马骝

记于20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