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露峥嵘

1.温酒盛威

在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董卓也没有轻易束手,而是极力抵抗。

初平元年(190年)二月,董卓将献帝挟持到长安,将洛阳宫殿一把火烧了,又大肆挖掘陵墓,取走大量宝物。

在讨伐董卓暴行的过程中,《三国演义》极力渲染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精彩故事。刘备兄弟跟随公孙瓒参加了讨董战役。董卓部将华雄勇猛异常,令对手闻风丧胆,他先斩杀了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又大败孙坚,杀得孙坚溃不成军。在汜水关前,华雄耀武扬威,斩杀敌将如秋风扫落叶,连续将南阳太守袁术的部将俞涉和冀州刺史韩馥的部将潘凤斩于马下。讨董联军一连串的挫败,使各路军阀胆战心惊。这个时候,只是县令刘备手下“弓马手”的关羽出场了。关羽身长九尺,威风凛凛,声如巨钟,面对袁绍的不信任,关羽愤然立下军令状。对关羽另眼相看的曹操,教人温酒一杯,让关羽饮下壮行,关羽却说回来再喝。说完,关羽飞身上马,关外鼓声大震,似天崩地裂,转眼间,关羽返回,手提华雄人头,掷于地上。这时,那杯酒还有余温。这是《三国演义》描写的关羽首战,关羽的神勇、威武,展现得淋漓尽致,“温酒斩华雄”也成为三国故事中的经典。

但是,《三国演义》描写的这个故事却严重失真。历史上,袁绍虽然身为盟主,但是对盟军既无有效的部署,更未给董卓以直接的打击,这些军阀都图谋占领地盘,扩充实力。能够力主进攻的只有少数将领,如曹操面对逡巡不前的盟军慷慨陈词,看到无人支持,曹操只好独自引兵西进,在荥阳(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西南的汴水,与董卓大将徐荣遭遇,结果曹军惨败,曹操自己还被流矢射中,依靠曹洪让给自己的战马才狼狈逃回酸枣(今河南延津县西南)。

另一个敢于攻打董卓部队的将领是长沙太守孙坚,孙坚进兵到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数达到数万人。南阳太守张咨不肯供应军粮,孙坚将其斩杀。之后,孙坚带兵到鲁阳(今河南鲁山县)投靠了袁术,袁术表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就以鲁阳为据点,率兵讨伐董卓。在梁县(今河南临汝西)东,孙坚遇到了打败曹操的徐荣,双方交战,孙坚也失败了。孙坚又带兵绕到梁县西的阳人聚,董卓派遣大将胡轸率五千骑兵反击孙坚,还派遣吕布为骑督,但是,胡轸与吕布素有隔阂,很难合作,孙坚瞅准时机,大破敌军,将都督华雄斩首。

由此可见,在讨董战役中,曹操虽然失败了,也算是表现英勇,令人称赏。只有孙坚取得了较大胜利,称得上是“英雄”,其他诸侯都在暗中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

这些历史真实,都被《三国演义》扭曲了,尤其是孙坚,由唯一的取胜将领变成了败将,关羽也由无名小卒变成了神威大英雄。

【链接】《三国演义》的虚实描写

历史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的虚实描写,是指《三国演义》中有多少是历史真实,有多少是作者虚构。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是如何演变而成的。

温酒斩华雄

《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历史的框架下创作出来的,对于其历史真实性问题,历来学者都有探究。

最早的三国历史著作是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和南朝宋代裴松之为此书所作的注《三国志注》,他们在记载历史事实的时候,记录了无数生动的故事,为文学家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裴松之同时代的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等著作,又为三国史提供了大量的补充材料,使三国史料更为丰富。

三国故事就是在这些史料的基础上不断流传、逐渐完善的。

因为三国历史复杂曲折、英雄众多,所以,三国之后的两晋南北朝开始,民间就不断流传三国故事。隋代,文艺表演中已有三国内容的节目,据《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内容。唐代,张飞、邓艾、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的故事已经为一般百姓所熟知。宋代的“说话(说书)”艺术中,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有“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苏轼《东坡志林》也记载道:有个顽劣的孩子,在家里一味捣乱,父母无奈,只好给他钱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去听人家讲古代故事,他们听到刘备失败的时候,就一脸忧愁,眉头紧蹙,有些孩子甚至还伤心痛哭;当他们听到曹操失败的时候,就非常高兴。可见宋代三国故事已经深入人心,妇孺皆知了。可惜宋代的这些话本没有流传下来。

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即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有元至治年间(1321—1323年)建安虞氏刊印的《三国志平话》和内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其故事已初具《三国演义》的轮廓,突出蜀汉一条主线,情节略本史传,有大量的民间传说。结构宏伟,故事性强,然而叙事简单,文笔粗糙,保留着“说话”的原始面貌。宋、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如《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三战吕布》《隔江斗智》等。

《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作者罗贯中就是根据历史资料和民间故事创作出来的,一方面,作者充分运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其他一些史籍所提供的材料,凡涉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地方,均与史实相符。如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归一等历史事件,汉献帝、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历史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大部分的地点等,都是真实的。另一方面,作者又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这些虚构有的是完全凭空想象,如三英战吕布、约三事、过五关斩六将、长坂坡大战、舌战群儒、借东风、三气周瑜、华容道等;有些则是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对史实进行了改编,如张飞怒鞭督邮、温酒斩华雄、诛文丑、火烧博望、草船借箭、单刀赴会、空城计等;还有一些则是在原来史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饰、附会,如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刮骨疗毒、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此外,作者还根据小说主题需要,对历史人物作出合乎自己思想的评价,如把曹操塑造成“奸绝”,把关羽塑造成“义绝”,把诸葛亮塑造成“智绝”,把刘备塑造成仁君等。经过这样的“虚化”处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思想表现更为集中,感染力更强,艺术成就更高,《三国演义》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顶峰,原因就在于此。

前人评价《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事,三分虚假”,而当代研究者对“七实三虚”也有不同认识,有些学者甚至根据计算机统计结果认为,《三国演义》的虚实程度是五五对半。

知道了《三国演义》故事的来历和作者的精心加工,就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三国演义》虚实问题的性质。所谓“虚”,是指作者的艺术创造,也是《三国演义》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主要原因;所谓“实”,是指历史事实,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使《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