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会跟孩子说话——用爱架起一座与孩子沟通的桥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

一、读懂孩子——和孩子沟通是一门艺术

初一女孩明明的妈妈周女士说:“升入初中后,女儿迷上了漫画书,自己的零花钱几乎都用来买各种漫画书,有时做作业时,也会突然笑出声来。女儿写着写着作业,有时会突然想起书里某个有意思的画面。”看着女儿对漫画越来越痴迷,周女士开始强行制止女儿看漫画和买漫画书,女儿对此很生气。

上周三,周女士在整理女儿的房间时,发现女儿将一本新的漫画书藏在了床垫子下。一想到女儿日渐下滑的成绩,看着一本本漫画书,周女士气极了,找来一个大箱子将各种漫画书统统装了进去,并把箱子藏在了阳台上。女儿放学回家后,发现漫画书不见了,便生气地质问妈妈。当女儿得知书被“当废品卖了”后,伤心得又哭又闹。

“我也试着给女儿讲道理,和她沟通,可是女儿就是听不进去。”周女士说。她做的这一切,都是为女儿,可是女儿咋就不理解呢?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老是埋怨,自己的孩子总是很少主动与自己沟通和交流。当家长问到一些情况时,有些孩子也是遮遮掩掩,不愿将自己心中的所想告知自己的父母,家长也不知道孩子究竟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有些什么需要。觉得自己三天两头和孩子谈话,怎么孩子对自己总是敬而远之,永远像个陌生人?

家庭教育专家说,真正有效的沟通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必须是心与心的沟通。不少家长和孩子沟通时,语气上大多是命令或是训斥的语气,行为上表现得像个“遥控器”,因而再多的“都是为你好”也很难为孩子所接受,达不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如果家长的苦心不能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孩子,有时就会激起孩子更大的逆反。所以,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关键要优化亲子关系。家长要主动把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制的、紧张的亲子关系,变成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亲子关系。

现在来看看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怎样才能达到有效沟通。

1.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

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你讲的话,孩子无法理解,那么沟通就不是有效的。有些父母经常会一厢情愿地喋喋不休,根本不考虑孩子有没有兴趣听、能不能理解自己所讲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这就是因为父母没有注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

2.要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能够理解,而且最好采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一味地用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让孩子听你的话,孩子必然产生反感。

孩子喜欢的方式可以是聊天,父母在聊天的过程中把要教育的道理融进去;可以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领悟道理,这比简单说教要好得多;可以是在游戏过程中沟通,因为孩子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3.要用孩子愿意接受的语言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用语,比如,当你要求孩子放学后不要在外面玩耍,要按时回家时,你可以说:“放学后你不按时回家,妈妈会担心的!”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如果你说:“放学后不准在外面玩,给我立即回家!”孩子则会感觉到你在限制他,必然产生逆反心理。

4.要注意孩子的感受

当然,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注意孩子的信息反馈。你可以从孩子的语言中得到这种信息反馈。

比如,当你交代孩子一件事情,孩子爽快地回答:“行!”大部分的父母还是会追加一句:“千万别忘记了!”于是,孩子不是吐吐舌头就是皱皱眉头来表示自己的厌烦。

再比如,当孩子说:“唔,我知道了,妈妈你别再说了。”这说明孩子已经有点反感了,如果父母再继续这个话题,孩子也听不进去了,明智的父母就应该停止教育,把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去。

5.要注意孩子的非语言反应

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父母不要自顾自地说,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尤其是孩子的非语言反应。比如孩子开始出现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就应该停止沟通或者转换话题了。

对于年幼的孩子,这种非语言反应更加重要,许多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来拒绝父母,只会下意识地用行动来表示。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父母说父母的,我做我的”的习惯,于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就失去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地塞在里面。如果不经常打开来看看,有一天当你不经意地打开时,也许会从里面跑出来一只老鼠,吓你一大跳。”孩子的心里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尽管家长也有小时候的经历,但是,不同的时代以及年龄的悬殊,使家长们很难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心理,要想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就需要家长努力与孩子沟通。

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往往从自己的想法主观推断,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亲子之间的误会,从而破坏亲子关系。作家、教育家李霁野说过:“母亲们只知道孩子在一天中的有些时候不乖,脾气好点儿的拼命伺候他,想尽种种的方法仍然无效,有时候不免伤心流泪,以为孩子天生不好;脾气坏点儿的口头唠唠叨叨,讲些孩子全不理会的道理;脾气更坏的就动手打,因此毁掉了孩子的自尊心。亲密的关系被破坏了,母亲能够教育子女的力量便这样断送了。”

因此,与孩子沟通之前,父母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和孩子沟通,沟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许多父母就是因为不知道沟通的目的才认为沟通是无用的行为。

实际上,和孩子们沟通,目的是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去教育孩子,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沟通就是一种教育方式。

沟通还是一种艺术,有关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方式都要考虑到。父母只有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交流,放下父母的架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二、追根溯源——弄清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现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父母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那么,做父母的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呢?父母是否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大人如此,小孩也一样。当父母对孩子发出指令时,如果孩子认为大人的指令不正确或不明确时,便有可能不执行。所以,当父母毫不考虑孩子的要求就随便甚至是粗暴地命令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时,孩子就会反对,就会不听话;或者说,虽然听了,但是不服气。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孩子又不听话了。

每个孩子其实都是非常聪明的,你看他们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很会观察父母的态度了,父母的嬉笑怒骂他们都能觉察到。有的孩子到了六七个月大的时候,就能从父母行动的粗重、言语的轻缓上分辨出父母心情的好坏,知道如何讨爸爸妈妈的欢心,如何不再去惹他们发更大的火了。随着孩子的长大,明白的道理多了,大人的话该不该听,自己的主意如何拿,他们心里怎么能不明白呢。

我们家长通常只关心自己说了什么,很少关心孩子听了什么,以及孩子听了以后的想法。这样,怎么能期望孩子很好地接受大人的想法,按照父母的思路去做,父母只有真正明白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才能让孩子听话。

1.备受“恩宠”,滋长任性

平时,独生子女在家多由祖辈看着,唯一的小孙孙,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这宠爱自是不用说的了。由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很少,总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因此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总尽量给予满足。即便孩子犯了错也只要一哭一闹,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寻到了“最佳”不听话的“法宝”——哭。

2.责之过严,常受压抑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处处过严,尤其是有些白领阶层的父母,以对自己的要求来衡量孩子,孩子干什么都要受到责怪,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连孩子的走路也要骂。而孩子的天性喜欢听赞扬,如果经常被批评和责骂,孩子会失去自信心,听多了也“皮”了,慢慢地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3.责之片面,孩子不服

有时父母没有全面了解情况就乱发话,导致误解了孩子,此时孩子会觉得自己委屈,本来自己没有错或错不完全是自己造成的,而父母不理解自己,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责骂,就会不愿意或不想听父母的话。

4.形象不佳,孩子不敬

有位家长一次随地吐痰,孩子指出这不讲卫生,不文明。家长却说:“走走走,小孩子懂什么!”后来,这孩子在日记中写:“我觉得爸爸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一下子下降了,他不听我正确劝告,我为什么要听他的话呢?”

长期这样做还往往容易导致两种后果:一是造成孩子在性格上的依赖,对任何事情都不去思考,没有判断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贻害匪浅;二是如果事事要孩子逆来顺受,会限制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使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自我封闭,变得孤僻不合群。

但孩子毕竟只是孩子,还需要父母的教育,因此怎样才能让孩子听话?

1.要树立起父母的尊严

要使孩子听话,父母必须树立高大的形象,要有较高的威信。当然我们所说的威信,不是家长式的作风,不是靠打骂或恐吓手段来获得,主要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建立起来的。要注意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孩子才会听话。

2.自我检查,自我反省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该从孩子的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不听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孩子是否非要听?我们不能简单要求孩子事事听话。如果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大人的话本身就没有道理,这时,大人不能为维护自己的“家长权威”而迫使孩子听自己的话。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精神承受能力还很低,一味用高压手段,就会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并不能对孩子有任何帮助。

3.保持冷静,耐心引导

当孩子不听话时,大人应冷静,不要马上发火,要耐心引导,使孩子认识到不尊重长辈,不听父母之言的害处。如果孩子一不听话父母就大吵大嚷,甚至大打出手,会给孩子带来更重的心理负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4.要求明确,语气肯定

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要使孩子感到目标明确,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家长应该使用要求的语气而不是请求。请求和要求对孩子心理上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请求是可以选择的,可以办,也可以不照办;而要求则是必须照办的。这样使孩子感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照办。

5.多用鼓励语言,避免负面语气

用鼓励性话语表达要求,首先讲清楚要做什么事,接着说明这事会带来什么好的效果,如:“你要抓紧时间,做功课要精神集中,这样就可以早睡,保证明天精神饱满地去上学”。孩子就会高兴接受。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词语和语气。

6.让孩子有主动权

比如:“孩子,前天爸爸洗碗,昨天妈妈洗碗,今天呢?”孩子觉得受到尊重,会愉快地主动提出:“今天该我洗碗了。”其效果比单纯的命令式口气好得多。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将产生的不利于完成任务的思想或行为,坚持正确的人生导向,那样的人生发展就是最完美的了,这样的孩子难道还会不听话?

其实孩子不听话未必是坏事,这说明他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是长大了的表现。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家长要做的首先是要稳住自己的脾气,不要粗暴“教育”,还要掌握说教的正确方法,多理解孩子,多和孩子沟通,那么孩子怎么还会不听话。

三、对症下药——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说是父母和孩子的主要沟通形式,每天父母都要和孩子说话,表扬孩子的,批评孩子的,教导孩子的,鼓励孩子的……但你有没有仔细想过,他是不是明白你在说什么?你和孩子说的他都听了吗?你们的沟通有效吗?

法国古代有一位叫德·蒙吕克的元帅,他的儿子是一位正直的人,但严肃的元帅与儿子之间却缺乏沟通。

直到儿子不幸死于马德拉岛后,德·蒙吕克元帅才痛心地说:“我有许多遗憾,其中最令我痛心的,是我觉得从未与儿子有过内心的交流。我摆出父亲的威严,使我永远失去体会和了解儿子心意的机会,向他表示自己对他深沉的爱和对他品德的钦佩之情。这个可怜的孩子在我脸上看到的只是皱紧的眉头,充满轻蔑的表情,始终认为我既不知道爱他也不知道正确评估他的才能。我心里对他怀着的这种异常的感情,还要留着让谁去发现呢?知道了又是欢喜又是感激的还不是他吗?而我压抑和限制自己却摆出这张假装尊严的脸。我失去了跟他交谈、对他表示爱的乐趣,他也是非常冷淡,他从我这里得到的只是严峻的态度,感到我的态度犹如一个暴君。”

父母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教训”、“命令”、“责骂”、“呵斥”等都归于沟通。实际上,这些沟通都是消极的,长期生活在这种消极沟通模式下的孩子往往会封锁自己的心灵,对父母产生敌意,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遗憾的是,许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看看您有没有用以下的方式和孩子说过话:

1.指责的口气

“为什么你总是整天让我操心,难道你不会自立一些吗?”

“看看你的屋子,脏得跟猪窝一样,难道你就不会收拾一下吗?”

“你看你那样,整天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呀?”

“如果你昨天晚上不看电视,怎么会起不了床呢?你总是贪玩,不知道学习!”

……

这些话听起来非常耳熟,而这正是许多父母指责、埋怨孩子时经常用到的。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种责骂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损害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也许是孩子在生活中做错了事,也许是学习中粗心大意做错了题,但正是因为不断的错误才让孩子成长。许多责骂孩子的家长就是不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上来就是一顿责骂,导致孩子犯了错也不愿多和父母沟通。

其实,每一位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犯盲目责骂孩子的错误,就算知道是自己太着急错怪了孩子也不愿认错,实际上孩子的心是善良的,他们并不记仇,只要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和孩子说声对不起,以后改正,孩子还是很愿意和家长交流的。

2.百依百顺的口气

“只要你听话,妈妈什么都给你买。”

“不就一个铅笔盒嘛,爸爸明天就给你买来。”

“赶紧吃饭吧,吃完饭玩什么都行。”

……

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都是心肝宝贝,特别是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自觉不自觉地就对孩子过分溺爱了。殊不知,却造成了孩子任性、霸道、不懂礼貌、以自我为中心。长此以往,孩子的独立性就受到影响,成为长不大的孩子。

从前,有一位富翁老年得子,他对儿子非常宠爱,对儿子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不管儿子要什么东西,他都尽量满足。儿子在吃饭的时候喜欢骑在父亲的背上,于是,父亲就每天在吃饭的时候趴在地上供儿子骑,母亲则在一边给儿子喂饭。

终于,儿子长大了。他喜欢上了隔壁的一位女孩,要求女孩嫁给他。这位女孩的家境比较贫穷,但是,她非常勤快。在她眼里,富翁的儿子根本就是一个任性无礼的人,自己是不可能跟他在一起生活的。

于是,她讥笑着对富翁的儿子说:“像你这样每天吃饭要骑在父亲背上的人怎么可能独立生活呢?我是不愿意嫁给你的。”

为了表示自己的心迹,富翁儿子竟然说:“那我以后不再骑在父亲的背上了,如果你不相信,我就把父亲杀了。”

女孩以为他说说而已,笑了笑就走开了。

结果,当天晚上,富翁的儿子对父亲说:“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但是,你每天让我骑在背上吃饭,所以人家不喜欢我。因此,我要杀了你。”

父亲一听,老泪纵横,但是,谁叫自己这么迁就、纵容儿子呢,于是,他把眼睛闭上了。儿子真的拿起菜刀砍向了父亲……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你知道怎样使得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

如果孩子习惯于一味地被迁就,那么,父母在孩子的眼里,仅仅是供他们差遣的“仆人”,甚至是满足他们欲望的“钱包”。连接亲子关系的纽带只有物质和欲望,一旦父母的经济状态出现了危机,或者给孩子造成了妨碍,在孩子眼里,父母就一无是处了。

3.面面俱到的口气

孩子:“爸爸,下周我们学校组织去春游,你说我带些什么东西好呢?”

父亲:“行了,爸爸知道了,明天就会给你准备好的。”

孩子:“妈妈,我今天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母亲:“什么新朋友老朋友,你就知道玩,你看你,满脸泥土,还不赶快去洗洗!”

……

管家型父母只知道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包括孩子衣食住行,生怕孩子饿着、冻着,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不知道孩子有交往的需要、自我体验的需要,等等。

处于管家型亲子关系下的孩子,往往觉得父母是不了解自己的,尽管父母为孩子付出了许多。而且,这种父母往往喜欢整天唠叨。

“早点睡觉,明天早点起床,要不然会迟到的!”

“作业本都拿上,红领巾不要忘记了,盒饭带了吗?”

“今天天气不好,要多穿件衣服。要是感冒了,你会很难受的。”

“晚上早点回来,不要到同学家玩,要不然回来的时候没车,你就得走回来了!”

……

实际上,这些事情孩子只要经历过,自然会明白的。而父母出于“关心”孩子的角度,整天唠叨个不停,孩子就会产生逆反与抵触心理,亲子关系就这样破裂了。正如快乐教育创始人、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孩子有意见得不到及时交流,主要责任在于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掌握不好沟通的火候,甚至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唠叨一顿就是沟通,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4.过分管束的口气

孩子:“妈妈,我想去小军家玩。”

母亲:“昨天不是刚去玩过吗?今天不能去!”

孩子:“昨天我们是自己组织玩的,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实验,我想与小军一起做。”

母亲:“不行,你不能老是去人家家里,人家父母会嫌麻烦的。”

孩子:“不会的,他父母不在家。”

母亲:“难道你就不会自己做吗?小孩子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老是麻烦人家!”

孩子:……

父母管束孩子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但管束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管束的过分,就会变成唠叨,让孩子厌烦。过分管束的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本性,一味的要求孩子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结果让孩子觉得很累。一旦孩子缺乏了童年的乐趣,他就再也不愿和父母沟通了。

总的说来,父母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以上情形。但上面的方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切身感受。结果是孩子并不听家长的话,不接受父母的命令,没有达到有效沟通,还可能造成亲子沟通障碍。

那作为家长,你了解孩子都有哪些需要吗?有的家长会说:“吃好、喝好、身体好、学习好就行了。”但这些都是父母自己的想法,你有没有蹲下身来好好和孩子谈谈,问问他们需要什么?

意大利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有个“精神胚胎”,儿童的成长是顺应这个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的。如果父母给孩子需要的养分,孩子将通过自我选择建立完好的心智。所以,父母首先要先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再对症下药地给他们什么。

1.情感需要

在情感方面,孩子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孩子需要在爱的沐浴下成长。教育孩子,这是第一位的,爱是基础。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冷漠、逆反的情绪。

刚出生的孩子就有情感的需要,他喜欢父母的抚摸和拥抱,他喜欢看父母温柔的微笑和眼神,他喜欢父母对他说:“宝宝,我爱你!”“宝宝,你是妈妈的心肝宝贝!”这种情感需要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一种需求。

许多父母认为,在这方面,自己做得相当好,实际上,父母们只关注了给孩子爱,而且这种爱往往是溺爱,而忽视了也应该向孩子索取爱。于是,孩子们学会了“理直气壮”地接受父母们的爱,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也需要付出爱,反映在孩子行动上,就是自私、狂妄自大、以自我为中心。

2.独立需要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希望永远活在父母的保护当中,他们渴望能够独立地做一些事情,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事情。

这种独立性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和青春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两个时期被称为孩子的“断乳期”,前者为生理断乳期,后者为心理断乳期。

年幼的孩子们总是喜欢什么东西都碰一下,尤其是一些新奇的东西;大点儿的孩子则喜欢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这正是孩子顺从“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他们不自觉地被引导着去“配合自己的行动”,从而获得对各种事物的印象。

但是,许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种需要,他们喜欢禁止孩子的各种探索行为,经常过多地替孩子做事情,干涉孩子的事情和决定。当孩子的自由被禁止时,孩子就会产生受挫感,产生沮丧的情绪,他自然而然会变得“不顺从”,出现对抗的行为,自然而然会变得“叛逆”。

其实,这些都表明他在向父母暗示:我不需要你们的过多保护,我不需要你们的过多干涉,我要自由!我要独立!只要父母把自由给了孩子,“不顺从”和“叛逆”就没有理由存在,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3.自尊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尊的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孩子来说,这种需要也存在。

孩子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隐私,等等。许多父母恰恰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尊需要,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于是,父母们经常随意呵斥孩子、打骂孩子,有些甚至在公众场合打骂孩子,揭露孩子的缺点,等等,完全不顾孩子的自尊。

当孩子的自尊没有得到尊重时,他们或者产生逆反、对抗的心理,或者破罐子破摔,这些都增加了亲子沟通的障碍。

4.平等需要

孩子虽小,但是他们总希望父母能够把他们当成大人一样来看待,希望和父母是平等的。而许多父母总是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往往是对孩子要求这样,对自己要求那样。比如,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天天看电视、打麻将。这样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与自己是不平等的。

现在,有许多孩子会在背后这样议论父母:“我的父母总是要求我做这做那,其实这些事情他们自己都做不到。”“父母总是说话不算话,明明答应我星期天去郊游的,因为他们自己想睡懒觉就不去了。”这些都表明,在大多数的孩子心里,父母们没有做到平等这一点,于是,他们也就不相信父母的话了,沟通的障碍也就形成了。

5.成就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成就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孩子同样有这种需要。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认可。这种认可和表扬,往往能够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让他们获得极大的快乐。因此,从主观上来说,孩子们总是希望自己在家里做个优秀的孩子,处处获得父母的夸奖;在学校,他们又希望自己是个学习好、行为好、品行好的学生,能够当班干部,希望在班级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羡慕的优秀生。

当孩子的这种成就欲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产生失落、沮丧的情绪。

父母可以对照以上孩子的需要,想想以往和孩子沟通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希望家长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做到良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