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下大势乃是一张资产负债表

前面一章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整体概念,接下来就要对每张报表逐个进行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在财务报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颁布,资产负债观之下该张报表更显得尤为关键了。本章做了一个比喻,将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三个重要元素比喻成三国,由此为突破口让诸位朋友轻而易举对该表进行解读。

2.1 资产负债表中的三角模型是什么?

情景再现

三角形在物理学中是最为牢固的图形。在我们会计领域,似乎也可以找到这个规律。资产负债表在财务报表家族中是最为重要的一张表,尤其是新会计准则颁布后,资产负债观的转变和建立就是以该表为基础的。

如左图所示,我们可以将资产负债表理解成一张桌子,桌子下面有三条腿,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单从资产负债表样式看,左侧是资产,右上侧是负债,右下侧是所有者权益,无论负债是否为零,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可或缺,否则资产负债表的科学性及严谨性就大打折扣。

之所以追求一种平衡,其理论依据是会计第一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该等式是会计记账、核算的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等式中资产指的是为公司所拥有、能创造未来现金流入或减少未来现金流出的经济资源。在理解资产定义的时候,我们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增加经济流入,另一方面则是减少未来经济流出。

第一恒等式中,资产如果是100,那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也是100,但并不是说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地位要较资产低一些。

负债从定义上看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其有三个主要特征。

李总会举例:

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500万元,即属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负债,企业同时还与银行达成了2个月后借入2000万元的借款意向书,该交易就不属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应形成企业的负债。

资产负债表第三大元素所有者权益,其定义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

我们可以将资产负债表用通俗的话来解释一下。

资产负债表的通俗理解

在这里我们需要对会计恒等式重新温习一下。在会计学上的三个恒等式是财务记账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及理论依据。除了上述一个恒等式之外,会计还有另外一个恒等式,即会计第二恒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即:

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这个恒等式其实是利润表的编制依据和理论基础,公司盈利与否都是依据这个恒等式计算出来的。

这两个恒等式似乎是相互孤立,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另外一个恒等式,即会计第三恒等式,将二者合并起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李总会举例:

王明开了一家公司,自有资金100万元,注册资本100万元。公司创立初期,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超精简版)

如果王明的公司开办之初,从银行贷款50万元,自有资金依然是100万元,那么王明公司资产负债表是什么样子呢?

资产负债表(超精简版)

通过前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资产的定义是什么。其实资产负债表反映出的是资本结构,如果我们通过这张表只看资产多寡,那么就很业余了。正如以上王明的公司,资产是100万元的时候,他没有背负任何负债,而当他资产达到150万元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背负了50万元的负债。

理解资产负债表不能从一个支点或某两个支点去看,而是三个支点都要去审查。当然公司的发展是否具有动力,财务状况是否健康,是需要综合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