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推荐序2 “混乱”的背后是自由独立,是让人更像人
- 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
- (英)蒂姆·哈福德
- 3296字
- 2017-12-22 16:55:34
万维钢(科学作家)
我们都迷恋整洁有序。我们相信整理术、收纳方法、日程表和任务清单会给我们带来整齐的办公桌、清爽的生活环境,以及明确的成功方向。但是,你因此更成功了吗?答案并不像我们用直觉推断出的那样。
蒂姆·哈福德——狂销150万册的《卧底经济学》的作者,他的新书《混乱》告诉我们:学会拥抱混乱,才能激发真正的创造力;不去努力计划成功,会更成功。
这本书的英文版在2016年一上市就大获好评,特别是著名经济学家、也可能是目前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之一泰勒·科文说,这是蒂姆最好也是最深刻的一本书。作为蒂姆作品的忠实读者,我也在英文版出版后的第一时间看完了该书,我对这个评价深有同感。
表面上看,《混乱》是在讲一个问题,那就是混乱常常被人们忽略。但仔细读下来,你就会发现它是在用百科全书的方式提供给人类一种认识世界的反向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发散的,是深藏不露的,常识主导下的传统观念都被《混乱》一一颠覆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混乱》都讲了什么。
如果只看书名,这本书大概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桌子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文档归类整理,生活井井有条,他可能就没有什么创造力。反过来说,大人物的桌面一向都很混乱,似乎混乱和邋遢的风格更能激发创造力,做事反而可能更有效率。这点认识,我25年前就有。这可配不上“深刻”二字。蒂姆到底说了什么“深刻”的东西呢?
过去这十几年,关于做事的学问,各种研究、文章和书籍等的主流思想,都是在强调笨功夫。比如下面这些思想:专注力、自控力、习惯的力量、任务列表工作法、极简式生活……
这些思想都很好,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它们都有点机械化的特征,似乎比较适合做“学习”和“执行任务”之类的事情。那些大师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乃至任何一个领域的决策者,在以上这些功夫之外,肯定还有一点别的东西。
蒂姆这本书,关注的就是这点“别的东西”。这个“别的东西”背后的哲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但是它并不神秘,也是可以研究、可以学习的,这就是我们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的原因所在。
2014年,伦敦地铁工人爆发了一次大罢工,导致全城270个地铁站关闭了171个,大部分乘客都使用了跟平时不一样的乘车路线上班。有意思的是,罢工结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恢复了原有的上班路线。大约有5%的乘客继续留在了新发现的路线上!换句话说,因为这次罢工的震动,反而给了这些人一个发现更好路线的机会。蒂姆把这种震动叫作“任意的震动”(arbitrary shock)——没有精心布局,没有特定方向,就这么随机地、简单粗暴地给你震动一下。这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机会。
“任意的震动”是什么呢?就是你在这个山头已经到了最高点,去无可去了,这时候来个震动,把你震到另外一个地方。运气不好的话你可能去了一处谷底,运气好的话也许你就被震到了一座更高的山的山脚下。如果你已经练得特别善于爬山,这不就是个特别好的机会吗?所以分心也好,任意的震动也罢,其实就是给创造过程来一点不确定性。而真正的创新者,不但不怕不确定性,还时刻欢迎甚至主动增加一点不确定性。
为了不分心,我们总在按照轻重缓急为自己罗列工作计划,但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为此,蒂姆总结了一套“多项目工作法”,结果反而更高效,而且他本人就是这么做的。
你应该同时有好几个不同的项目在进行,比如几个科研项目、几个写作项目,甚至包括几项家务。每个项目有自己的存档处,有什么新想法就加进去,哪个项目能做就做,暂时不能做就放着。哪壶开了提哪壶。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想要开发凝聚力的话,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方案。首先,你应该把员工分成若干个小团队,每个团队中的人具有天然的相似性:都是一个大学毕业的,都是一个地方的老乡,都是爱在Linux平台用VIM编辑器写程序的程序员。其次,你应该让各个团队在公司内部展开竞争。“上海帮”的存在,会给“北京帮”带来更大的工作干劲。最后,你应该时不时搞一个全公司范围内的集体行动——不是出去吃喝玩乐,而是共同解决一个大问题。这样在各个小团队的凝聚力之外,你还可以收获全公司的凝聚力。
数学家不需要什么小团队的长期合作,见面就可以立即讨论数学问题,你是什么性格我根本不在乎,工作完成,“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不带走一片云彩”。更重要的是,对数学家来说,你的想法跟我越不一样,咱俩就越有合作价值。创造性是任意的震动,是不同想法的连接。如果长期厮混在一起,一个人想什么另一个人马上知道,那还有什么可合作的?
有一种队伍讲求多样性,追求所谓“搭桥式的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就如同数学家之间互相合作。这种队伍适合没有固定套路、要求集思广益、讲究创造性的工作——一个外来的新鲜思想更可贵,人们想要的是灵感刺激。对这种队伍来说,凝聚力反而有害。工作中“统一思想”不是一句很好的格言。好的格言应该是“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意是说大学之所以叫大学,不是因为里面有大楼,而是因为里面有大师。大师并不需要漂亮的大楼。近代大学里产生了最多创新成果、培养了最多大师的一个大楼,应该是麻省理工学院20号楼了。这个楼除了面积大,基本上没有什么设计。
所谓促进创新的办公室,其实无非两点:一是它在设计上要能促进不同部门的交流,二是它要给员工充分的自主权。自主权比交流机会更重要。如果员工对办公环境没有自主权,一切设计和风格全是老板定的且不能更改,那么不管这个风格是极简还是混乱,你都是在“刻意地创新”,而不是真的创新。一个人的办公区是什么样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让它是什么样就可以让它是什么样。
亚马逊搞Kindle和电子书,搞第三方市场,搞云计算,使用的打法是:看到机会不顾一切先进去再说,以不符合成本的低价抢占市场,然后再面对根本吃不下来的流量、资金流断裂的危险和各种技术问题。
隆美尔最初决定深入敌后的时候,是否想过如果被包围应该怎么办?很可能他没仔细想过,因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事先做什么计划都没用。那他为什么就敢这么干呢?
他的秘诀是快速机动。他知道对手做什么事情都比他慢,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随机应变,他欺负别人一本正经的决策和行动方法不好使。隆美尔的每一个动作,都能让局势更混乱,而混乱对他有利。
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中痛击杰布·布什等建制派的时候,有人给蒂姆发了个短信:“特朗普就是在用隆美尔的方法对付他们”。特朗普有个能力,他总能即兴发挥,现场出现问题现场转移。贝佐斯搞商业和隆美尔打仗都有这种能力,而商业巨头和建制派政客缺少这种能力。马尔科·卢比奥是共和党建制派最中意的候选人,但他没有这种能力。在2016年2月美国总统大选的初选辩论中,有人嘲讽卢比奥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背台词,卢比奥的反击是当场把之前刚刚说过的一大段台词又说了一遍!然后又说了一遍,后来再说了一遍。从此,人们送给卢比奥一个外号:卢机器人(RuBot)。
脸谱网现在允许用户对朋友圈转发的新闻做出点赞以外的动作表情,包括哈哈、愤怒、伤心、爱,总共好几个。这是让我们的表达更人性化吗?根本不是,这是把人的情绪标准化,以便更好地对新闻投放效果做出大数据分析!
与其说这些思想是工作方法,不如说这些其实是人性——作为一个人,身处这个充满机械化、标准化、规则化的现代世界,你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个什么样的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你是选择循规蹈矩,还是选择自由独立。
整洁的背后是循规蹈矩,是把人机械化;混乱的背后是自由独立,是让人更像人。我们先来做个小测试。假设现在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强。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做事风格很不一样:小明的办公桌非常整洁,各种文件分门别类归放整齐,连电子邮件都整理到各个目录标签下;小强的桌面堆着一摞摞文件,从来不分类,也从不整理电子邮件。小明有个非常好的日程表系统,上面除了每天的日程,还有自己制订的详细的工作和学习计划;小强的日程表上只有日程提醒。
现在的问题是:第一,你认为谁的效率更高,谁的生活更好?第二,你想当小明,还是小强?
答案非常明确:你应该做小强。
为什么?答案就在本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