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深海寻梦(5)

【走向深海的“高科技”】

然而,众所周知,要想潜入成千上万米深的海底,必须具有高科技的海洋装备才能深入其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科学考察。

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规定:申请公海海域矿区,必须提交完备的海洋地质和矿物资料,而掌握这些珍贵而难得的海底资料,必须依赖于先进的高科技深海探测器。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世界上具有深海载人潜水器和探测能力的,只有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毋庸讳言,当时属于神州大地的海洋探测装备还是一张白纸。

那么,中国的海洋科技活动是如何启航并远征的呢?研究中国技术雄心的专家、美国传统基金会研究员迪恩认为:“863计划”是一个转折点,它重塑了中国与多个技术领域的关系。

1986年早春,乍暖还寒的一个晚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已经81岁的陈芳允悄悄来到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宿舍,敲响了另一位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王大珩的家门,商议一件大事。原来,面对以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17国的“尤里卡”计划等为代表的国际高科技动向,这些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坐不住了。

两人不知不觉聊了一个晚上,一致感到: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这次要是再抓不住机遇,恐怕在下个世纪就难有立足之地了。陈芳允说:“我们是不是联名给中央领导人写封信,这样可能事情更好办一些。”

比他还大一岁的王大珩拍拍沙发扶手说:“这个点子好,我看咱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给邓小平写封信吧!”

此后,王大珩以科学家的严谨精神遍查各种资料,潜心思考,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修改整理了无数遍,终于形成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的初稿。陈芳允看过,十分兴奋。王大珩又分别送给两位科学界元老,也是我国“两弹一星”英雄、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和航天专家杨嘉墀过目,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同意和完全支持。

如果按照一般程序,将此信交到非常重视科技进步、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手上,可能不会马上实现。老科学家们一分钟也不想耽搁,便找到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邓小平的女儿邓楠的丈夫张宏,请他帮助直接送了上去。这一天是1986年3月3日。

仅仅过了两天,也就是3月5日,邓小平就做出了批示,找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提出意见,以凭决策。要求宜速做出决断,不可拖延。

就这样,作为共和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当他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设计了宏伟的蓝图之后,又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或者清晨,他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博大精深的智慧,气吞山河的魄力,在短短挥笔的一瞬间,便缩短了科学家和政治家的距离,沟通了科学家与政治家的心灵,制定了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从而为20世纪的中国留下了最具光彩的一笔……

邓小平批示后的第三天,即1986年3月8日,国务院便召集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对王大珩等四位科学家的建议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议最后决定,由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和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负责组织论证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的具体事宜。接着,国务委员张劲夫邀请四位科学家就信中所提到的有关问题专门作了一次交谈。张劲夫详细听取了四位科学家的意见后,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这个计划你们预算过没有,大体需要多少钱?”

四位科学家相互看了看,谁都没有先作回答,显得既敏感又迟疑。别看他们谈起科学问题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但穷惯了也节省惯了的科学家一旦真要说起钱来,便一下子显得难于启齿了。再说,科研经费是个很难说的数字,说少了,高科技很难搞起来;说多了,又担心把某些领导“吓”着了。“说吧,没关系。”张劲夫当然知道四位科学家的心理,便鼓励说:“你们说个基本的数字出来,我好向国务院领导汇报。下一步作经费预算时,也好有个底。”

王淦昌这才说了一句:“能省就尽量省吧,一年能给两个亿就行。”

1986年4月,全国200多名科学家云集北京,分成12个小组,进行了反复的探讨和论证,最终形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共选了7个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即: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

由于最初四位科学家写信和邓小平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故这个高技术发展计划被称为“863计划”。

一年后,经过充分准备,“863计划”正式组织实施,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领域,协同合作,各自攻关,很快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应该说,“863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后来随着国家需求增加和战略意识增强,在具体实践中又不断加以完善,陆续组织了一些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其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包括海洋探测与监视技术主题、海洋生物技术主题、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海洋高技术装备主题等等。

蔚蓝色的海洋啊,“863计划”就这样走来了……

研制中国水下机器人,是其中一项重大的海洋装备课题。提到它,不,甚而提到中国机器人事业,不能不提到一个名字:蒋新松!在“863计划”正式实施之初,身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我国机器人研发的开拓者蒋新松,就被国家科委聘为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首席科学家。

开发海洋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探索、考察和有效利用国际海域和海底区域,更是对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和未来海洋产业提出的挑战。水下机器人分为有缆遥控潜水器(ROV)、无缆遥控潜水器(AUV)和载人潜水器(HOV)。蒋新松和他的团队研制的水下机器人系列,具有较强功能和可靠性,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海人”一号、“金鱼”号、“探索者”号在沿海和内湖地区的水下探查、石油勘探、考古等作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下有缆机器人,靠身后的电缆接受各种行动指令,像缰绳拴着的赛马。而无缆机器人更加智能化,像可以自由驰骋的赛马。但如果控制系统失灵,在水下几千米的地方乱跑一气,后果不言而喻,国外就有一些水下机器人跑失遗落的记录。

蒋新松团队在开展水下有缆和无缆100米、300米,直至1000米的机器人研究时,还把目光盯住更深的海域。为了国家利益和对科学事业的追求,他向国家科委立下军令状,把原规划到2010年研制水下6000米无缆机器人的目标,提前到20世纪内完成。谁能领军呢?作为战略科学家的蒋新松,再次把目光投到了老伙计、中船重工702研究所的研究员徐芑南身上。

这又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未来我们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总设计师。不过,现在他还只能在无人无缆潜水器上一试身手。徐芑南的经历几乎与蒋新松一样,只是小几岁。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对潜水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徐芑南所在的中船重工702研究所,也是国内研发潜水设备的基地之一,曾与蒋新松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密切合作,先后创造性地研制了多型水下机器人。

1992年,沈自所上报科技部的6000米深无人自治潜水器得到了批准立项,并被列为“863计划”的重大课题。蒋新松找到徐芑南说:“老徐,你来当总设计师,咱们一起干吧!”

“我当然愿意了,不过702所还有任务,不知能不能抽出身来。”

“这是863项目,全国一盘棋,你放心大胆地干,其他的事情我来协调。”蒋新松不愧是一位战略科学家,胸有成竹。

果然,长达4年的研制过程中,蒋新松作为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殚精竭虑,组织协调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中船重工701所等几十个单位联合攻关,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在中国自动化技术跻身世界行列方面做出了重大成就,他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并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样,总设计师徐芑南不负众望。他长年奔波于沈阳、北京、无锡之间,带领团队一心一意设计研发。从1992年6月起,他们与俄罗斯科学院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以我方为主,开始研制600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CR-01)。1995年8月,初试成功,使我国机器人的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正在他们积极准备进行太平洋应用试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下机器人事业的领军人物蒋新松,却因积劳成疾,于1997年3月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他用生命实践了他的“科学工作是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如果一个人对社会什么贡献也没有,就是长寿有什么用!活着干,死了算!”的铮铮誓言。

就在这年的6月,烟波浩渺的太平洋,驶来了一艘中国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虽说它有5000多吨级的排水量,但在夏威夷以东1000海里外的洋面上,宛如一片树叶,不时地被举上波峰又被抛下浪谷。人们忍受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拥上摇晃的甲板焦灼地俯视大海,终于,在指令时间指令位置欣喜地发现了它——旋上水面的机器人,一片欢呼:“看啊,在那儿,上来了!我们成功了!”

原来,这正是中国600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在进行应用性海试。潜水器吊装上母船甲板,科研人员从它的机舱里,取出那面伴随机器人到达大洋深处的五星红旗,向蓝天展示,请大海做证!这无异于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海洋卫星”,一举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为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将会被载入水下机器人发展史。此时此刻,人们倍加思念被称为“中国机器人之父”的工程院院士、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原所长蒋新松。

他如果九泉下有知,一定会绽开欣慰的微笑。

迎着海风,伴着余晖,随船试验的科技人员们肃立甲板,把三个月前逝世的蒋新松院士的部分骨灰撒入了太平洋,让这位酷爱大海的中华赤子,投入大海的怀抱,在大海中永生。

如今,我们回顾中国7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发历程,不应忘记这位中国水下机器人的前辈和先驱——蒋新松。中国科技事业就是这样一代代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地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