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生最大的福是“清福”
-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 张笑恒
- 9331字
- 2018-04-02 14:38:03
1.扩展欲望,必定会招来无限的苦果
曾经有一位商人,通过朋友关系约到了南怀瑾,席间他接二连三地向南怀瑾请教问题,最后南怀瑾“把脸一沉”,“厉声”说道:“吃茶去!”所谓“吃茶去!”是佛家禅语,就是让你去悟其中的道理。过一会儿,南怀瑾才缓色道:“你没完没了提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我早就回答你了,你还不明白,还变着花样不停地问我,你就是想鱼和熊掌兼得,我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南怀瑾的话可谓直指人心,烦恼每从“贪”起,贪到最后只能害了自己。
和珅为人十分精明,二十三岁的时候,进入了皇上的仪仗队担任侍从。由于他懂得利用机会,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终于在四年后,当上了大臣。自此,和珅走上了不顾一切的敛财之路。他一面奉迎乾隆皇帝,保证宠爱,一面利用权力疯狂谋利。在和珅专权二十余年,他不断扩充势力,大肆聚敛钱财,贪尽天下财富。泡在官场数十年,以乾隆为靠山,多次化险为夷。
乾隆死后,他即被嘉庆帝赐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在和珅自缢之前,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和珅死时正好50岁,正如诗所言,一生敛聚的财富只是过眼云烟,最终也被自己的贪婪害死。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句:“贪婪往往是祸患的根源,那些因贪图大的利益而把手中的东西丢弃的人,是愚蠢的。”人们往往给自己的贪婪寻找一个借口,譬如说,在职场上钻营取宠,不做实事,只求上位的人,却借口是职场竞争压力的逼迫,往往最后被人戳破谎言,被人唾弃,反而毁了职场生涯。
庄子曰:“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扩展欲望不仅愚蠢,还会给日后的灭亡留下祸根。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论隋亡时说:“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宇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意思是说,隋炀帝随心所欲地驱使天下百姓,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尽情挥霍,到全国各地去访求美女供其淫欲,往城外远方去网罗珍奇异宝以填其欲海,雕饰宫殿,广筑台榭,有违农时的徭役一年到头不停,穷兵黩武终年不息。可见,哪怕一个强大的王朝也经不起贪欲的折腾,克制欲望,坚守本心才能持久昌隆。
读过刘禹锡的一篇杂文《鉴药》,颇有感触。作者一次吃药治病的经过,说明用药必须剂量适中,若超过了一定的分量,便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治好病,还会使病情恶化。欲望其实也是这样,不懂得适可而止,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它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巨大的头和一张硕大的嘴。它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饕餮最后被撑死了。
蝮蝂是一种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只要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背上。背上的东西越来越重,非常劳累的它也不肯停止。这种小虫还喜欢往高处爬,再苦再累也不肯停下来,最终精疲力尽跌倒摔死在地上。
不贪为宝,这其实是很浅显的道理。但许多人或贪图享乐,或金钱至上,被贪欲蒙蔽了双眼,走上了无限扩展欲望的不归路。孔子重仁轻利,罕有言利;老子干脆“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彻底抛弃那些可能会勾起欲望的事物。古之圣贤,在对待欲望的态度上如此近似,这就是看透欲望本质的智慧。人可以有欲望,但是不可有贪欲,不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满足私欲。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私欲不能打开缺口,一旦溃堤,尝到了丝丝甜头,就再难回头。功夫巨星李小龙说:“贪得无厌,就毫无自律可言,更谈不上自我警惕。”人一旦贪过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欲望是毒品,最容易让人上瘾。有的人陷入了欲望的陷阱还不自知,在谋利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不会被人发现。但是太多的实例证明了,谁也无法逃过过错的最终审判。是贪官总会落网,是奸商总会被唾弃,是谋私总会被揭穿。
培根说:“如果金钱不是你的仆人,它便将成为你的主人;一个贪婪的人,与其说他拥有财富,不如说财富拥有他。”西汉文帝宠臣邓通,凭借与汉文帝的特殊关系,广开铜矿,富甲天下。文帝崩逝后,景帝即位,首先便把邓通革职,追夺铜山,并没收他的所有家产。富逾王侯的邓通,最终成了落难的乞丐,饿死街头。贪婪者总是一贫如洗,因为贪欲逐渐让他身上原有的优秀品质,如正直、善良、机警、公正等都一一退化,只剩下谋私、取巧,经不得时间的考验,最终从高处跌落,跌得一身伤,跌得满肚肠悔恨。
千万不要认为你能控制好欲望,只取一点点就好。不义之财就像不定时的炸弹,终究会有爆炸的一天,亲手葬送自己和未来是最令人痛心的事。贪权的李斯在临刑前对他儿子说:“我现在想和你再牵着黄狗出上蔡的东门去追逐狡兔,还可以办得到吗?”看来,朴素的真实生活才是人生的财富,让不贪成为你的法宝,不让贪婪的种子发芽,才能从容和不悔地度过一生。
2.功成身退数风流
南怀瑾认为古代的诸侯立国的大原则,是要谦让就位,最后又功成不居,所以老子就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上古文化的传统思想,后来儒道两家都奉为圭臬。而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事实,每当拨乱反正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人物,用道家的思想来完成大业的。等到天下太平了,才由儒家的人物出来大讲治平之道。道家的人不求名不求利,隐显无常,所以更觉亲切可爱。
世人都好功利,都希望能够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这是没有错的,关键是很多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反而被它牵绊住,难以走出。这就是不好的地方了。儒家一直强调“积极入世”,然而这种入世并不是对名利的纠缠,而是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一种高尚的品格。
自古以来,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他们大多数在一开始出来的时候都怀着济世救民的雄心壮志,然而当理想实现之后,却被名利蒙住双眼,难以抽身而退。中国大多数的开国皇帝都是坚持“狡兔死,走狗烹”的原则来对付那些与自己一起同甘共苦打天下的人。从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开始就是这样。秦朝的白起,汉朝的韩信等人,宋朝的赵匡胤还算是仁慈,只是解除了他们的兵权,明朝的朱元璋更是把这一原则发挥到了极致,在还没有真正成功的时候,就来了一次火烧庆功楼。之后又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把幸存的几个人也杀死了。
功成身退不失为明哲保身的好办法,既然是为了理想而出,理想既然已经实现又何必还要坚持着呢,主动退下来,反而能够颐养天年,得以善终。越是功劳大的人,越是要急速抽身,因为那些皇帝们要对付的就是功劳最大的人。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发生,一时之间,朝廷危在旦夕。吴楚连军,进兵睢阳,扣关函谷。周亚夫临危受命,挽回了朝廷节节败退的颓唐之势。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就将山东四国的叛乱镇压下去,最终平定吴楚联军。声威震天的周亚夫却遭到了景帝的猜忌,景帝认为他功高盖主,且手握重兵,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于是削去了他的爵位,将他羁押起来。周亚夫愤懑之余,绝食5日,终死于狱中。
一般人在最初的时候都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做事的,然而随之时间的推移,自己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开始觉得自己的付出不能白费,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立的功劳越大,这种想法就越强烈,于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就贪恋红尘,不肯轻易离去。而这种求权求利的心态正是皇帝所忌讳的,杀身之祸也就因此而引上身。只有那些能够看得开的人,能够把理想作为人生目标的人,才能躲过这样的灾难,他们的退隐等于是给皇帝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情况下,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朱元璋的心腹和军师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不仅有张良的才能,还有张良的智慧,在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他就萌生了退意。当时,朱元璋大封功臣,很多和他一起的功臣,甚至是没有他功劳大的人都封了公爵的,但是刘伯温没有接受公爵,只领了一个诚意伯的爵位,这是在明朝的开国功臣的仅有的一个。
刘伯温嫉恶如仇,深知自己得罪了很多人,而朱元璋也不是一个可以共富贵的人,于是在洪武四年,向朱元璋提出了辞职,朱元璋欣然应允。从此刘伯温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但是刘伯温的名头实在太大,在民间的影响力也大,朱元璋对他还是不放心。而在朝中的那些与他有隙的人也趁机攻击他。刘伯温为了打消朱元璋的疑虑,搬到了南京来住。虽然刘伯温晚年一直是在受惊中度过的,但是相比那些富贵一时,不肯退下来的功臣们,他的结局算是最好的。
在古代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办法。到了现代当然是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借鉴功成身退的做法,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是有帮助的。在单位里,尽量做到不争功,方能显示出自己的博大胸怀,才能赢得更多人的赞赏,这算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同时,在我们的事业有成的时候,也要学会见好就收,不能贪心不足,该收手的时候就要收手,否则在这个瞬息万变得社会里,很可能会让我们多年的努力一夜之间化为灰烬。总之,功成身退才能拥有一个潇洒不羁的人生。
3.得失荣辱不由人,苦乐全在于自己的感觉
杭州灵隐寺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联是“万事但求半称心”。南怀瑾特别喜欢,他认为只有“万事只求半称心”,淡泊地看淡荣辱得失才能真正地快乐随性。古龙在《楚留香传奇》创造了这样一句名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难却,恩怨无尽。”无论起点在哪里,你终究会有声誉,有财富,有地位,有朋友,有声色,有醇酒,同样也会有负担,横逆,中伤,挑拨,暗算,侮辱。公平的老天爷让你有得有失,有荣有辱,绝不会独占某一项,如此一来,人生的苦乐就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些。
对于很多人来说,斯蒂文·乔布斯是他们永远的偶像,他的一生充满着荣耀,他创建了苹果电脑,创立了皮克斯,创造了iPod、iPhone,影响了不只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然而,乔布斯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让他最终成为那个可爱可敬的“乔帮主”的是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得失荣辱的平静。
20岁的时候,乔布斯和好友沃兹一起创立了苹果公司,经过10年的努力,苹果发展成为一家拥有4000多名员工、市值20亿美元的公司。然而,在乔布斯刚刚30岁的时候,因为和董事会的重大分歧,他被苹果公司炒了鱿鱼。而立之年失业,并且闹得人人皆知,对于乔布斯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经过几个月的茫然与孤立之后,乔布斯渐渐想清楚了一切,并且有了明确的想法:自己仍然热爱做过的一切,苹果公司发生的变故并没有丝毫改变这一点。被苹果炒鱿鱼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最好的事情。放下了已有成就的重担,取而代之的是重新创业、探索未来的轻松。
在接下来的五年之中,乔布斯创办了NeXT公司,还有皮克斯公司,并且结识了自己妻子。后来,苹果在一个特殊的机遇下收购了NeXT,乔布斯又回到了苹果公司,并且靠着在NeXT开发技术让苹果起死回生。对此,乔布斯说:“有时候,生活会给你当头一棒,但是不要失去信心。我相信促使我一往无前的唯一动力就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
尼采说:“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脱颖而出,不如说是由于自以为出类拔萃,因而不惜耍弄欺瞒、谋略的手段,使虚荣心获得最大的满足。”人千万不要被虚荣心控制了,在低谷就掩盖失败,在高处就炫耀一切。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曾在《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光明灿烂的背后有阴影存在,暗无天日的前面有希望闪耀,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生活的起起伏伏,命运才算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碎言,也不是心魔的沉沦。
大诗人谢灵运说:“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是说世上万事不可能都如意,只有遇事心宽,才能有好心情。生活品质和物质有关,更和精神有关。《老友记》里莫妮卡对瑞秋说:“生活很糟糕,但你会爱上他。”爱上你遭遇的一切,爱上生活,苦与乐都是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懂了,就活明白了。
居里夫人说:“虚荣、浮华、卑鄙狭隘的毛病,是极普遍的,人们常发现自己有这些毛病,也常发现别人有这些毛病,所以人们虽然仰望比较完善标准,却从来不苛责这些缺点。”人无完人,事无完美,不去计较成功与失败,不去苛责自己和他人,才能活得精彩。佛家说:“身在荆棘中,不动则无痛。”人不妨超然一点,做不到寡欲无求,也要做到少欲寡求。
老人总盼着享享“清福”,何为“清福”?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有闲情逸致就是“清福”,安详平静就是“清福”,潇洒随性就是“清福”,不妒墙外就是“清福”,苦乐参半也是“清福”。你决定生活的品质,而不是生活带你体验外物。给快节奏的生活留些空白,才能滋生出妙趣横生的快乐。少些计较,多些热爱;少些躁动,多些宁静,才能早早享上“清福”。
4.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南怀瑾看来,保持本色很难得,而真能到淡泊的人并不多。他时常把唐代诗僧灵澈的话挂在嘴边:“逢人都说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南怀瑾一生都在修行“不喜不愠”,他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修养。其实,南怀瑾所提倡的就是平常心。平常心,既是劝慰别人的话,也是自勉自律的话。平常心也许很难做到,却不能抛舍,始终向着平常心那条路走,才能走得稳当,这是前人的经验之谈,也是现实的教训。
苏轼在江北瓜洲任职时,与当地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是至交,两个人经常一起谈禅论道。有一日,东坡居士自觉修持有得,即撰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诗成后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品赏。佛印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即叫书童带回。
苏轼以为禅师一定是对自己的禅境大加赞赏,急忙打开,不料上面竟写了两个字:“放屁。”这下可气坏了苏轼,当即要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船至金山寺,禅师早已在江边等候。苏轼一见佛印立即怒气冲冲地说:“佛印,好你个秃驴,为何骂我?”禅师大笑说:“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苏轼听后恍然而悟,惭愧不已。
平常心是一种心境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平常心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悟;平常心是道家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修为;平常心是苏轼“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乐天。我们不可刻意去定义什么是平常心,怎么做才是平常心,否则就落入了俗套,不能撷取到平常心的真谛。
平常心是道,就像一年四季各种不同的天气都各有各的好,千变万化的人生,一概笑而纳之即可。平常心不是口头说说就能做到,也不是看几篇文章就能理解,它需要去积累和沉淀。简单来说就是: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
有个人有位和尚朋友,有次他问和尚说:“和尚修行,还用功否?”
和尚回答说:“用功。”
他又问道:“如何用功?”
和尚回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那人非常奇怪:“你我一样,如何你就是用功,我就不是?”
和尚笑着回答:“当然不是,你该吃饭时不好好吃饭,该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整天千种计较,万般思量,头脑混乱,心不宁静,怎么叫作用功?如何算得修行?”
平常心需要你去享受平凡和简单,把心放平稳,不要被外界的动乱干扰。这一点上,庄子就做得特别好。他自身“处穷陋巷,困窘织履,槁项黄馘”,却强烈地反对物质利欲、权贵礼法对人身心自由的束缚,提出“不为物役”的主张,要求人们“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对此,后世的陶渊明在《归去来辞》里反省道:“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但为了免于饥寒,违背本意做了官。而今人金庸在把自己的理解写进了小说里,他在描写独孤求败时写道:“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诸多事例和话语揭示了一个道理,平常心不仅可以让人挣脱物质的束缚,达到不为物役的境界,还可以提升自我的认知水平,可以“役物而不役于物”。
对于普通人而言,人生最难逃开的就是“成败”两字了,也是最需要具备平常心的领域。有人总结说应该要做到“无为、无争、不贪、知足”。这未免消极了些,平常心不是说不去争取,不去做努力,而是尽人事听天命,并且能够平静地接受成败结果。
我们需要把平常心转变成生活的“常态”,这就需要你具备一定的修养。而修养是一步步修炼出来的,不是天生的。我们可以借鉴先贤总结的方法,比如儒家:格物致知,各安本位,以中庸之道,取平常心;道家:无为而无不为,善巧若水,以性自宁静,取平常心;佛家: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以随缘不变,取平常心。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做到平常心,并维系终身,你也就“用功”了,拥有了自己的处世哲学。
5.真正的“福报”是清静无为
南怀瑾说:“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呢?清净无为。心中既无烦恼也无悲,无得也无失,没有光荣也没有侮辱,正反两种都没有,永远是非常平静的,这个是所谓上界的福报──“清福”。清福每个人都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清闲的时候,可是一天到晚无事,闲在家里,你闲不了啊!自己会掉眼泪,好像被社会上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没有一个人递一张名片来看我,都没有人发个请帖来,也没有人打个电话问候我,唉呀!我好悲哀啊!”其实,南怀瑾的话正是诉说了现今社会的一个常态,每个人都害怕被遗忘,害怕清闲,害怕没有社交活动,害怕没有小圈子,害怕成了圈外人等。反而无人来稀罕简单的福,享受清静无为的生活。
刘邦一统天下后,他的统治集团反而面临更危急的局面。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社会经济凋敝,人民流离失所,城乡荒凉残破。当时生产萎缩,商业萧条,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投机商人囤积居奇,以致“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连刘邦出行,宫中竟然找不到四匹同颜色的马来拉车,大臣将相只有坐着牛车出门上朝。人民大多衣食无着,完全陷入饥寒交迫的境地。
经过内部的多次商讨和总结,刘邦决定以黄老思想为指导,实行比较舒缓的治国政策,也就是无为而治。刘邦非常认可老子的一句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止。”老子认为表面上强大的东西,不一定能持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也是刘邦总结了看似强大的秦王朝迅速败亡的经验教训,他感到统治者要“慈”要“俭”,才可以保持统治地位长久。自刘邦之后,后继者惠帝、文帝和景帝都以这种思想作为指导,实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与民休息”的政策,并把“清静无为”作为人君的“南面之术”。汉朝经历了几朝的励精图治,这才迎来了“汉武盛世”。
清静无为的生活应该是顺应自然,任凭潮起潮落、花开花落、寒来暑往、阴晴圆缺,无忧无虑,无思无想。佛家曰:“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碍。”无为的对立面就是有为,即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和所求,试图用自己的意志来影响、促进和改变周围的一切,使之按照自己的意愿变化转移,这往往不能达到所求,甚至收到反面效果。
中国人讲究一个福字,认为人生最大的愿景就是获得福报。然而对于福报,曲解的人多,而懂得真谛的人并不多。贪官和珅认为福报就是拥有长久的富贵,为此他秘密地将康熙皇帝写给孝庄皇太后的福字碑从皇宫内偷出来,并安装在自己家花园内的假山洞中,妄图镇住福气,最终也逃不过身陷囹圄的结局。
清圣祖康熙一生极少题字,他却把“无为”两字题在了故宫交泰殿里。其一,告诫君王不必过多干涉臣子作为,行“无为之治”。其二,交泰殿是朝堂与后宫分界之所,此匾亦是警醒后宫到此“无为”,不要干涉朝政。
清静指心性纯正恬静,无为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清静无为不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反而是最积极的。
清静无为是一种难得的生活状态。清静无为是一种睿智的处世之道。
清静无为不是单纯的“讲古”,它顺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清静能够让你在熙熙攘攘的利益往来中寻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不会陷进无尽的利益中去。清静无为能够让你不妄为,减少过错,不会触犯到人生的禁忌,如贪婪、执拗、失德等。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形势每天都在变,竞争压力每天都在增加,只有坚持清静无为,才能获得长久的福分,拥有自己的一片美好天空。
6.内心不依赖外物,即获得自由
南怀瑾认为一个人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碰到你爱好的,就非投降不可。他说:“人要到‘无欲则刚’,譬如说,这个人真好!真了不起!就是一点毛病,爱钱。既然他爱钱,你拿钱给他,他的了不起就变成起不了。你说这个人品德样样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爱读书,遇到懂得手段的人就利用他了,什么都不和他谈,专谈书,他就中计了。所以真正刚强的人是没有欲望的——无欲则刚。”控制好欲望,不去依赖外物,自然就不会受制于外物,人才能真正的自由。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贤士介子推追随公子重耳逃离晋国,开始了长达19年的逃亡生涯。期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有一次重耳快要饿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回到晋国的重耳,摇身变成了晋文公。当时周王室大乱,晋文公还未来得及对身边的功臣进行封赏就出兵勤王了。于是,狐偃等人主动向晋文公请赏,介子推非常鄙夷这样的行为。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更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好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后来,晋文公悔恨自己没有及时封赏介子推,就派人前去寻找。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根本找不到人。晋文公寻人心切,就命令放火烧山,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有见到介子推。大火熄灭后,有人发现了介子推与他母亲的骸骨。后来百姓为了纪念他,设立了“寒食节”。
有的人相信获得金钱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一生,却在拥有财富之后依旧闷闷不乐;有的人相信穿上某件名贵衣服能够为自己带来光鲜的生活,却在那件衣服过时之后再次陷入低沉;有的人相信升任总经理就是成功,等当上总经理之后发现压力折磨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去相信外物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却不知改变往往来自内心,外物只能带来一时或者虚假的变化,真正能让自己的强大的只有通过内心的升华来实现。
独孤求败不依赖外物,飞花摘叶皆能制敌;海伦·凯勒不依赖外物,写出了诸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名篇;孔子不依赖外物,故能立笔《春秋》,成万世之师。本着内心所求、所思出发的人,才能走得更远,更加精彩。
所谓外物不仅是指金钱、权力等实际之物,也包括权威、欲望、功名等虚幻之物。我们看待这些身外之物的时候,一定要冷静与公正,不可沦陷其间,也不要故作姿态地清高。如今有很多人就被一些看似不是外物的东西蒙蔽了双眼,譬如说微博上许多大V散布谣言,因为本着对权威的迷信,对真实的偏见,而盲目相信,甚至转发帮忙散布谣言的大有人在。
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这就是一种对待外物的优渥态度,假借而不依赖,也是君子不同于常人之处。外物始终只是工具,而不是道路。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没有完全的独立,就没有完全的幸福。”人一旦沉醉于一件事情或者是一样东西,那么眼睛里再也容不下任何其他的东西。这样的人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的事情,但结果却是浪费了一生的时间。生命本来就不是单一的,只有保持清醒,才能不为浮华遮住双眼,才能看到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