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娓娓动听——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

《三国演义》中,以口谋生的谋士无数。但他们的口才只能为他们的智谋服务,却不可以作为制胜的手段。唯有被对手贬为“诸葛村夫”的诸葛亮,却以他出众的口才完成了一个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三分天下”的论证中,到“舌战群儒”的风云场中,再到“三气周瑜”的连环套中,以及后来的骂死王朗、收服姜维的过程中,他的口才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炫目的光辉。

说话是一门极为玄妙的艺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会说话,像诸葛亮一样精于说话者,往往善于察言观色,以变应变,无论是赞美、拒绝还是说服,都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做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1.赞美是最好的礼物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沟通感情的基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日常生活中,同事、同学、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是常有之事。老同学、老朋友、老战友聚在一起,回忆过去,谈古论今,谈天说地是人们的必然话题,在这种场合下,谈多谈少都可随意。而在带有工作性质,或为某种关系往来的聚会场合下,说话就一定要慎重,因为饭桌上的谈话,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话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说多了难免有失偏颇,尤其是对单位的人或事的评论一旦传开,对上对下、对人对己都不好,容易造成误解与烦恼。在工作中,没把握的事不说,骗人的话不说,伤害人的话不说,揭人短的话不说,更不要用贬义的绰号来讽刺他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也都有不同的优缺点,抓住个性,赞美他们的优点,便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之一。当然,赞美别人要真心,要恰如其分,不能言过其实。因人、因时、因地、因场合适当地赞美别人,是对别人的鼓励和鞭策。通常,年轻人爱听人夸自己风华正茂,有风度;中年人爱听人夸自己幽默风趣,成熟稳健;老年人爱听人夸自己经验丰富,老当益壮,德高望重;女人爱听人夸自己年轻漂亮,衣着合体,身材苗条;少儿爱听人夸自己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病人爱听人夸自己病情见好,精神不错。

说话要说到冷暖之处、要害之处。有时,话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说好。对人要有关怀之情,然而真正的关怀不需要很多,一个无言的动作,一个心领神会的表情,一句刻骨铭心的话都能使人感动。对于窘迫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对颓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对于迷途的人说一句提醒的话;对于自卑的人说一句振作的话;对痛苦的人说一句安慰的话;对头脑发热的人说一句降温的话;对高傲的人说一句“满招损,谦受益”的话;对私欲心重而容易受诱惑的人,说一句洁身自好的话;对容貌一般的人说一句“良好的个性和气质远比漂亮的外表更可贵”的话。

人们交际中的心理活动,既然是通过语言活动反映出来的,那么语言对于交际中的心理过程就至关重要了。交际双方是否融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艺术。

关羽的性格中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刚而自矜”。关羽不但太过刚烈,而且十分高傲,特别是对其他的同僚。他的眼里只有大哥刘备一人,其他人一律靠边站。或许有人说,关羽武艺超群、义薄云天,有这个资本来“傲”。但是,对于一个荆州总督,一个掌握刘备一半江山命运的人来说,这种性格却是不称职的,它甚至导致了蜀汉政权霸业难成,最终只能偏安一隅。

且说刚当上汉中王的刘备不仅加封了关羽,还给其他人也加官晋爵。其中,马超原本是朝廷所封的都亭侯、偏将军,投奔刘备后,刘备便封他为平西将军;而在刘备当上汉中王以后,又把以前朝廷给自己的左将军之位让给了马超,并赐予他“假节”。

偏将军是将军中地位较低的,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属于第五品;平西将军属于第三品;左将军则更不得了,它位如上卿,金印紫绶,负责防卫京师、戍守边关和讨伐四方蛮夷。前将军和左将军是同品级的官职,只是前者在次序上稍稍靠前。马超家族原在东汉朝廷和西凉地区的威望很大,而他自己又是武艺超群、一表人才、声名远扬,所以刘备给他高官厚禄也不过分。

但偏偏有一个人看不顺眼,觉得马超不是刘备的旧部,却在数年间连跳几级,而自己鞍前马后跟刘备打江山已经几十年了,资历最老,怎么能跟初来乍到的马超相提并论呢?而这个目空四海的人就是关羽。

于是,身处荆州的关羽就写了一封信给在成都的诸葛亮,询问马超的能力到底如何?自己与马超比,究竟谁强?诸葛亮一看信就知道关羽自傲的老毛病又犯了。这可是个大问题。“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万一这两个大将闹起矛盾来,受损失的可是整个刘备集团的利益和统一全国的大业。于是,诸葛亮提笔给关羽写一封回信,把这场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信中写道:“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逸群也。”

意思是说,马超马孟起的确文武双全,有过人之处,可称当世的英雄豪杰。但是,他只相当于黥布、彭越之类的角色,实力可以和张翼德并驾齐驱,却并不如您美髯公关羽那么超凡绝伦(关羽很爱惜自己的长胡须,最喜欢别人夸他这一点,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

诸葛亮的这番溢美之词说得关羽心花怒放,他不仅当即打消了与马超争名夺位的念头,还把这封回信给自己手下的宾客传阅,让大家都知道:诸葛军师认为大名鼎鼎的马超还是比我关羽稍逊一筹。

就这样,一场即将燃起的内部争斗就这样被诸葛亮妙语平息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类似的事情,那时候我们就要学学诸葛亮,在不伤和气的同时使对方接受自己。

赞美是送给别人最好的礼物,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只要我们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赞美送给别人,那么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不再是什么难事,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充实、更加完美。

2.“绵里藏针”

也许是你的部下,也许是你的上司,当他犯了错误后,你该怎么办?是直接责备他?还是暂时容忍他的一次过错?其实,只要对方犯的不是原则性错误,或者不是处在犯错误的现场,就没有必要“真枪实弹”地批评。我们可以不指名道姓,用较温和的语言点明问题,或是用某些事物对比、影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点到为止”,起到警告的作用。当你面对上司时,尤其要讲究方式方法,因为你的饭碗就捏在他的手里。

刘备自从将诸葛亮纳入麾下之后,便松懈下来。一天,有人送给他一些牦牛尾,刘备闲来无事,就拿起这些牦牛尾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编织帽子。诸葛亮正好进来看见了,于是严肃地说道:“明公难道已经没有了远大的志向,仅仅满足于做这些小事(编草鞋)吗?”

刘备非常感谢诸葛亮提醒了自己,他把帽子扔在地下,说道:“我只是用编织帽子这种方法来忘掉烦恼罢了。”诸葛亮说:“明公自己想想,你和曹操相比如何?”刘备说:“远不如他。”诸葛亮说:“你所带领的兵马,只不过数千人而已,万一曹兵到了,你拿什么来迎敌呢?”刘备说:“我正在忧虑这件事情,只是还没有想到好的办法。”诸葛亮说道:“赶快去招募民兵,我自会训练他们,日后可以用他们来抵挡敌军。”于是,刘备就开始招募新野的百姓当兵,一下子就招募到了三千人。

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刘备,诸葛亮当然不能言辞激烈地批评,即使批评,也要讲究方式。当诸葛亮看到刘备沉迷于琐事、不事政务时,他觉得十分痛心,于是就批评了刘备,但这种批评不是直接的,而是很委婉地暗示刘备:你的表现使我们这些下属看着寒心。而刘备也很快改正错误,接受了诸葛亮的意见,招募民兵,做长远打算。

先看一个典型的例子。

春秋时期,秦国准备袭击郑国,当军队行至半路时,这个消息却被郑国的商人弦高知道了。弦高原打算到周围国家去做生意,然而他不忍自己的国家蒙受损失,出于一腔爱国热忱,他便打算冒险去劝说秦军主将改变主意。

弦高明白,如果以硬对硬地劝说,肯定会适得其反。这次外出经商他正好带了数千张熟牛皮,还赶了数百头牛,于是他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将自己的货物作为礼物犒赏秦军,以求减缓秦军向郑国进军的速度。同时,他还派自己的心腹快马加鞭回国送信。在见到秦军主将时,弦高故作恭敬地说:“我国国君听说您将行军经过敝国,早已准备好粮草招待,还特地派我来犒劳您的随从。”

秦军主将一听这话,以为郑国已对他们有所防备,认为郑国不易攻取,便取消了袭击郑国的念头。

弦高对秦国的“犒劳”收到了最佳效果,未动一兵一卒,就保全了自己的国家。

另外,人与人之间应以和为贵,如果处处把好话都当作恶话说,即便不至于导致事业失败,至少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假如你面对的是你的顶头上司,或是与你的事业兴衰成败密切相关的人,那与他们说话时你就更应该讲究说话的分寸。

春秋时,齐景公的一匹爱马突然死去,齐景公非常伤心,一定要杀掉喂马的马夫以解心头之恨。众位大臣一起劝阻齐景公,万不可为一匹马而滥杀无辜,然而齐景公却铁了心,说什么也不听劝告。

这时,相国晏婴走了出来,众臣都以为晏婴也是来劝阻齐景公的,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晏婴却明确地表态说:“这个可恶的马夫,该杀!”

齐景公十分高兴,就把那个满腹冤屈的马夫叫来,听晏婴解释他的罪过。

晏婴历数马夫的三大罪状:“你不认真饲马,让马突然死去,这是第一条死罪;你让马突然死去,却又惹恼君主,使君主不得不处死你,这是第二条死罪。”

听了晏婴痛说马夫的前两条死罪,齐景公心里非常开心。然而晏婴话锋一转,说出了马夫的第三条死罪:“你触怒国君因一匹马杀死你,使天下人都知道我们的国君爱马胜于爱人。因此,天下人都会看不起我们的国家,这更是死罪中的死罪,罪不可赦!”

刚听到第三条罪状,齐景公还连连点头,然而当晏婴提及“使天下人都知道我们国君爱马胜过爱人”时,他的脸上也是一阵红一阵白。晏婴又故意吆喝一声:“来人,还不按大王的意思推出去斩了!”这时,齐景公才如梦初醒,赶紧对晏婴说道:“相国息怒,寡人知错了。”

晏婴没有正面批评齐景公,却也达到了劝谏救人的目的。可见,“绵里藏针”法的确效果非凡。“绵里藏针”法的运用,跟喂小孩子吃苦药的道理一样,要用糖衣包着药片,或者就着糖水送服。

在类似的场合中,一方面,该说的话不能不说,根本利益不能牺牲,原则不可放弃;但另一方面,关系又不可弄僵,彼此的面子与和气不能伤害。所以,就需要我们首先要承认对手的实力、地位、权力,甚至他的“道理”,然后突然插入自己的话锋。我们的话虽委婉动听,实际上却是对对手彻底的否定。这种“绵里藏针”法比直来直去地否定他人效果要好得多。当然,这也需要使用此法的人有更高的修养与智慧才行。

3.不慎失言,及时弥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说错话或出现口误的时候。那么,在不慎失言的情况下,如何及时弥补呢?这时候,你需要做的是不失常态、恰当地补救,而不是手足无措,或者继续错下去。

首先来看看诸葛亮是怎么弥补的。

诸葛亮在调兵遣将中故意闲置老将赵云,赵云不服气,大声说道:“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我还有战国名将廉颇的勇猛。古人尚且不服老,为什么你不用我呢?”

诸葛亮答道:“自从平定南方回来以后,马超就因病逝世了。我感到非常惋惜,就好像折去了我的一条胳膊一样。现在将军你的年纪已经很老了,若稍有差错,便会毁了你的一世英名,同时也会挫伤我们蜀国部队的锐气。”

赵云大声说道:“我自从追随先帝以来,碰到战斗时从来没有后退过,总是冲在部队的最前面。大丈夫能战死在疆场之上是一种荣幸,我又有什么遗憾的?我愿意继续担当先锋一职!”接着又说道:“如果不让我当先锋,我就一头撞死在台阶之上!”

诸葛亮答应了赵云,让他担任先锋。结果赵云果然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诸葛亮一时失言,说赵云年纪大了,稍有差错便会毁了一世英名,殊不知,武将最怕听到这样的话,于是赵云一急就说出了极端的话。这时的诸葛亮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好在他反应得快,进行了积极的弥补,在答应赵云要求的同时,还做了稳妥的布置,从而安慰了赵云,不使其因与自己赌气而做出极端的事来。

那么,在发现自己失言时,该如何及时弥补呢?以下几种技巧可供大家参考:

(1)及时改口

①移植法。就是把错误移植到他人头上。比如可以说,“这是某些人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就巧妙地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错误纠正过来了。

②引申法。迅速将错误引开,避免在错中纠缠。就是接着那句说错的话之后说“然而正确说法应该是……”,或者说“我刚才那句话还应作如下补充……”,这样就可以将错话抹掉。

③改义法。当意识到自己讲了错话时,干脆重复肯定,将错就错,然后巧妙地改变错话的含义,将明显的错误变成正确的说法。

(2)顾左右而言他

某班级的学生在高考中,数学和外语成绩突出。校长在总结会上这样说:“数学考得好,是老师教得好;外语考得好,是学生基础好。”

在座老师听罢沸沸扬扬,都认为校长的说法有失公正。一位老师起身反驳道:“同一个班级,师生条件基本相同。相同的条件产生了相同的结果,原是很自然的事。原有的基础与之后的提高,相互之间有联系,不能希望某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差,反而能提高得快,也不能希望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好,不需要良好的教学就能提高。校长对待老师的劳动不能一视同仁,将不利于团结,不能调动广大老师的积极性。”

会场有人轻轻鼓掌,然后一阵沉默。而沉默似乎比掌声更有压力和挑战意味。校长没有发怒,反而笑了起来,他说:“大家都看到了吧,这位老师能言善辩,真是好口才。很好,很好!言者无罪,言者无罪。”

尽管别人都猜不透校长说这话的真实意思,然而却不得不佩服他的应变能力。他为自己铺了台阶,而且下台阶下得又快又好。听了校长的回答后,无人再就此问题纠缠不休。

(3)借题发挥

有一次司马昭与阮籍同上早朝,忽然有侍者跑来报告:“有人杀死了你母亲!”放荡不羁的阮籍不假思索道:“杀父亲也就罢了,怎么能杀母亲呢?”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大臣皆哗然,认为他“有悖孝道”。阮籍也意识到自己失言,忙解释说:“我的意思是说,禽兽才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杀父就如同禽兽一般,杀母呢?就连禽兽也不如了。”

一席话,竟使众人无可反驳。其实,阮籍在失口之后,只是使用了一个比喻,就暗中更换了话题主旨,然后借题发挥一番,巧妙地平息了众怒。

发现失言后,要及时想办法弥补,或者道歉,或者将错就错,都能摆脱困境,使失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而化小,小而化了。这样,才不会因为一次失言而自设障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做一个劝导和说服的高手

说服人的最理想办法是让对方主动接受,然而对于一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既然要说服对方,那就要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观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如果你能够在说服的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技巧,让对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反思,这样就会使说服过程变得容易得多。

周瑜在军中去世以后,其部将都很想杀死诸葛亮,因为他们都认为是诸葛亮气死了周瑜。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主动前往祭奠周瑜,以便平息众将的怨气,同时再去江南广寻人才,为刘备效力。

当诸葛亮来到灵堂时,周瑜的部下杀机顿起,但看见赵云佩剑站在一旁,又都不敢贸然下手。诸葛亮在周瑜的灵前读祭文:“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诸葛亮读完以后,就伏在地上放声大哭,眼泪流得像泉水一样,表情十分悲痛。周瑜的部将互相说道:“人都说诸葛亮与周瑜不和,现在看来,旁人说的都是假的。”鲁肃见诸葛亮如此伤心,也颇为感动,私下里认为诸葛亮还是很讲情义的,周瑜之死只是因为他自己气量窄小,怨不得诸葛亮。

诸葛亮这一招看似行险,只身赴吴营,又是在周瑜刚逝世的敏感时期,其实不然。诸葛亮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有所倚仗,那就是自己的口才。诸葛亮对于自己的说服本领相当自信,如他所说:“周瑜在的时候我都不怕,如今周瑜都死了,我还怕什么?”顽固如周瑜者,都曾被诸葛亮说服过,何况那些普通将军呢?事实也确实如此。诸葛亮的一篇祭文读下来,显得情真意切,连那些东吴的将军们都开始反思:“周瑜之死是怪他自己,而非怪诸葛亮。”能达到这个目的,诸葛亮的口才又立了一功。

密苏里州一家大型电子产品制造公司的副总经理凯利·瑞安说:“我发现让一个人改变他的工作方法或者工作程序的最好方法,是让这个人认为这一切都是由他自己想出来的。我让他对这种改变负有全部责任,表彰他的主观能动性和遇见性,他也就相信那全都是他第一个想到的。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他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更重要、更安全,而我们的生产效率也得以提高,这是我所期望的。就以我们的生产监督员为例,上星期五我对他说:‘杰克,我认为如果我们把3号切割机搬到那边去,然后再加两个电动卷绕站的话,我们的生产速度还能提高。我想听听你是怎么考虑的。’一天后,他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凯利,这个周末,我有了一个最好的主意,如果我们把3号切割机搬到这里,然后再加两个电动卷绕站,我们在组装线上就能少走不少冤枉路,这样我们的生产效率能提高不少。我们不妨试试看。’那正是我想让他发生的变化,这种方法要比告诉一个雇员去做什么好得多。人们都不喜欢被人家告诉该怎样去做工作。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这种建议的方法每次都非常见效,雇员也会因为提出了新的方法而受到嘉奖,这样,我们双方都感到很幸福。”

口才专家总结了许多让别人主动接受说服的窍门,有些是很值得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事喻理

用事实充实大道理,还可以避免说大话、空话,联系实际把道理讲实。现在一些大道理之所以让人听不进去,主要就在于讲得虚。

(2)以小见大

思想是有差别、有层次的,讲道理也应有层次。缺少层次,一下子跨越几个台阶,会让人感到道理离自己很远,接受不了。讲道理者应善于在小事情中寓含大道理。

(3)反诘设问

把大道理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用设问的方式提出。一则引发兴趣,启发大家共同思考;二则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使人觉得不是在灌输大道理,而是在共同探讨问题。这种方法,变听为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反思,在抛砖引玉、换位思考中,让“系铃”人自己“解铃”。

(4)迂回引导

正面一时讲不通,不妨搞些“旁敲侧击”。讲大道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剥丝抽茧,逐步引导,层层深入,最后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升华到一个新高度。有时也可借题发挥,讲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道理。这样可以避免把讲道理变成简单的演绎论证,使教育对象易于接受。

(5)理在情中

有时在讲大道理时,教育对象并非对道理本身不接受,而是与讲道理的人感情上合不来。这时,讲道理的人要善于联络感情,注意反省自己有无令对方反感的地方,及时克服和纠正。尤其当对方抵触情绪较大时,首先要以诚相待,要在理解、尊重、关心的原则基础上讲道理。

(6)巧用名言

一句富有哲理的名人格言可以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现在有不少青年人对名人名言有崇拜感。把大道理与名人名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把大道理讲得耐人寻味,富有吸引力。

(7)谈心渗透

“大锅饭不觉香”,在课堂和公共场合上讲大道理,有些人因受当时环境气氛的影响,可能听不进去。出现这种现象,就需要讲道理者“开小灶”,选择一个恰当的场合,与对方真诚、平等地交流。

(8)语言感染

以适应对方的“口味”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口语的魅力,把道理讲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美妙的语言是大道理磁石般的外壳,它能吸引听众去深入理解“内核”。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立自信心,相信正确道理的威力;其次要注意语言的训练,努力提高表达的技巧。

(9)点到为止

话讲得啰唆会让人厌烦,听不进去。有些人生怕人家听不懂,总是翻来覆去地讲一个道理,结果适得其反。应视情况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把握要讲的内容,该讲的一定要点到,同时又要注意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对方去领悟、消化。

(10)言行结合

有时对方之所以不服,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讲道理的人自己做得不好。“做”得好才能赢得“讲”的资格。把单纯地讲道理变成付诸行动的边讲边做,让人在观察中信服,自觉地接受大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效果。

5.一语惊醒“梦中人”

固执的人总是坚持自己的错误,抗拒别人的规劝。因此,如何说话才能让他们愿意倾听,而不至于招致他们反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既是难题,如果你能把它顺利解决,就能显示出你的与众不同。那么,该如何做呢?先让我们看看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吧。

在北伐魏国时,诸葛亮把魏延派作先锋,却不加重用。魏延对自己没有任务颇有怨言。

魏延问道:“我既然作为先锋,按理说应该冲锋在前,进攻敌人才对,为什么反而让我闲居一旁,无所事事?”诸葛亮说道:“冲在前面去进攻敌人的,是那些偏将们的事情。现在让你负责接应街亭这个战略要地,守在阳平关的主要通道上,同时负责防守汉中这个重要的地方,这是更重大的任务,怎么能说是让你闲居一旁,无所事事呢?你不要拿这个任务不当回事,千万不要耽误了我军的大事。你务必要小心谨慎,不可以大意!”魏延一听自己有这样重要的任务,非常高兴。

起初,魏延是带着满腹怨气来见诸葛亮的,他认为诸葛亮对他有意见,以一个闲职来敷衍他。诸葛亮针对他的怨气,进行了解释,明确地告诉他任务的重要性。魏延这才不再坚持自己的错误理解,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任务。

其实,劝解这样的人的方法有多种,就看你怎么用了。

(1)当头棒喝,反向刺激

一个高二女生受不良风气影响而有了早恋倾向,频繁地和一个同班男生约会,上课时也心不在焉,以至于成绩大幅度下滑。班主任为此把她叫到办公室去,问她为什么不认真学习,她回答说没心思学。

班主任听后厉声呵斥道:“那你的心思都干什么去了?你为什么这样执迷不悟?告诉你中学生不允许谈情说爱。再过一年,你肯定后悔莫及了。他考上了重点大学,绝不会再跟你有所往来,因为你太浅薄、太虚荣、太目光短浅!”

女生听了如此严厉的话,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虽然眼里满是对老师的忌恨,但内心却受了极大的震动。待她哭完,班主任又温和地说:“对不起,我刚才的话可能不够礼貌,但我也是出于无奈,我是害怕你堕落到那种地步啊!”

女生终于领会了班主任起初严厉继而温和的真实用意,她一面接受了老师的道歉,一面痛下洗刷“浅薄”的决心,使自己不再沉溺于早恋中。

生活中,一些执迷不悟的人成天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浑浑噩噩,糊里糊涂。这时,要惊醒他们,可以像这位班主任一样采取“当头棒喝,反向刺激”的方式,给对方强烈的心理刺激,促使他们深刻反思自己。当然,反向刺激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正面引导,所以,最好能在对方有所触动后,再对自己刚才的行为加以道歉,让对方恢复心理上的平衡,只在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说服效果。

(2)迷惑对方,迂回出击

靖郭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很受齐王重用,在国内也很有权势。后来,他与齐王有了矛盾,担心有朝一日会与齐王闹翻,便打算在自己的封邑四周筑起城墙,以防不测。这一举措显然是不明智的,以一个家族的力量与强大的齐王相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筑起的高高城墙,不仅挡不住齐王,反而会使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因此,门客们纷纷劝阻靖郭君,无奈靖郭君非常固执,不但不听,还下令守门人不得为说客通报。

正当众人束手无策时,一个齐国人自告奋勇,上门求见,他向靖郭君保证见面时只说三个字。因他许诺的条件十分奇特,靖郭君最后总算同意见他。进门之后,这个齐国人十分严肃地凝视着靖郭君,看了很长时间,然后缓缓地吐出三个字:“海大鱼。”说完,转身就走。

靖郭君听了大惑不解,忙叫住他追问,那人却不肯多说,直到靖郭君声明前面的约定作废,他才进一步解释:“您没有看见海里的大鱼吗?何其逍遥自在!鱼网捞不起它,鱼钩钓不住它。然而,一旦离开大海,在海滩上搁了浅,就连小小的蝼蚁也能群起而攻之,把它当作口中之食。如今,齐国就是您的大海,有齐王的宠信,您还用筑城墙?而若失去齐王的支持,即使把城墙筑得再高,又有何用?”

靖郭君听后恍然大悟,就此放弃了筑城墙的计划。

故事中的说客首先用“海、大、鱼”三个字激起靖郭君的好奇心。按照常理,谈话时的话语应围绕特定的话题展开,然“海大鱼”三个字,从字面上看,和当时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筑城墙没有丝毫联系。这样一番莫名其妙的话,使靖郭君的好奇心大增,主客之势在这时发生了转换。本来是靖郭君摆开架势,严阵以待,准备拒谏。现在却是他放下架子,好言安抚,虚心求教。尽管靖郭君有了求教的表示,但说客并不急于谈论筑城墙之事,因为“筑城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过早触及没准又会唤起靖郭君的戒备心理,使他重新回到原来那种封闭的状态中去。所以,这位老练的说客在开始时仍是若即若离地说“海”和“大鱼”的故事,直到他把“大鱼”对“海”的依存关系表述清楚,并明晰地描述了鱼在脱离大海后为蝼蚁所食的残酷景象时,才画龙点睛地道出寓言的真意所在。

(3)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汉代有位著名丞相萧何,有一次,他向汉高祖刘邦请求将上林苑的大片空地让出去给百姓耕种。上林苑原是一处专供皇室成员游玩嬉戏和打猎消遣的园林。刘邦一听萧何居然要缩减自己的园林,不禁勃然大怒,认为萧何肯定是接受了百姓和商人的钱财,才公然替他们说话办事。于是他下令廷尉将萧何逮捕入狱。廷尉是专为皇帝办案子的,只要皇帝认定某人有罪,廷尉就会不惜动用大刑让犯人认罪,以讨好皇上。因此,如果把萧何交给廷尉审问,肯定会被屈打成招。可这时的刘邦非常固执,谁的规劝都听不进去。

在这紧要关头,有一位侍卫官上前说道:“陛下是否记得原来与项羽抗争,以及后来黥布谋反,陛下亲自带兵东征的时候?那几年,丞相驻守关中,关中百姓又非常爱戴丞相,如果丞相有利己之心,那么关中就不会是陛下的了。丞相在那个时候都没有为自己谋大利,难道还会在这个时候去贪百姓与商人的一点小利吗?”

简单的一席话,击中了刘邦的要害,让其深受触动,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鲁莽,对不起丞相的一片苦心。于是他立即下令赦免萧何,官复原职。

执迷不悟的人,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想法,特别是当心结打不开时,就不可能走出思想的误区。这时,如果能一针见血地切中对方的要害,往往能起到醍醐灌顶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