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乡村俊美的少年(4)

这样的思考,时常会让仓央嘉措迷惘,读的经文史册越多,这样的困惑就越是有增无减。古往今来,帝王将相,凡夫俗子,虽贵贱有异、贫富不均,但最终不过是殊途同归,都难免一死。而在有生之年,帝王有帝王的烦恼,俗子有俗子的痛苦,既如此,人生到底要追求怎样的境界,才能与烦恼、痛苦绝缘呢?

疑问盘桓在心里,再看这些经文,越发觉如纸上谈兵。

仓央嘉措的困惑让老僧为难,这个敢于质疑发难的孩子,思考的浓度超出了他的预计。他信佛读经,以经文为神旨,从来不曾、也不敢质疑,有质疑便是对神佛的大不敬。他不明白,这个被指定为伟大的五世达赖转世灵童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疑问。

于是,老僧惶恐,上报第巴桑结嘉措。

桑结嘉措不需要一个善于独立思考、总是提出质疑的转世灵童,他只希望仓央嘉措能把那些经文熟练地记在脑子里,然后照本宣科,在需要的时候,能像模像样地转述给前来拜佛的香客们,做好一个六世达赖喇嘛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

桑结嘉措思来想去,又钦点了六名高僧,跟他们强调说,仓央嘉措是未来的活佛,要传道布经,而不是要让他研究佛学经典著书立传,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要让仓央嘉措信仰佛经,不折不扣地顺从佛的旨意。

高僧们诚惶诚恐,奔赴巴桑寺对仓央嘉措进行洗脑训练。他们都是精通佛学的学者,怀着满腔的宗教热情,使出浑身解数来解答仓央嘉措的困惑,引导他熟读背佛学经文,并慢慢引导他减少质疑。

怎样获得圆满、幸福?

他们异口同声地强调:看破红尘,放下执念,随缘自适,念佛悟性,悟佛成佛!

他们要求仓央嘉措把这些记下并努力做到,不必问为什么,也无需问为什么。

高僧赐教,权威震慑,九岁的仓央嘉措虽仍是半知半解,却选择了沉默。

从巴桑寺回家,是仓央嘉措最快乐的事。

虽然家境仍然贫苦,可那里有慈爱的阿妈,还有任他自由奔跑的草原。

和妈妈一起放羊、酿制青稞酒,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做游戏,帮助村子里孤寡老人挑水洗衣,去山涧里采野果砍木柴……都比那枯燥乏味的佛堂生活丰富有趣得多。

“阿妈,我不想再去巴桑寺了。”

一天,晚饭后,仓央嘉措对阿妈说。

阿妈一愣,看着已经高至自己下颌的儿子,想说什么,终是轻轻叹了口气。

“阿妈,到底什么是圆满?人怎样才能得到幸福?”仓央嘉措烦恼地说,“师父们说的道理太深奥,我总是想不明白。”

“孩子,幸福就是简单地知足,圆满就是力所能及地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阿妈看着儿子,想了想,握着他的手说。

“阿妈,和你在一起,阿旺很幸福圆满。”仓央嘉措搂住阿妈,甜甜地笑着说。

“是的,阿妈和阿旺在一起,也很幸福圆满。可是,我的孩子,如果你认真学经,你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和圆满。当你用慈悲的心肠和宽博的仁爱帮助每个向你求助的人,你会觉得更幸福圆满。”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

母亲的话让仓央嘉措若有所思。

再离开阿妈去巴桑寺学经,仓央嘉措那一直因困惑而浮躁的心终于宁静平和了下来,那些艰涩难懂的佛经也渐渐变得明朗了,他以他聪慧纯净的童心牢牢地记下:多存善念,多行善事,清心寡欲,乐天知命……

九岁的仓央嘉措,纯善的天性犹如没有瑕疵的碧玉,那些佛语经文烙印在他的心上,光华溢动,天地通明,让他毫不怀疑人性的真、善、美,深信若执善念、行善事、知足常乐,便可寻得幸福圆满。

在那群山环绕的巴桑寺,在碧瓦飞甍的寺院深处,那棵遒劲苍健的古槐树下,那日影斑驳的窗口,眉目清灵的少年正捧读着文字繁复的经书,时而诵读,时而思索,于时光宁静寂然地驻落间,用世上最纯净的心参禅悟道。

发黄的经卷上,春花落瓣,秋月照影,他敛净孩童的痴顽,认真学经。

阿爸离世的遗言、阿妈郑重的嘱咐烙印在他心上,他以为,他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让阿妈和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和圆满。

若人道天理只宏扬在经文里,无疑是正义美好的;若人情世故只美化在理想里,无疑是纯真无瑕的。

学业精进的仓央嘉措丝毫不知道,他的人生早已经被界定在一个谎言里,他要的幸福圆满,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残缺不全的结局。

就在他勤诵诗经的日子里,神圣的佛殿布达拉宫里,弥天大谎正以道貌岸然的姿态日日上演。

那个曾与仓央嘉措有过一面之缘的圣使江阳扎巴倍受煎熬,终日战战兢兢地伪装成伟大的五世达赖,坐在那威严的庙堂之上,在众生的膜拜中日益萎靡沮丧。

怕人揭穿,江阳扎巴终日不声不响,表情刻板,神色慌张,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像五世达赖一样。他的异常很快引起了细心人的猜想,甚至有人忍不住试探,而哪怕是最简单的试探,都能轻易让他露出破绽。

江阳扎巴到底不是真正的五世达赖,他没有那样通古明今的智慧,也不具备那样威慑人心的气场,他无法像五世达赖一样从容淡定,更无法像第巴桑结嘉措一样理得心安。

一朵花的凋零,一片叶的飘落,一只昆虫的死亡,都如同可怕的预兆,预示他蝼蚁一样的生命,随时会在被揭穿谎言的一刻,被人凌迟肆虐,然后留下千古骂名,永世不得翻身。

他很想把真相公之于众:“我不是五世达赖,伟大的五世达赖早已圆寂,我是被第巴桑结嘉措逼迫,不得不扮演,一切都不是我心甘情愿的……”

可是,他不敢这样做,第巴桑结嘉措手握重权,轻易就可以让他消亡,他能选择的只是继续冒充,强作镇定穿上达赖的袈裟装模做样。

对未来的恐惧就像沉重的枷锁,让江阳扎巴临近崩溃的边缘。每当深夜辗转难眠,他在极度的痛苦中总会想起那个可爱的孩子,想起他在细雨中的草原上,与泥土一起快乐,冲他扬起纯真的笑脸。

那是他江阳扎巴历经艰难、跋山涉水找到的五世达赖转世灵童,当时,他丝毫不知道第巴桑结嘉措的打算,他找到那孩子的时候喜出望外,认定自己完成了一件福泽后世的使命,对那孩子而言也是无上的荣光。可现在,他悲哀地发现,他极有可能给那孩子带来灾祸。

江阳扎巴寝食难安,在这神圣的佛堂里,人道天理因谎言而混乱,人情世故因作伪而肮脏,可他却势单力薄无力反抗,只能违心地肩负这“光荣的使命”,继续欺世盗名。

可怜的江阳扎巴,他看不到已经长成少年的仓央嘉措诵经的身影,听不到他纯美的声音——

“幸福就是简单地知足,圆满就是力所能及地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

无助而凄惶的泪水模糊了江阳扎巴的双眼……

6.身不由己也是一种福气

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可是,大多数人之所以身不由己,首先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或欲望。为继续掩盖这些秘密、实现这些欲望,他们会不断地费尽心机,必要的时候甚至会不择手段,随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更加身不由己。

桑结嘉措就是这样一个人。

身为尊贵的第巴,桑结嘉措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五世达赖圆寂后,他终得独揽大权。他隐瞒了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继续以五世达赖的名义发号施令。他比谁都清楚,他用谎言盗取权势违背天理,可他还是一意孤行。

除了内心对权势的渴望,桑结嘉措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为确保西藏各地方政权及各教派之间长治久安,为了黄教势力的巩固和加强,为了提防宿敌蒙古王子的侵犯,他只能对圆寂的五世达赖秘不发丧,并指使江阳扎巴冒充五世达赖照常伟道布场。

转眼,这个弥天大谎已经将事实成功地遮掩了九年!

在这九年里,那个幼小的仓央嘉措已经长成少年,而他的宿敌蒙古王子也成为了威风八面的蒙古汗王。

一场激战正在悄然酝酿,一触即发,桑结嘉措比任何人都忐忑不安。

桑结嘉措站在窗前,望向蒙古的方向,那里有天下最辽阔的草原,也有最剽悍的战将。他们天性残暴,噬杀如狂,眼下因对皇权的忌惮,暂且不敢对他怎样,可是,如果皇上知道他犯了欺君大罪,天颜震怒,蒙古汗王的铁蹄立刻就会挥师而下,率先攻打西藏,他这一世的荣光将会就此毁于一旦。

一想到那血雨腥风的场面,桑结嘉措就心惊胆战,他紧握的双手被冷汗浸湿,恐惧与仇恨同时填满了他的胸膛。

拉藏王子曾经和他桑结嘉措爱上了同一个姑娘。

那个美丽的姑娘叫才旺甲茂,她是位贵族才女,从小到大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她的个性一点儿都不暴戾乖张,是个温柔善良的好女孩儿。

年轻的桑结嘉措爱上了她,想让她做世上最幸福的新娘。他为她奋发图强,很快就要成为尊贵的第巴。可就在这时,拉藏王子无意中邂逅了才旺甲茂,被她艳丽的容貌摄走了魂魄,于是不顾一切请求他的父王向才旺甲茂求婚,并成功地娶了她。

桑结嘉措痛失所爱,肝肠寸断,对拉藏王子无比痛恨。偏偏拉藏王子认定才旺甲茂婚前失贞,婚后不肯善待才旺甲茂,冷落她的同时,也对桑结嘉措恨之入骨。

这段宿怨深埋多年,桑结嘉措再没有找到心爱的姑娘,仍旧对才旺甲茂念念不忘,而拉藏王子也一直对桑结嘉措虎视眈眈。

那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早晚会降临,桑结嘉措不想坐以待毙。这些年,他一直处心积虑,在五世达赖圆寂后更是借机壮大自己的力量,他已做好了打算,争取在东窗事发之前,一定要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拉藏王子。

仓央嘉措,那只替罪羊,是他桑结嘉措最有力的王牌,有他在,拉藏王子就不敢把他怎么样。

只是,随着年龄渐长,那少年越发显得才华不凡,负责培训的高僧们都对仓央嘉措另眼相看,夸他胆识过人、机敏能干,对经学典藉总能过目不忘。

这样的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年长后往往难以驱使驾驭,他要好好想一想,怎样才能让那少年对他唯命是从,不会有丝毫违抗。

桑结嘉措微微皱紧了眉头,离开窗前走出宫殿,孤身独影,在夕阳的余晖中,如单薄的剪影,投落在空荡的楼廊上。他听到自己脚步声,滞缓地踏着阶前的落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他的心没来由地一阵轻颤。

不知不觉,秋风又起。这一年,在提心吊胆中,过得是如此漫长却又如此短暂,还好,总算平安。

他回过头来,眯着眼睛看向晚霞中雄伟的宫殿。如今,他是这里至高无上的王,路边的僧侣诚惶诚恐地请安,然后低眉顺眼地急步走远,他们敬畏他,因为他尊贵的地位和威慑的权势,而这些让他无比留恋的所在,随时都会让他命丧黄泉。

桑结嘉措在萧瑟的秋风中生生打了个寒战,他孤独地奋斗到现在,没有人知道他曾承受过多少苦痛,也没有人知道他付出了多少艰辛,他不能让这一切化为泡影,唯有继续步步为营。

他桑结嘉措做的一切都是身不由己,可是,这样的身不由己无疑是值得庆幸的,他因此而无比尊贵,哪怕灾祸终有一天会降临,至少,他这一生曾如此辉煌过,应该无憾了。

至于那个少年,既然他被认定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那么,未来他在享受这尊位的荣光的同时,就应该承担起这尊位可能带来的所有凶险。一切,不过是理所应当。

心思数转,桑结嘉措终是舒展开紧皱的眉宇,脸上阴霾散尽,踏着满地被夕阳染成血色的落叶,渐行渐远……

夕日欲颓,倦鸟归林。

巴桑寺里,此时亦是黄叶满地堆积。

仓央嘉措坐在禅院后面的小树林里,看夕阳的余晖一点点从林间树梢褪尽,听归巢的鸟儿轻言细语。

天色渐晚,夜风寒沁入骨,他仍然静坐如钟,直到前面禅院里夜读的灯光亮起,陪读的高僧在树林外面高声喊他的名字。

“尊师,我想回家看望我的阿妈。”仓央嘉措心事重重地走出来,再次请求那位高僧。

“不行,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像从前那样经常跑回家,总是荒疏时间对你毫无益处,你应该静心向学,不要总想着回家。”

“尊师,我已经快半年没有看到我阿妈了。”仓央嘉措的声音不由有些哽咽。

这半年里,他请过一次假,可被高僧拒绝了,这次,他的请求依旧不被允许。

“你的阿妈很健康,也很快乐,是她请求我督促你抓紧时间好好学经参佛的,你不要让你阿妈失望。”高僧想了想又说,“你看,很快就要过年了,你再等一等,到了年关,你就可以回家看望你阿妈了。”

“可是,上次离开家的时候,我阿妈生病了,我一直很担心她。”

“她已经康复了,何况,你回家去也只是给她添更多的烦恼罢了,你能帮她做什么呢?她却还要给你洗衣做饭。还是安心在这里学习吧,别再像个不懂事的孩子那样,天天想着回到阿妈身边寻求庇护和安稳,你要知道,那样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高僧平淡的语气里明显透出了不耐烦。

“阿妈需要我呀!我可以帮阿妈做很多事,不会给阿妈带来任何烦恼,我的阿爸不在了,阿妈会觉得很孤独,我每次回家,她都高兴地抱紧我欢迎我……”仓央嘉措急急地解释。

每次他回家,慈祥的阿妈都会等在村口,沧桑的脸上满是期盼。一看到他,她就老远地招手,舒展开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温暖。

这些天,每每想到阿妈一次次焦灼地等在村口,一次次失望而归的身影,他就难过。他不明白,为什么以前他一请求回家,就会被允准,这一年来,他却被一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