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没有任何借口——打造最高效的执行力(5)
-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 董博然
- 2674字
- 2018-03-30 15:00:53
随后,不临窗的病人终于可以申请睡到可以看到风景的床位上了。但当她躺在那里时,却发现楼下除了暗灰色的医院围墙,什么都没有,既没有鲜花也没有鸟儿飞过,更没有母亲和孩子,一整天都无人经过。原来,这些美丽的场景都是之前的病人为了排遣病房中的寂寞,编造出来的。现在,空寂的病房里只剩她一个人,寂寞到极点,她只能看着死气沉沉的医院围墙发呆,没过多久,她也离开了人世。
成功者用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创造辉煌,同时,也为世界创造爱和温暖;而心怀妒忌的人,以千方百计获得他人的东西为借口,用卑劣的手段强夺,而受伤最深的只能是自己。在不良情绪中,危害最大的就是嫉妒,它让人彻底丧失理智,引诱人做出种种不道德的行为,最后沦为遭人谴责和被人鄙视的对象。
嫉妒情绪是人们产生借口的心理因素。当我们开始羡慕别人的东西时,也必须看到我们同样拥有他人所没有的宝藏。挖掘这些宝藏,我们就能成为最富有的人。从现在开始,杜绝因嫉妒产生的一切借口,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一切,那么你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借口能够使人丧失自信】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从来不缺他信力,只缺自信力。”这就是人性弱点完完全全的写照,我们找来太多的借口为自己辩护,把信任放在了别人身上。以借口来妥协,过分地依赖别人,最终我们将一无所有。
一只被贴上驴子标签的狮子,仅仅因为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就真的以为自己是驴子了吗?难道这小小的一个标签或者就凭别人不认可这个借口,就能把自己的身份改了吗?要知道,狮子本质上还是狮子,但就是由于他的不自信,才轻而易举地被别人贬成了驴。
借口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止步,长此以往,一旦面对困难,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质疑自我,因为太多的借口让我们不再相信自己还有能力超越那些困难。借口让“不可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充满“不可能”的生活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抛弃借口,才能建立信心。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成功车轮,你就可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岭。”信心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而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最多的不是自信,而是借口。人们习惯在困难面前说:“反正”、“毕竟”、“总之”……这些词汇都是借口的标志词,在这些词汇的后面,是我们写给困难的降书。缺乏自信会让现有的成绩减半,进而把本来已经可以成功的事情拉向失败。
自信不是骄傲自大,是对自己已有能力的充分肯定。尼克松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却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197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绝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以前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非常担心再次受挫。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令自己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所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这就是水门事件。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我不行。”“对我来说太难了!”“反正我就这个水平。”“毕竟这是很难的,我怎么行呢?”这些以总结性的口吻说出的借口,在无形间放大了自己的劣势,忽视了自己的优势,把缺点做了定论,认定自己将终生与这些缺点为伴,比别人差也自然变成了不可逆转的事实。
只有把这些借口统统从脑海中清除,才能增强自信。质疑“芝麻开门”的人会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只是说两句话就能让大门打开呢?这些借口让他们从不去尝试,宁愿让自己困死在主观判断中,也不愿去为可能存在的奇迹做一次努力。这些心存质疑的人永远也不会在人生中创造奇迹,因为他们自己首先彻底否定了奇迹的存在。
自信就是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完全可以超越现状,创造奇迹。不断引导自己看到成功因素的人,总是能在事物中找到积极的一面;给自己找借口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彻底放弃了可能的成功,甚至是足以影响全人类的成功。
1951年,英国一位叫弗兰克林的人作了一次演说:她从自己拍摄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看到了DNA的螺旋上升结构。但是她对这个发现充满了质疑,总是怀疑自己的假设是错误的,最终她放弃了研究。1953年,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也同样在DNA的照片上看出了DNA的分子结构,他们的发现比弗兰克林晚了整整两年,但是他们坚信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并不断求证,最终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标志着生物科学的新时代,两个人也因为卓越的科学贡献,而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个人一旦丧失了自信,便等于蒙上了自己的眼睛,阻断了自己前进的道路。
那些以过去的事实来判断未来的人,才会给自己找到“反正”、“总之”这样的借口。他们用已经发生的事情,来总结并评判自己以后的人生,当然这样的评判总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忽略了在时间流逝中,人的成长以及个体变化。
孟华曾经是个数学成绩很不好的孩子,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处于班级的中下游,他也自认为数学不行。但直到某一次上课,他突发奇想地想到了一道难题的解法,这不但令全班同学对他都刮目相看,最重要的是,他重新认识到自己并非数学不行。从那堂课开始,他不再是那个碰到难题就说“反正我数学不好”的孩子,而是彻底抛弃了不自信,只专注于题目的解答。他发现,自己能解答出来的难题居然比班上的数学尖子生还多。他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同时还参加了市里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最终成为金奖得主。当被问到学习技巧的时候,孟华说:“思维训练非常关键,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要一遇到暂时想不出怎么做的题目,就告诉自己我做不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名著《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精彩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出自于“不自信”以及对于“不自信”的克服和超越。
每个人都会有不自信的时候,但只要在质疑自己能力的时候,避免“反正”、“总之”这样的借口,就能把不自信的心态变为超越不自信的行动。不要因为上一次失败了,就告诉自己“反正我没有这个天赋”,而应该告诉自己“虽然我上次失败,可是这一次完全不同了,我的阅历更加丰富,头脑也越发的灵活了。”只有不断给自己正面暗示,而不是负面借口的人,才可能克服困难,并在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仍拥有战胜困难的把握。
不要让任何借口吞噬你的自信心,更不要以标签的借口不自信。要敢于抛弃一切借口,敢于冲破负面借口的枷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时时刻刻做到自信,在任何逆境面前屹立不倒,成为战胜失败,勇于进取的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