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可以失恋1000次,但不能失去你1次
- 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 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
- 韦甜甜
- 11530字
- 2018-03-23 16:09:06
第二篇 致友情——世界很大,幸好有你
朋友的可贵不是因为曾一同走过的岁月,是分别以后依然会时时想起,依然能记得:你,是我最想要的朋友。
【人生中,观众向来比朋友多】
分享是一种友情,与你的朋友分享你的快乐,是一种快乐!与你的朋友分享你的痛苦,是一种分担!生活中的痛苦和快乐,思想和感受没有人分享,对人生是一种惩罚。同时,你也没有友情!
从前,有一个犹太教长老,特别爱打高尔夫球。在一个安息日,他非常想去打一会儿。按照犹太教的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可他实在忍不住了,就偷偷地来到高尔夫球场。空旷的场地一个人也没有,长老高兴地想:我只打九个洞!可就在他打第二个洞的时候,就被天使发现了,天使非常生气,到上帝那告状,要求上帝惩罚这位长老。上帝答应了天使的要求。
长老正打第三个洞,他轻轻一挥球杆,只见球在天空划了一个完美的弧线就进洞了。哦,如此完美!天使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令她意外的是接下来的几个球,长老都是一杆就打进去。
天使非常不理解,也非常生气,就去指责上帝,上帝笑着说:“我已经惩罚他了!”天使看看长老,只见极度兴奋的长老早已忘了只打九个洞的计划,决定再打九个洞。还是那么顺,每次一杆就进,慢慢地,长老的脸色不再那么兴奋了。上帝语重心长地对天使说:“你看见了吗?他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心里非常高兴,但是,他却不能和任何人讲这件事,也不能和任何人分享心中的快乐,这不是对他最好的惩罚吗?”
你有一种快乐,分享给一个朋友,就有了两份快乐。你有一个烦恼,分享给一个朋友,那烦恼也就分成了两半相互分担。分享能够让人减少痛苦,获得快乐。因此,当有个人想和你分享他的痛苦和快乐的时候,他已经把你当成朋友了。所以,能够分享你的痛苦和快乐,思想和感受的人才是你不可多得的朋友。
人生中,观众向来比朋友多。
观众只会让人从视觉上感到舒服,朋友却会让你内心感动。朋友不是天天见面、吃喝玩乐、相互吹捧,而是懂你,在精神上、灵魂上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在你有所不足时,指正你。
关心,不需要甜言蜜语,真诚就好;友谊,不需要日日见面,记得就好;问候,不需要语句优美,真心就好;爱护,不需要某种形式,温暖就好。真正的朋友不是不离左右,而是默默关注,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有力的鼓励。友不友情,要看相处;永不永恒,要看时间。日子久了,与你无缘的自会走远,与你有缘的自会留下。
朋友,或许不能朝朝暮暮,或许没有甜言蜜语,但一定要真心。不要轻易试探朋友的心,更不要怀疑朋友,再好的感情,都经不起一颗猜疑的心。人,总会在乎一份情,在乎在对方心中的位置。缘分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交心。一生中,能成为真正朋友的不多。珍惜该珍惜的,拥有该拥有的。如此,安好。
人活着,圈子不要太大,容得下自己和一部分人就好;朋友不在于多少,自然随意就好。有些人,只可远观不可近瞧;有些话,只可慢言不可说尽。
朋友,淡淡交,慢慢处,才能长久;感情,浅浅尝,细细品,才有回味。朋友如茶,需品;相交如水,需淡。一份好的缘分,是随缘;一份好的感情,是随性。相交莫强求,强求不香;相伴莫若惜,珍惜才久。
有些人,慢慢地就散了;有些情,渐渐地就淡了。从最初的无话不谈,到慢慢的无话可谈;从一开始的无所顾忌,到渐渐的有所猜忌。来得热烈,未必能长久持续;不远不近,未必会很快分离。
感情,需要的是理解;相处,需要的是默契;陪伴,需要的是耐心。虚情留不住,真心总会在。一份情,因为真诚而存在;一颗心,因为疼惜而从未走开。一生中,能成为朋友的也就那么几个,好好珍惜那些在很久以后还称为朋友的人,真的很难得。
【愿得一知己,白首不分离】
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或许你从仆如云,一呼百应,但未必有一个知音;或许你高朋满座,珠玑妙语,但知音不是虚位以待就能得来;或许你在亲情的环绕下,有人嘘寒问暖,但他们不一定真懂你;或许你有佳人携子、如花美眷,但爱人不一定能善解人意。“高山流水”的典故体现着千百年来人们对这种情谊的渴求。
战国时期,身为晋国大夫的俞伯牙与楚国的樵夫钟子期偶然相遇。伯牙操琴,其意在高山。他弹琴的手刚停,钟子期马上感慨地说:“多美啊!展现在我眼前的巍峨高山。”伯牙不语,又弹奏一曲,其意在流水。余音尚存,钟子期赞叹道:“多美啊!我的面前又展现出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伯牙惊喜若狂,总算找到了“知音”。他们于是结为“契友”,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以兄弟相称。不幸钟子期因病去世,伯牙闻知“五内崩裂,泪如涌泉,傍山崖跌倒,皆绝于地”。而后到钟子期坟前跪拜,挥泪为已故的知音弹了一首悲哀的曲子,以吊唁亡友,他忽然感到从此再无知音了,于是悲愤、绝望地将琴弦割断,将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茫茫人海,找一个朋友容易,但想要获得一个知己却很难。知己是和我们同心合契、共创奇迹的那个人;知己是同我们和谐相处、分享成果的那个人。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是生命的另一半,是人生项圈上那颗最耀眼的钻石。
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和舒伯特之间的友谊被传为千古佳话:两人共同生活在维也纳30年之久,虽然只见过一次面,却成为知己。在贝多芬的事业如日中天时,舒伯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音乐创作者。贝多芬生性孤僻,舒伯特深知他的个性,所以从不敢贸然造访。直到后来,因为一位出版商的盛情邀请,舒伯特才带着一册自己的作品前去登门拜访。不巧的是恰逢贝多芬外出,舒伯特只好留下作品,怅然而归。
然而,当贝多芬患病后,有一天,友人想调解他的寂寞,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册书放在他的枕边,让他翻阅消遣。这册书正是舒伯特留下的作品集。贝多芬马上被其中的作品吸引住了,细心吟味了一会儿,大声叫道:“这里有神圣的闪光!这是谁做的?”友人告诉了他舒伯特的名字,贝多芬对其大加赞赏。贝多芬弥留之际,托人把舒伯特召至床前说:“我的灵魂是属于舒伯特的!”
贝多芬死后,舒伯特终日郁闷。第二年,他也告别了人世。临终的时候,他向亲友倾诉遗愿:“请将我葬在贝多芬的旁边!”
后人对他们之间的友谊给予了最美好的赞誉,并为他们竖起了并立的铜像,至今仍屹立于维也纳广场。真正的友情并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地位和处境。所谓知己,就是彼此心灵相通的人。
知己之间的交往并不局限于同时代、同年龄段的人,虽然,这些人相对来讲更加与你接近。但是有时,一旦与前辈或晚辈形成忘年交,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罗曼·罗兰23岁时在罗马同70岁的梅森堡相识,后来梅森堡在她的一本书中对这段忘年交做了深情的描述:“要知道,在垂暮之年,最大的满足莫过于在青年心灵中发现和你一样向理想,向更高目标的突进,对低级庸俗趣味的蔑视……多亏这位青年的来临,两年来我同他进行最高水平的精神交流,通过这样不断地激励,我又获得了思想的青春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强烈兴趣……”
只有心灵的高度契合才能让人产生如此强烈的心灵震撼,仿佛与知己的交往,能够使人焕发出对于青春和生命的极大热忱。在这样的“灵魂之交”中,一切外在的形式,如年龄、身份、经历、成就都显得十分渺小,甚至微不足道,这就是知己的力量。
知己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把我们的精神生活提到日常事务的枯燥单调之上,赋予平凡的生活以意义,使得它具有一种精神的投射、温和的超越和趣味的升华。
有这样一则故事,它和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影片一起,打动过世间无数男女的心:
他和她初次相见的时候,已经是36岁的中年男子。而她,还是一个23岁的女孩,瘦削的身材,矜持、内敛的性格。他第一眼看见她,心就有一种微微的颤动。
他们都是演员。那是他们第一次合作,分别饰演戏中的男女主角。那时,他已是好莱坞的大牌明星了,人们心中的偶像。而她,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用现在的话说,她还是第一次“触电”。因为这部戏,他们两人天天聚在一起。她在他的面前,有时候喜笑颜开,显得温顺娇小,而有时候又是那么的冰冷孤傲,拒人于千里之外,仿佛没有谁能够走进她敏感而脆弱的内心世界。在那次合作里,他忽然发觉自己已经分不清戏里戏外了。
那是一次成功而经典的合作。在拍戏之余,他们常常在黄昏时分,沿着附近的一条静静的小河散步。一轮明月升上来了,它含笑看着树荫下那两个并肩而行的年轻人,清澈而明净的河水,也一天又一天悄悄偷听着他们的话语,被那真挚而纯净的心声打动得发出潺潺的声响。
那时候,他的第一次婚姻已走到了尽头。他多么渴望得到她的爱情啊!然而,从小受到父母离异伤害的她,对离了婚的他感到害怕,因而远远地离开了他,有情人没能成为眷属。
1954年9月,当她结婚的时候,他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了她的婚礼。其实,她的丈夫,也是他后来给介绍的,是他的好朋友。他送给她的结婚礼物是一枚蝴蝶胸针。
后来的某一天,63岁的她在睡梦中飞走了。而他来了,他来看她最后一眼,他心中那个永远娇小迷人,眼睛里总是盛满了忧伤的女孩。
又是10年的光阴匆匆流过,他得知要在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义卖她生前的衣物、首饰的消息。87岁高龄的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了她近40年的胸针——那一年他送给她的蝴蝶胸针。现在,它温暖着他的胸膛。
终于有一天,他也闭上了眼睛。相信在他进入天国的时候,他也同时看见了他的天使。他们第一次合作的那部电影叫《罗马假日》。她是电影史上永远让人魂牵梦萦的“公主”——奥黛丽·赫本。而他,就是被誉为“世界绅士”的格里高利·派克。他们超越爱情之上的纯洁友情永远让这个世界为之唏嘘动容。
知己之谊,因为超越而变得崇高和圣洁。也因为圣洁和崇高而更增添了分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几句关于闲谈的话:“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曾不知老之将至”。真是道出了知己相聚、随意闲谈之乐。对此话极为欣赏的钱伯城先生便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聊天乃人生一乐》。文中写道:朋友相聚,乐在聊天,若相对无言,就乐不起来了。我所喜欢的,清茶一杯,二三其人,互无戒心,话题不着边际,议论全无拘束,何妨东拉西扯,亦可南辕北辙。乘兴而来,尽兴即散。
有这样的几个知己,达到这样一种人生境界,那“孤独”二字便可在人生的字典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史诗《奥德赛》中讲述了奥德赛在特洛伊战争后,回家途中十年流浪的种种经历。奥德赛临终前,把爱子泰莱马科斯托付给忠实的朋友门特抚养。直至今天,“门特”一词一直用作形容受欢迎的老师、具洞察力的朋友、经验丰富的教育家、成熟老练的向导。在我们的一生中,会有不同的导师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出现,给我们以帮助。
罗曼·罗兰22岁时,总觉得自己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素质,倾向于选择文学作为自己的事业,可是照世俗的理解,文学事业又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他决定给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写封信,寻求指点。
在写这封信时,他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做好了收不到回信的准备,没想到几个星期以后,他收到了托尔斯泰长达38页的亲笔回信。在信中,托尔斯泰向这位从未谋面的异国青年,谈了选择个人道路的原则。他热情地鼓舞罗兰,指出:“搞文学艺术,非要明确为人类不可!不要说说,不要害怕真理。”罗兰感到这封信像一扇开向无穷宇宙的门,给了他一种生活的启示。
这封信使罗曼·罗兰下定决心从事文学事业,终于成为世界著名作家,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成功之路上的第一位导师。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位导师的鼓励和指引,可能就不会有罗兰日后的成就,不会有闻名世界的伟大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
无论是资历还是财力,恩师都会高出我们一截,因此能够得到恩师的赏识和提携,便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了。把恩师作为自己的靠山,更易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恩师是我们潜在的贵人和靠山,把握得好便能让你更快的脱颖而出,走上一条成功的捷径。搜狐公司的创始人张朝阳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1995年以来,美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迅猛,网上服务日益壮大,而中国却存在中文信息严重匮乏的问题。正在美国麻省理工留学的张朝阳猛然醒悟过来,这个领域在中国大有作为!他去找自己的老师尼葛洛庞帝,极力说服他的老师进入中国的信息产业,后来张朝阳如愿以偿地从恩师那拿到了22.5万美元风险金。
1996年,他回到中国,开始创业。
通过自己的恩师,张朝阳又去说服风险投资家爱德华,爱德华也同意投入一定的资金。有了启动资金,1997年张朝阳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基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这就是搜狐。
风险投资是别人用钱来换取你的股份,公司成功了他就赚钱,公司失败了他只能自认倒霉了,不用还债。这种形式,很适合高科技领域。张朝阳被称为是中国高科技风险投资的第一人,但他的公司却办得很成功。
1998年2月,经过一年的探索后,搜狐公司推出了标志性产业——中文搜索引擎搜狐(SOHU)。创业之初,极需钱来做技术和软件,张朝阳发邮件四处求援,结果收到的都是拒绝的回复。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改变了这种不利状况,英特尔、太平洋风险等业界巨头,都答应出资,搜狐于是开始飞速发展。
仅过了半年,雅虎这家世界最大的网络服务商盯上了搜狐,他们想要收购搜狐。张朝阳与对方谈了几次,不能接受合并后统一用雅虎名称这一条件,坚决走自强自立的道路。在以后的几年里,搜狐公司与中国互联网一起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大获成功的张朝阳非常感激恩师尼葛洛庞帝,他说:“我和他首先是师生关系,后来他在我这赌了一把,我们是投资者的关系。这几年我的业绩特别好,他庆幸自己赌对了。我们现在都是公司董事会成员。”
得到恩师的垂青并最终获得巨大的成功,这是张朝阳的幸事,也是中国互联网的一大幸事。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也许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而且恩师不仅仅存在于校园之中。
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事业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碰到了生命中的关键人物——吉米·罗恩。罗宾因为没有钱,上不起罗恩的培训课,请求罗恩将费用降低一些。罗恩说:“如果你能够找到这一笔上课的费用,这比我教你的任何成功方法都更为可贵,因为你在向不可能挑战。”当时只有17岁的罗宾跑了43家银行,都因为他未成年,不具有独立经济能力,而没人借给他钱。第44家银行老板被感动了,把自己的1200美元借给罗宾。罗宾上了两天罗恩的成功课,其潜能就被充分地挖掘了出来。在吉米·罗恩的帮助下,罗宾走上了研究成功学、帮助他人成功的道路。
对于罗宾来说,他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筹集到上课的费用,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道“坎”。吉米·罗恩教他用自己的行动领悟到了成功学中最关键的道理,为他日后成为成功学大师走好了关键的一步。
“万事开头难”,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面临着“走好第一步”的挑战。如果能得到良师益友的指点和帮助,就能使你少走弯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就是这样的朋友。他会帮你摆脱苦恼和困惑,让你坚实地迈出自己的“人生第一步”。
【人格的天平】
所谓友谊,首先是诚恳,能指出朋友的错误。诤友虽然经常摆出一副阴沉的面孔,用严肃和强硬的口气对你说话,但是在他的内心,一定是站在你的立场上,抱着关怀爱护、诚心诚意的态度。
拥有诤友是生命的幸运和福气,因为诤友是一面镜子,帮你认清自我。诤友是真正的朋友,他们对我们直言不讳、肝胆相照,因为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真诚地关心我们,为我们的失误痛心;也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直言指出我们的盲区和瑕疵,希望我们快乐、成功。
三国时期吴国的徐原与吕岱是好朋友,徐原是一位典型的诤友,一遇吕岱有过失就直言批评。吕岱深感这诤友的可贵,所以当徐原去世时,吕岱痛哭流涕。
唐朝的诗人张籍与韩愈是朋友,虽然韩愈有很高的名望,可张籍还是不断批评他不虚心和赌博的恶习,帮助韩愈改掉这些毛病。韩愈一生都对张籍这位诤友怀有感激之情。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尽管以现实主义的作品闻名世界,但他思想上一度颓废,甚至歌颂农奴制。他的朋友、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现代人》杂志上猛烈抨击他。果戈理接受不了,开始反驳。别林斯基用三天时间给他写了一封有理有节的信,既坚持了原则,又挽救了友谊。
这些都是结交诤友的好例子。诤友是人生的一剂良药,只有乐于结交诤友的人,才能改正错误、避免失误,不断取得进步。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是一位以善于纳谏而闻名的帝王,他在结交诤友方面有许多逸事。
传说有一次,唐太宗闲暇无事,与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性子的人,平时不善逢迎,又好逞强,与皇帝下棋也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架炮跳马,把唐太宗打了个落花流水。
唐太宗心中大怒,想起他平时种种的不敬,更是无法抑制自己,立即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史。不甘休,又找了尉迟恭来,对他说:“唐俭对我这样不敬,我要借他而诫百官。不过现在尚无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一趟,听他是否对我的处理有怨言,若有,即可以此定他的死罪!”尉迟恭听后,觉得唐太宗这种做法太过分,所以当第二天唐太宗召问他唐俭的情况时,尉迟恭不肯回答,反而说:“陛下请你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到底该怎样处理。”
唐太宗气极了,把手中的玉笏狠狠地朝地下一摔,转身就走。尉迟恭见了,也只好退下。唐太宗回去后,一来冷静后自觉无理,二来也是为了挽回面子,于是大开宴会,召三品官员入席,自己则主宴并宣布道:“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表彰尉迟恭的品行。由于尉迟恭的劝谏,唐俭得以免死,使他有再生之幸;我也由此免了枉杀的罪名,赐尉迟恭绸缎千匹。”
唐太宗能够拥有尉迟恭、魏徵这样的谏友是作为一个帝王最大的荣幸,他也确实依靠这些诤友的力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盛世局面。
诤友是紧缺资源,值得每一个人好好珍惜,人生难得一诤友。当体会到不远处有这样一位真正的朋友默默关注着我们,不时敲打我们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涌起一股温馨和暖意。
诤友是人格的天平,他会在你的行为和心理偏离正常方向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提醒,使你避免步入歧途。
东汉时期,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非常高兴,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反恶;也有有志向的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你怎么能拾取别人失去的东西呢?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乐羊子的妻子就是他的诤友,如果没有这位诤友,那么他可能会有一段时间靠这块金子生活,不思进取,也有可能从此变成一个爱贪小便宜的人。可见,诤友对于个人品德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一个乐于结交诤友的人,必定会在诤友的指点下,检点自己的德行,逐渐完善自我。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诤友,并把自己的行为放在这架天平上衡量一下,看看是否出现了倾斜,并且按照诤友的意见对自己进行认真的反省。诤友给得意忘形的你“泼冷水”,诤友告诫你不可得意忘形。
人在事业有成或者被人追捧的时候,往往会觉得飘飘然,沉浸在自我膨胀和幻想的泡沫中难以自拔,这也是人的劣根性之一。这个时候,诤友会告诫你不可得意忘形,将你拉回现实世界。
萧伯纳凭借出众的才华和言语的幽默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与仰慕。在别人的赞叹声中他开始自大起来,喜欢展露才华,说话也尖酸刻薄。
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人之默,非常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华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过,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所以他立下宗旨,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刻薄的话了,要把才能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造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
“直言相谏”“言所欲言”,指出朋友的过失和错误,这样才是真正对朋友负责。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来的光明,要更干净、更纯粹。
陈毅曾写过这样两句诗:“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诗经》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也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诤友,交诤友,那么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正好有空,只想陪你坐一坐】
朋友,没有酒肉的熏陶,没有利益的交换,甚至没有清茶一杯的礼遇,但却可以挺身而出。朋友,如同日月,没有誓言,却可长久;如同山水,没有约定,却可永恒。朋友,可以欣赏,可以祝福,可以互映,可以寄托,但唯独没有嫉妒,没有恨。
两年前,因为操作失误,他苦心经营了3年多的小公司破产了,一夜之间,他不仅成了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被人追得到处跑。家是不能回的,思来想去,唯有去省城的一个朋友那儿躲一躲。
他和他的朋友是发小,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当然是没的说!小时候,有一次去海边玩,朋友不小心掉进水里,是他喊人把他救上来的,这种交情应该算深厚了吧!
可是下了火车,他又有些犹豫了,多年没见,朋友还是原来的朋友吗?记得朋友结婚的时候,他去参加婚礼,朋友娶了一个娇滴滴的女人,她会不会嫌弃自己呢?
一念至此,他把口袋里仅有的钱翻出来数了一数,在火车站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旅馆住下。心想,住几天算几天吧!
就在他心灰意懒的时候,想不到朋友找来了。朋友一身的尘土和倦怠,生气地数落他:“你真不够哥们儿,来省城也不找我,还得我到处找你,要不是你妈偷偷地打电话给我,我还不知道呢!”他低着头瞅着脚尖,小声地嘟囔着:“还不是怕给你添麻烦嘛……你看我现在,又脏又穷又臭,恐怕连狗都不如了。”
朋友在他的胸口擂了一拳,“你还是那个倔脾气,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你不麻烦我,我才生气呢!”
那一刻,他千言万语噎在喉咙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当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原来,却还有一个人深深地记挂着自己,并没有因为落魄而嫌弃自己,有这样的朋友,还能说什么呢?他只得乖乖地收拾行李跟着朋友去他家。
朋友妻给他收拾了一件明亮宽敞的屋子,为他准备了可口的饭菜,还叮嘱他千万不要客气,当成自己家一样。他洗了澡,换了衣服,美美地睡了一觉。
之后,他调整好心态,到银行贷了款,抓住机遇,终于东山再起,不但还清了贷款,还有了安定的生活。
“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每当想起这句话,他心中便会温暖如春。后来,他总是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去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朋友。
有的时候,人会面临人生的困境乃至绝境,在你以为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之时,朋友的出现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希望和转机,对于这样的朋友,你一定要倍加珍惜。
1962年,作家刘白羽由北京到上海治病。当时他的长子滨滨正患风湿性心脏病,他放心不下,便让滨滨也到上海看病。遗憾的是,由于治疗效果不佳,滨滨的病情不见好转,又要返回北京。刘白羽万般无奈,只得让妻子汪琦带病危的儿子回家。母子俩回北京的当天下午,刘白羽心神不定,烦躁不安。这时,巴金、萧珊夫妇来到了刘白羽的病房。两人进门后,谁都没有说一句话,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其实他们非常了解滨滨的病情,都在为他担忧,生怕路上发生意外。病房里静悄悄的,巴金伸手握住刘白羽微微发颤而又汗津津的手,轻轻地抚摸。萧珊则一边留意刘白羽的神情,一边望着桌子上的电话。突然电话响了,萧珊忙抢在刘白羽之前拿起话筒。当电话中传来汪琦母子已平安抵达北京的消息后,三个人长长地舒了口气,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原来,巴金估计那天北京会来电话,怕有噩耗传来,刘白羽承受不了,于是偕夫人萧珊专门前来陪伴他。当两人起身告辞时,刘白羽执意要送到医院门口。他紧紧地握住巴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巴金却摆了摆手,淡淡地说,“没什么,正好有空,只想陪你坐一坐。”
在最沮丧、最无助的时候,那个愿意陪你坐一坐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
一般来说,对别人的帮助要恰到好处,更要落到实处。我们常常用两肋插刀来形容朋友之间很深的情谊,当朋友有难时,我们能够不顾一切地去帮助他,这才是真正的帮助。帮助别人也是有技巧的。就好比路边一位找不到方向的盲人,他只是需要你伸出关爱之手帮他弄清楚方向或带他走一段路,而不是告诉他在哪儿可以坐公交车。通常,人们最重视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人记忆一生。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不可能不有求于人,也不可能没有助人之时。当你打算帮助别人的时候,请记住一条规则:救人一定要救急。如果他人有求于你了,这说明他正等待着有人来相助,如果你已经应允了,那就必须及时相助。如果他人没有应急之事,也不会向你求助,因为一般人都不愿求人。可是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不求人就毫无办法,甚至会失去生存能力,那怎么办呢?一旦你答应帮助他人,他心存感激之余当然会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你的身上,如果你最后帮得不及时或者没有去帮,只能适得其反,你反而会遭到怨恨。
在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做过一回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很多,粮食问题就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很多人被活活饿死,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地方的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却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给他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叫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一定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
于是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寒暄完毕,周瑜就开门见山地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顿时产生了爱才之心,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着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斛,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给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如此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真的像鲁肃想的那样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了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鲁肃在周瑜最需要粮食的时候送给了他一仓,这就是所谓的雪中送炭。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在别人不是很需要的时候拉上一把,以便使之锦上添花。但往往没想到,其实,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当他人口干舌燥之时,你奉上一杯清水胜过九天甘露。如果大雨过后,天气放晴,再送他人雨伞,这已没有丝毫意义了;如果人家喝醉了,再给人敬酒,这未免太过于虚情假意了。我们在帮助别人时一定要注意这些。
“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这话大家都不陌生。
晋代有一个人叫荀巨伯,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却端药倒水安慰说:“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荀巨伯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到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语,看看荀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着,敌军撤走了。
患难时体现出的正义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说来不能不令人惊叹。
德皇威廉一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可算得上全世界最可怜的一个人,可谓众叛亲离。他只好逃到荷兰去保命,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可是在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写了一封简短但流露真情的信,表达他对德皇的敬仰。这个小男孩在信中说,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将永远尊敬他为皇帝。德皇深深地为这封信所感动,于是邀请他到皇宫来。这个小男孩接受了邀请,由他母亲带着一同前往,他的母亲后来嫁给了德皇。
有时候不用很费力地帮别人一把,别人也会牢记在心,投之木瓜,报以桃李。
我们总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将会永远地铭记在心,感激不尽,甚至终生不忘。在濒临饿死时得到一个萝卜和富贵时收到一座金山,就其内心感受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别人富有时送他一座金山,而是在他落难时,送他一杯水,一碗清汤面,一盆火,这种雪中送炭才能显示出人性的伟大,才能显示友谊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