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时寒食春风天……击擫弹吹声逦迤”中诗人先点明舞蹈的时节在春季,春天的柔美可人与舞蹈的婀娜多姿相映成趣。而“玉钩阑下香案前”则是通过描写优美高雅的演出环境为下面即将展现的舞蹈之美蓄势。“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描写了舞者美貌的容颜,和天仙般的服饰,舞蹈的视觉效果自然不同凡响。“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既承接上面两句描写舞女的衣着和配饰,又进一步描写了舞女袅娜的身姿和瞻顾不定的步态,舞蹈传递给观众的无限情味跃然纸上。“磬萧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中,以“磬萧筝笛”写出作为大型宫廷舞蹈的霓裳羽衣舞所用器乐之繁多,以“击擫弹吹”表现乐师演奏手法之多变。而“递相搀”与“声逦迤”以形象的笔触表现了不同乐器、不同演奏手法,娴熟地相互配合带给聆听者一场听觉盛宴。以上观赏舞蹈的丰富感受都被诗人以细腻生动的笔触进行了工笔描绘,使得一位位舞者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清晰可感,优美的画面如同瑶池仙境一般令人向往。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描写音乐虽响,但舞女们还只是伫立着,并没有开始舞蹈。这一句中的“慵”字富有神韵,情态可掬。“飞”字则暗示了即将演出的舞蹈之轻盈,引人遐想。当演奏起“中序”的音乐时,舞女们瞬即开始了她们的舞蹈。“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句中的“雪”和“游龙”,不仅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舞女舞姿的灵动变幻,也暗合了上一句中的“飞”字,可谓呼应巧妙。随后,诗人又用柳条和流云设喻,表现舞蹈动作的轻柔变幻,写出舞蹈带给欣赏者的情感共鸣和奇妙联想,可谓引人入胜。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表现了诗人欣赏霓裳羽衣舞时如痴如醉、激动感慨的状态,也写出了诗人不能再欣赏此舞后的怅然若失。
白居易在杭州时,曾经利用闲暇时光召集舞者排练霓裳羽衣舞。然而随着白居易的离任,众舞者也就“闻道如今各星散”了,诗人几年的心血遂随之付诸东流。“今年五月至苏州……发于歌咏形于诗”主要表现白居易心中久久不能忘却霓裳羽衣舞,在苏州时听说元稹的部属中多有能歌善舞者,于是写信去询问,元稹于是以《霓裳羽衣谱》相赠。白居易览《霓裳羽衣谱》,便觉昔日美轮美奂的舞蹈在记忆中又鲜活了起来,“眼前仿佛睹形质”“疑从魂梦呼召来”等语句都表达了诗人的激动与喜悦。最后白居易因“但恐人间废此舞”,决心以《霓裳羽衣谱》为依据,在苏州重新教练舞者排演。
《霓裳羽衣舞歌》叙述了霓裳羽衣舞在几十年间的沧桑变化,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同时也使读者得以一窥大唐歌舞的气象,感受诗人对于艺术之美的痴迷。
“霓裳羽衣曲”的故事
《霓裳羽衣曲》及配合其乐曲演出的舞蹈《霓裳羽衣舞》均是盛唐宫廷歌舞艺术中极负盛名的代表作,也因为白居易所作的《长恨歌》而令后世文人神往。《长恨歌》中有“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一舞曲据说为唐玄宗所作。传说玄宗曾登三乡驿,望女几山,有感于神仙之事,回宫后遂作此曲。刘禹锡有《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关于《霓裳羽衣曲》还有另一个传说:相传道士罗公远于中秋夜侍玄宗游月宫,在月宫中见仙女数百素练宽衣,舞于广庭。玄宗问这是什么曲子,舞女回答说是《霓裳羽衣曲》。玄宗记住其声调,次日清晨便命伶官依声调谱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也有说法认为,《霓裳羽衣曲》是开元年间西京节度使杨敬述创作后进呈给皇帝的。郑嵎在《津阳门诗注》中写道:“叶法善引上入月宫。时秋已深,上苦凄冷,不能久留,归。于天半尚闻仙乐,及上归,且记忆其半,遂于笛中写之。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于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敬述所进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曲》。”
第十一节 “乌台诗案”的故事
宋诗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
苏轼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作者介绍
见40页。
诗歌赏析
从标题来看,苏轼的这首诗是写给钱塘秀才王复的。王复其人通晓医术,常常在家乡行医,悬壶济世,受到广大群众的赞美。王复在候潮门外的家中庭院种植了两棵桧树,苏轼这首诗就是以秀才王复家这两棵桧树为题材创作的。
首句“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写两棵桧树的位置关系是相对而立的。句中的“敢”为“不敢”之意,表现出两棵古树昂然挺立,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首句语言精简,又使被描写的景物形神兼备。第二句“直干凌空未要奇”紧接首句写对双桧凛然之姿的直观感受,进一步描写笔直伸向天际的树干直入云霄的姿态。句中的“未要奇”则是诗人对桧树秉性端直、不标新立异的评价与肯定。这首诗的第一二句都巧妙地做到了写景既突出其特点而又显其精神,笔法精简。
第三句“根到九泉无曲处”转而写桧树的树根深入土地之中,甚至直至九泉深处。即使是桧树深入土地之中不为人所见的树根,也如同地面上的枝干一样是笔挺、无一丝一毫弯曲之态的。这一句对上面两句描写树干的诗句而言是“转”,就其表现双桧挺立刚直的精神品质而言则是“合”,只是角度有所差异。全诗最后一句“世间惟有蛰龙知”,则是对此前各句内容的总括与深华,强调双桧傲然刚直的秉性不仅仅体现在可见枝干,还表现在只有地下蛰居之龙可识的不为人知之处,从而更显出桧树精神之可贵。整首诗以树喻人,赞美王复刚直磊落的性格、表里如一的高贵品质和君子风范。
“乌台诗案”的故事
这首《王复秀才所居双桧》是苏轼四十四岁时所作。从诗本身来看,这首诗在苏轼异彩纷呈的诗歌作品中未必算得上是佳作。然而,这首诗却与一件改变苏轼人生道路,改变宋代政治与文学发展走向,影响远波清朝文字狱,影响中国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事件有关,这个事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王安石变法使当时的北宋朝廷暗潮涌动,人心不定。苏轼体恤民情,陈说变法的弊端,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苏轼对新党的批评引起了新党集团的不满与记恨。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当时苏轼移任湖州,到任后在谢恩表中有“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的句子。当时的御史何正臣认为“难以追陪新进”暗中藏有对王安石新政以及新党政治人物的讽刺,于是便以苏轼讥刺朝政为由上表弹劾苏轼,而御史李定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也“潜心钻研”苏轼的诗集,对苏轼的诗歌随意曲解,牵强附会,弹劾说:“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7]
于是苏轼被御史台收押审问。御史台官署内遍植柏树,树上多有乌鸦栖息筑巢,当时的人们就把御史台称为“乌台”。由于苏轼这一案件是由监察御史提出告发,后又在御史台狱受审,并且罪名由诗而起,于是这一事件在历史上就被称为“乌台诗案”。
在此期间,沈括曾指《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一诗中“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之句有对皇帝的隐刺,认为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如此,以此指控苏轼大逆不道。好在神宗毕竟不是糊涂之人,答道:“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
在狱中的苏轼生死未卜,一日数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在《狱中寄子由》中曾写道:“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在等待最后判决期间,苏轼的儿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两人早在暗中约定: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也好早有思想准备。一日,苏迈出京,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远亲代劳,偏巧那位不明就里的远亲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这回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两首诀别诗《狱中寄子由》。第一首写道:“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生未了因。”第二首写道:“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身在狱中的苏轼明白这些诗作写好之后,监狱官吏是要上呈给皇帝的。想着若是耽搁两天,说不定可以使皇帝收回成命。
当时朝中也有不少人为苏轼求情,就连新党领袖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最终,在太皇太后曹氏以及大臣章惇等人的努力下,神宗对苏轼从轻发落,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结束。
然而,这一事件使得苏轼的个人命运与文学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开启了后世文字狱的大门,对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