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游大理日记[1]

本篇导读

云南是徐霞客游历的末站,也算是他人生的末站。他在云南患风疾,双足瘫痪,仆人顾氏拿完他的钱财,并离开了他。好在当地木土司雇人用竹椅抬了徐霞客从云南返江阴老家。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正月,他在家中辞世。过世前,他将杂乱的手稿托付友人季氏整理出版。

《滇游日记》,占现存《徐霞客游记》篇幅的五分之二。在当时的西南边疆云南,山脉水文资料缺乏,他所留下来的实地调查资料,弥足珍贵。崇祯十一年到崇祯十三年(一六三八至一六四〇),一年多时间内,徐霞客徒步云南,探访山水人文,每日坚持将关键的记下来,后由人整理出《滇游日记》十六卷,所选文节选自《滇游日记八》。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徐霞客到了大理州,二月十八日抵洱源境内,待了十几天,日记选文是他其中三天的游历。三月十二日,游苍山十八溪的清碧溪,宿感通寺;十三日,游感通寺诸院和波罗岩,走大道回大理城;十四日,游崇圣(三塔)寺,赏文物和大理石。

大理古城背靠苍山十九峰,前朝洱海,两边为上关和下关、一塔寺和三塔寺。十九峰从北到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每两峰间一溪流入洱海,从北到南依次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葶溟、阳南。清碧溪为其中第一溪。

感通寺在圣应峰山脚,离大理城约十里。崇圣寺在应乐山脚,离大理城约两里,崇圣寺是大理国段氏皇族“皇家寺庙”,即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天龙寺”原型,大理段氏有九位皇帝在崇圣寺出家,其中有十五代王段正淳(段誉之父原型)、十六代王段和誉(段誉原型)。明时,大理的名胜为: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元代高僧圆护手书“佛都”匾、明代三圣金像。现在只剩三塔,其他的已不存。崇圣寺属藏传佛教,声名远播南亚、东南亚。

徐霞客的日记里,除他一如既往的观察细致、探险寻奇外,给当时的边疆云南,从前的南诏大理国,带来一份江浙主流文化圈的述说。比如徐霞客讲山水画不如洱海大理石,茶树、佛寺、道观等等。

小纸房、大纸房—石马泉—一塔寺诸葛祠并书院—中和、玉局—清碧溪下流—阮尚宾之墓

十二日 觉宗具骑挈餐,候何君同为清碧溪游[2]

出寺即南向行,三里,过小纸房,又南过大纸房。其东即郡城之西门,其西山下即演武场。

又南一里半,过石马泉。泉一方在坡坳间,水从此溢出,冯元成谓其清冽不减慧山。甃为方池,其上有废址,皆其遗也。《志》云:“泉中落日照见有石马,故名。”

又南半里,为一塔寺[3],前有诸葛祠并书院。又南过中和、玉局二峰。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

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罨映[4],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

从溪北蹑冈西上,二里,有马鬣在左冈之上[5],为阮尚宾之墓。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从此以内,溪嵌于下,崖夹于上,俱逼仄深窅[6]

路缘崖端,挨北峰西入,一里余,马不可行,乃令从者守马溪侧,顾仆亦止焉。

注释

[1]大理: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为云南古代文化中心城市。云南在西汉入汉王朝版图,三国诸葛亮七败孟获,唐代建南诏国,五代后晋时段思平建大理国。元时灭大理国,设云南行中书省,政治中心迁往昆明。明代朱元璋册封义子沐英为黔国公,设云南承宣布政使,衙门云南府(昆明)。
风花雪月大理城,即上关风、下关花、点苍雪和洱海月,大理古城在中间。其中的苍山洱海,苍山有十九峰,每两峰间一条溪水流下入洱海,系十八溪。十九峰海拔均三千米以上,最高峰马龙峰四千多米。此地自古流行佛教,大理国历代有多任段氏国王出家为僧,名寺有崇圣寺、感通寺等。

[2]清碧溪:位于苍山圣应峰和马龙峰间,两峰对峙成一狭口,一股清泉从狭隘悬崖,分三叠泉,倾泻下来,故又分上中下三潭。为苍山十八溪第一溪。这水灌溉四周农田,当地人称为“德溪”。

[3]一塔寺:位于今大理古城西南一里多,也叫弘圣寺,大理国时建,明李元阳重修,为十六级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

[4]罨:通“掩”。罨映:彼此掩覆而衬托。

[5]马鬣(liè):马鬃;马鬣封,一种像马鬃的坟墓封土。

[6]窅(yǎo):眼睛凹进去,比喻深远。

译文

十二日 觉宗备好马匹带上午饭,等候何君一起去清碧溪游玩。

出寺后就向南行,三里,经过小纸房,再往南经过大纸房。村东就是府城的西门,西山下就是演武场。

再往南一里半,经过石马泉。一眼泉水在坡坳之间,水从这里往外流,冯元成认为泉水清冽不逊色于慧山的泉水。砌成方池,池上有废址,都是冯元成的遗迹。《志》书说:“落日照在泉水上看见有石马,因此命名。”

再往南半里,是一塔寺,寺前有诸葛祠和书院。再往南经过中和、玉局两座山峰。六里后,渡过一条溪水,水势很大。再往南走,有座山峰往东方环绕而下。

再走了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就向西边寻找小径进入峡谷。从峡谷中向西望,重峦互相掩映,最高的山峰位于峡谷的后方,有一抹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地下垂,如同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一条溪从峡谷中往东流,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了。

从溪流北面沿着山冈向西爬,二里,有坟墓在左面山冈上,那是阮尚宾的坟。从墓地后往西行二里,沿着峻岭登上山崖。山崖在溪流上高高隆起,与对面的山崖并立突出如门扉一般,上边高耸下面陡削,溪流从中流出去。从这里往里面,溪流都嵌在下方,山崖夹立在上面,全都狭窄深远。

路沿着山崖的顶端,紧靠着北面的山峰向西走,一里多后,马匹不能再前进,就叫随从在溪边看守马,顾仆也留在这里。

余与巢阿父子同两僧溯溪入。

屡涉其南北,一里,有巨石蹲涧旁,两崖巉石,俱堆削如夹。西眺内门,双耸中劈,仅如一线,后峰垂雪正当其中,掩映层叠,如挂幅中垂,幽异殊甚。

觉宗辄解筐酌酒,凡三劝酬。

复西半里,其水捣峡泻石间,石色光腻,文理灿然,颇饶烟云之致。于是盘崖而上,一里余,北峰稍开,得高穹之坪。又西半里,自坪西下,复与涧遇。

循涧西向半里,直逼夹门下,则水从门中突崖下坠,其高丈余,而下为澄潭。潭广二丈余,波光莹映,不觉其深,而突崖之槽,为水所汩,高虽丈余,腻滑不可着足。

时余狎之不觉,见二僧已逾上崖,而何父子欲从涧北上,余独在潭上觅路不得。遂蹑峰槽,与水争道,为石滑足,与水俱下,倾注潭中,水及其项。亟跃而出,踞石绞衣。攀北崖,登其上,下瞰余失足之槽,虽高丈余,其上槽道,曲折如削,腻滑尤甚;即上其初层,其中升降,更无可阶也。

再逾西崖,下觑其内有潭,方广各二丈余,其色纯绿,漾光浮黛,照耀崖谷,午日射其中,金碧交荡,光怪得未曾有。潭三面石壁环窝,南北二面石门之壁,其高参天,后面即峡底之石,高亦二三丈;而脚嵌颡突[7],下与两旁联为一石,若剖半盎,并无纤隙透水潭中,而突颡之上,如檐覆潭者,亦无滴沥抛崖下坠;而水自潭中辄东面而溢,轰倒槽道,如龙破峡。

余从崖端俯而见之,亟攀崖下坠,踞石坐潭上,不特影空人心[8],觉一毫一孔,无不莹彻。亟解湿衣曝石上,就流濯足,就日曝背,冷堪涤烦,暖若挟纩[9]

何君父子亦百计援险至,相叫奇绝。

注释

[7]颡(sǎnɡ):前额。

[8]不特:不只是,不仅仅。影空人心:“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挟纩(kuànɡ):挟,夹在腋下。纩,棉絮。披着棉衣,比喻受人恩泽而感到温馨。

译文

我与何巢阿父子还有两个和尚逆水深入。

多次走到溪水的南北两岸,一里,有巨石盘踞在溪旁,两崖山势高峻,全都陡削地堆积着如同夹道。往西眺望里面的石门,双双高耸,中间劈开,仅如一条线,后面的山峰上降落的积雪就在正中央,层层叠叠地互相掩映,如同挂在中央的条幅,格外幽雅奇异。

觉宗就解下竹筐斟酒,共劝饮了三次。

再往西走了半里,溪水冲入峡谷奔泻在岩石间,石头的颜色光滑细腻,纹理鲜艳明亮,颇有烟云缭绕的情趣。从这里绕着山崖往上走了一里多,北面的山峰略微开阔,看到一块高高隆起的平地。再向西走了半里,从平地往西下山,再次看到溪流。

沿水流往西走了半里,一直逼近夹立的石门下,就见水从石门中突立的石崖往下倾泻,石崖高一丈多,而下方是澄澈的水潭。水潭宽二丈多,波光晶莹映照,不觉水深,而突立石崖上的沟槽,被急流冲刷,高处虽然只有一丈多,却滑溜得不能落脚。

当时我只顾着玩水,没有察觉,看见两个和尚已爬到上面的石崖上,而何家父子想从溪流的北边往上爬,我独自一人在水潭上找不到路。于是踩着峰上的沟槽往上走,与水流争路,被石头滑倒,与流水一起冲下去,掉进深潭,水没脖子。急忙跳出水,坐在石头上拧干衣服。攀着北边的山崖,登到山上,下瞰我失足摔倒的沟槽,虽然有一丈多高,上面的沟槽水道,曲折得如同刀削一般,格外滑腻光溜;即使爬到它的第一层,其中间上上下下,再没有可供踩踏之处了。

再翻过西面的山崖,往下看到里面有水潭,长宽各有二丈多,水色纯绿,波光荡漾,翠黛浮动,照耀在山崖峡谷之中,正午的烈日照射在水面上,金碧交辉,流波激荡,光怪陆离,前所未有。水潭三面的石壁围成一个窝,南北两面石门的崖壁,高耸入天,后面就是峡底的岩石,高度也有两三丈;石脚下嵌上面却突起,下面与两旁联结为一块岩石,像剖开的半个瓦瓮,并无丝毫缝隙漏水到潭中,上面突起的崖石之上,如屋檐覆盖在水潭上方,也没有水滴洒落石崖下;而水总是从潭中直接往东面溢出去,轰鸣着倒入沟槽,如天龙冲破峡谷。

我从崖顶俯身看见这个美景,急忙攀着山崖下来,坐在潭边的岩石上,不仅山影洗涤人心的杂念,还觉得每根汗毛每个毛孔都晶莹透彻。连忙脱下湿衣服晒在石上,就着流水洗脚,就着阳光晒脊背,冷水足以洗去烦恼,暖日好似怀抱棉被。

何君父子也千方百计历险来到,互相高叫奇绝。

赏析与点评

苍山清碧溪的景物让五十多岁的徐霞客很兴奋,他爬上爬下,还逆流而上被山溪冲到了山下湖里。山里都是水,徐霞客一行往上攀爬,没有阶梯,都是被水浇湿的石头山路。在石丛里穿行,徐霞客文字里一直紧盯着水不放,去到哪,水就跟到哪,哗啦啦都是水声。基本用的是白描手法,静穆蕴藉,简约而富含深意。湖水颜色像绿宝石,山石光滑、纹路奇特,山景幽美,连大和尚也不禁要喝几杯庆祝一下。坐在山里看水,徐霞客的俗心也自散了几分:“踞石坐潭上,不特影空人心,觉一毫一孔,无不莹彻。”

另外,徐霞客这次爬山,沿途山、石和景的名字记述却极少,徐霞客叫不上那些山水景的书名。为什么呢?有两个可能:课前预习没做足;抑或是这些山水在当时没有书名,仍是蛮山蛮水。

不过对于旅游观光,原始生态的魅力别有滋味。

久之,崖日西映,衣亦渐干,乃披衣复登崖端,从其上复西逼峡门,即潭左环崖之上。其北有覆崖庋空[10],可当亭榭之憩,前有地如掌,平甃若台,可下瞰澄潭,而险逼不能全见。

既前,余欲从其内再穷门内二潭,以登悬雪之峰。何君辈不能从,亦不能阻,但云:“余辈当出待于休马处。”余遂转北崖中垂处,西向直上。

一里,得东来之道,自高穹之坪来,遵之曲折西上,甚峻。一里余,逾峡门北顶,复平行而西半里,其内两崖石壁,复高骈夹起,门内上流之涧,仍下嵌深底。路旁北崖,削壁无痕,不能前度,乃以石条缘崖架空,度为栈道者四五丈,是名阳桥,亦曰仙桥。桥之下,正门内之第二潭所汇,为石所亏蔽,不及见。

度桥北,有叠石贴壁间。稍北,叠石复北断,乃趁其级南坠涧底。底有小水,蛇行块石间,乃西自第一潭注第二潭者。时第二潭已过而不知,只望涧中西去,两崖又骈对如门,门下又两巨石夹峙,上有石平覆如屋而塞其后,覆屋之下,又水潴其中,亦澄碧渊渟[11],而大不及外潭之半。其后塞壁之上,水从上涧垂下,其声潺潺不绝,而前从块石间东注二潭矣。

余急于西上,遂从涧中历块石而上。涧中于是无纤流,然块石经冲涤之余,不特无污染,而更光腻,小者践之,巨者攀之,更巨者则转夹而梯之。上瞩两崖,危矗直夹,弥极雄厉。渐上二里,礀石高穹,滑不能上,乃从北崖转陟箐中。崖根有小路,为密箐所翳,披之而行。

又二里,闻人声在绝壁下,乃樵者拾枯枝于此,捆缚将返,见余,言前已无路,不复可逾。余不信,更从丛篁中披陡而西上。其处竹形渐大,亦渐密,路断无痕。余莽披之,去巾解服,攀竹为絙[12]。复逾里余,其下壑底之涧,又环转而北,与垂雪后峰,又界为两重,无从竟升。

闻清碧涧有路,可逾后岭通漾濞,岂尚当从涧中历块耶?

注释

[10]庋(ɡuǐ):依托屋柱搭建成的储物木架。

[11]渊渟:深水潭。

[12]絙(ɡēnɡ):古同“緪”,“緪,大索也。”(《说文解字》)

译文

很久之后,山崖上的阳光西晒,衣服也渐渐干了,于是披上衣服再登上山崖的顶端,从上面再向西边逼近峡门,也就是在水潭左边环绕的山崖上面。它的北边有倾覆的石崖平架在空中,可以当作休息的亭台楼榭,前方有块手掌般大小的地方,平整得好像砖砌成的高台,可以下瞰澄清的水潭,但险要狭窄的地势不能得见全貌。

于是再往前走,我想从里面再去玩赏石门里的两个水潭,并上登积雪高悬的山峰。何君他们不能跟随,也不能阻挡我,只是说:“我们将下山在马匹休息的地方等你。”于是我就转到北面山崖中的下垂处,向西一直往上走。

一里,看到东边的路,从高高隆起的平地延伸而来,沿路曲折地向西攀爬,非常陡峻。一里多,越过峡门北边的顶部,再往西边平行半里,其内部两侧的崖壁,又并排相夹高高地耸起,峡门里的溪水的上游,仍然往下深深嵌入谷底。路旁北面的山崖,陡削的石壁上没有裂痕,不能越到前方,就用石条沿着山崖架在空中,架成四五丈长的栈道,名叫阳桥,也称为仙桥。桥的下面,正是峡门内汇成的第二个水潭,被岩石遮蔽着,未能见到。

走到桥北,有层叠的石阶贴在石壁之间。略向北走,层叠的石阶又在北边中断了,于是趁着石阶往南下行到涧底。涧底有小溪,蛇行般流淌在石块间,这是从西边第一个水潭流到第二个水潭中的水流。此时却不知道已经错过了第二个水潭,只是望着涧中向西走去,两面的山崖又并排相对像门一样,门下又有两块巨石夹立对峙,上边有块岩石平平地覆盖着如同屋子,却堵住了后面,覆盖的石屋下边,又有水积储其中,也是凝碧似的深潭,只是没有外边水潭的一半大。后边被它堵塞的石壁之上,水流从上边的山涧中往下垂注,水声潺潺不绝,然后从前面的石块间向东注入第二个深潭。

我急于往西上登,就从山涧中踩着石块往上。涧中自此没有涓涓细流,然而石块经过水流的冲洗之后,不但没有污泥沾染,而且更加细腻光滑,小的可以踩着走,大的要攀过去,更大的就要转到夹缝处攀登了。在上面远望两面的山崖,危崖矗立,笔直相夹,更加雄伟壮丽。慢慢爬上二里,涧中的岩石高大隆起,滑溜得上不去,只好从北边的山崖转到箐谷中。崖底有条小路,被浓密的竹丛遮住,拨开竹丛前行。

再走二里,听见绝壁下有人声,是樵夫在这里拣枯枝,捆好后即将回去,见到我,说前边已经没路,不能再翻过去了。我不信,再拨开竹丛从陡坡往西爬。这里的竹子逐渐变大,也逐渐浓密,路断得毫无痕迹。我莽撞地拨开竹丛,摘掉头巾脱下衣服,抓住竹子当绳索。再走一里多,山谷下的溪流,又环绕着转向北,与后面积雪下垂的山峰,又隔为两重,无法爬到顶上。

听说过清碧涧有路,可以翻过后岭通到漾濞,难道还要从山涧中踩着石块走么?

第一潭—第二潭—阳桥—高穹之坪—阮墓—宕山感通寺

时已下午,腹馁甚,乃亟下;则负刍之樵[13],犹匍匐箐中。遂从旧道五里,过第一潭,随水而前,观第二潭。其潭当夹门逼束之内,左崖即阳桥高横于上,乃从潭左攀磴隙,上阳桥,逾东岭而下。

四里至高穹之坪,望西涧之潭,已无人迹,亟东下沿溪出,三里至休马处。何君辈已去,独留顾仆守饭于此,遂啜之东出。

三里半,过阮墓,从墓右下渡涧,由涧南东向上岭。

路当南逾高岭,乃为感通间道;余东逾其余支,三里,下至东麓之半。牧者指感通道,须西南逾高脊乃得,复折而西南上跻,望崖而登,竟无路可循也。

二里,登岭头,乃循岭南西行。

三里,乃稍下,度一峡,转而南,松桧翳依,净宇高下,是为宕山[14],而感通寺在其中焉。

注释

[13]刍:禾茎、禾杆。

[14]宕(dànɡ)山:即苍山圣应峰,又称荡山、上山。感通寺古称上山寺、荡山寺,位于圣应峰南麓,元代已很著名。有杨慎“写韵楼”,明代僧人舍利塔甚多。现“感通茶”为云南出口名茶。

译文

当时已是下午,饥肠辘辘,就急忙下山;看见背着草料的樵夫,仍在竹林中攀爬。于是从原路折回五里,经过第一个深潭,顺水流往前走,观看第二个水潭。这个水潭就在狭窄的峡门里边,左边的石崖上就有阳桥高高地横在上方,于是从水潭的左边攀着石缝中的石磴,登上阳桥,越过东岭往下走。

四里后来到高高隆起的平地,看见西涧中的水潭旁已没有人迹,急忙从东边沿着溪流往下离开,三里路后来到马匹休息的地方。何君他们已经离开,只留下顾仆在这里看着饭,于是吃了饭往东离开。

三里半,经过阮尚宾的坟墓,从坟墓的右下方渡河,由河的南边往东爬上山岭。

路应该是向南翻过高大的山岭,是去感通寺的捷径;我往东穿过它的分支,三里,下到东山脚的半中腰。牧人指着说:去感通寺的路,必须往西南越过高大的山脊才能到达。又折回头向西南攀爬,望着山崖往上爬,居然无路可走了。

二里,登上岭头,就沿着岭南往西走。

三里,才稍稍往下,穿过一条峡谷,转向南方,松柏掩映相依,佛寺高低错落,这就是宕山,而感通寺就在山中。

感通寺斑山(杨升庵写韵楼故址)、大云堂

盖三塔、感通,各有僧庐三十六房,而三塔列于两旁,总以寺前山门为出入;感通随崖逐林,各为一院,无山门总摄,而正殿所在,与诸房等,正殿之方丈有大云堂,众俱以大云堂呼之而已。

时何君辈不知止于何所,方逐房探问。中一房曰斑山,乃杨升庵写韵楼故址[15],初闻何君欲止此,过其门,方建醮设法于前,知必不在,乃不问而去。后有人追至,留还其房。

余告以欲觅同行者,其人曰:“余知其所止,必款斋而后行。”余视其貌,似曾半面,而忘从何处,谛审之,知为王赓虞,乃卫侯之子,为大理庠生,向曾于大觉寺会于遍周师处者也。今以其祖母忌辰,随其父来修荐于此,见余过,故父子相谂[16],而挽留余饭焉。饭间,何君亦令僧来招。

既饭而暮,遂同招者过大云堂前北上,得何君所止静室,复与之席地而饮。夜月不如前日之皎。

注释

[15]杨升庵写韵楼:杨慎,号升庵,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三朝元老、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状元,博闻强识,著录万言,后人编有《升庵集》八十一卷,被流放滇南三十余年,留有游记《游点苍山记》。杨慎在大理与大理文豪李元阳相识,两人游感通寺,宿于斑山楼,曾在楼上写千字韵,著《转注古音略》,李因此题此楼为“写韵楼”。

[16]谂(shěn):认识。

译文

三塔寺、感通寺,各有僧舍三十六间,而三塔寺的僧舍排列在两旁,全部以寺前的山门作为出入口;感通寺则顺着山势依着树林,各自辟为一院,没有山门统领,而正殿所在地,与各处僧房一样高,正殿的方丈有大云堂,僧人都叫它“大云堂”而已。

当时不知道何君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就逐间僧舍去打听。其中一间名叫斑山,是杨升庵写韵楼的故址,听说何君起初打算住在这里,经过门口,看见门前正设坛作法,心知必定不在,不问就走了。后边有人追上来,请我折返他们的房中。

我告诉他想要去找同伴,那人说:“我知道他们住在哪里,务必请您享用斋饭后再走。”我看他的样子,似曾相识,但忘了是在什么地方,仔细端详他,才知道是王赓虞,他是卫侯的儿子,大理府的生员,以前曾在大觉寺遍周禅师处见过面。今天因为是他祖母的祭日,随父亲来此施斋做法事,见我路过,父子俩都认得我,便挽留我吃饭。吃饭时,何君也叫僧人来招呼我。

饭后天便黑了,于是跟前来招唤我的僧人从大云堂的前边向北走,到了何君居住的静室,再与他席地饮酒。夜晚的月光却不如前一晚皎洁。

赏析与点评

在感通寺,徐霞客遇到两位读书人:一位是大理外地人、已过世的状元大学问家杨慎,一位是大理本地读书人王生员。杨慎在佛寺留下纪念堂,供后人膜拜。王生员在佛堂施斋做法事,顺便请徐霞客吃了一顿斋饭。徐霞客在山里一般在寺庙吃宿。

南诏、大理自古是尚佛地区,明代在云南实行僧官制度——政府对和尚进行册封任命用以管理佛事。佛教徒和读书人关系密切,很多读书人在寺庙里清修念书,乃至贫困学子可以依托寺庙维持基本生活,和尚与读书人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甚多。

(感通寺)中庭茶树—正殿诗碑

十三日 与何君同赴斋别房,因遍探诸院。时山鹃花盛开,各院无不灿然。

中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17]。树皆高三四丈,绝与桂相似,时方采摘,无不架梯升树者。茶味颇佳,炒而复曝,不免黝黑。

已入正殿,山门亦宏敞。殿前有石亭,中立我太祖高皇帝[18]赐僧无极归云南诗十八章,前后有御跋。此僧自云南入朝,以白马、茶树献,高皇帝临轩见之,而马嘶花开,遂蒙厚眷。后从大江还故土,帝亲洒天葩,以江行所过,各赋一诗送之,又令诸翰林大臣皆作诗送归。今宸翰已不存[19],而诗碑犹当时所镌者。李中谿《大理郡志》以奎章不可与文献同辑[20],竟不之录。然其文献门中亦有御制文,何独诗而不可同辑耶?殿东向,大云堂在其北。僧为瀹茗设斋[21]

注释

[17]茶树:《大明一统志》大理府物产:“感通茶,感通寺出,味胜他处产者。”《滇略·产略》将感通茶与太华茶相比,结论是:“点苍感通寺之产过之,值亦不廉。”

[18]太祖高皇帝:即明太祖朱元璋。

[19]宸(chén):帝王的宫殿,引申为帝王的代称。宸翰:御笔。

[20]奎章:帝王的手笔。

[21]瀹(yuè)茗:煮茶。

译文

十三日 与何君一同去别的僧房赴斋宴,因此得以探玩各处僧舍。时值山杜鹃盛开,各寺院无处不亮丽灿烂。

中庭外面,高大的苍松和修长的翠竹中,偶尔夹杂茶树。茶树都有三四丈高,跟桂树相像,这时正好在采茶,到处都有架梯爬树的人。茶的味道很好,炒了再晒,色泽难免黝黑。

不久走进正殿,山门也十分宏伟宽敞。殿前有座石亭,亭中竖立着我朝太祖高皇帝赐给无极和尚的十八首归云南的诗,前后都有高皇帝写的跋。这个和尚从云南到朝廷,以白马、茶树进贡,高皇帝到轩廊接见他,当时马鸣花开,于是得到厚爱。后来(和尚)从长江返回故乡,皇帝御笔写下秀逸的诗歌,在沿江经过的地方,各赋了一首诗送给他,又命令翰林院的诸位大臣都作诗送他还乡。皇帝亲手写的文章现在已经不在了,但诗碑还是当时刻的。李中谿的《大理郡志》认为帝王的诗不能与文献一同辑录,竟然没有收录。但是他编辑的文献类却收录了皇帝写的文章,为何只有诗作不能一同辑录呢?正殿面向东方,大云堂在它的北边。和尚为我们沏茶设斋。

赏析与点评

《游记》记载了多种徐霞客所见的当地有名植物。他在感通寺见到了一些老茶树,也把云南茶叶的制作工艺记述了出来——茶味颇佳,炒而复曝,不免黝黑——难道这是普洱茶(黑茶)?我们也注意到,徐霞客在《游记》中记述吃的都极其简单,写茶的地方却很多,以其中僧人请他喝茶居多。

云南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一段,历代皇宫御用茶很多产自云南,普洱茶为世界很多人喜爱。

已乃由寺后西向登岭,觅波罗岩。寺后有登山大道二:一直上西北,由清碧溪南峰上,十五里而至小佛光寨,疑与昨清碧溪中所望雪痕中悬处相近,即后山所谓笔架山之东峰矣;一分岐向西南,溯寺南第十九涧之峡,北行六里而至波罗岩。波罗岩者,昔有赵波罗栖此,朝夕礼佛,印二足迹于方石上,故后人即以“波罗”名。波罗者,乃此方有家道人之称。其石今移大殿中为拜台。

时余与何君乔梓骑而行[22]。离寺即无树,其山童然。一里,由岐向西南登[23]。四里,逾岭而西,其岭亦南与对山夹涧为门者。涧底水细,不及清碧,而内峡稍开,亦循北山西入。又一里,北山有石横叠成岩,南临深壑。壑之西南,大山前抱,如屏插天,而尖峰齿齿列其上,遥数之,亦得十九,又苍山之具体而微者。岩之西,有僧构室三楹,庭前叠石明净,引水一龛贮岩石下,亦饶幽人之致。

僧瀹茗炙面为饵以啖客。久之乃别。

注释

[22]乔梓:乔木高、梓木低,喻父子为“乔梓”。

[23]岐:分岔的(路)。

译文

之后由寺后往西边上山,去找波罗岩。寺后有两条登山的大路:一条直伸向西北,由清碧溪的南峰上去,十五里后到达小佛光寨,怀疑接近昨天在清碧溪中看到悬挂积雪痕迹的山峰,也就是后山所谓笔架山的东峰了;一条分开伸向西南方,沿着寺南第十九条山涧的峡谷,往北行六里后到达波罗岩。波罗岩这地方,从前有个叫赵波罗的人在此居住,朝夕拜佛,印下两个脚印在方形的岩石上,所以后人就命名为“波罗”。波罗一词,是这地方对有家室的僧人的称呼。那块岩石如今移到大殿中作为拜台。

此时我与何君父子骑马前行。离开寺就没有树了,这里的山光秃秃的。一里后,从岔路往西南登山。四里,越岭往西走,这里的山岭也是向南与对面的山夹住山涧形成门的样子。涧底的水流涓细,比不上清碧溪,但里面的峡谷比较开阔,也是沿着北山向西延伸。再走了一里,北山上有岩石横着垒成岩洞,南边面对着深谷。山谷的西南方,大山向前环抱,像屏风一样高插天空,而尖尖的山峰像牙齿般排列在山上,远远的数了数,也是十九座山,这也是苍山微缩而具体之处了。岩洞的西边,有僧人建了三间房子,庭前层叠的岩石明亮洁净,引了一潭水贮存在岩石下,也很有隐士的情趣。

僧人煮茶烤面饼来款待客人。很久之后才道别。

大云堂、斑山写韵楼、龙女树

从旧路六里,过大云堂,时觉宗相待于斑山,乃复入而观写韵楼。楼已非故物,今山门有一楼,差可以存迹。问升庵遗墨,尚有二扁,寺僧恐损剥,藏而不揭也。僧复具斋,强吞一盂而别。其前有龙女树[24]。树从根分挺三四大株,各高三四丈,叶长二寸半,阔半之,而绿润有光,花白,大于玉兰,亦木莲之类而异其名。时花亦已谢,止存数朵在树杪[25],而高不可折,余仅折其空枝以行。

注释

[24]龙女树:所结花叫龙女花,也称上关花,属木兰科,濒临灭绝的中国名花。感通寺僧送给朱元璋的即为此花。

[25]树杪(miǎo):树梢。

译文

从原路折返六里,经过大云堂,此时觉宗在斑山等候着,就再次进去参观写韵楼。楼房不再是原来的建筑物,现在山门上有一座楼,尚可保存一点遗迹。打听杨升庵遗下的墨迹,还有两块匾,寺中的僧人担心损伤剥落,收起来不肯展示。僧人又准备了斋饭,勉强吃了一钵后告别。楼前有棵龙女树。树从根部分别生出三四枝强壮的枝干,各高三四丈,树叶长二寸半,宽是长的一半,叶子碧绿润滑有光泽,花是白色,花朵比玉兰花大,也是木莲科的植物,但名字不同。这时花朵也已凋谢,只留下几朵在树梢,但高不可折,我只是折下空枝就走了。

上睦—七里桥、五里桥—大理郡南门—大街—鼓楼—北门—吊桥—大空山房

于是东下坡,五里,东出大道,有二小塔峙而夹道;所出大道,即龙尾关达郡城者也。其南有小村曰上睦,去郡尚十里。乃遵道北行,过七里、五里二桥[26],而入大理郡城南门。经大街而北,过鼓楼,遇吕梦熊使者,知梦熊不来,而乃郎已至。以暮不及往。乃出北门,过吊桥而北,折而西北二里,入大空山房而宿[27]

注释

[26]七里桥:今名同。五里桥:今名同。皆在大理南境,从南往北依次排列于下关至大理古城的公路附近。

[27]山房:山中的寺院、房舍。

译文

于是往东下坡,五里,往东踏上大道,有两座小塔夹道峙立;踏上的大道,就是从龙尾关到府城的路了。塔的南边有个小村叫上睦,离府城还有十里。于是顺着大路往北走,经过七里桥、五里桥,而后进入大理府城的南门。经过大街往北走,路过鼓楼,遇见吕梦熊的使者,知道吕梦熊不来了,但他的儿子已经到了。因为天晚来不及前去。于是离开北门,过吊桥往北走,转向西北走了二里,到大空山房住下。

寺南石工家—崇圣三塔、高松、钟楼、碑、雨珠观音殿、正殿、净土庵、玉皇阁道院

十四日 观石于寺南石工家。何君与余各以百钱市一小方。何君所取者,有峰峦点缀之妙;余取其黑白明辨而已[28]

因与何君遍游寺殿。

是寺在第十峰之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二层,故今名为三塔。塔四旁皆高松参天。

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壮;而四壁已颓,檐瓦半脱,已岌岌矣。楼中有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为蒙氏时铸[29],其声闻可八十里。

楼后为正殿,殿后罗列诸碑,而中谿所勒黄华老人书四碑俱在焉。

其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铸时分三节为范,肩以下先铸就而铜已完,忽天雨铜如珠,众共掬而镕之,恰成其首,故有此名。其左右回廊诸像亦甚整,而廊倾不能蔽焉。

自后历级上,为净土庵,即方丈也。前殿三楹,佛座后有巨石二方,嵌中楹间,各方七尺,厚寸许。北一方为远山阔水之势,其波流潆折,极变化之妙,有半舟庋尾烟汀间。南一方为高峰叠障之观,其氤氲浅深,各臻神化。此二石与清真寺碑趺枯梅[30],为苍石之最古者。清真寺在南门内,二门有碑屏一座,其北趺有梅一株,倒撇垂趺间。石色黯淡,而枝痕飞白,虽无花而有笔意。新石之妙,莫如张顺宁所寄大空山楼间诸石,中有极其神妙更逾于旧者。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张石大径二尺,约五十块,块块皆奇,俱绝妙著色山水,危峰断壑,飞瀑随云,雪崖映水,层叠远近,笔笔灵异,云皆能活,水如有声,不特五色灿然而已。

其后又有正殿,庭中有白山茶一株,花大如红茶,而瓣簇如之,花尚未尽也。

净土庵之北,又有一庵,其殿内外庭除,俱以苍石铺地,方块大如方砖,此亦旧制也;而清真寺则新制以为栏壁之用焉。

其庵前为玉皇阁道院,而路由前殿东巩门入,绀宫三重,后乃为阁,而竟无一黄冠居守,中空户圮,令人怅然。

注释

[28]“观石”句:及下文苍石,即云南的大理石。

[29]蒙氏:云南南诏时期称为“蒙氏时”,建极大钟,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八七一)。

[30]趺:碑下的石座。

译文

十四日 在寺南的石匠家观赏石头。何君与我各用一百文钱买了一小块石头。何君选中的,有峰峦点缀在上边的妙趣;我挑了黑白分明的而已。

于是与何君遍游寺中的殿宇。

这座寺院在第十座山峰之下,唐代开元中期建的,叫崇圣寺。寺前的三塔像鼎一样矗立着,中间的塔最高,方形,共十二层,所以现在称为三塔。塔的四周全是高耸入云的松树。

由山门进去寺的西面,有钟楼与三塔相对,气势极其雄伟壮丽;但四壁已经坍塌,屋檐上的瓦片大多脱落,已岌岌可危了。楼中有口很大的钟,直径约有一丈多,厚达一尺,是蒙氏时期铸造的,钟声可传到八十里外。

钟楼后是正殿,殿后罗列着许多碑,而李中谿用黄华老人书写的文字刻成的四块碑都在。

碑后是雨珠观音殿,是用铜铸成的雕像,高三丈。铸造时,分为三截铸成模型,肩部以下才铸成而铜就用完了,忽然天上落下如珠子一样的铜雨,大家一起捧着把它镕化,恰好完成头部,所以有了这名字。观音殿左右回廊中的众多神像都十分整齐,但回廊倒塌不能遮蔽风雨了。

从后边沿石阶上去,是净土庵,也就是方丈的住处了。前殿有三间房,佛座后面有两块巨石,镶在中间的柱子间,各有七尺见方,厚一寸左右。靠北那块有远山阔水的气势,其中水流回旋曲折,极尽变化的妙趣,有如小船停泊在烟霭绿洲之间。南边的一块是高峰重叠的景观,其间烟云弥漫深浅不一,各自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两块石头与清真寺的枯梅纹碑座,是最古老的大理石。(清真寺在南门内,二道门内有一座屏风似的石碑,碑座朝北的一面有一株梅花的纹理,倒垂飘拂在石座上。石质色泽黯淡,但树枝却露出白色,虽然没有花却有绘画的意境。)新石的美妙,没有比得上张顺宁寄放在大空山楼中的各种石头了,其中有些非常神妙的新石甚至还超过了旧石。由此知道造物主的创造是越来越奇妙,此后画家的手下全是俗笔,而画坛可以废除了。(张氏的石头,大的直径有二尺,约有五十块,每块都很奇特,全是绝妙的彩色山水画,高峰绝谷,飞瀑逐云雾,积雪的山崖倒映水中,层层叠叠,远近疏朗有致,每笔都灵妙奇异,云气如活物,流水如有声,不仅仅是五彩灿烂而已。)

后面还有正殿,庭院中有一棵白山茶,花的大小如红山茶,而且花瓣成簇也像红山茶,花还没有开完。

净土庵的北边,还有一座寺庵,佛殿内外的庭院台阶,全是用大理石铺地,石块的大小如方砖,这也是以前制造的;但清真寺却是新建的,用大理石来做栏杆和墙壁。

庵前是玉皇阁道院,通道要从前殿东边的拱门进去,里面有三层殿宇,后面是楼阁,居然没有一个道士留守,庙中空空,门户倒塌,令人惋惜。

赏析与点评

这节选文包括了很多明末大理风物名胜。大理石:他同何君各购了一块大理石工艺品;净土庵佛座背后两块大理石纹路极美。崇圣寺:当时还有三塔、南诏建极大钟、南诏雨铜观音铜像、诸碑刻、净土庵佛座巨石、玉皇阁道院等。也写到有山茶花、茶树等等。

图9 中国三大干龙总览之图,选自《精校地理人子须知》,明徐善继、徐善述著,民国五年(1916年)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