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下册)(套装共6册)
- 陈岸风 郑培凯等
- 2404字
- 2021-03-24 20:08:38
政事第三
本篇导读
王导善于待人接物,山涛有识人之明,谢安不惩逃兵,刘惔对殷浩宵禁不以为然,王承不追究小偷小摸和违反宵禁,王蒙主张和静致治,桓温想要“德被江汉”,这些执政以宽的故事几乎占了《政事第三》中一半的篇幅。当然,这种宽恕的为政之道必然有其时代背景之特殊性,在东晋渡江初期,人心慌乱,政局动荡,王导深知“愦愦”更符合实际,并以此为豪,而庾亮的凡事“察察”,则“颇失人心”,从而诱发了苏峻之乱。
为政的细微者,如陶侃出身卑微,常被人看不起,然而他储存木屑以铺雪后的路以利行走,蓄积粗竹头为伐蜀的船钉。这些细节,别人都没想到,都源于他成长于贫贱。
政事中存在清谈派与务实派之争,简文帝是前者的领袖,他为相时,“事动经年”,如此执政,国事复可有为?其下效者,王蒙与刘惔劝何充别为政务所扰而废了玄谈,何氏响应说若不是他埋首处理公事,他们便没有清谈的环境。其实,两派各有其功能,实际行政一定得有务实派的推行,安抚人心则需要清谈派的表演。
环视今日,为什么以讽刺政治人物之安抚民心的举止为“影帝”呢?真是不可理喻。
译文
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当时有个小官吏假称母亲有病请假,事情被发觉,陈仲弓就逮捕了他,并命令狱吏处死。主簿请求交给诉讼机关查究其他犯罪事实,陈仲弓说:“欺骗长官就是不忠,诅咒母亲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没有比这个罪状更大的了。究查其他罪状,难道还能超过这件吗!”
译文
嵇康被杀以后,山涛推荐嵇康的儿子嵇绍做秘书丞。嵇绍去和山涛商量出任与否,山涛说:“我替您考虑很久了。天地间一年四季,都还有交替变化的时候,何况是人呢!”
赏析与点评
变与不变,千古以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丞相末年1,略不复省事,正封箓诺之。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
译文
王导到了晚年,几乎不再处理政事,只是在文件上签字同意。自己感叹说:“人家说我老糊涂,后人当会想念这种糊涂。”
陶公性检厉1,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2,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3,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4,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5,乃超两阶用之6。
译文
陶侃本性检点、认真,工作勤恳。担任荆州刺史时,吩咐负责建造船只的官员把木屑全都收藏起来,多少不限,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用意。后来到正月初一贺年时,正碰上连日下雪刚刚转晴,正堂前的台阶雪后还是湿漉漉的,于是全用木屑铺上,就一点也不妨碍出入了。官府用的竹子,都叫把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温讨伐后蜀,要组装战船,这些竹头就都用来做了钉子。又听说陶侃曾经征调当地的竹篙,有一个主管官员把竹子连根砍下,就用根部当作铁足,陶侃便把他连升两级来任用。
王、刘与林公共看何骠骑1,骠骑看文书,不顾之。王谓何曰:“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邪?”何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诸人以为佳。
译文
王蒙、刘惔和支遁一起去探望骠骑将军何充,何充正在看文书,没有搭理他们。王蒙对何充说:“我现在特地与林公一起来探望,希望您能把日常事务放下,一起来谈论玄理。您怎么还能埋头看这些东西呢?”何充说:“我不看这些文书,你们这些人怎么能坐在这儿呢?”大家都认为此话甚妙。
谢公时1,兵厮逋亡,多近窜南塘下诸舫中。或欲求一时搜索,谢公不许,云:“若不容置此辈,何以为京都?”
译文
谢安执政时,士兵与仆役逃亡后,大多数都就近藏在秦淮河南塘下的船只中。有人想请求谢安同时将这些人搜查出来,谢安不允许,说:“如果不能容纳安置这些人,怎么能算是京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