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下册)(套装共6册)
- 陈岸风 郑培凯等
- 7098字
- 2021-03-24 20:09:00
卷三·辨证一
钧石之石,五权之名1,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2,自汉已如此,“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蹶弩3,古人以钧石率之4。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5,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6,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7,人当五人有余。此皆近岁教养所成,以至击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器杖铠胄,极今古之工巧。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042]
注释
1 五权:古代五种量度重量的单位,即铢、两、斤、钧、石。汉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作为重量单位的“石”,古代即读作shí,后世多读作dàn。
2 斛(hú):古代量器名,也用作容量单位。作为容量单位,一般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
3 挽蹶弩:犹言“挽弓蹶弩”,即拉弓和踏弩。挽,拉;蹶,踏;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发箭的强弓,其大者要用脚踏或腰开。
4 率:计算。
5 粳米:粳稻米。
6 魏之武卒:出自《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能够“操十二石之弩”。
7 颜高:春秋时鲁国武士。《左传·定公八年》载“颜高之弓六钧”。
译文
“钧石”的“石”,是五种重量单位的名称之一,一石重一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自汉代起已是这样,像“饮酒一石不乱”便是。拉弓踏弩的力度,古人都是用钧、石来计算。现在人们却以粳米一斛的重量为一石,而每石以九十二斤半为标准,则是汉秤的三百四十一斤了。今日的士兵踏弩,有达到九石力量的,计算他的力量就相当于古代的二十五石,跟魏国的士兵比较,是一人抵得上二人还有余;弓能拉到三石的,则等于古代的三十四钧,跟颜高的弓相比,则一人抵得上五人还有余。这都是近年来军事培育训练所取得的成果,以至于击刺、驰射等都掌握了中原和四夷所有技术,兵器铠甲也是极尽古今工巧之能事。战斗装备准备充足的程度,是前世所不能相比的。
阳燧照物皆倒1,中间有碍故也2。算家谓之“格术”3。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4。若鸢飞空中5,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6,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阳燧面洼7,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8;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其无所见处,正如窗隙、橹臬、腰鼓碍之9,本末相格,遂成摇橹之势。故举手则影愈下,下手则影愈上,此其可见。(原注: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10,著物则火发11,此则腰鼓最细处也。)岂特物为然,人亦如是,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12。小则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则以己为物,以物为己。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原注:《酉阳杂俎》谓“海翻则塔影倒”13,此妄说也。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理。)[044]
注释
1 阳燧:凹面铜镜,呈抛物镜面,可以聚集阳光取火。
2 碍:阻碍,文中指光的聚焦处,即凹面铜镜抛物面的焦点。
3 格术:古代数学术语,大致相当于现代科学中的几何光学。
4 臬:船上用来支撑橹的小木桩,即力学上的支点,将摇橹的力往相反的方向作用于水而产生推进力。碍:阻碍。这里的“碍”是一种比喻的用法,即力通过支点后作用于相反方向,用来进一步说明光通过凹面镜焦点的反射情况。
5 鸢:鹰。
6 窗隙所束:被窗户缝隙所束,文中指光线透过窗户细缝,与光线透过小孔成像的情况相似。
7 洼(wā):凹陷。
8 迫:靠近。
9 腰鼓:古代一种中间细、两端对称的鼓,这里用腰鼓以细处中心对称的情况来比喻阳燧焦点与光线反射的关系。
10 麻菽:芝麻、豆子。菽,豆类的总称。
11 著:加于物上,文中指将可燃的东西放到凹面镜的聚光点处。
12 鲜:少。
13 《酉阳杂俎》:唐代段成式所撰笔记体小说,二十卷,《续集》十卷,以内容广博而著称。
译文
阳燧影照的物体都是倒立的影像,是因为中间有障碍的缘故。算学家称之为“格术”。就像人摇橹,作支撑的小木桩成了橹的障碍一样。又像老鹰飞行于空中,它的影子随着鹰飞而移动,如果鹰和影子之间的光线经窗缝聚集,那么影子与鹰飞的方向就会相反了。又像窗缝中透过楼塔的影子,中间的光线被窗缝所聚集,也都是倒过来的,跟阳燧的情形一样。阳燧的镜面是凹陷的,当一个手指靠近镜面时,像是正的;当手指渐渐移远到某一位置,像就不见了;超过这一位置,像就倒过来了。那个看不见的地方,正如窗户的孔、架橹的木桩、腰鼓的腰成了障碍一样,物体与像相对,就成了摇橹的情形。所以举起手来影子就越向下,放下手来影子就越向上,这应该是可以看得到的。(原注:阳燧的表面是凹陷的,对着太阳照,光线都集中在内心。离镜面一二寸的地方,光线集中成一个点,大小如芝麻粒,照到物体上面,物体一会儿就燃烧起来,这就是腰鼓最细的地方。)岂止物体是这样,人也如此,中间不被外物阻碍的很少。小的就把利害互相改变,是非互相颠倒;大的就把自己当成外物,把外物当成自己。不要求去掉障碍,却想看到不颠倒的物象,太难了啊!(原注:《酉阳杂俎》所说“海翻则塔影倒”,这纯属虚妄之谈。影像通过窗孔就会颠倒,这才是常理。)
先儒以日食正阳之月,止谓四月,不然也。“正阳”乃两事,“正”谓四月,“阳”谓十月。“日月阳止”是也。《诗》有“正月繁霜”1、“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二者,此先王所恶也。盖四月纯阳,不欲为阴所侵2;十月纯阴,不欲过而干阳也3。[045]
注释
1 繁霜:浓霜。
2 侵:侵扰。
3 干:干犯。
译文
从前的儒者认为日食于正阳之月仅指四月,其实不是。正、阳是两件不同的事,正指四月,阳指十月,即“日月阳止”。《诗经·小雅·正月》有“正月繁霜”“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两例,这都是先王厌恶的现象。大概因为四月属纯阳,不希望被阴气所侵害;十月属纯阴,不希望阴气太盛而干犯阳气。
注释
1 黄陵:指黄陵庙,在湖南洞庭湖畔,相传为祭祀尧帝女儿,即舜帝二妃娥皇和女英的庙宇。
2 尧子舜妃:帝尧的女儿,后来成为帝舜的妃子。
3 二帝:帝尧和帝舜。
4 任、姒:周文王母太任和周武王母太姒,二人都是贤妃典范。
5 陟方:天子出外巡狩或逝世。
6 齿:年纪。
7 诗骚:诗,《诗经》;骚,《离骚》。此处泛指诗歌等文学作品。
8 渎慢:亵渎轻慢。
译文
从前传说黄陵庙祭祀的两位女子,就是尧帝的女儿,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由于帝尧和帝舜道德教化隆盛,是由闺房开始的,则二位妃子当然具有太任、太姒的德行。考查她俩的年龄,当帝舜死于巡视天下的时候,二位妃子的年龄已经一百岁了。后人文学作品中所写,都视作少女,用词多亵渎轻慢,全是礼义的罪人。
注释
1 謻门:謻,或作誃,读作驰或侈。一说,宫室相接谓之謻,沈括则认为“謻”是别的意思,謻门非特指。
2 张衡:字平子,七八至一三九,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巿)人,著名天文学家、文学家。两度出任太史令,制造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并撰有《灵宪》《浑天仪注》《东京赋》和《西京赋》等。
3 字训:字义训诂。
译文
历代宫殿里都有“謻门”,大抵取名于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有人认为是“冰室门”。根据字义:“謻,别的意思。”《东京赋》只不过说侧门而已,因此用来对“曲榭”,不是指特定的地方。
水以“漳”名、“洛”名者最多,今略举数处:赵、晋之间有清漳、浊漳,当阳有漳水,灨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洛中有洛水,北地郡有洛水,沙县有洛水。此槩举一二耳1,其详不能具载。予考其义,乃清浊相蹂者为“漳”2。章者,文也,别也。漳谓两物相合有文章,且可别也。清漳、浊漳,合于上党。当阳即沮、漳合流,灨上即漳、灨合流,漳州予未曾目见,鄣郡即西江合流,亳漳即漳、涡合流,云梦即漳、郧合流。此数处皆清浊合流,色理如螮蝀3,数十里方混。如“璋”亦从“章”4,璋,王之左右之臣所执。《诗》云:“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璋,圭之半体也5,合之则成圭,王左右之臣,合体一心,趣乎王者也。又诸侯以如聘6,取其判合也7。有事于山川,以其杀宗庙礼之半也8。有牙璋以起军旅,先儒谓“有鉏牙之饰于剡侧”9,不然也。牙璋,判合之器也,当于合处为牙,如今之“合契”。牙璋,牡契也10。以起军旅,则其牝宜在军中11,即虎符之法也。“洛”与“落”同义,谓水自上而下有投流处。今淝水、沱水天下亦多,先儒皆自有解。[049]
注释
1 槩:即概。
2 相蹂:互相混杂。
3 螮蝀(dì dōnɡ):彩虹。
4 璋:古代祭祀用的玉器之一,状如半圭。
5 圭:古代祭祀时,君主或诸侯手持的玉器,上圆(或尖)下方。
6 如聘:聘,诸侯派大夫到其他诸侯国拜访。如聘,前往拜访。
7 判合:判,分开。判合,两者并合起来。
8 杀:减少。
9 鉏(chú)牙:锯齿状。剡(yǎn)侧:剡,锐利。剡侧,锐利的刀边。
10 牡:雄性,此处指突出的形状。
11 牝:雌性,此处指凹陷的形状。
译文
河水用漳、洛来命名的最多,现在简单列举数个例子:赵和晋之间有清漳、浊漳,当阳有漳水,赣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洛阳中有洛水,北地郡有洛水,沙县有洛水。这里不过略举一二,当中详情不能具体记述。我考订这些水名的意思,大抵清水和浊水互相混合为漳。章有文采、区别的意思。漳的意思是把两件东西互相混合后既有文采而又能区分。清漳、浊漳,汇合于上党。当阳的就是沮水、漳水合流,赣上的是漳、灨合流,漳州的漳浦我没有亲眼见过,鄣郡的漳水即大江合流,亳州的漳水就是漳水、涡水的合流,安州云梦的漳水是漳水、郧水合流。这几个地方都是清水、浊水合流,色泽纹理犹如天上的彩虹,流经数十里才混合起来。就像璋字也是章字旁的,璋,是君主左右的大臣所执持的东西,《诗经》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璋,就是半分的圭,合起来就是圭。就像君主身边大臣协力同心,向着君主的意思。此外,诸侯也用来聘问,取的是其能分能合的意思。也有用来祭祀山川的,是因为其相当于祭祖所用礼器的一半。另外,又有所谓“牙璋以起军旅”,从前的儒者说“有鉏牙状的东西装饰着刀刃边”,说得不对啊。牙璋,是能分能合的对象,当相合的时候便是牙,就像今天的合契一样。牙璋,凸起的符契,用来调动军队,则凹的符契宜留在军队之中,这就是虎符的用法。洛跟落的意思相同,指河水由上而下,有掉下来的地方。现在名为淝水、沱水的河流也很多,从前的儒者都各有释义。
赏析与点评
据胡道静的考订,沈括在这条里借释字来突出王安石的《字说》,反映出当时党争的激烈。王安石的《熙宁字说》在元祐元年被禁,而《梦溪笔谈》正成书于《字说》被禁的时候,当中有几条释字的条目,都采用王安石的《字说》。
世以玄为浅黑色,璊为赭玉1,皆不然也。玄乃赤黑色,燕羽是也2,故谓之玄鸟。熙宁中,京师贵人戚里多衣深紫色3,谓之黑紫,与皁相乱4,几不可分,乃所谓玄也。璊,赭色也。“毳衣如璊”(原注:音门)5;稷之璊色者谓之穈6(原注:穈字音门,以其色命之也。《诗》“有穈有芑”。今秦人音糜,声之讹也7)。穈色在朱黄之间,似乎赭,极光莹,掬之粲泽熠熠如赤珠8。此自是一色,似赭非赭。盖所谓璊,色名也,而从玉,以其赭而泽,故以谕之也9,犹鴘以色名而从鸟10,以鸟色谕之也。[055]
注释
1 璊:褐红色的玉。
2 燕羽:燕,燕子。燕羽,燕子羽毛。
3 戚里:外戚。
4 皁:黑色。
5 毳(cuì)衣:古代天子、大夫的一种服装。上衣彩绘、下裳刺绣,五色具备。
6 稷: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五谷之首。《尔雅》释作“粟”,也有解为不黏的黍或高粱。穈:谷物之一,初生时赤色,长大后变青色。
7 讹:错误。
8 掬:捧着。粲泽:光亮的色泽。熠熠:闪烁。
9 谕:比喻。
10 鴘(biǎn):青黄色。
译文
世人都以为玄是浅黑色,璊是赭色的玉,都不是那回事。玄其实是赤黑色,燕子的羽毛便是这种颜色,因此称为玄鸟。熙宁年间,首都的贵人和皇亲国戚多穿深紫色的衣服,称为黑紫,与黑色相混,几乎不能分辨,也是所谓玄的颜色。璊是赭色,《诗经》“毳衣如璊”,读门便是。那种璊色的稷子叫作穈。(原注:“穈”字的读音同“门”,是用它的颜色命名的。《诗经》“有穈有芑”,今天秦人把“穈”字读作“糜”,是读音讹变了。)穈这种颜色在红色和黄色之间,跟赭色相似,极为光洁晶莹,捧在手上鲜亮有光泽,闪烁生辉如赤色的珠。这本身就是一种颜色,似赭色而非赭色。大抵所谓“璊”,是颜色的名称,而以“玉”为部首,是因为它接近赭色而有光泽,因此用玉来做比喻;就好像“鴘”也用作颜色来命名,而收进“鸟”部,也是用鸟的颜色来比喻说明的。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1,用“柔铁”屈盘之2,乃以“生铁”陷其间3,泥封炼之,锻令相入4,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5。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予出使至磁州锻坊6,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7,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8,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9,则纯钢也,虽百炼不秏矣10。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11。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12。[056]
注释
1 锻:冶炼。
2 屈盘:屈曲盘绕。
3 陷:嵌入。
4 相入:互相并合。
5 假:借助。
6 出使: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熙宁七年(一〇七四)八月,沈括成为河北西路察访使。磁州:今河北磁县。
7 濯:洗。
8 称:称度重量。
9 累锻:多次锻打。
10 秏:即耗。胡道静校本作秏,其他各本作耗。
11 迥异:完全不同。
12 系:取决于。
译文
世间有锻铁叫作“钢铁”的,是用“柔铁”屈曲盘绕,再用“生铁”嵌入其中,用泥封起来烧炼,锻打使两种铁互相并合,称为“团钢”,也叫作“灌钢”。这其实是伪钢罢了,暂时借助生铁来做出坚硬的材质。二三次烧炼之后生铁自然变成熟铁,则仍然是柔铁,可是天下人没有认为这是错误的,大抵不认识真的钢铁而已。我出使来到磁州的锻坊,观看他们炼铁,才认识到什么是真钢。举凡铁里面含有钢的成分的,像面团中含有面筋,洗尽柔软的面粉,则面筋便会出现;炼钢也一样,只要拿精铁来锻打百多回,每次锻打之后称量,锻打一次重量减轻一次,到了多次锻打而斤两不会再减少,得到的便是纯钢了,即使再锻炼百次,也不会有一点损耗了。这便是精纯的铁,它的颜色清澈明亮,打磨光亮后,则暗淡中呈现青黑色,跟平常的铁完全不同。也有锻炼到最后而完全没有钢的,这都取决于那个地方出产的材质。
赏析与点评
这条记载了沈括根据自己的观察,说明生铁与熟铁是怎么一回事。
汉人有饮酒一石不乱,予以制酒法较之1,每麤米二斛2,酿成酒六斛六斗,今酒之至醨者3,每秫一斛4,不过成酒一斛五斗,若如汉法,则粗有酒气而已,能饮者饮多不乱5,宜无足怪。然汉之一斛,亦是今之二斗七升,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斗七升水邪?或谓“石”乃“钧石”之“石”6,百二十斤,以今秤计之,当三十二斤,亦今之三斗酒也。于定国饮酒数石不乱7,疑无此理。[061]
注释
1 较:考校。
2 麤(cū):同粗。
3 醨(lí):薄酒,酒精含量不高。
4 秫(shú):黏高粱。
5 乱:醉。
6 钧:古代量度重量的单位,三十斤为钧。
7 于定国:字曼倩,西汉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西)人。西汉宣帝时,任为廷尉,以公平持狱见称,时人有“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无冤”之说,后官至丞相。
译文
汉代有人饮酒一石而不醉。我用酿酒法来考校过,每用二斛粗米可以酿制六斛六斗酒。现在酒精浓度最低的酒,用一斛黏高粱,不过酿出一斛五斗。若跟汉代酿酒方法(酿成的酒是原料的三倍多)一样,不过略有些酒味而已,能喝酒的喝很多也不会喝醉,实在不足为奇。然而汉代的一斛,也相当于今天二斗七升,人的肚子里又怎能容得下二斗七升的水呢?或者说石是指钧石的石,即一百二十斤,用今天的重量来计算,相当于三十二斤,那就是现在的三斗酒了。于定国喝酒数石不醉,恐怕没有道理。
赏析与点评
沈括根据记载,加上自己的推算,得出古人喝酒的数据其实毫无根据,夸张失实。
唐正观中1,勑下度支求杜若2。省郎以谢眺诗云:“芳洲采杜若”,乃责坊州贡之3。当时以为嗤笑4。至如唐故事,中书省中植紫薇花5,何异坊州贡杜若,然历世循之,不以为非。至今舍人院紫薇阁前植紫薇花,用唐故事也。[060]
注释
1 正观:即“贞观”,唐太宗年号,沈括避本朝讳用“正”字代“贞”。
2 勑:即敕。皇帝颁下的命令。度支:即户部度支司。杜若:香草名。《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
3 坊州:州名,治今陕西黄陵东南。“芳洲”指芳草丛生的小洲,官员因谐音误为“坊州”,是无知。
4 嗤笑:大声取笑。
5 中书省:唐、宋时期中央部门之一,负责草拟诏令。因为位居中枢,取天象紫微垣居中之义,唐玄宗时曾将之一度改称紫微省。唐人于紫微省中种紫薇花树,不知出于有意无意,后人不察,或以为紫薇即紫微。
译文
唐朝贞观年间,有诏令发到度支司要求寻找杜若。度支司的官员因为谢朓诗说“芳洲采杜若”,于是责成坊州进贡杜若。当时以这件事为笑柄。至于像唐代的旧例,在中书省里种植紫薇花,又跟坊州进贡杜若有什么不同呢?可是历代都依循着,没有认为是不对的。到现在舍人院紫薇阁前面还种植着紫薇花,沿用的就是唐代成例。
赏析与点评
这条说明唐宋时期一些习惯,其实是某些官员无知而产生的结果,根本毫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