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下册)(套装共6册)
- 陈岸风 郑培凯等
- 1213字
- 2021-03-24 20:09:01
补笔谈·卷一
人语言中有“不”字可否世间事1,未尝离口也,而字书中须读作“否”音也。若谓古今言音不同,如云“不可”,岂可谓之“否可”?“不然”岂可谓之“否然”?古人曰“否,不然也”,岂可曰“否,否然也”?古人言音,决非如此,止是字书谬误耳。若读《庄子》“不可乎不可”2,须云“否可”,读《诗》须云“曷否肃雍”3、“胡否佽焉”4,如此全不近人情。[525]
注释
1 可否:同意或不同意。
2 不可乎不可:出自《庄子·齐物论》。
3 曷否肃雍:出自《诗经·召南·何彼秾矣》。
4 胡否佽焉:出自《诗经·唐风·杕杜》。
译文
人们的语言里有“不”字用来表示同不同意各种事情,没有离开过口边,而字书里这个字须读作“否”音。假如说古今语音不同,例如说“不可”,难道可以读为“否可”?“不然”难道可以读作“否然”?古人说“否,不然也”,难道可以说“否,否然也”?古人的语音,肯定不是这样,这只不过是字书的谬误罢了。如果读《庄子》“不可乎不可”,必须读“否可”,读《诗经》必须读“曷否肃雍”“胡否佽焉”,这样的话完全不接近人之常情。
赏析与点评
这条提出古今语音的变化,不能全信字书之说,一成不变地执着所谓古读音。字书也会有误,也会有不合情理处。
《经典释文》,如熊安生辈1,本河朔人,反切多用北人音,陆德明吴人2,多从吴音,郑康成齐人3,多从东音。如“璧有肉好”,肉音揉者,北人音也。“金作赎刑”,赎音树者,亦北人音也。至今河朔人谓肉为“揉”,谓赎为“树”。如“打”字音丁梗反,“罢”字音部买反,皆吴音也。如“疡医祝药劀杀之齐”,“祝”音呪,郑康成改为“注”,此齐、鲁人音也。至今齐谓注为“呪”。官名中尚书本秦官,尚音上,谓之“尚书”者,秦人音也。至今秦人谓尚书为“常”。[529]
注释
1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人,北朝经学家,著有《周礼义疏》《礼记义疏》《孝经义疏》等。
2 陆德明:陆元朗,约五五〇至六三〇,字德明,苏州吴县人。南朝陈至隋唐初期经学家,唐贞观年间任国子监博士,著有《经典释文》。
3 郑康成:郑玄,一二七至二〇〇,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古文经学家,为两汉经学集大成者。
译文
《经典释文》之中,像熊安生等人,本籍为河朔人,反切注音时多采用北方人的口音,陆德明是吴人,注音时多跟从吴音,郑玄是齐人,注音时多跟从山东音。例如“璧有肉好”,肉读揉音,是北方人的发音。“金作赎刑”,赎读作树,也是北方人的发音。到现在河朔人仍然说肉为“揉”,说赎为“树”。例如“打”字音丁梗反,“罢”字音部买反,都是吴音。又如“疡医祝药劀杀之齐”,“祝”音呪,郑玄改为“注”,这是齐、鲁地方的发音。到现在山东人读注为“呪”。官名里的尚书,本来是秦朝的官名,尚读为上,读作“尚书”,是秦人的发音。到现在秦人仍读尚书为“常”。
赏析与点评
中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同字不同音给经典的解读也带来一些“困扰”,造成一些公案。沈括注意到经典的注音,往往因为注者籍贯不同而有南北音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