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化繁为简:别让过多的信息干扰自己(3)
- 别把想法一直放在脑子里
- 高原
- 3791字
- 2018-05-03 14:21:43
简单地说,就是“心理过敏”,在人的大脑中生成了一根严阵以待的“防御型神经”(与“进取型神经”相对),产生极强的自卫意识。这时,你可能听不进去任何批评意见或别人的劝解,你会把所有的信息朝消极、负面的方向联想,并体现在行动中。一个人在这种状态下很难采取积极行动,即便意识到了问题也总是在“不确信”的思考中挣扎。
其次,不切实际的期望→现实遇阻→产生疑虑和愤怒。
多疑和敏感也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抬高对事、对人的期待,总希望别人做得更完美。比如,你可能在开会时希望同事完全接受自己的意见,也可能在与客户合作中要求对方必须无条件地满足自己提的一切苛刻的要求。然而事实经常不尽人意。理想总是丰满,而现实却无法预测。于是,你就会感觉自己受到了打压,感觉别人背叛了你,好像对方故意与你过不去。当你总觉得别人对你有看法时,思考的方向就产生了偏差,继而影响到最后的行动。这时即便有很好的想法,你也无法实现它。
多疑和敏感的根源
我们在克里斯芬这样的女强人身上也能看见思想的不确定性。多疑存在于任何一个人的大脑中,让我们的思考变得更复杂了。当我们对他人有成见、偏见或者过于敏感时,你要想想自己为何会这样,把根源找出来,这样才有机会解决这些问题。
·自负是一种潜在的病毒: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现实的“思考”引发的是盲目的自负,在自负心理的驱动下,你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如果一个人的这一愿望落空,就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多疑心态,进而拒不合作。
·高度发达的自尊心:自尊心太强的人害怕被人背后议论,也恐惧自己偶然的失败。他们表现为对他人不能完全信任,对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倾向于完全掌控来获得安全感。克里斯芬的多疑就是源于这一诱因。
·波动的情绪: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情绪越来越紧张,信息量越大,这种趋势就越明显。当你内心的波动较大时,便容易对较小的刺激产生强烈的反应,并且更重视那些负面的信息,被不安的情绪笼罩,影响自己积极行动的能力。
·自我保护心是不是太强了?过于自我保护的心态会让你对外界的刺激时刻充满警惕,一丁点儿小事都会刺激到你敏感的神经,因而常常不分对象地随意怀疑别人,给自己和别人增添麻烦。
由自己制造的问题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绊脚石”也许正是自己制造的,而不是别人跟你过不去。这些负面的因素是压在你心头的一块巨石,让你每天疑虑重重,优柔寡断。你会在关键时刻缺乏对自己正确评价,不是过于苛求就是过于贬低;你会冲动地认为自己的能力受到了打压,从而产生愤慨心理。
我遇到过这样的下属:他平素一直是安静和内向的人,但在一次部门会议中突然爆发,激烈地指责公司的高层领导对他不公。他用了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当面批判在场的每一个人,翻出了许多陈年往事。所有人都惊呆了,人们没有料到这么一个老好人却在心中藏着一个“账本”。
然而,事实上是他自己“想多了”。他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人为地给自己制造障碍,对同事的态度过于敏感。他用疑心代替了信任,用消极怠工代替了积极协作。于是,这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没有人愿意和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合作,也不会有人真正帮助他。即便之前人们有过友善的想法,也会因为他的消极抗拒而慢慢地消失。
克服多疑的思考模式是一项长期的斗争,你一定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因为你是在跟自己内心深处坚不可摧的潜意识进行一场殊死搏斗—改变潜意识总是困难的—你要想用全部的精力把自己构筑起来的“戒备之墙”拆掉,驱散里面所有的不良信息,优化思考,就必须给予它真实的证据。
我们的潜意识拒绝虚假证据,所以永远不要妄想欺骗它。你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价值,理解周边的环境,然后从中找到有利于自己采取积极举措的事实。只有这样,你才能逐渐消除多疑的思想,让那些负面信息不再对自己的思考构成威胁,为接下来提高自己的行动效率打下基础。
【确立一个方向后,就不要再考虑“值不值”】
在对世界各个地区的比较中,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
美国人在工作中拥有极高的决策效率,他们下决定很快,行动也十分迅速。但美国人会经常停下来对工作中的不同细节进行讨论,在行动中逐步完善计划。与美国人合作是愉快的,因为他们和中国人一样,非常习惯于一边行动一边完善想法,不在乎为此多花一些成本。
日本人通常想得太多,瞻前顾后。和日本人合作是痛苦的,与美国人相比,他们显得太谨慎了,做计划就像准备一场战争,每个环节都要事前经过大量的论证,详细规划到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乃至每一分钱的用处。不过,日本人一旦下定决心,在行动效率上就会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的人。日本人在执行中很少考虑“值不值”的问题,他们是绝对无条件的执行者,是每个老板都求之不得的员工。
在讲授“颠覆式思考”课程中,我向学员提出了两个完全相悖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迅速拿出自己的见解:
·第一,“我制订了一个方向,然后坚决地执行,最后成功了,为什么?”
·第二,“我制订了一个方向,然后及时地调整,最后成功了,为什么?”
这是对立的思维方式,还是截然不同的行为模式呢?俄亥俄州的学员拉里解释说:“我的理解是,制订方向对于成功并不是最主要的一步,关键是我们是否相信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调整行动方向的原因可能才是这两个问题的核心。”重点就在这里,当你设立了一个目标时,你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认为它是错误的?是众人的指责还是你自主的醒悟?能不能在外界的干扰中掌握方向,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环节。
1918年,化学家哈珀联合了上百名科学家共同反对相对论,他们觉得爱因斯坦是个疯子。指责声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爱因斯坦没有退缩,也没有被这些“权威声音”左右思考。他说:“假如相对论是错的,一个人推翻它就够了,用不着这么多人。”他在异见中大胆地坚持方向,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这便是思考与行动的关键联系—当你无比相信时,你总能做到。反之,即便是一阵微风吹来也能让你掉转方向。
我们要不要害怕别人的指责呢
在2014年上映的中国电影《艋舺》中有一句台词:“你知道吗?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个方向倒。”那么,你是被风吹来吹去的草吗?
拉里以前是一个被“指责”或“赞美”牵着鼻子走的人。他在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的一家设计公司工作了5年,这是一段漫长的时光,也是重要的职场经历,是他工作经验的一部分。然而,对他而言,这段经历却不堪回首。“我没学到东西,”他说,“唯一的印象就是,当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时,我总是避免不了放弃自己观点的结局。别人反驳几句,我就认为自己是错的;别人赞美几声,我才觉得是对的。”
他害怕同事的指责和上司的批评,来自于别人的一丝不满也会让他忐忑不安,对自己正做的事情满是担忧:“难道他们的想法才是对的?”这是一个纠结的过程,他权衡内心不同的选择,并最终向环境妥协。
所以,拉里认为自己在哥伦布市的设计工作是极其失败的,尽管他用5年的时间赚到了50万美元。他欠缺行动力,特别是独立地遵从自己意志的高效行动,这使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过去自己取得的所有成功,都是别人的。为了逃避别人的指责,他一直服从他人的意志。
你经常会因为人们的一句话就改变方向吗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2011年组织了200人的调查团队,在全世界50座主要城市展开了一次规模宏大的调查活动—借助各地的信息咨询公司向月收入在500美元以上的群体发出邮件问卷,邀请他们提供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看法。活动历时1年半,共计收到了13万份回信。
我们发现:
月收入在500~1000美元的阶层中,超过72%的人表示,自己从小到大有过许多类似的经历,经常因为老师、父母或朋友的一句劝告就放弃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高考择校、就业方向、买房、创业等重大事件。
月收入在1000~2000美元的阶层中,有34%的人反映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接受了别人的劝解。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就感到后悔,有些人及时回归自己的主见,但也有一些人却随波逐流,沿着别人给自己设计的道路走到了今天。
月收入在2000~10000美元的阶层中,有16%的人曾经遇到过这种众口难调的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动摇。他们觉得吸收有益的建议是必要的,但问题是许多选择在当时无法判断是对还是错,有些决定需要时间的验证。
月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的阶层中,只有5%的人认为自己有可能被别人的一句话说动而改变行动方向,但同时强调,他们需要一个有充分说服力的理由,否则仍会坚持己见。
有位北京的受访者在邮件中附上了自己的一篇文章。她是一位从事服务业的女士:“虽然我认定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但当有人向我提出另一种建议时,我还是不免受到影响,对何去何从十分犹豫。最后,我总是倾向于放弃自己的思路,采纳别人的主张。考大学时我因为亲戚的一句话永远告别了自己的理想,没有选报最喜欢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又是父亲的意见让我思考了几年的计划付诸东流……所有的关键选择,仿佛都是别人替我做出的。因此,现在我是酒店的服务人员,从事以前想都不愿想的职业。”
这位女士不是“居家思考派”,但她仍然铸成了自己并不喜欢走的人生路,原因就在于她过于在乎旁人的负面评价,在众多的可选信息中无法坚持己见。
当然,这并非一个对号入座的调查,而是一组可供我们参考和调整的数据。虽然很多人一定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但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经历汲取教训,从此学到一个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影响了美国两任总统的拿破仑·希尔说的:“当你准备行动时,记住,没有人能决定你的方向,法官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