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预备党员培训教材(2018版)
- 李俊伟 徐云鹏 赵晓刚
- 5819字
- 2020-06-24 22:00:30
第一节 确立预备期是党章的重要规定
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党章根据党的性质和发展党员工作的根本要求,对预备党员的预备期、预备党员的义务和权利、预备期的作用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无论是基层党组织还是预备党员个人,都要遵从这些要求。
一、党员预备期是党章的一项重要规定
1.对党员预备期的规定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各阶段对党员预备期的规定不尽相同。在党的八大党章以前,预备期称为候补期,党的八大党章将候补期改为预备期。
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没有规定候补期。1923年党的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第一次提出了“候补党员”的概念。党的三大至五大都对党员候补期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三大、四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候补党员候补期劳动者为三个月,非劳动者为六个月;但地方委员会得酌量情形伸缩之。
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工人、苦力、雇农、贫农、城市贫民、革命士兵候补期为六个月;中农、职员、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候补期为一年;新党员的候补期,在革命新发展地区,得由党的中共中央代表机关或省委、区党委规定临时办法变通办理之。除了上述各种成分以外之其他社会成分的人入党,候补期为两年。党章还特别规定了脱离其他政党的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候补期为两年;特殊情形下,县级及其以上党委有权直接决定个别地接收新党员。候补党员的候补期限,所属党委可决定延长或缩短之。候补党员经过候补期间考察后,被认为不能入党者,得取消其候补党员资格。
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特殊情形下,县级及其以上党委有权直接接收党员。九大、十大期间,党章取消了预备期的规定,十一大党章恢复了预备党员预备期。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延续十一大以来党章关于党员预备期的规定,并对发展党员的细节作了具体规定。
实践证明,党章规定预备期为一年是一个比较适当的时间,如果预备期规定三个月或半年,显然对一个新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从时间上来说是不够的,而预备期规定一年以上则又显得太长,不利于党组织的发展。党章还规定,预备期满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对于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2.对预备期作用的规定
七大党章规定:“候补党员候补期的作用,是使候补人接受初步的党的教育,并在工作中保证党的组织考察候补人的政治品质。”同时规定:凡党员及候补党员,没有正当理由,在六个月内不参加党的生活,不进行党所分配的工作,又不缴纳党费者,即认为自行脱党,由党的支部大会通过除名,并报告上级党委批准。
十九大党章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的要求也作出了明确规定。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应该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对自己的考察和教育,争取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3.对预备党员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规定:候补党员只能参加小组会议,只有发言权与选举权,但其义务与正式党员同。1925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规定:候补党员参加支部会议(遇必要时,得由地方执行委员会决定其参加地方大会,但无表决权)只有发言权无表决权,但其义务与正式党员同。1927年通过的党章规定:候补党员参加支部会议时只有发言权无表决权,但其义务与正式党员同。党的七大党章已经明确规定:候补党员的义务和权利,除无选举权、被选举权与表决权外,与正式党员同。此后的党章基本延续了这项规定,十九大党章也规定: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二、党章确立预备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章规定发展党员要实行一年预备期,其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党组织要通过预备期对新入党的同志强化进行党内生活的锻炼和教育,帮助新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另一个是党组织要通过预备期对新党员作进一步的考察,把符合党员条件的按时转为正式党员,对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预备党员作出相应处置。
1.确立预备期是保证党员质量、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
实行预备期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必要环节。重视党员质量,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特有要求,这一点对执政党来说尤为重要。党执政以后,一直非常重视提高党员质量。1951年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对党执政以后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他强调要把“更加严格入党的手续”作为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措施,这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特别是我们党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都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在新形势下,发展党员更须严格把关,以严格的入党手续来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确保党员质量,核心问题是提高党员的素质。党员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治素质,要有坚定的工人阶级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觉悟,即工人阶级党性。十九大党章明确规定:“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党员的最远大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最崇高的品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在任何艰苦复杂的斗争中,党员都要立场坚定,旗帜分明,永葆工人阶级的革命气节和奋斗精神。二是思想素质,即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水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共产党员要无限忠诚于革命事业,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必须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三是业务素质,即有较强的与自己本职工作相联系的业务能力。这是共产党员献身于党的事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基本条件和前提。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就决不是好党员。四是作风素质,即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特别是要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培育和形成新的作风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努力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践行“三严三实”;等等。总之,党员的基本素质就要像党章规定的那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同时,“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具体来说,提高党员素质有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高党员素质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员的素质如何,党员队伍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存在与发展,影响到党的性质和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我们党所以能够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并长期执政,从根本上说,靠的是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广大党员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员的先进性,而党员的先进性又保证了党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注意提高党员的素质,经常不断地教育自己的党员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贯彻党的路线,完成党的任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以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符合党的要求,充分发挥共产主义先锋战士的作用,绝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觉悟降低到普通群众的水平。不然,就无法保持党的先进性,甚至会导致党的蜕化变质。
第二,提高党员素质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本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正确领导的实现要靠三个条件:一是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二是靠团结一致的各级党组织强有力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三是靠党性强、觉悟高、作风好的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没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没有全党各级组织去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没有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主张变成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就不可能顺利贯彻执行,党的领导作用也就无从实现,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党的领导能否做到正确,也有赖于党员的素质。因为只有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高,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才能更好地集中党内外广大群众的智慧和意志,制定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保证党的领导的正确。所以,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对实现和保证党的正确领导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提高党员素质是巩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十九大党章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只有紧密地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党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巩固自己的组织,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中,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党具有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使党成为巩固的战斗堡垒,保证了党的事业的不断前进。我们党所以能够并且长久地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是靠党的正确纲领、路线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建立、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只有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而使党更加巩固,更加坚强有力。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既表明了它的阶级性,又体现了它的先进性。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方面靠自己的自觉发挥;另一方面,这种意识的产生更是我们党长期坚持不懈进行教育的结果。我们党历来重视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对党员适时进行教育,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教育,进行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党员入党以后,党通过马列主义的思想教育以及各种锻炼和考验,使他们具有工人阶级的优秀品德和共产主义觉悟。
提高党员素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党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二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同时,党员素质的提高也要解决几个关键的环节,如入党前和预备期间。而预备期间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党员的整个政治生涯的意义则如同基础和大厦的关系。基础打得结实,大厦才能够坚固。可见,对新入党的党员规定预备期,党组织加强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保证党员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申请入党的同志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是经过党组织做了大量的培养教育工作的,并且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履行了入党手续,可以说他们基本上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但是,在组织上入了党并不等于解决了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因此,党组织还需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考察教育和培养,特别是让他们有更多的经受党内实际生活锻炼的机会,不断强化党员意识,提高正确行使党员民主权利的能力,增强履行党员义务的自觉性,从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2.确立预备期是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确保党员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同时入党的需要
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要求党员不但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党。党员预备期,就是党员学习科学理论、参加各种锻炼、经受各种考验,逐步成长为具有中国工人阶级优秀品德和共产主义觉悟的优秀分子的一个重要阶段。
如果一个党员能认真履行职责、义务,自觉地按照党章规定和党性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努力实现在思想上完全入党;如果每个党员自觉地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优良特性来改造自己,使自己具有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中国工人阶级的一切优良品质;用共产主义思想去克服头脑中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那么,我们党员队伍政治坚定性、思想道德的先进性、纯洁性,必定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也就能够大大地增强。
预备党员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虽然已接受了党组织对自己的考察,然而党组织的考察仅限于党外,只能从其对党的认识以及从工作、学习、生活上的表现来考察他们的觉悟和品质,多数局限于表象。这种考察应该说还不能完全确认其入党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因此,预备期应需要继续在党内直接接受党组织带有特定目的的党内考察,党组织应在预备期间,通过入党申请人入党前后的表现和思想变化,更深入地考察新党员的入党动机是否正确,对党是否忠诚老实,是否真正具备了党员的基本条件,从而防止入党动机不纯和不具备党员标准的人进入党内,以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党组织对预备党员的教育,是通过新入党的同志在参加党内生活的实践来进行的。在预备期内,党组织不仅要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同时还要分配他们做一定的工作,使他们经受锻炼。通过党组织的教育,使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熟悉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认真执行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促使他们更好地具备党员条件。
党组织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考察工作所用的力量,不应该比接收一个预备党员所用的力量少。在接收预备党员工作做得粗糙的某些地方,就必须要用更多的力量。只注意接收预备党员,不注意对预备党员进行考察教育,是重数量轻质量等错误思想的表现。而对于党员质量的任何忽视,都将有害于党组织的巩固,有害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