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套穴(3)

在三通法的温通法中,火针的作用是凸显的,对一些重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治疗手法上先火针后毫针的病例屡见不鲜,这种针法称为“火后毫”。对于一些妇科、男科、肠道疾病,需要火针点刺腹部5条线,即任脉、胃经、肾经,称为“火5”。对于一些皮肤病(湿疹、皮炎、牛皮癣等)、痛风、静脉曲张、滑膜病变、囊肿类疾病,需要加大火针点刺的密度,称为“火针密刺”。针对一些疼痛类疾病,如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膝关节痛、腰腿痛,有时会使用毫火针,就是将毫针烧红后迅速刺入穴位或病灶上,称为“毫火”。

第十四节 火点督

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督脉的脉气与各阳经都有密切联系。督脉行于脊里,入络与脑,与脑和脊髓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督脉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若督脉经络之气受阻,则清阳之气不能上输。督脉不通不仅发生腰脊强痛或者痿证,也能导致癫疾惊痫,产生痫证、小脑病变、脊髓病变等。

因此,在临床中如痿证、骨痹(强直性脊柱炎等)及一系列的小脑病变,一般都是以通督脉为主要治疗手段。首先以火针点刺督脉,然后施以毫针,这种火针点刺督脉的方法,称为“火点督”,主要适用于小脑病变、脊髓病变、神经元病变。

需要说明的是,火针点刺督脉,可以不按照穴位扎,但一定要在经络上。这就是针灸治疗的原则之一,“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火针点刺督脉后,所有扎过火针的地方再扎上毫针,可以不按穴位扎,但扎出来的针距、间隔要规整划一,横平竖直。

第十五节 环中至昆仑

在临床中经常有腰腿痛的症状出现,如腰椎病引起的腿部麻痛,颈椎病引起的下肢麻痛、痿软,小脑病变引起的下肢痿软无力,截瘫引起的下肢痿用、肌肉萎缩等一系列症状。三通法在治疗中一般采用的穴位是环中、承扶、殷门、风市、委中、承山、三阴交、绝骨、昆仑,旨在激发经络之气,宣利腰髀,强腰健腿,共奏舒筋活络、理气止痛之功。这套穴可“火后毫”,也可以直接毫火。临床上将这套穴位称为“环中至昆仑”。

环中穴属经外奇穴,功能等同于环跳穴。此穴能激发阳气,可通经活络、祛风除湿、宣利腰髀、强健腰腿,主治腿骨风痹、腰胯痛、下肢痿痹等症。本穴俯卧取穴称为“环中”,侧卧位取穴称为“环跳”。二穴功能作用相同,只是取穴体位的区别。《针灸甲乙经》曰:“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铜人针灸腧穴图经》曰:“环跳治冷风湿痹风疹,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转侧……”《马丹阳十二穴歌》曰:“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腿胯连腨痛,转侧重欷歔,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

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别名“血郄”,又是四总穴之一。“腰背委中求”,可舒筋活络,强腰健膝,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针灸甲乙经》曰:“热病侠背而痛,委中主之。”《素问·刺腰痛篇》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针灸大成》曰:“主膝痈痛及拇指、腰侠背沉沉然,遗溺,腰重不能举,小腹坚满风痹,髀枢痛,可出血,痼诊皆愈。”胆经循于下肢外侧,膀胱经行于下肢后侧,环中以疏髋与畅通下肢为主,委中以调腰背气机为要,两穴伍用,疏通二经经气,行气活血,宣痹止痛疗效明显。

绝骨即悬钟穴,属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可充髓强骨,疏调肝胆气机,通经络,祛风湿。《针灸甲乙经》曰:“悬钟足三阳络。”即足少阳、太阳、阳明三阳经的大络,可补阳。《此事难知》曰:“百节酸疼,实无所知,三棱针刺绝骨出血。”

昆仑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经火穴,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强腰膝壮筋骨。《针灸甲乙经》曰:“痉,脊强,头眩痛,脚如结,腨如裂,昆仑主之。”“腰痛不能俯仰,目如脱,项如拔,昆仑主之。”《针灸大成》曰:“腰尻脚气,足腨肿不得履地,鼽衄,腘如结,踝如裂,头重,肩背拘急,咳喘满,腰脊内引痛,伛偻,阴肿痛,目眩痛如脱……”绝骨、昆仑二穴伍用,其气直通巅顶、头顶,以疏调少阳、太阳二经之气,共奏舒筋活络,理气止痛之功。

风市穴属足少阳胆经,擅长疏通经络,散风寒,清风热,祛风湿,搜风毒。《医学纲目》曰:“两足麻及足膝无力,取风市针五分,补多泻少,留五呼。”《玉龙赋》曰:“兼风市,能驱腿脚之乏力。”《景岳全书》曰:“风市……此风痹疼痛之要穴。”《针灸大成》曰:“主中风腿膝无力,脚气,浑身瘙痒,麻痹,厉风疮。”

殷门、承扶、承山均归足太阳膀胱经,承山可舒筋解痉,配委中可疗腰背疼痛,配绝骨可疗下肢疼痛痿痹。

承扶用于治疗由寒凝膀胱经而致的腰骶、腰背疼痛。《针灸大成》曰:“主腰脊相引如解,久痔尻臀肿,大便难,阴胞有寒,小便不利。”

殷门擅长治疗经脉运行不畅或跌打损伤所致的经脉瘀阻、腰脊强痛、股外侧肿痛等。《针灸甲乙经》曰:“腰痛得俯不得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恶血归之,殷门主之。”《针灸大成》曰:“主腰脊不可俯仰举重,恶血泄注,外股肿。”《素问·刺腰痛篇》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刺之在郄阳、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出血。”承扶、殷门二穴与委中、昆仑、肾俞等配合使用,使经脉畅通,止痛效果更佳。

第十六节 膝5

在治疗膝关节痛时,也包括痹证、滑膜病变,贺氏针灸三通法一般采取在“大扶正”的基础上加上鹤顶、犊鼻、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这是治疗各种膝关节病变的基础要方。是在“大扶正”的基础上对病邪进行针对性治疗。临床上将这套穴称为“膝5”。

犊鼻穴为足阳明胃经经穴,有除痹行血的作用。《灵光赋》曰:“犊鼻治疗风邪痛。”《针灸大成》曰:“主膝中痛不仁,难跪起……”《灵枢·杂病》曰:“膝中痛,取犊鼻。”

膝眼为经外奇穴,《玉龙歌》曰:“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玉龙歌》中言:“膝盖红肿鹤膝风,陵泉二穴亦堪攻。”阳陵泉穴属足少阳胆经,五输穴,本经之合土穴,为八会穴之一“筋会”,腿之外侧属阳,可舒筋活络,疏肝利胆,熄风止痉,本穴为筋穴,多用于下肢痿痹、麻木等症。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五输穴,本经之合水穴,主治脾肾二经证候,有温蕴中焦,利水、消肿之功,故可清热利湿,健脾理气,通经活络,可消膝痛、膝肿、痹痛等。二陵相伍可以消除膝关节的肿痛。

鹤顶穴别名“膝顶”,《外科大成》中云:“膝顶穴治鹤膝风。”《针灸集成》曰:“鹤顶,主两足瘫痪无力。”

五穴相互为用,以通为补,而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脉,散寒除湿,消肿止痛之目的。这组穴位可以火后毫,也可以直接毫火。

第十七节 背五

在强通法中,以放血疗法治疗的疾病很多,《灵枢·小针解》曰:“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主要治疗热证、实证,尤其治疗一些急证,效果更是立竿见影。放血疗法对一些皮肤病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三通法运用放血疗法,通常采用背部腧穴放血的方法。根据病情,采用几组穴位,大椎、心俞、脾俞为一组,称为“背五1”。大椎、心俞、肝俞为一组,称为“背五2”。大椎、肝俞、胃俞为一组,称为“背五3”。

背五1主要配合治疗各种心血不畅、心血瘀阻,也可以治疗各种疮疡肿痛及面红、红血丝等。背五2主要用于治疗肝胆的病变、眼疾、皮肤病等。背五3主要治疗内分泌失调、黄褐斑、青春痘等症。“背五”一般采用三棱针点刺、拔罐放血的方法,所以又称为“背五罐”。

大椎穴为清热要穴,手足三阳与督脉交会穴,能通调督脉,宣通阳气,清热,镇惊安神。

心俞穴为心气转输,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心俞放血可疏通心络,调理气血,清心安神,使心之热得以清降。《针灸甲乙经》曰:“寒热心痛,循循然与背相引而痛,胸中悒悒不得息……心俞主之。”

脾俞穴为脾之背腧穴,为脾气输注之处,是治疗脾疾的要穴,可祛湿化痰,健脾和胃,益气摄血。《针灸甲乙经》曰:“热痉,脾俞及肾俞主之”。“大肠转气,按之如覆杯,热引胃痛,脾气寒,四肢急,不嗜食,脾俞主之。”

胃俞为胃之腧,为胃之转输之处,是治疗胃疾之要穴,脾俞健运脾阳,胃俞滋养胃阴,健脾和胃,通络止痛。《针灸甲乙经》曰:“胃中寒胀,食多身体羸瘦,腹中满而鸣,腹䐜,风厥,胸胁榰满,呕吐,脊急痛,筋挛,食不下,胃俞主之。”

肝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肝的背腧穴,既可泻肝胆之火,又能养肝肾之阴,疏肝利胆,养血明目。《针灸甲乙经》曰:“痓,筋痛急,互引,肝俞主之。”“咳而胁满急,不得息,不得及侧,腋胁下与脐相引,筋急而痛,反折,目上视,眩,目中循循然,眉头痛……肝俞主之。”肝俞、心俞放血,可清降肝、心之热,降压熄风。胃俞为胃之背腧穴,为胃气转输之处,是治疗胃疾的要穴,可健脾和胃,通络止痛。

通过三棱针点刺放血,使血中热毒随血排放而出,同时也调整了相应脏腑功能,清上焦之热,疏泻肝、胃、脾、心之火,从而有效调节内分泌,有效治愈疾病。

第十八节 肩4

肩髃、肩髎和肩关节前侧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之间的阿是穴、臂臑等4穴组合,专以治疗肩关节痛、单臂不举、痿用等症,称“肩4”。四穴相伍,疏经络,祛风湿,利关节,调气血。上述穴位在治疗过程中可用毫针,也可以火后毫,也可以直接毫火。

第十九节 带2

带脉穴以及其上或下的阿是穴,称为“带2”,主要用于瘦身及两胁病变,同时也有调理妇科经带胎产之功效。带脉穴是足少阳胆经和带脉之交会穴,可活血理气,排毒瘦腰,也可温补肝肾,通利下焦。这组穴因人制宜也可以“带3”,也可以“带4”等。

第二十节 大扶正改内关 大扶正加内关

在“大扶正”的基础上,去掉曲池、合谷,加上内关,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病变,比如胃脘病、呕吐、呃逆等。临床上称这种针法为“大扶正改内关”。

内关穴为心包经络穴,联络上中下三焦,可治疗胃疾。内关穴一寸针直刺,可和胃理气宽中,止胃痛作用强大。

在治疗胃部疾患同时又有肠道问题的时候,曲池、合谷是不可缺少的,故在“大扶正”的基础上加上内关穴,这种针法称为“大扶正加内关”。

第二十一节 大长对刺

大椎穴用三寸以上针,针尖向下斜刺。长强穴用三寸以上针,针尖向上斜刺,这种针法称为“大长对刺”,对于癫痫、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有着特殊的疗效,但操作稍有难度,尤其是长强穴进针不能过猛,要平稳进针,注意安全。

第二十二节 软坚灸

“软坚灸”是指针刺曲池、合谷、照海、痞根四穴,同时痞根穴再施以灸法,旨在软坚散结。

痞根穴为经外奇穴,灸之可消腹中痞块。《医学入门》曰:“专治痞块,十三椎下,各开三寸半。多灸左边,如左右俱有,左右侧灸。”

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功善滋阴调经,调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本穴可清热利湿,滋补肝肾。《玉龙赋》曰:“合照海能医腹疾之块。”此外该穴还有吸热生气的作用,故可导气化瘀,治疗痞块。本穴还可减轻子宫肌瘤患者行经时腹痛症状。《针灸大成》曰:“女人经水正行,头晕,少腹痛……”

曲池、合谷穴属阳明大肠经,为合穴与原穴之配,曲池为五输穴之一,本经之合土穴,功善解表清热,调和营血,降逆活络。合谷为本经原穴,可疏风散寒,阳明经多气多血,本穴为手阳明经经气出入留止之处,故有较强的经气开闭之作用,用于治疗气机闭塞之疾。

以上诸穴相伍,共奏软坚散结之功,专治一些占位性病变和疑难病症,包括癌症。

第二十三节 火五

“火五”即使用火针点刺腹部“五条线”,这五条线分别是指肚脐以下、耻骨以上的任脉、足少阴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

火针具有非常强大的温通助阳的效果,使用火针点刺腹部的任脉、肾经、胃经,可温经散寒、通利下焦、滋阴扶阳、调经止带。

任脉起于胞中,主治下腹部和泌尿生殖系统病证。“任者,妊也。”任脉为生养之本,故对妇科诸疾意义非凡,任脉与冲脉同出一源,二者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任脉又为阴脉之海,凡精、血、津、液等皆属阴,所以火针点刺腹部任脉,可促使精血荣达于胞宫。任脉中的关元穴,是任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可见任脉与肾经内在联系密切,关元能温肾,通调冲任。任脉中的中极穴,可调理经血,气海可升阳补气益肾,二穴可调理下焦,补肾调经,通调冲任。

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下腹部诸穴对妇科问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所有的妇科问题都与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的四满更是贺氏三通法治疗妇科问题的常用穴。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主治跟血有关的疾病,循行于腹部的经脉,更可荣润胞宫气血。

火针点刺以上三经,可滋阴扶阳,荣养子宫气血,通调冲任,温宫散寒。

注:火五的临床针刺可离穴不离经,但要避开石门穴。

第二十四节 三阳

阳溪、阳池、阳谷三穴合称“三阳”。

三阳主要用于腕关节病变,症见肿、胀、痛、酸等,多用于治疗痹病、偏瘫等引起的腕关节不利,可以火后毫也可以毫火。

阳溪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为五输穴之一,擅长舒筋利节,用于治疗腕关节痹证。阳谷穴属手太阳小肠经,擅长通络止痹。阳池穴属手少阳三焦经,用于手腕痛,屈伸不利。三阳相伍,通经活络,止腕部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