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道之精义

杨汝舟
(台湾中华老庄学会)

老子之学,全在于《道德经》。《道德经》全文不过五千余字,但在古今中外之无数研究者中尚无一能出其右者,诚可谓绝世之一奇书也。笔者兹以“天人合一”为立场,以实际运用为着眼点,采取低姿态以探其精义所在,特撰此文,以求教于老学之先进,亦期有献于老学之研究及人类之事务于万一也。

一 “道”之定义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的地方有七十六处之多,当然“道”是第一重要了。那么“道”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道”的定义为何?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25)

由此可知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根源、宇宙的本体和宇宙的总原理;天地因“道”而形成,万物因“道”而自来,人类因“道”而诞生;“道”是无始无终、无所不有、无时不在的默默地工作着。“道”虽然是“惚兮恍兮”(21), “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14),但并非真空或虚无。而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

二 “道”之特性

“道”既是宇宙的根源和总原理,那么宇宙的本身以及宇内的万物都是由它所生,而它即成为宇宙万物之母和种子了,而且永不终止。但它却是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的。所以老子说:“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矣)。”(14)

因此,“道”究竟是什么样子,就成为一个很玄妙的问题了;不能言传,更不能给它取一个什么名字。故老子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大象无形,道隐无名。”(41)

同时,“道”又是无始无终和无在无所不在的。故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又)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谷(古)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6)

再则,“道”虽然是无影无形,无所作为,但它却什么事情都做了。故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它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很公平。所以老子又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7)

“道”不但做了一切,而一切也都因“道”得到公平与均衡,同时“道”对一切更做得非常之勤奋与极端细密,尤其为全人与物而默默地工作着。故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

“道”虽然有如此的伟大和如此众多的贡献,但“道”并不引以为恃,引以为傲;永远谦虚,永远自小,而且从不偷懒或稍作片刻的休息。故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得)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34)“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32)

三 “道”之作用

“道”既然是宇宙的根源、宇宙的本体和宇宙的总原理,那么它又是怎样形成宇宙与天地以及创造万物与人类呢?老子是用“有生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这里的“一”就是一个宇宙整体。“二”就是天地或乾坤。“三”就是天地或乾坤所生之物;物又繁殖而分种、别类,以至万数之多,统称之为“万物”。但“人”是万物之灵,故“道”的重要目的与结果,还是在于生人。

然则“道”为什么能发挥“生”之作用呢?老子以为那是由于“道”的本身含有阴阳二素并不断地从右至左巡回运行而达到了和合的境界所使然。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40)“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

“道”既有阴阳、天地、万物,人类又为“道”之所生,则天地、万物、人类亦必含有“道”与阴阳矣,这就是庄子答应东郭子“道……无所不在”《知北游》的理由。“道”与阴阳是“周行而不殆”(25),故天地万物与人类亦是“周行而不殆”;循环不已,永无止境。纵然在运行之中有一天发生意外,甚至连宇宙都残灭了,但它还是会依“道”与阴阳之理而重生的。故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6)

如此,则“道”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了。然而我们却绝对看不出来“道”是有意去作什么,或在作什么,或说什么是它做的而居功。所以老子说:“道常无为而不为”(37), “万物作为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永生)。”(2)

四 “道”与“有”“无”“变”之关系

在我们中国的古代哲学中,对“有” “无” “变”问题讲得最彻底的,除了《易经》之外,就是老子。他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由此可知“无”是“有”之母。故老子又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这不是说明了“无”是宇宙的本体,“有”是宇宙的生成发展吗?

然则这个“无”在老子《道德经》的哲学里究竟是什么呢?老子已经指明是“道”;他说“……道……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4)故“道”即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之“无”了。

但“道”之“无”如何成为万物之“有”呢?那是“道”的“生”之作用所使然。这也就是说从“无”到“有”必须经过“道”之“变”的历程。但是这种“变”的历程是“道”的自然生长,决无勉强。所以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

同时,这种求生求和,从“无”到“有”的“变”化程序,是循环不已,永无止境地从“无”到“有”的方向推进;而且更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也就是万物的迭生迭死,使整个宇宙得以继续存在。故老子说:“有无相生”,(2)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16)这也就是“道”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经常的“变”化。我们人类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这个常理,而不气馁,而有所遵循。故老子又说:“知常曰明”。(16)同时“常”就是“道”,也就是“自然”,也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也就是永远自然而生长,自然而进化,自然而转变;自然而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交替循环;一切都是“道”的自然推演,故说:“道法自然”(25)。换句话说,“道”是自然地“无为而无不为”。(48)我们人类是宇宙之一环,是“道”的生物之一,而应守此真理方可。故老子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人类的代表)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天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7)

总之,老子所说的“无名”、“自然”、“一”,即是“道”,即是“有生于无”的“无”;等于《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所说的“太极”;都是天地万物之所以“生”“变”的总原理。老子所说的“有”,即“天地万物生于有”的“万物”,即《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所说的“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所说的“万物生于有”的“万物”,即《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所说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之“成”与“变化”的结果。

基于以上所说的“道”与“有、无、变”之关系的阐明,而老子的宇宙哲学体系即告完整而无缺失了。更重要的是,“道”与天地万物,尤其是与人类合而为一、密不可分了。

五 “道”与人之关系

人是万物之灵,是万物的代表。人为“道”所生,也是“道”的代表;故须依“道”而行。故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王)亦大;城(宇)中有四大,而人(王)居其一焉。”(25)但只有行“道”之人,方能长久。故老子又说:“人(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6)但坏人若因一时糊涂而及早悔悟,以返于“道”则仍可获得“道”的保护,而不至于毁灭。故老子又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如此,则“道”即成为人类的修养目标和精神境界,也就是探本、溯源的工作了。这也就是老子“天人合一”思想第一步的完成。

六 “道”之比较研究

1.老子之道与《易经》之道

老子之道,已如前述。《易经》言“道”之处亦甚多,兹举出数则,以与老子之“道”,作一比较研究。

《易经》言“道”之处多在《系辞传》,他代表了孔子的“道”论;试述其与老子之“道”的共同之点如下:

(1)《易经·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第五章); “形而上者谓之道”(第十二章); “弥论天地之道……道济天下……通乎昼夜之道”(第四章);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第七章)。这些都是侧重在本体论和宇宙论方面之“道”,与老子以“道”为宇宙的根源和总原理的意思是一样的。

(2)《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说:“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与老子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生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3)《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说:“……刚柔相推而成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同上第九章又说:“……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下传十章)“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下传二章); “易”者变也。故这些都与老子“道”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变化之理是完全相同的。

(4)老子之“道”特重宇宙原理之探索,而人类则之依“道”而行即可;似乎是把人放在被动地位。但《易经》则兼顾全程;对天地人三者同样重视与一体贯通,甚至以人为目的,而把人放在主动地位。其例如下:

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上传十二章)

②“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通其变,遂成天地之交。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上传一章)

③“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下传一章)

④“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下传十章)

⑤“易之兴也……周之盛德邪……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下传十一章)

⑥“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生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第一章)

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与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说卦传》第二章)

2.老子之“道”与中国其他各家之“道”

我们中国的哲学思想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已臻完备,诸子百家中,对于“道”均有提及。特别重视者,除老子外,尚有儒、墨、法、兵、农与阴阳等;各家重点不一,但可归纳成为形而上的本体观念,有规律而不可变易的法则、社会的伦理规范、神圣而不可思议之事与交通方面所使用的道路等数类。但均不如老子言“道”之专详,故老子成为中国论“道”的专家,其书名之为《道德经》。

3.老子之“道”与西洋各家哲学思想之比较

西洋哲学很重视形而上学,所以自古至今都对宇宙的根源或本体及宇宙生成、发展方面都特别注意研究,而且成就亦大且多。但西洋哲学家们多将宇宙的本原及宇宙的现象分为两截或加以间隔,而不如老子之“道”虽为宇宙之本原,但亦存于万物,尤其是人类,而成为天性、物性、人性之综合,所谓“天人合一”, “物我一体”之思想是也。故西洋哲学中能勉强与老子之“道”相比者,则限于形上之概念耳;如柏拉图(Plato, 418—348 B. C.)之观念(Idea)、斯多葛学派的逻各斯(Logos)、斯宾诺莎(Baruch or Benedict, Spinoza, 1632—1677)的自然(Nature)、黑格尔(Hegel, 1770—1831)的“绝对”(Absolute)、基督教的“上帝”(God)、回教的“真主”(Allah),以及若干家所主张的“实体”(Reality)、“存在”(Existence)、“灵魂”(Soul)、“原质”(Substance)、“第一原则”(First Principle)、“至善”(Supreme Good)、“元素”(Elenment)与“质能”(Matter and Energy)、无(Nothingness)和有(Being)等等,不胜枚举,但均无一能与老子之“道”的性质完全相同。至于对老子之“道”翻译的名词也很多,诸如Principle, Creative Principle, Truth, Nature, Way and as Divine Intelligence of the Universe(Ling Yutang, the Oriental Culture of India and China p.14)等均是,但其中仅“真理”一词勉可与老子之“道”相称。但真理亦有分为绝对与相对真理,以及不变与可变真理者,而老子之“道”则无法作如是区别。其次是“无”(Nothingness),但西洋哲学中之“无”,多谓一无所有或真空之意。而老子则明言其“道”是“其中有精、其中有信……”而且是无所不在的;当然无法与之伦比了。

七 对老子之“道”的正确注释

1.《庄子》的注释

如众所知,庄子是道家中的第二位宗师,仅次于老子。同时他与老子最近,对老学领悟最深;所以他对“道”的注释亦最正确。庄子在内篇《大宗师》第六中说:“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日月得之,终古不息……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庄子这种注释,真可以说深得老子“道”之精髓矣。

2.《淮南子》的注释

《淮南子》是道家思想盛行之时的西汉初年的作品,也是公认为重要的道家著作之一,兹举其在“原道训”中对道的注释如下: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直)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宇宙之总……节四时而调五行……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有化象而弗宰……忽兮怳兮,不可为象兮。怳兮忽兮,用不屈兮。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倪仰兮……”

由此看来,《淮南子》亦不愧得老子之“道”的真传矣。

由于《庄子》与《淮南子》对“道”的注释,已经淋漓尽致,其他仅次于他们对老子之“道”的注释,如列子、文子、韩非子、王弼与魏源等,则就不必赘述了。

八 对老子之“道”的误解

在我们中国学术思想中,专门以“道”字为题论文者以文子、刘安与韩愈为最著;前二者以“道原”“原道训”阐释老子之“道”已如上述。后者以“原道”阐释儒家之“道”。但韩文公是站在儒家卫道的立场,除了尽力宣扬儒家尤其是孔孟之“道”外,亦大为贬抑老、佛之“道”,难免对老子之“道”有所误解;他说:“道有君子小人……老子……其见小者也,坐井而观天……老子……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非吾所谓德也。吾之所谓道德之者,合仁与义言之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也……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析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是以传之舜,舜是以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由此可知韩愈是站在孔孟“仁义”的立场去看老子贯通宇宙之“道”,当然会产生误解。但对老子之“道”毫无发生影响作用。因为老子之道实际上与儒家之道是完全并行不悖的,如前述《易经》所称之“道”然;后人不会产生与韩愈同样的误解。


注释:

[1] 文中数字均为《道德经》章目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