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当代社会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空前地席卷到了世界体系之内。由于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各个国家的经济被越来越多地卷入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认为,“我们有更充分更客观的理由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历史变迁的重要时期。而且,这些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变迁并不局限于世界的某个地区,而几乎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国家与国家的经济关系以至相互依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贫国和富国、大国和小国,被贸易和投资的纽带更紧密地拴在一起。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方,既是世界的一隅,又都是世界的中心。商品和资金日益跨越国界流动,分工链条越拉越长,往往一种产品在出厂以前就已经周游世界了。日内瓦一次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结果,可能会影响到中国西北农村农民的生活。美国经济的阴晴圆缺,总是会在太平洋彼岸掀起东亚经济的潮汐。一国想要在封闭的条件之下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得越来越不可行了。世界上各个国家正在世界体系范围内寻找资源最优配置的机会,国际分工渗透到地球上每一块土地。一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搬到全球经济的舞台之上,每个国家都需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格局之中,并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深刻,以至于这些年间国际上发生的各种重要事件,无不与世界经济体系有关。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推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全球生产力的快速增长。但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伴随着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征,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周期性波动和弊端也将影响整个世界。2008年以来发生的世界经济金融动荡和危机充分表明,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扩大和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增多,以及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在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益处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金融风险。世界经济体系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对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深刻。研究世界经济体系,就能够对我们这个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基本的认识,并在世界经济的相互作用中把握整个世界力量对比的结构状态,正确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对外战略及和其他国家的相互关系,从而给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采取相应的对策。

世界经济体系不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图景,而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全球村的竞争就像汹涌的潮水,任何人都会卷入其中”[美]威廉·格雷德:《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疯狂逻辑》,张定淮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人类的活动舞台越来越大,通过世界经济体系我们和陌生的城市、遥远的农村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五湖四海的人们变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村民。科技革命的巨大成就造成的经济力量和物质手段,已经能够在世界广大地域深入偏远腹地,将现代化的影响呈线状和面状波及更多的民众,将他们卷入世界经济体系带来的现代化发展之中。化肥、农药、机械、电力的普遍应用,火车、汽车、广播、电视、手机甚至电脑,在偏远的内陆腹地也不鲜见,人们的衣着、打扮、娱乐、谈吐也焕然一新。然而,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的空前加强,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使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成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同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所带来的巨大福利并没有惠及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享受资金流动、技术转移、经济合作的益处而过上富裕生活的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带来经济增长成果的大部分造福于富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富人),而成千上万的穷人却在日益深陷的贫困中挣扎。在全世界,20%的富人消耗着83%的财富,另外20%的人口只消费11%的资源,而剩下60%的人口仅得到6%的资源[坦桑尼亚]鲁盖特·姆萨南、[印尼]约瑟夫·黄、[马来西亚]萨莎·奥吉汉慕:《十论〈世界经济发展宣言〉(草案)》,《人民日报》2003年11月4日。。由于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公正和不合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所带来的巨大福利没有惠及每一个人,贫困在不断地增加。但贫穷不是资源缺乏造成的,而是缺乏经济公正造成的。因此,问题不在于没有经济增长,而在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红利在全球的分配不平等。不研究世界经济体系下的不平等及其根源,就不能真正揭示世界经济体系的本质,就不能完全认识和解决世界经济中的根本问题。

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更在改变着中国。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从闭关自守走向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普遍低迷,在一片灰暗之中,中国经济成为令人瞩目的亮点。2015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达到6.9%,从外贸来看,我国外贸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2.2%提高31个百分点,超过13%。在去年全球贸易出现两位数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降幅远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这是近年来我们在全球份额当中提升最快的一年。从国际投资来看,2015年全年对外直接投资1180.2亿美元,增长了14.7%,这是连续数年的快速增长,位居世界第三位。从吸引外资来看,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62.7亿美元,增长了5.6%,已连续24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目前,中国正在更加自信地全面融入全球经济,这是一次新的长征。过去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从国外引进的资源、技术,得益于中国参与各国之间的分工和合作,也得益于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力量仍较薄弱,中国还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的人均GDP排名也是靠后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内,不研究世界经济体系的规律,不了解世界经济的新动向,必然会走弯路,也就必然会付出巨大的历史代价。

最近数年,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越来越多地回报给了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发展虽然不能抵消世界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但是必然能够缓解世界经济,尤其是周边地区在经济调整中的阵痛。事实上,从固步自封到敞开国门,中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直在理性地寻找着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新角色,并自觉地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负责任的国家。然而,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是一些人不愿看到的,尽管美国领导人曾表示,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但这只不过是说说而已,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始终将中国视为亚太地区的“霸权主义国家”,将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严重的威胁”,并宣称将对中国采取遏制战略。[美]罗伯特·萨缪尔森:《不再那么超群》,载[美]《新闻周刊》2004年特刊文章(见《参考消息》2004年12月15日第三版)。研究世界经济体系可以使我们有清醒的认识,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下进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决不能忽视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世界经济体系向中国进行渗透,传播其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扩大其对中国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企图使中国按照西方的标准行事,向它们所希望的方向演变。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这一点,我们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不断强大自己。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世界经济的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内外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教学机构,几乎都主办过以世界经济为主题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许多学科的学者都尝试以自己的词法、句法和言语习惯在各自的界限内尽可能地诠释着世界经济的理论,而另一些学者则试图采取综合视野来超越各个学科对世界经济研究的局限。关于世界经济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学术积累也越来越多。这一切都说明世界经济的研究在中国已经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然而,世界经济研究近年来在取得繁荣的同时,其深层次的危机也日益显现出来。我认为,目前的研究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偏颇:一个是在理论上,一些学者或者从生产力角度理解世界经济代替对世界经济的整体研究,只看到世界经济体系对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看不到世界经济体系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或者片面夸大世界经济体系的负面作用,甚至错误地认为当代世界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体系本身,没有看到在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二是在方法上,一些学者或者不是从整体上对世界经济给出全面的认识,而是从局部以偏概全,从而得出片面的结论;或者忽视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把它仅仅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来研究,没有深究历史发展中所蕴涵的资本主义扩张本质。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长期孤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与世界隔绝不仅使我们不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使我们养成了固步自封的习惯,特别是把教条式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当作唯一的真理反复诠释与争论,严重脱离现实世界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带来的冲击,有的学者不是下一番苦功夫弄清楚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而是引进几个新的名词,将西方关于世界经济体系的研究和自己的旧知识结构作一下简单的包装后重新兜售,以西方中心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看待世界经济体系,鼓吹中国要尽快地、全方位地和无条件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还有一些学者仍然紧抱教条式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思进取,将世界经济体系看作是洪水猛兽加以拒绝,忽视世界经济体系能够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客观现实。只看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出现的问题,不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正是由于当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所造成的。

世界经济体系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一套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各种学术派别和理论分支基本上都是从某一侧面对世界经济体系进行研究,不能逻辑一致地相互兼容,从而使现有的世界经济体系理论不能对世界经济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从总体上分析世界经济体系的本质,揭示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规律,把握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未来方向,并对我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下的机遇、挑战及对策进行全面的分析。

本书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世界经济体系时,联系当代生产力发展,研究世界经济体系下经济关系的变化,揭示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表现在:

第一部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格局变化。世界经济体系是世界各国与各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体系。世界经济体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16世纪开始,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纳人了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体系。世界经济体系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各国或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体系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新时期世界经济体系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因此,世界经济体系将面临着贸易格局、金融格局、要素格局、产业格局、世界经济体系利益格局和世界经济体系协调格局的新调整。

第二部分,马克思理论与世界经济体系研究。与世界经济体系相关的马克思理论有世界历史理论与世界市场理论。马克思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一般过程的阐述是博大精深的,不仅作了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的分析,而且作了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这个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且描述了这个过程的生动的现象;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逻辑的。不仅对我们认识世界经济体系特征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透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出贯穿在其思想中的方法论,对分析世界经济体系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阐述了资本主义向世界规模的总体和发展及这一总体的基本性质和特征,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的普遍展开和随之而来的不断深化的危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六册计划”中,虽然最后没有完成《世界市场》册的研究和写作,但他研究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及一些有关的具体分析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国际经济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第三部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是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国内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分工是衍生国与国之间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其他经济活动的基础,因而是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最基本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近代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所催生的工业革命,则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科技进步始终起着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经济体系增长的动力源泉和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四部分,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组成,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容包括国际贸易、跨国资本和国际生产三个方面。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后,通过国际分工、资源配置、技术转移、制度效率等几个方面,发挥着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国际冲突、增强国际协调能力等积极作用。但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也出现了世界范围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世界经济体系本身带来的,而是在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过程中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第五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贸易、生产、投资等领域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世界经济体系进入到了明显的全球化阶段,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它极大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并把分散割裂的世界联成一个关系紧密的“地球村”。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许多国家的一体化步伐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的,原因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天时(资源禀赋、市场自然联合)、地利(地缘、周边关系)与人和(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相近)等有利条件,对不同类型的国家具有更加直接的利益和影响,因此世界经济体系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表现得更为突出。

第六部分,在20世纪的不同年代,西方学者抛出了本质上一致而内容上有所差异的终结论,这些论调虽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争论,但其结果都没有避免失败的命运。世界经济体系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但它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本身的固有矛盾,而是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世界经济体系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条件,社会主义则为解决世界经济体系演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开辟了道路。

第七部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然而在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世界经济体系内的主要受益者是西方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冲击和各种困难。但这并不是说,发展中国家面对挑战,完全无能为力,未来经济前景一片暗淡。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选择好参与的最佳途径,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对于中国来说,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挑战面前,必须充分利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提供的机遇,采取积极措施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尽快实现现代化。